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现实意义_第1页
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现实意义_第2页
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现实意义_第3页
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现实意义_第4页
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现实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现实意义院系:哲学系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姓名:乔连军学号:H200902005摘要:纵观整个哲学发展史,对于宗教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泛起了争论的火花。马克思宗教观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源泉。马克思的宗教观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其体系主要由宗教的本质是什么,宗教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宗教的发展和灭亡,宗教的社会功能和作用等几个方面构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应正确领会和灵活运用马克思的宗教观来指导宗教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之更能发挥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于宗教的认识也将不断的向前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统筹好各个方面的关系,这其中就包涵宗教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故对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再认识是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的。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宗教和谐社会主义建设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渊源19世纪30—40年代,德国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集中表现为以施特劳斯、布鲁诺·鲍威尔、费尔巴哈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对宗教的批判。尤其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彻底否定了宗教和上帝超自然的神圣本质,而把青年黑格尔派对宗教的批判提升到一个新的境地。费尔巴哈的人本学理论对马克思的世界观产生了强烈的影响。马克思总结了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关于人创造上帝和宗教的思想,并以费尔巴哈所揭示的人是神圣家族的世俗基础为立足点来说明宗教的本质、宗教产生以及存在的社会根源及其宗教在阶级社会中所起的作用。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不仅从费尔巴哈所奠定的反宗教的批判的基础出发,即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而且马克思更向前迈进了一步,指出:“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1所谓“颠倒了的世界”,就是指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阶级社会,具体就是指当时德国的封建专制国家。在这种颠倒的世界里,人没有人的权利和地位,不能过自主的真正的人的生活。在依靠自己力量摆脱不了现实苦难压迫下,就把希望和幸福寄托于在未来的幻想的天国里,因而“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2马克思特别提出了把宗教批判同无产阶级革命联系起来的重要思想,并指出历史任务并不在于只是消除彼岸世界的真理,即宗教幻想,更重要的是要确立此岸世界即现实世界的真理。因此,对天国的批判就必须转变为对尘世的批判,从对宗教的批判转变为对法的批判,对政治的批判,即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推翻旧的剥削制度,最终消除社会苦难,铲除宗教得以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根源。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进一步提出宗教产生的根源不能只在人本身去寻找,必须在以人构成的世俗世界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中来说明。也就是说,要从客观存在的现存社会的阶级矛盾、阶级对立中去寻找宗教的根源。只有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即革命的方法,消除阶级对抗社会所造成的社会苦难,才能找到克服宗教的正确道路,靠单纯在思想理论上批判宗教是行不通的。在这里,马克思发展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思想,从对宗教的批判进而到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从理论的批判进而到革命的实践。这是马克思科学宗教观与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宗教现的根本区别。马克思在继承费尔巴哈宗教观积极成份的同时,对它的消极部分进行了批判继承,并在费氏的基础上向前迈出了一步,突破了旧唯物主义,提出了宗教批判同无产阶级革命联系起来的重要思想,并提出历史任务不在于消除“彼岸世界的真理”即宗教幻想,更重要的是要确立“此岸世界”即现实世界的真理。当马克思彻底完成对费尔巴哈宗教异化理论的扬弃时,就标志着他的宗教观的形成。这样,马克思彻底转变成一个真正的科学无神论者,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确立。到19世纪70年代,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通过批判杜林宣扬在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中用暴力禁止宗教的错误观点,全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第一,关于宗教的本质。恩格斯做了新的概括。他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3。这一论断比马克思有关宗教本质的论断更为科学地揭示出宗教自身本质以及和其它社会意识形式能区别开来的本质规定性。第二,恩格斯还科学论述了宗教的起源和发展,经历了从自发的多神教到人为的一神教的过程。第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宗教存在的社会根源。恩格斯认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异己支配力量的恐惧,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宗教存在的最深刻的根源。第四,关于宗教自然消亡的条件。恩格斯指出,宗教消亡的第一步,是采取社会行动,改变现存的社会制度,即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己支配力量。但是,这还不够,只有“当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时候,现在还在宗教中反映出来的最后的异己力量才会消失,因而宗教反映本身也就随着消失”,4宗教才能最后自然消亡。也就是说,只有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才能具备宗教消亡的基本条件。因为那时,人们大体上进入了自由王国,能够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也就不需要求助于超自然的力量。第五,恩格斯还批判了杜林企图用强力暴力消灭宗教的错误。指出,杜林对宗教的消亡则持另一种态度。他不能静待宗教自然地死掉,却主张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要用强力除去宗教的一切道具。历史证明,当时普鲁士的宰相俾斯麦曾经颁布法令,用暴力镇压天主教徒的反抗,结果更促进了宗教狂热。杜林比俾斯麦有过之无不及,他要用强力暴力反对一切宗教,去撕毁宗教的面具,其结果只能是延续宗教,丝毫无助于宗教的消亡。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在《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篇著作中批判了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唯心主义,阐述了宗教的起源以及如何从原始的氏族宗教到民族宗教直至发展到世界宗教的过程。并且以基督教为例进一步说明宗教的发展变化的社会作用,既不能将宗教看成是“反动的”,将其全盘否定,用行政命令去取消宗教,也不能在执行宗教信仰政策时对所有的宗教都任其发展,而是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6要认真学习和灵活运用马克思的宗教思想来指导现实生活中的宗教工作,尤其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能否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的宗教思想来认识宗教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必须正确对待。而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应对的方法。马克思指出:“事实上,通过分析来寻找宗教幻想的世俗核心,比反过来从当时的现实生活关系中引出他的天国形式更容易得多。后面这种方法是唯一的唯物主义的方法,因而也是唯一科学的方法。”7也就是说,马克思已经意识到了要深入到社会经济的形态中去分析宗教。显然,马克思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指导人们从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来考察宗教的发展变化的思想,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握宗教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针对性。8我们既要认识到宗教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完善自身,不断得到发展,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相适应,还要善于把握宗教作为一种形态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能够从宗教的发展变化中窥视出社会以及经济建设的发展变化;同样还应该看到宗教对社会政治文化以及道德建设等意识形态的影响作用,积极发挥宗教对稳定社会环境、协调人际关系、劝恶向善的某些作用,同时要限制它的一些消极作用。总之,通过正确理解和创造性运用马克思的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采取适合中国实际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政策9,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一个创新——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的指导下,在最大范围内团结宗教界人士以及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带领他们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使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特有的优势,最终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因素。综上可知,上文论述的几个方面共同构成了马克思的宗教观的基本体系,也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一个重要启蒙和有机组成部分。正是在马克思的指引和奠基下,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才能一步一步地使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得以完善,从而也更加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内涵。马克思的宗教观是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对社会现实、对宗教问题深思熟虑的思想结晶,是马克思致力于解放全人类、为人类的解放而奉献毕生精力的思想和意志在宗教问题上的反映,也是马克思杰出的智慧和高超的社会洞察力的重要体现。虽然在某些方面还不够全面和具体,但它无论是对当时社会还是对现实社会,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参考文献:1《〈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2《马克思传》戴维麦克莱伦王珍(译)中国人民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