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研究_第1页
创新教育研究_第2页
创新教育研究_第3页
创新教育研究_第4页
创新教育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性学习1让学生成为研究者,这是现代教育在建立教学生态系统方面的一种期望,也是开展创新教育所要追求的一种境界。开展研究性学习,是让学生成为研究者的一种教学策略和创新教育实践活动。无论将研究性学习理解为一种学习方式,还是当作一门课程,目的都是让学生成为知识传承与创新的主体。2一、研究性学习的概念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换言之,它是指教师或其他施教者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3

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就人的个性发展而言,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必要的,在人的具体活动中,两者常常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结伴而行。强调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因为接受性学习不好,而是因为我们过去过多倚重了接受性学习,把接受性学习置于中心,而研究性学习则被完全忽略或退居边缘。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想找回研究性学习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的应有位置,而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4研究性学习的价值:(1)发展探究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接触、认识某种事物,研究某种对象的心理特征,是一种积极活动的倾向。对问题的浓厚兴趣,既是智力的触发器,又是激励创新的一种动力。5(2)丰富学习体验作为学习的主体,必须体验学习过程。也只有丰富的学习体验,才能掌握知识的真谛,并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3)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需要独立思考,创新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6(4)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创新的重要平台,是有效创新的智慧保证。(5)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创新必须以事实为基础,实事求是是创新活动的一项基本原则。7(6)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合作与共享是当代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的一大特点,也是创新教育对人才个性品质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8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9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机制(一)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机制“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是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的学习活动,它通过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手段来实施研究性学习。建立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是促使学生养成研究性学习习惯并发展创造力的基本机制。101.问题意识的作用现代思维科学研究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具体问题的。问题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所谓问题,就是面对尚待解决或弄不明白的事时产生的疑点。11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12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产生新的发现——创新。13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问题意识有利激发学习者的创新性,其作用机制有三:其一,问题意识有助于激起探索愿望;其二,问题意识有助于激活思维。其三,问题意识有助于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142.研究性学习中的问题特征呈现型、发现型和创造型问题呈现型问题又称为低级型问题,它们是一些给定的问题,即由他人呈现的问题,答案是现成的,求解的思路和方法也是现成的。问题的解决者只需通过记忆去按图索骥,就能得到与标准答案一样的结果。显然,这类问题不宜作为研究性学习中的“问题”。发现型问题是自己发现的,或由自己提出的,而不是由他人提供的。这些问题有的有已知的答案,有的却可能没有现成的公式、解决办法或答案,要通过思考或创造。这样的问题能引人思考,给人启迪。高层次的发现型问题能导致重大的科学发现。创造型问题在人们发明、创造出来之前是不存在的,是全新的。它是科学家、艺术家们从事创造活动的基础。15研究性学习中的“问题”应当具有以下特征:新颖性生成性可解性16“两步生成模式”:第一步,由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方向”或“问题背景”,学生将根据这类基础信息查阅有关背景材料,进行“模糊思考”,提出问题的初步概念;第二步,师生共同研讨问题的内容、价值及求解的可能性,然后用明确的课题计划确定下来,使问题由模糊变得明确。173.问题意识的培养和激发培养和激发好奇心和质疑精神18(二)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是指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学习活动,如一次环境保护活动的策划,某一设备、设施的制作,建设或改造等社会性活动或科技类项目的设计。19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观点看,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是课堂活动的一种模式。它改变了短促的、单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取而代之的是强调长期的、跨学科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活动,并结合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与实践。20首先,这种学习方法能够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激励学生。它为学生提供了探寻各自的兴趣和问题,以及就如何找出答案、解决问题作出决策的机会。第二,它提供了跨学科学习的机会。学生们在一个真实的项目研究过程中运用和整合了不同学科领域的内容,而不是用单一的学科知识或是在一个假设的环境中学习。21第三,通过建立与课堂以外生活的联系、处理与真实世界有关的事情和发展社会生活的技能,“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学到了许多今天就业所必需的技能,包括与他人协作、作出缜密的决策、具有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等能力。22第四,在活动中,“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为教师提供了与学生建立相互关系的独特机会。教师可以担任指导者、促进者、共同学习者等各种角色。师生们能围绕完成的作品、计划、草稿、样品等相互交流、讨论正在进行的学习。23第五,“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还为教师提供了同事之间建立相互联系以及与社会联系的机会。学生的工作记录了学习的过程和最终的结果。学习期间,导师、其他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团体等都有可能一起参与学生的工作。24“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所用的是一个“生产模式”:首先,学生明确创造“作品”的目的及作品的受众。他们需要研究题目,设计作品,制订一个项目管理的计划;然后,学生开始项目研究,解决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最终完成他们的作品;最后,学生可以自己使用或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对他们的工作进行反思和评价。整个过程都是真实的,学生运用自己的思想和方法亲手完成这个工作,是现实世界生产活动的一个反映。尽管最终的“作品”是整个过程的驱动力,但是在“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25“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学生要研究一个具有多种解决方法或答案的“开放性”项目或问题,通常是在一段时间内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工作,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其中扮演促进者和指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寻找多种信息源。两种方法都强调根据学生的真实表现(过程和结果)来进行评价。26因此,“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具有相同的理念、方向,都是一种积极的教学策略、方法。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参与与真实世界相关的学习任务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和培养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包括学会与人合作、自主决策、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等技能,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27三.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与实施(一)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1、因地制宜,发掘资源。2、重视资料积累,提供共享机会。3、适应差异,发挥优势。28(二)研究性学习的组织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集体讨论相结合。29(三)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施体验阶段表达交流阶段30四.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也必须发生转变。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在参与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吸纳新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31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加强研究方法的指导,其重点是思维方法的指导和科研方法的指导。32题目不宜过大,要易于研究实施的深入;要找准题目的切入口,切入口宜小、易于研究实施;所需资料是否来源多、易搜集,当地是否有实地调查研究的地方和对象对所选课题的意义、内容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都要十分明确;研究方案要切实可行,如研究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条件是否具备。33五.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