环境应急专项预案范文_第1页
环境应急专项预案范文_第2页
环境应急专项预案范文_第3页
环境应急专项预案范文_第4页
环境应急专项预案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宜宾市环洁医疗废物处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总则

1.1编制目标

为了有效预防、立即控制和消除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及其它突发事件造成不良事件发生,指导和规范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后应急处理工作。提升应对能力,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快速、处理有力、依法规范、依靠科学应急处理体系,最大程度地降低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对公众健康和国家财产造成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于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结合本企业实际,制订本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国务院相关部门和单位制订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指南》、《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国环境保护法》、《汇报环境污染和破坏事件暂行措施》、《省(区、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及相关法律、法规制订。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适用于宜宾市环洁医疗废物处理集中处理厂区内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废气、废水、固废、危险化学品泄漏、流失事件;和在贮存、运输和处理过程中发生大面积泄漏等事故。

1.4事件分级

根据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尤其重大突发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突发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突发环境事件(Ⅲ级)和通常突发环境事件(Ⅳ级)四级。(1)尤其重大突发环境事件(Ⅰ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为尤其重大突发环境事件:①因环境污染直接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②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③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④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效丧失或该区域国家关键保护物种灭绝;⑤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止;⑥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并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造成3人以上急性死亡;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⑦造成跨省级行政区域影响突发环境事件。(2)重大突发环境事件(Ⅱ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①因环境污染直接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②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③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④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效部分丧失或该区域国家关键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⑤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止;⑥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造成3人以下急性死亡或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较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⑦造成跨省级行政区域影响突发环境事件。(3)较大突发环境事件(Ⅲ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①因环境污染直接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②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③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万元以下;④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关键保护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⑤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止;⑥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造成10人以下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小范围辐射污染后果;⑦造成跨设区市级行政区域影响突发环境事件。(4)通常环境事件(Ⅳ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为通常环境事件:①因环境污染直接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②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下;③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④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发通常性群体影响;⑤

Ⅳ、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造成人员受到超出年剂量限值照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厂区内或设施内局部辐射污染后果;铀矿冶、伴生矿超标排放,造成环境辐射污染后果;⑥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还未达成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等级。上述分级标准相关数量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1.5工作标准

企业在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方针,落实以下标准:(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事故危险源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体系,主动预防、立即控制、消除隐患,提升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降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事故造成中长久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收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指导,使企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有机组成部分。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协同合作,提升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一样污染源所造成环境污染特点,实施分类管理,充足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方法和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造成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足利用现有资源。主动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思想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可为本企业和其它企业及社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有效。2、组织机构和职责

2.1组织机构图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急监测小组紧急物品供给联络组安全防护救护小组人员疏散引导小组污染源处理抢修小组应急监测小组紧急物品供给联络组安全防护救护小组人员疏散引导小组污染源处理抢修小组2.2职责说明2.2.1设置企业医疗废物处理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发生医疗废物处理突发事件紧急处理。组长:总经理副组长:厂长组员:各部门经理及当地环境保护局相关专业人员应急领导小组关键职责组织、协调突发环境事件排险、减害工作。(2)依据现场情况,研究处理具体排险减害(救助)方案、方法和决定其它关键事项。(3)责任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调动。(4)接收政府指令和调动。(5)组织应急预案演练。2.2.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其组成和职责以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应急办公室)主任:总经理助理(重大级由总经理兼任)组员:部门环境保护专业人员及当地环境保护局相关专业人员(1)负责承接应急领导小组日常管理工作;(2)接收环境事件报警信息,依据报警信息,初步判定事件类型和预警等级,并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汇报;(3)根据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指示,快速派出事件调查取证和监测先行队伍,依据反馈信息确定事件类型和预警等级;(4)负责事件调查处理信息传输、组织协调、督查督办和相关保障工作;(5)组织协调相关单位确定不一样类型事件具体处理方法,指导实施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预案演练。应急办公室下设各职能小组:2.2.3应急监测小组应急监测小组由化验室和试验室人员组成,环境保护部经理担任组长。关键职责:(1)落实并实施应急指挥中心命令、指示、要求;(2)起草各类、各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方案;(3)组织培训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人员;(4)负责起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名目、规格型号;(5)领导部署其它工作。2.2.4污染源处理抢修小组:组长:组员:职责:(1)听到汇报报,立即奔赴事故现场,了解掌握事故情况,并立即上报应急领导小组,听从领导小组统一指挥;(2)维护现场秩序,控制事态发展。(3)依据泄漏源性质,利用对应器材和物资进行扑救,控制污染源,救出被困人员,预防事故扩大。2.2.5人员疏散引导小组:组长:组员:职责:(1)帮助抢修小组组员搞好人员疏散、隔离和警戒,维护现场秩序(2)人员疏散后,再检验一次,确保人员全部撤离现场。(3)立即主出被困物资,预防污染源扩大。2.2.6安全防护救护组:组长:组员:职责:(1)配合抢修组人员进行现场灭火;(2)做好警戒;(3)对抢救出伤员立即进行简单有效救治;(4)快速和医院联络进行抢救;(5)对抢救出来物品看管;(6)保护事故现场,预防无关人员进入。2.2.7紧急物品供给联络组组长:组员:

职责:(1)事故发生后,立即和区环境保护局、安监局、消防队联络;(2)依据事故大小向周围单位请求援助;(3)正确汇报事故类型、事故大小、有没有些人员伤亡、发生时间、地点、事故造成损失和可能造成损失;(4)汇报报警人、报警单位等相关内容;(5)到关键路口消防人员和救援队伍,主动回复和汇报消防队提出问题。预防和预警3.1企业基础信息(1)单位情况:3.1危险源监控(1)本企业危险源关键存在于医疗废物运输过程中及医疗废物处理厂区内,所以安全部负责建立健全关键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关键危险源安全管理和监控责任制度,明确所属各部门和相关人员对关键危险源日常安全管理和监控职责,制订关键危险源安全管理和监控制度。(2)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应对能力应该组织对本机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医疗废物管理培训提升全体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认识。对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搜集、运输、临时贮存、处理等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和紧急处理等知识培训。

安全部管理人员应该将关键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应急方法,尤其是避险方法书面通知相关单位和人员。

在关键危险源现场设置显著安全警示标志,并加强对关键危险源监控和对相关设备、设施安全管理。(5)对存在事故隐患关键危险源,相关单位必需立即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必需采取切实可行安全方法,预防事故发生,并立即汇报应急领导小组。(6)企业环境监测小组应根据早发觉、早汇报、早处理标准,对关键排污口天天进行例行监测,如实做监测统计,监测结果每七天向区环境保护局报送。

3.2预防和应急准备

(1)思想方面准备,企业各级各部门应主动开展应急预案培训和宣传工作,使全体职员能够随时做好应急准备;(2)组织方面准备,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组织体系,确保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3)制度方面准备,建立和应急预案相关各项管理制度,做到防范于未然;(4)技术方面准备,为确保突发事件有效处理,企业在应急预案各步骤提供强有力技术保障;(5)物资方面准备,为确保应急方法顺利实施,企业各部门对对应物资应做好贮备和保管工作。

3.3预警及方法根据突发事故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范围,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预警进行分级,分为通常(Ⅳ级)、较重(Ⅲ级)、重大(Ⅱ级)、特大(Ⅰ级)四级预警,分别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标示。依据事态发展情况和采取方法效果,预警能够升级、降级或解除。当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已经发生,但还未达成通常(Ⅳ级)预警标按时,所在部门、车间应向环境保护部和相关领导预警;当达成通常(Ⅳ级)预警标按时,环境保护部应立即开启本级应急预案,并向主管环境保护领导汇报;当超出通常(Ⅳ级)预警标按时,还未达成较重(Ⅲ级)预警标按时,所在环境保护部向主管环境保护领导预警;当达成较重(Ⅲ级)预警标按时,环境保护部立即开启企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并向企业总经理汇报;当超出较重(Ⅲ级)以上预警标按时,环境保护部立即开启和组织实施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汇报。

应急状态下报警通讯联络方法:

119

二十四小时有效报警装臵:各车间紧急报警器。

搜集到相关信息证实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立即发生或发生可能性增大时,按摄影关应急预案实施。

进入预警状态后,应该采取方法:立即开启相关应急预案。

公布预警公告。

(3)转移、撤离或疏散可能受到危害人员,并进行妥善安臵。(4)指令各环境应抢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企业环境保护部立即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汇报事态进展情况。(5)针对突发事故可能造成危害,封闭、隔离或限制使用相关场所,中止可能造成危害扩大行为和活动。

(6)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

4、应急响应4.1信息汇报时限和程序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和企业环境保护部发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后,应立即在1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汇报,同时向市级人民政府汇报,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紧急情况下,能够越级上报。。4.1.1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汇报方法和内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汇报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汇报三类。初报从发觉事件后立即上报;续报在查清相关基础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汇报在事件处理完成后立即上报。

初报可用电话直接汇报,关键内容包含:环境事故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关键污染物质、人员受害情况、事件潜在危害程度、转化方法趋向等初步情况。

续报可经过网络或书面汇报,在初报基础上汇报相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应急方法等基础情况。

处理结果汇报采取书面汇报,处理结果汇报在初报和续报基础上,汇报处理事件方法、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遗留问题,参与处理工作相关部门和工作内容。4.2应急响应程序应急响应程序方框图以下:汇报事件信息下级传达应急汇报上级下达应急指令汇报事件信息下级传达应急汇报上级下达应急指令应急处理应急指挥部开启应急预案应急处理应急指挥部开启应急预案紧紧急物品供应联络组安全安全防护救护小组污染源处理抢修小组人员疏散引导小组应急监测小组应急终止应急终止4.3应对方法4.3.1应急监测企业环境保护部第一时间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进行环境应急监测,掌握第一手监测资料,并配合地方环境监测机构进行应急监测工作。监测方案包含确定监测范围、布设监测点位、确定监测项目、监测频次、现场采样、现场和试验室分析、监测过程质量控制、监测数据整理分析、监测过程总结等。依据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污染改变趋势,并经过教授咨询和讨论方法,估计并汇报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展情况和污染物改变情况,作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决议依据。4.3.2运输过程中医疗废物泄漏现场处理(1)建立警戒区域。事故发生后,应依据医疗废物泄漏扩散情况工和包含到范围建立警戒区,如事故较大,可要求交警帮助在通往事故现场关键干道上实施交通管制。(2)将警戒区域划分为重危区、轻危区和安全区,并设置警戒标志,在安全区视情况设置隔离带;组织事故处理小组人员将警戒区内和事故应急处理无关人员撤离,以无须要人员伤亡。快速将现场其它物品转移到安全区,预防接触反应二次污染及其它事故发生。(3)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外,其它人员严禁进入警戒区。(4)泄漏溢出化学品为易燃品时,区域内严禁火种。4.3.3水环境污染事件现场处理本企业废水经过企业排污管道、废水搜集池处理后,排向工业园污水处理站。假如发生水环境污染事件,可能产生结果是污染物大量泄漏,经过地面流向下水道,经过下水道排向河中。假如有污染物泄漏:A.首先采取围堰堵截方法,使泄漏物不外流,控制污染物扩散;B.假如少许,采取用沙石填埋方法处理,泄漏物不会排放到下水道;C.假如量大,则用工具进行搜集;D.当事件发生后,应急监测小组对各项水质指标进行检测,立即、正确地确定超标项目及超标量,立即向组长汇报检测结果。E.应急监测组长通知应急处理小组,应急处理组依据应急监测组检测结果,向处理后未达标水中,投加对应水处理剂,经过化学处理后,使其达标排放;或将处理后未达标水排入应急池,经过厂内污水管道,用潜水泵回流至进水口,进行二次处理。F.应急监测组对各应急监测点水质情况进行监测,确定水质符合要求。4.3.4有毒气体扩散事件现场处理医疗废物高温蒸汽处理中恶臭起源为废物中VOC类物质和废物中原有液体成份,其成份包含硫化氢、甲基硫醇等有毒气体,一旦泄漏将对人体产生很重大危害。假如有毒气泄漏:停止作业;对故障废气处理设备进行维修;发觉严重超标时,立即通知运行人员通知总经理,实施部分停工,并快速调查清楚超标原因;消防小组抵达现场后依据现场情况,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援,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物资调用,确实抢救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组织负责事故现场治安保卫,危险区域警戒,并负责引导职员向上风向或横风向撤离,通讯联络小组负责抢险过程联络事宜;4.4信息公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要立即公布正确、权威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4.5应急人员安全防护

现场处臵人员应依据环境事故特点,配置对应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方法,严格实施应急人员出入事发觉场程序。应急人员安全防护关键方法包含:(1)有毒有害气体防护:采取呼吸道防护方法,使用正压式氧气面具(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防尘面具、浸水棉织物等;(2)不挥发有毒液体:采取隔绝服防护;(3)易挥发有毒有害液体:采取全身防护;(4)易燃液体、气体防护:采取阻燃服、呼吸道防护。

4.6受灾群众安全防护

现场应抢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群众安全防护工作,关键工作内容以下:(1)依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性质、特点,通知群众应采取安全防护方法;

(2)依据事发时当地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确定群众疏散方法,指定相关部门组织群众安全疏散撤离;在事发地安全边界以外,设置紧急避难场所。4.7

应急终止

4.7.1

应急终止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2)污染源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要求限值以内;

(3)事件所造成危害已经被根本消除,无继发可能;

(4)事件现场多种专业应急处臵行动已无继续必需;

(5)采取了必需防护方法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发中长久影响趋于合理且尽可能低水平。

4.7.2

应急终止程序

(1)现场救援指挥部确定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现场救援指挥部同意;

(2)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抢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3)应急状态终止后,应依据相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

4.7.3

应急终止后行动

(1)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应组织相关部门认真总结、分析、吸收事故教训,立即进行整改;(2)组织各专业组对应急计划和实施程序有效性、应急装备可行性、应急人员素质和反应速度等作出评价,并提出对应急预案修改意见。(3)参与应急行动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环境应急队伍维护、保养应急仪器设备,使之一直保持良好技术状态。5、应急保障5.1资金保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经费,包含仪器装备、交通车辆、应急咨询、应急演练、人员防护设备、应急办公室工作等配置和工作经费,由应急办公室制订计划,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审核决定。5.2通信和信息保障应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组员必需二十四小时开通个人手机,二十四小时值班电话保持通畅,节假日必需安排人员值班。要充足发挥信息网络系统作用,确保应急时能够统一调动相关人员、物资快速到位。5.3应急队伍保障以技术处理部为基础,组建一支训练有素、业务熟悉、召之即来、来之能战高素质环境事件应急处理、监测队伍,并形成应急网络,确保在事件发生时,能快速控制污染、降低危害,确保环境和公众安全。5.4装备保障环境应急相关部门及单位要充足发挥职能作用,在主动发挥现有检验、判定、监测力量基础上,依据工作需要和职责要求,加强危险化学品检验、判定和监测设备建设。增加应急处理、快速机动和本身防护装备、物资贮备,不停提升应急监测,动态监控能力,确保在发生环境事件时能有效防范对环境污染和扩散。5.5技术保障建立环境安全预警系统,组建教授组,确保在开启预警前、事件发生后相关环境教授能快速到位,为指挥决议提供服务。5.6宣传、培训和演练对工厂邻近地域开展公众教育、培训和公布相关信息。5.6.1充足利用黑板报、手册、传单等多个形式广泛开展环境事件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处理、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职员防范意识和相关心理准备,提升公众防范能力。5.6.2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要坚持“平战结合”标准,定时组织开展环境事件应急人员相关知识、技能培训,推广最新知识和优异技术。依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结合应急预案,每十二个月最少组织一次环境事件应急处理演练,检验应急预案可行性和有效性。5.7应急能力评价为保障环境应急体系一直处于良好战备状态,并实现连续改善,对各级环境应急机构设置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