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T 3519-2023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苯并三氮唑的测定_第1页
HG-T 3519-2023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苯并三氮唑的测定_第2页
HG-T 3519-2023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苯并三氮唑的测定_第3页
HG-T 3519-2023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苯并三氮唑的测定_第4页
HG-T 3519-2023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苯并三氮唑的测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代替HG/T3519—2012工业循环冷却水中苯并三氮唑的测定2023-07-28发布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HG/T3519—2012《工业循环冷却水中苯骈三氮唑测定》,与HG/T3519—201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12年版的第1章);b)更改了紫外分光光度法(见第4章,2012年版的第3章~第8章);c)增加了高效液相色谱法(见第5章)。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处理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5)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宁夏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正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化院燕山分院、南京工业大学、山东泰和水处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淼清水处理有限公司、鞍钢栗田(鞍山)水处理有限公司、上海仪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妍、范长春、靳晓霞、张建枚、陈国松、姚娅、王连之、张娟、孙辉、李娟、李芬芬、李琳。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1982年首次发布为HG5-1519—82,1985年第一次修订为HG/T5-1519—85,1999年转化为HG/T3519—1985,2003年第二次修订,2012年第三次修订;I1工业循环冷却水中苯并三氮唑的测定本文件描述了工业循环冷却水及复配药剂中苯并三氮唑的测定方法。本文件中紫外分光光度法适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中苯并三氮唑及甲基苯并三氮唑的测定,也适用于复配药剂中苯并三氮唑及甲基苯并三氮唑的测定,测定范围为0.4mg/L~20mg/L。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复配药剂中苯并三氮唑及甲基苯并三氮唑的测定,测定范围为0.3%~3%。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紫外分光光度法警告:本方法所使用的强碱具有腐蚀性,使用时避免吸入或接触皮肤。溅到身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严重时立即就医。在碱性条件下,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试液在274nm波长处的吸光度,用工作曲线法定量测定苯并三氮唑含量。4.2试剂或材料4.2.1本方法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6682—2008三级水的规定。4.2.2氢氧化钾溶液:56g/L。4.2.3苯并三氮唑标准溶液:1mL含有0.1mg苯并三氮唑。准确称取0.1000g苯并三氮唑,加水使之溶解,必要时可在电炉上加热。待溶解后,全部转移至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4.3仪器设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74nm,附1cm石英吸收池。2HG/T3519—20234.4试验步骤4.4.1校准溶液的制备分别移取0.00mL(试剂空白)、0.50mL、1.00mL、2.00mL、4.00mL、6.00mL、8.00mL、10.00mL苯并三氮唑标准溶液,置于8个100mL容量瓶中,各加入2mL氢氧化钾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该系列校准溶液的苯并三氮唑含量分别为0.0mg/L、0.5mg/L、1.0mg/L、2.0mg/L、4.0mg/L、6.0mg/L、8.0mg/L、104.4.2校准曲线的绘制使用分光光度计,用1cm吸收池,在274nm波长处,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量吸光度。以校准溶液中苯并三氮唑的质量浓度(mg/L)为横坐标、相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并计算回归方程。4.4.3测定4.4.3.1水样中苯并三氮唑的测定移取适量经0.45μm滤膜过滤后的水样,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2mL氢氧化钾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使用分光光度计,用1cm吸收池,在274nm波长处,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量吸光度。4.4.3.2复配药剂中苯并三氮唑的测定称取约0.25g(精确至0.2mg)复配药剂,用水溶解后,定量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为试样溶液。移取5.00mL试样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2mL氢氧化钾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使用分光光度计,用1cm吸收池,在274nm波长处,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量吸光度。4.5结果计算4.5.1水样中苯并三氮唑含量(p)以质量浓度计,数值以毫克每升(mg/L)表示,按公式(1)p₁——从校准曲线上查得或按回归方程计算出的苯并三氮唑的质量浓度的数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V₁——测量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₁=100);V——移取水样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4.5.2复配药剂中苯并三氮唑含量(w₁)以质量分数计,按公式(2)计算:p——从校准曲线上查得或按回归方程计算出的苯并三氮唑的质量浓度的数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3V——测量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100);V₁——试样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₁=50);V₂——移取试样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₂=5);m——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水样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mg/L;复配药剂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5%。5高效液相色谱法5.1方法提要试样用甲醇溶解。以甲醇-磷酸溶液为流动相,使用C₁g柱和紫外检测器,用外标法对复配药剂中的苯并三氮唑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测定。5.2试剂或材料5.2.1本方法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6682—2008一级水的规定。5.2.2甲醇:色谱纯。5.2.3磷酸溶液:1+999.5.2.4苯并三氮唑标准物质:纯度≥99.5%。5.2.5苯并三氮唑标准溶液:1mL含有0.1mg苯并三氮唑。准确称取0.1000g苯并三氮唑标准物质,置于50mL烧杯中,用甲醇溶解。全部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移液管移取2.50mL至50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于4℃保存,有效期3个月。5.3仪器设备5.3.1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和色谱工作站。5.3.2微量进样器。5.3.3微孔滤膜:孔径0.45μm。5.3.4超声波清洗器。5.4试验步骤5.4.1样品处理称取约1g(精确至0.2mg)复配药剂,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此为试样溶液。移取1.00mL试样溶液,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流动相(5.4.2b)]定容至刻度,摇匀。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即为待测样品溶液。4HG/T3519—20235.4.2测定条件根据仪器特点选择适宜的色谱测定条件,保证被测组分与其他组分能够得到有效的分离。推荐色谱测定条件如下:a)色谱柱:C₈柱(250mm×4.6mm,5μm)或其他具有同等分离能力的色谱柱;b)流动相:甲醇-磷酸溶液(体积比为40:60),经微孔滤膜过滤,并进行超声脱气;c)流速:1.0mL/min;d)检测波长:280nm;e)柱温:30℃;f)进样量:5μL5.4.3校准曲线的绘制用流动相将苯并三氮唑标准溶液分别稀释成质量浓度为0mg/L、2mg/L、4mg/L、6mg/L、8mg/L、10mg/L、20mg/L的系列校准溶液,在5.4.2测定条件下按校准溶液浓度由低向高依次进以测定的峰面积为纵坐标、对应的校准溶液质量浓度(mg/L)为横坐标绘制校准曲线,并计算回归方程。苯并三氮唑校准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见附录A中图A.1。5.4.4测定按5.4.2测定条件对待测样品溶液进行测定。若超出校准曲线范围,可重新称量或调整校准曲线范围后,再进行测定。5.5结果计算复配药剂中的苯并三氮唑含量(w₂)以质量分数计,按公式(3)计算:p——从校准曲线上查得或按回归方程计算出的苯并三氮唑的质量浓度的数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V——样品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50);V₁——试样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