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液体糖》_第1页
行业标准《液体糖》_第2页
行业标准《液体糖》_第3页
行业标准《液体糖》_第4页
行业标准《液体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液体糖本文件规定了液体糖的感官、理化等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规定了检验规则和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的内容,并给出了便于技术规定的产品分类。本文件适用于以甘蔗、甜菜或原糖为直接或间接原料,经加工或转化工艺制炼而成的液体糖(以下简称“产品”)的生产、检验和销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4789.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478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4789.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5009.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测定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15108原糖GB/T20883麦芽糖GB/T35887白砂糖试验方法QB/T2343.2赤砂糖试验方法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3产品分类3.1液体糖按成分可分为全蔗糖糖浆和转化糖浆两个类型。3.2全蔗糖糖浆按干物质(固形物)的含量分为低浓度全蔗糖糖浆和高浓度全蔗糖糖浆两个类型。3.3转化糖浆按还原糖的含量分为低转化糖浆、中转化糖浆和高转化糖浆三个类型。4技术要求24.1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表1感官要求4.2理化要求4.2.1高浓度全蔗糖糖浆的理化要求应符合表2。表2高浓度全蔗糖糖浆理化要求一级4.2.2低浓度全蔗糖糖浆的理化要求应符合表2。表3低浓度全蔗糖糖浆理化要求4065干物质中总糖分(蔗糖+还原糖)/(g/100g)≥干物质中还原糖/(g/100g)≤34.2.3转化糖浆的理化要求应符合表3。表4转化糖浆理化要求干物质中总糖分(蔗糖+还原糖)/(g/100g)>2.0~30.0>30.0~60.0>60.04.3微生物限量表5微生物限量菌落总数/(CFU/g)≤500大肠菌群/(MPN/g)≤0.3霉菌/(CFU/g)≤酵母/(CFU/g)≤4.4污染物限量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2762的规定。4.5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品种及其使用量应符合GB2760的规定。4.6原料要求原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标准和有关规定。44.7净含量净含量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5试验方法5.1感官称取50g样品放于无色、洁净的样品杯或烧杯中,于明亮处肉眼观察其色泽和外观,然后嗅其气味并用口尝试之。5.2干物质(固形物)按GB/T20883规定的方法测定。5.3干物质中蔗糖5.3.1全蔗糖糖浆干物质中蔗糖按GB/T35887规定的方法测定后,以干物质含量折算。5.3.2转化糖浆干物质中蔗糖按GB5009.8中第一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规定的方法测定后,以干物质含量折算。5.4干物质中还原糖5.4.1全蔗糖糖浆干物质中还原糖5.4.1.1第一法按GB/T35887规定的方法测定后,以干物质含量折算。5.4.1.2第二法按QB/T2343.2规定的方法测定后,以干物质含量折算。5.4.2转化糖浆干物质中还原糖按GB5009.8中第一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规定的方法测定后,以干物质含量折算。55.5灰分按GB/T15108规定的方法测定。5.6色值5.6.1原理、仪器、设备、试剂同GB/T35887-2018中8.1、8.2、8.3。5.6.2步骤称取一定量的液体糖样品,用蒸馏水稀释样品溶液约300mL(糖溶液浓度以40.0°~44.9°Bx为宜用0.1mol/L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整样液pH在7.00±0.02范围,以下按GB/T35887-2018中8.4.1自“搅拌至完全溶解,……”起依法操作,测量样品吸光度时用经过滤蒸馏水做空白调零。5.6.3计算及结果表示同GB/T35887-2018中8.4.2,公式中c——样液浓度[由改正到20℃的折光锤度(查附录B),查附录C求得]。5.6.4精密度同GB/T35887-2018中8.4.3。5.7pH按GB/T20883规定的方法测定。5.8菌落总数按GB4789.2规定的方法测定。5.9大肠菌群按GB4789.3规定的方法测定。5.10霉菌、酵母按GB4789.15规定的方法测定。5.11净含量6按JJF1070规定的方法测定。6检验规则6.1组批同原料、同配方、同工艺、同生产线连续生产的,质量均一的产品为一批。6.2抽样6.2.1瓶(袋)装和桶装产品,分别按表5和表6规定随机抽取样本。表6液体糖瓶(袋)装试样抽样表41611>5001表7液体糖桶装试样抽样表24>10066.2.2槽车装产品每车必检。6.2.3桶装和槽车装产品应于液面以下10cm处抽取样品,取样器应符合食品卫生标准。6.2.4槽车装产品每份取样量应不小于2㎏;桶装产品每份取样量不小于1㎏;瓶装产品取样总量不6.2.5抽取的样品混匀后分成2份,签封。粘贴标签,在标签上注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及地址、取样日期及地点、批号(或桶、槽车号)及取样人姓名。一份检测用,另一份封存备查。6.3出厂检验76.3.1产品出厂前,应由生产厂的质检部门负责按本标准规定逐批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产品方可出厂。6.3.2出厂检验项目:感官、干物质(固形物)、干物质中总糖分、干物质中还原糖、灰分、色值、pH、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6.4型式检验检验项目为本文件要求中规定的全部项目,一般情况下,型式检验半年进行一次。有以下情况之一时,亦应进行型式检验:a)原辅材料有较大变化时;b)更改关键工艺或设备时;c)新试制的产品或正常生产的产品停产3个月后,重新恢复生产时;d)出厂检验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e)质量监督机构按有关规定需要抽检时。6.5判定规则6.5.1抽取样品经检验,所检项目全部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合格。6.5.2检验结果如有一项指标检验不合格,则该批次产品为不合格产品。当一项指标检验不合格,应另取一份样品复检,若仍不合格,则判该项目不合格;若复检合格,则应再取一份样品作第二次复检,以第二次复检结果为准。6.5.3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争议时,可由双方协商解决或委托仲裁机构复检及判定。7标识、包装、运输、贮存7.1标识产品标签标示应符合GB7718的规定,应注明产品类别和级别。推荐在标签上标注保质期,保质期宜三个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