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世界的物质性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1页
2.1 世界的物质性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2页
2.1 世界的物质性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3页
2.1 世界的物质性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4页
2.1 世界的物质性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世界的物质性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节什么是物质什么是物质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也有许多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地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如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从哲学的角度看,上述事物有什么共性呢?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一

物质的含义:客观实在(客观存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物质和意识的唯一区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到,它都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同时也说明物质具有独立性。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线意识所反映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认识)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线

《周易》认为,阴阳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尚书》提出“五行”说,把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作为“天所以命万物”的根本。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大地浮于水上,没有水就没有万物;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它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德谟克里特认为,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思考:古代的哲学家为什么定义具体的物质形态为世界的本原?

比较

物质

物质的具体形态

区别联系除了共性(客观实在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共性: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物质是对物质的具体形态概括和抽象;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抽象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具体的,多变的。可以被改造,有生有灭。两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但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哲学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哲学的世界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同构成了客观世界,客观世界是世界的第一方面主观世界主观世界是由人的思维构成的,主观世界是世界的第二个方面第二节世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共同说明了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世界的物质性第二节世界的物质性第一目自然界的物质性一、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本质上是物质的

因此,宇宙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神或上帝,更不存在神或者上帝创造世界的活动。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组成部分。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人类出现后,创造了许多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是否意味着自然界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呢?

只是改变了自然界物质存在的具体形态,并没有制造物质本身。人们利用改造自然物的基础和前提都需要遵循自然物本身属性与规律,不可能凭空创造。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的世界的组成部分。(原理)(1)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这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2)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方法论)一、自然界的物质性第二目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从产生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劳动改变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从本质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物质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客观实在性生产方式人口因素地理环境3、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看原始社会事件1人类社会第一个历史发展阶段奴隶社会事件1人类社会第二个历史发展阶段封建社会事件1人类社会第三个历史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社会事件1人类社会第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共产主义社会事件1人类社会最高发展阶段0102030405人类社会形态支配人类社会形态更替及其发展规律是客观的,具有物质性。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决定因素。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1、从产生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从本质上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的基本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3、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客观的、有规律的。第三目·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第一阶段:非生命物质的简单反应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具有某种能以一定状态回答环境影响的固有属性或功能,即物质的反应特性。这是一种没有选择性的、完全被动的反应形式。

1、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第二阶段: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刺激感应性,是指生物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作用的应答能力.这种为了维持其生存而趋利避害的选择性,表现了一定程度的主动性。感觉是在刺激感应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三阶段: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心理不仅包括感觉和简单的动机,而且包括知觉、表象和情绪,已具有初步综合和分析的能力。动物的感觉是一种较高级的反映形式,它大大提高了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的能力。

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1、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第四阶段人类的意识人脑的出现是自然物质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从此出现了人所具有的高级反映形式——人类意识。意识的产生非生命物质的简单反应低等生物的应激反应高等动物的感觉、心理人类的意识低等高等岩石风化植物向阳动物的反射思维着的精神结论1: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结论2: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劳动和社会交往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结论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结论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1、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说明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黑猩猩经过人们的反复训练,它能打开水龙头,用水桶放水灭火。后来,人们把黑猩猩放到船上,同样点上火,给它一个水桶,让它灭火,此时它会怎样做呢?人会怎样做呢?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没有高度发达的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世界上已知由狼哺育的幼童有10多个,其中最著名的是印度发现的两个。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一个山村里,人们于狼窝里发现了两个由狼抚育过的女孩。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个词,勉强地学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估计已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那么是不是说有了人脑就一定会产生意识呢?意识的形成既离不开人脑,又离不开被反映的客观存在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客观存在,离开了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意识的反映对象:客观存在厂房和机器原材料产品(意识)3、从内容上看,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起源)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内容)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结论: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