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解释讲课_第1页
合同的解释讲课_第2页
合同的解释讲课_第3页
合同的解释讲课_第4页
合同的解释讲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同的解释一、基本原理

“三段论”推理(具体可参见百度百科三段论推理),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通常情况下,对法律应用而言,法条是大前提,法官判断的法律事实是小前提,然后法官运用三段论的推理做出结论,如“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但是现实中,在各个科学的领域经常出现对小前提判断不清,而运用大前提错误的情形。法律运用也不例外,在合同纠纷中,常见的原因之一是当事人双方对合同内容的理解出现偏差。诉

至法院(仲裁机构)之后,法官(仲裁员)要进行两个三段论推理,第一个推理是判断当事人是否依照合同履行了义务,此推理中,大前提是合同内容,小前提是履行情况,结论是义务人是否违约;第二个推理是以合同法及其他相关法律作为大前提,以上述第一个推论的结果作为小前提,以合同一方是否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作为结论。

可以认为,当事人依照自己对合同的理解,履行合同,是合同裁判的核心,这种理解还需要裁判

官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

在合同的解释中,人人都有权利对合同内容发表自己的理解意见,此为广义的解释。狭义的解释指司法机关对具体案件中合同条款的解释,这种解释是具有拘束力的。课程中只讨论后者。

陕西省机械进出口公司诉陕西省石油化工物资供销公司经营部合同纠纷案(1994年)

进出口公司与石化经营部订立合同,进出口公司供给石化经营部某型号钢板若干,价格产地规格都有约定,其中“交(提)货时间及数量”栏内写明:1993年7月5日前到上海港报关、商检后交货;“交(提)货地点、方式”栏内写明:中国储运总公司西安公司石家街仓库,西安东站201专线。违约责任:(1)货到后石化经营部不得退货,否则不退定金;(2)货不能于7月5日按时到港,进出口公司向石化经营部按定金以日息1%计赔偿;

(3)见铁路大票后石化经营部不能于5日内付款,石化经营部向进出口公司支付违约金若干。合同有效期限为1993年5月19日至1993年8月30日。

合同履行中,石化经营部如约缴纳定金若干。但是货物没有于约定的7月5日到达上海港,7月6日石化经营部口头提出解除合同并双倍返还定金,进出口公司拒绝。7月25日钢材运抵上海港。8月4日首批钢材运抵西安石家街仓库,8月24日进出口公司将钢材全部运抵西安石家街仓库,经过进出口商检部门检验合格。截止8月28日,进出口公司三次通知石化经营部货物已全部运抵石家街仓库,要求石化经营部5日内付清其余货款,各种手续及货运单齐全。至8月30日合同有效期届满,

石化经营部仍拒付货款、拒收货物。并且向陕西省高院提起诉讼,要求进出口公司双倍返还定金、支付利息和违约金。进出口公司答辩并提出反诉:7月5日是到港时间,不是交货时间;进出口公司按合同约定履行了义务,石化经营部应按合同约定支付货款、接收货物并赔偿经济损失。

双方争议条款:“交(提)货时间及数量”栏内写明:1993年7月5日前到上海港报关、商检后交货;“交(提)货地点、方式”栏内写明:中国储运总公司西安公司石家街仓库,西安东站201专线。

由于语言文字的多义性模糊性、多义性和歧义性,当事人的文化水平、法律知识多寡,在跨域的合同中还会有双方对词语的理解偏差等原因,都会造成合同中的用词含糊,使双方真实意思表达出现误解。还有可能是当事人故意使用不适当语言文字的情况。在现实中需要法官对争议的合同进行解释,在订立合同中也就需要当事人尽可能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

在进行合同解释时,出发点是“探求真意”。传统的合同行为中,对合同的解释是尽量的探寻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解释意思表示,应探求当事人真意,不得拘泥于所用之词句。”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也以探寻真意为基本出发点,但是强调合同的外观,尤其在商事合同中,为了保护相对人的信赖利益、交易安全和财产的稳定秩序,注重合同的外在表现形式。以探求真意为主,无法实现时,关注合同的外在表现。二、方法:文义解释、整体解释、目的解释、习惯解释、公平解释、诚信解释、漏洞填补等第41条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第61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第125条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

合同文本采用两种以上文字订立并约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对各文本使用的词句推定具有相同含义。各文本使用的词句不一致的,应当根据合同的目的予以解释。1.文义解释

透过文字,探求本质。如果当事人出现笔误,则应当考虑其真实意思,如“货到付款”、“贷到付款”,但是现实中较难实现。先由文义解释入手,考察这种文字的通常含义是什么。如果当事人对合同的词语不是通常的含义,就需要双方尽可能的说明。如前文所述,文义解释应当以主观为主,客观为辅(注意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受胁迫、欺诈、趁人之危等)。2.整体解释把全部合同条款和构成部分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各条款及构成部分的相互关联、所处的地位和整体联系上阐明某一合同用语的含义。

合同是一个整体,要理解各个条款的意思,必须将各个条款置于合同整体之中,使其相互协调,才可能理解各个条款的正确意思。不能断章取义。合同的文本条文之间都是依照当事人的逻

辑进行排列的,如果将争议条款与其他条款相联系,相互补充、相互解释,有可能就可以确定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如合同质量条款约定不明,解释时应当参考价格条款,如果约定的是上等价格,则应当解释为上等质量;约定的是中等价格,则应当解释为中等质量。进一步而言,较大合同的订立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当事人要经过要约承诺等程序才能完成,因此还可以把要约承诺的有关文件书证放在一起进行判断。3.目的解释如果合同所使用的文字或某个条款可能作两种解释时,应采取最适合于合同目的的解释。如当事人意思表示的内容前后矛盾或含糊不明,应通过解释使之明确,以符合当事人之目的。但是这个,目的应当是当事人双方在订立合同时知道的目的,如果仅为一方的目的,而对方在订立合同之初不知道的,不能进行目的解释。如名为投资实为借贷的合同纠纷,法院查明双方目的之后判定合同无效。

但是进行目的解释的时候,可能只是获悉当事人的真实目的,并不能排除个别条款字句的含糊,所以还需要其他的解释方法相配合,通过文义、整体、习惯等方法进行前后的对照印证。如果当事人目的含糊,应当遵从其他方法的解释;如果其他方法的解释与目的解释结论不一致,则应当以目的解释为准。4.参照习惯或惯例(第61条)

合同所使用的文字词句有疑义时,应参照的家普遍接受的,长期、反复实践的行为规则解释。习惯包括地域习惯、行业习惯及当事人以前交易的习惯,这些习惯不违反法律强行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即可作为解释当事人真实意思的依据。但应当是当事人双方共同遵守的习惯,如果仅为一方的习惯,除非订立合同时已将该习惯告知对方并获得对方认可,否则不应采为解释的依据。5.公平解释解释合同应当遵循公平的原则,兼顾当事人双方的利益,权利义务相对等。如前述整体解释中质量和价格的对等。6.诚信解释

当合同条款出现纠纷,应当运用诚实信用原则进行合同解释,解释者(通常为裁判官)应当站在一个“诚实商人”和“诚实劳动者”的立场上去解释合同内容。

如果合同的其他各种解释出现与诚信解释的结果不一致时,应当采用应当运用诚信解释方法对其他解释方法得出的结论进行修正。当合同出现漏洞时,可以运用诚信解释对合同进行漏洞填补。

诚信原则在附随义务中出现的较为充分,先合同义务、后合同义务中的很多内容可以运用诚信解释,第42、43条。7.漏洞填补

漏洞填补在125条中没有明确规定,不是广义的合同解释。当事人本应在合同中约定的内容,由于疏忽或其他原因,没有约定,依照法律规定或者习惯、诚信原则对其进行解释补充。

漏洞填补在合同法的其他条文有体现,第61、62、63条,违约责任中的第111条,在分则的各个合同中也有体现,买卖合同中第139、141、154、156、159—161、170条;融资租赁合同中第250条;

承揽合同第263条,货运合同310条、312条;技术开发合同338条、341条;技术转让合同第354条;保管合同366条、379条等等。

这七种合同解释的原则,并非相互矛盾,而是给裁判官提供适当的合同解释角度。在各种解释原则中,应当遵循探求真意,查明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所以可以认为最终是以目的解释为核心,坚持诚实信用和公平原则,再配合其他方法进行解释。这些原则或者角度可以并用而后相互比较结果,实现当事人目的、诚信公平。三、合同解释的应用规则

除了前述的合同解释的原则,在具体解释是还需要有一些细致的规则运用。1.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列明了特定的款项,其意图就是排除未列明的项目,所以特定性条款优于一般性条款。因为条款内容越具体特定,就越可能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意图。2.手写条款优于印刷条款。手写条款往往是当事人在印刷条款形成之后通过单独谈判而确定的条款,更能体现当事人的目的,应优于印刷条款。3.不利解释规则。如果一方提供的条款或用语可合理的作出两种解释时,应选择不利于条款或用语提供人的解释。

前述买卖合同案,一审法院简单的按照合同“交(提)货时间及数量”中的条款进行判断,进出口公司违反合同约定未能在“1993年7月5日前到上海港报关、商检后交货”。判决进出口违约,支持石化经营部的诉讼请求。但是,二审法院根据合同的全部条款,进行全面的考察,认为双方约定了合同的有效期限,所以合同的目的只要能在约定时间内实现,就不能视为严重违约,石化经营部要求解除合同不合理,拒不履行合同是违约行为。合同约定的“1993年7月5日前”,是货物运抵上海港的时间,而不是最后的交货期限。在合同约定的有效期限内交货,应当受到法律保护。本案合同已明确约定交提货地点为"中国储运总公司西安公司石家街仓库,西安东站201专线",在上海交货之说无事实依据。进出口公司在合同约定的有效期限内将货物全部运抵交货地点并依法实施了检验,且于1993年8月28日通知石化经营部付款、提货,基本上履行了合同约定的义务。

最后的判决结果是,双方都有违约行为,依照合同约定的违约计算方法,各承担责任。

2011年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结远洋地产有限公司与北京京棉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同纠纷案

京棉集团因为国家政策需要搬迁,将原厂址以11.7亿元转让给远洋地产,双方订立合同,约定了具体办法,并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合同生效。

其中,关于转让费11.7亿元,划拨土地使用权人在转让土地使用权时必须补交土地出让金。双方按照有关部门的政策,在合同中约定其中包括土地出让金,为转让费的40%,由远洋地产直接向有关部门缴纳,然后将相关的凭证出示给京棉集团。现实中的实际情况是,北京市有关部门在双方订立合同之后,新增了有关土地出让的实施细则,因此40%的转让费中,提取一定的费用之后,再返还给搬迁企业(本案的京棉集团)32%。

所以要求远洋集团支付差额。远洋集团认为,交给政府的的有关就转让费,已经如约履行,政府返还多少,是政府与京棉集团的问题,与自身无关。京棉集团混淆了民事合同和行政行为,属于恶意解释合同。京棉公司称双方之所以约定转让费总额中包括土地出让金,是基于土地出让金能够根据政策完全返还的共同认知,现土地出让金返还的数额加上远洋公司直接给付的数额与总额存在差额,远洋公司应当补足;对转让费的比例,双方产生争议,京棉认为,自己应该得到的是40%而非32%,远洋则称双方在合同中作如此约定,只与远洋缴纳土地出让金的数额有关,与土地出让金是否返还以及返还多少无关。因此,双方实际争议的问题是双方在合同中作出转让费总额11.7亿元包含土地出让金的约定时,合同基础是否包括土地出让金能完全返还的共同认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