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画像石拓片的收藏与鉴赏_第1页
论汉画像石拓片的收藏与鉴赏_第2页
论汉画像石拓片的收藏与鉴赏_第3页
论汉画像石拓片的收藏与鉴赏_第4页
论汉画像石拓片的收藏与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汉画像石拓片的收藏与鉴赏[摘要]本文评述了汉画像石的艺术风格和地域特征,梳理了汉画像石拓片的收藏脉络,从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角度论述了如何鉴赏汉画像拓片,提出了汉画像石拓片的收藏技巧。[关键词]汉画像石拓片;收藏;鉴赏汉画是汉代遗留下来的画像石、画像砖、墓室壁画等,是绘画与雕刻的结合。汉画像石拓片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一、汉画像石的艺术风格和地域特征汉画像石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构件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题材广博、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为车马出行、对博比武、舞乐杂技、迎宾待客、庖厨宴饮、建筑人物、男耕女织等。汉画像石雕刻有力、画风质朴简洁,生动再现了汉代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等各个方面。汉画像石常被称作“绣像的汉代史”或“汉代的百科全书”,是研究汉代民风、民俗的宝贵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汉画像石主要分布在鲁西南、豫东、豫西南、苏北和皖北、鄂北、川西、滇北、陕北、晋西北等地。不同地域汉画像石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各具特色,与地域文化紧密相连,形成不同的流派,如以拓碑为主的陕西派,以拓砖瓦吉金为主的京津派,以拓摩崖为主的齐鲁派,以拓画像石为主的苏皖派。二、汉画像石拓片收藏的历史溯源拓片历史悠久,棰拓始于隋代,主要用于临摹习字。盛唐时,这种临字方式被贵族士大夫广泛采用。到南宋时期,拓片的拓制已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汉画像石研究历经三个阶段:金石学阶段、考古资料积累阶段和综合研究阶段。其拓片的收藏也随历代文人对汉文化的关注而兴起。北宋金石学家赵明诚“访求藏蓄凡二十年”,著成《金石录》三十卷,汉画像石拓片占了相当比重。南宋洪适,摹写了大量汉代石祠堂、墓碑、墓阙上的画像。清末之前,汉画像石拓片原始资料几乎都是地面上散存的石祠堂、墓碑、墓阙和石像上的图案,墓室内的画像石极其少见。总体来看,民国之前的汉画像石拓片传世极少,主要原因是汉画像石上有很多灵异图案不被时人参悟。当时的文人注重文字资料的研究、引用,对汉画像内涵的诠释往往退避三舍,恐留笑柄。近代以来,国外学者加大了对汉画像石的关注,如法国考古学家沙畹和日对创作一张拓片非常重要。(六)提高赝品识辨能力。赝品一般图像模糊,以淡浮雕为主,未采用大轮廓加细线条或减地平面阳刻的表现技法。以赝品制作出的拓片人物五官、四肢的刻画呆滞,关系混乱,线条无力。四、汉画像石拓片收藏技巧(一)在收藏之前要弄清楚该汉画像石拓片的内容、寓意、历史背景及其表现形式。(二)要把握该拓片能否准确、清晰、生动、完整、真实地再现原汉画像石的内容与神韵。(三)拓片所记录或表现的内容是否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好的拓片带给人更多文化归属感。(四)对于普通收藏者,一幅能触及收藏者心灵、产生视觉震撼的拓片,就是一幅上好的拓片。(五)精品汉画像石拓片的收藏不仅需要收藏者独具慧眼,还需要考虑支付能力,要做到理性收藏。(六)收藏汉画像石拓片,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就是熟悉汉代历史、艺术史以及有关汉文化。多看拓片作品,经常与专家交流,不断提高艺术修养与鉴别能力。参考文献:[1]朱存明,论汉画像石的地域分布及特征[J],地方文化研究,2013年01期[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