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型作文审题立意指导_第1页
关系型作文审题立意指导_第2页
关系型作文审题立意指导_第3页
关系型作文审题立意指导_第4页
关系型作文审题立意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关系型作文审题立意指导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之间的关系有哪些?1、对立统一关系;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也称之为无此无彼式。如:“自由与纪律”。。“卑微与高贵”,2、是非取舍关系;即指关系型话题的各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如:“偏见与关爱”。“嫉妒与羡慕”,第2页,共1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并非绝对关系;即指构成作文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称之为有此未必有彼式。如:“痛苦与成功”4、并列共存关系;即指构成作文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如:“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执子与通子\张扬与内敛\感情亲疏与认知第3页,共1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下列题目属于何种关系?1、全国高考语文作文1:材料:一位老妈妈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染布店老板,一个嫁给雨衣店老板,老妈妈整天担心,下雨天染布店那边的生意会不好,晴天的时候雨具店那边的生意又不好,每天都这样担心,后来有个人跟他说,你真幸福啊!无论是下雨天还是晴天都会有生意,那个老妈妈乐得不得了。以“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明确:是并非绝对型(有此未必有彼式),两者有一定的关系,思维方式的转变能带来快乐幸福,但不是所有的思维转变都能带来快乐幸福。第4页,共1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全国高考语文作文2:(河北省,山东省):阅读下面四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谚语)要仔细听取别人提出的缺点,不要随便指责向你提出意见的人。(达.芬奇)相信任何人与不相信任何人,一样是错误的。四句各有各的说法,有人说,还是相信自己吧。请你以“相信自己与善于听取别人意见”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文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明确:是并列共存关系(有此有彼式)。“自信”有可能阻碍“信他”,而他们都是不可缺少的。第5页,共1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全国高考语文作文3:(上海等地区)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

A: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

B:是呀,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

C: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点,都是无法排解的痛苦啊!请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明确:是是非取舍关系(扬此贬彼型),我们可以面对“遭遇挫折”但我们却不能“放大痛苦”。第6页,共1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广东高考语文作文:古代时,东瓯(指南部沿海一带)经常发生火灾。当地人为此很烦恼,却没有办法。一位商人到了晋国,听说当地有一位叫冯父的人,善于搏虎,非常出名。由于东瓯的方言与晋国不同,当地“虎”与“火”读音一样,商人以为冯父善于对付火灾,报告国王,将其请到东瓯。冯父到东瓯后,又发生了火灾,东瓯人将冯父往火里推,结果冯父被烧死。由于到异地后语言不通,沟通产生误解,导致一人葬身火海,体现了语言对人们沟通带来的巨大影响。请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结合个人见闻、感受或学习语言的体会。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学生可引用寓言作材料,也可不引用。

明确:是并非绝对型(有此未必有彼式),语言影响沟通,但并不是所有的沟通都是靠语言的。第7页,共1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重庆高考语文作文:材料大意:一个人登山登到8000米时,决定停止,有人为他遗憾,问他为什么不继续攀登.这人说,因为他知道8000是自己的极限。请以自我认识和客观评价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明确:是并列共存关系型(有此有彼式),“自我认识”可能阻碍“客观评价”,但两者都不可或缺。第8页,共1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怎样处理关系?

1、对立统一型:不能只顾及其对立面,更要分析其不可分割的另一面。我们要此限制下的彼,也要彼限制的此。此与彼不是绝对的。2、并非绝对型:不能走向绝对化,造成观点走向极端,经不起推敲。既然是“并非绝对型”,就要找出一条非常合情合理的东西来,即“我们应该怎么样”,正确解决这一问题。3、是非取舍型:不是只要“是”,不分析“非”,而是扬“是”,辟“非”,正确认识、对待、处理其人或其事。4、并列共存型:他们有可能是由于此的存在影响着彼的存在,如“谦虚与表现”“平凡与自豪”;也有可能是平列的两个优点,如“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要抓住这一“影响”“平列”来正确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恰到好处地使二共存,澄清片面或不正确的认识。第9页,共1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实战演练第10页,共1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前进:向前行动或发展。生活中,人们常常赋予“前进”以勇者的赞誉,为它所体现的那种昂扬、向上、积极的人生态度喝彩。后退:向后退,退回。其实,很多时候,后退也并非绝不可取。“激流勇退”“退一步海阔天空”,就告诉我们有时后退也是一种智慧。你怎样看待“前进”与“后退”呢?你的周围发生过哪些与此有关的事情?“前进”与“后退”引发了你哪些感触?请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第11页,共1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写作指导】

1.选准角度。材料涉及“前进”与“后退”两个概念以及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因此,考生至少有三个角度可供选择:一是着眼于写“前进”,二是着眼于写“后退”,三是着眼于二者的“辨证思考”,显然,第三种角度是容易获得高分的,因为它融入了辩证思考,分析自然也就会更深入、全面。

2.定位关系。将“前进”与“后退”放在一起思考,就要定位二者的关系。从不同角度可以分析出不同关系:可以是一种对立关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可以是目的关系,进是目的,退是手段,退是为了更好的进;可以是条件关系,不懂得退就不可能进;可以是包含关系,有时退其实就是一种进,有时进也是一种退;可以是转化关系,进而不当,就导致后退。

3.着眼现实。文章对“前进”与“后退”关系的分析是必要的,但只能是基础,不能是主体,主体应是从这个关系出发,阐释自己对该话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的认识,这样的文章才有现实针对性,才有价值。

4.突出重点。考生不可对“前进”“后退”两个概念平均用力,要在兼顾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对某个概念有所突出,这样的文章才有新意有深度。第12页,共1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结材料作文审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