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化学氧化剂和臭氧的测定_第1页
光化学氧化剂和臭氧的测定_第2页
光化学氧化剂和臭氧的测定_第3页
光化学氧化剂和臭氧的测定_第4页
光化学氧化剂和臭氧的测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光化学氧化剂和臭氧的测定光化学氧化剂和臭氧的测定光化学氧化剂是总氧化剂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与形成光化学烟雾有关的污染物质。总氧化剂是指大气中能氧化碘化钾析出碘的物质,重要包括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和氮氧化物等。光化学氧化剂是指除去NO2以外的能氧化碘化钾的氧化剂,二者的关系为:光化学氧化剂=总氧化剂—0.269×氮氧化物式中0.269为NO2的校正系数,即在采样后4—6h内,有26.9%的NO2与碘化钾反应。由于采样时在汲取管前安装了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管,将NO等低价氮氧化物氧化成NO2,所以式中使用大气中NOx总浓度。臭氧是*强的氧化剂之一,它是大气中的氧在太阳紫外线的照射下或受雷击形成的。臭氧具有猛烈的刺激性,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参予烃类和NOx的光化学反应。同时,臭氧又是高空大气的正常组分,能猛烈汲取紫外光,保护人和生物免受太阳紫外光的辐射。(一)光化学氧化剂的测定光化学氧化剂的测定过程是先用硼酸碘化钾分光光度法测定气样中的总氧化剂浓度,再扣除NOx参加反应的浓度。方法灵敏、简易可行,检出限为0.19μgO3/10mL(按与0.01吸光度相对应的O3浓度计);当采样体积30L时,*低检出浓度为0.006mg/m3、硼酸碘化钾汲取液汲取O3等氧化剂的反应如下:可见,反应置换出碘,与O3有定量关系,故于352nm下比色测定碘的浓度可得知O3的浓度。实际测定时,以硫酸酸化的碘酸钾(精准称量)—碘化钾溶液作O3标准溶液(以O3计)配制标准系列,在352nm波优点以蒸馏水为参比测其吸光度,以吸光度对相应的O3浓度绘制标准曲线,或者用*小二乘法建立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式。然后,在同样操作条件下测定气样汲取液的吸光度,按下式计算光化学氧化剂的浓度:式中:A1——气样汲取液的吸光度;A0——试剂空白溶液的吸光度;a——回归方程式的截距;b——标准曲线的斜率(吸光度/μgO3);Vn——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K——采样汲取效率(%);c——同步测定气样中NOx的浓度(NO2mg/m3)。用碘酸钾溶液代替O3标准溶液的反应如下:KIO3+5KI+3H2SO4=3I2+3K2SO4+3H2O当标准曲线不通过原点而与横坐标相交时,表示标准溶液中存在还原性杂质,可加入适量过氧化氢氧化之。汲取效率(K)的测定方法:用两支构型基本相同的汲取管串联采样,设汲取效率不随O3浓度更改,进气中O3浓度为c,**汲取管中O3浓度为c1,吸光度为A1;**汲取管中分别为c2及A2,则:c1=c·Kc2=(c—c1)·K两式相减得:由于O3浓度与其吸光度成正比,因此还应注意,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管在使用前,必需通入高浓度O3(如1ppm)老化,否则,采样时O3损失可达50—90%(二)臭氧的测定O3的测定方法有吸光光度法、化学发光法、紫外线汲取法等。1.硼酸碘化钾分光光度法145该方法为用含有硫代硫酸钠的硼酸碘化钾溶液作汲取液采样,大气中的O3等氧化剂氧化碘离子为碘分子,而碘分子又立刻被硫代硫酸钠还原,剩余硫代硫酸钠加入过量碘标准溶液氧化,剩余碘于352nm处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同时采集零气(除去O3的空气),并精准加入与采集大气样品相同量的碘标准溶液,氧化剩余的硫代硫酸钠,于352nm测定剩余碘的吸光度,则气样中剩余碘的吸光度减去零气样剩余碘的吸光度即为气样中O3氧化碘化钾生成碘的吸光度。依据标准曲线建立的回归方程式,按下式计算气样中O3的浓度:式中:A1——总氧化剂样品溶液的吸光度;A2——零气样品溶液的吸光度;f——样品溶液*后体积与系列标准溶液体积之比;a——回归方程式的截距;b——回归方程式的斜率(吸光度/μgO3);Vn——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SO2、H2S等还原性气体干扰测定,采样时应串接三氧化铬管除去。在氧化管和汲取管之间串联O3过滤器(装有粉状二氧化锰与玻璃纤维滤膜碎片)同步采集大气样品即为零气样品。采样效率受温度影响,试验表明,25℃时采样效率可达100%,30℃达96.8%。还应注意,样品汲取液和试剂溶液都应放在暗处保存。本方法检出限和*低检出浓度同总氧化剂的测定方法。2.化学发光法测定臭氧的化学发光法有三种,即罗丹明B法、一氧化氮法和乙烯法。罗丹明B(C28H313Cl)是一种比较好的化学发光试剂。将大气样品通入焦性没食子酸—罗丹明B乙醇溶液,则焦性没食子酸被O3氧化,产生受激中心体,并快速与罗丹明B作用,使罗丹明B被激发而发光。发光峰值波长为584nm;发光强度与O3浓度成正比;测定O3浓度范围为3—140ppm。共存NOx、SO2等组分不干扰测定。一氧化氮法是利用NO与O3接触发生化学发光反应原理建立的。发光峰值波长为1200nm,测定O3浓度范围为0.001—50ppm。该反应重要用于测定NO。乙烯法是较通用的方法,1971年就被美国环境保护局确定为测定大气中O3浓度的标准方法。该方法原理基于O3能与乙烯发生均相化学发光反应,即气样中O3与过量乙烯反应,生成激发态甲醛,而激发态甲醛瞬间回至基态,放出光子,波长范围为300—600nm,峰值波长435nm。发光强度与O3浓度成正比,其反应式如下:2O3+2C2H4→2C2H4O3→4HCHO*+O2HCHO*→HCHO+hv上述反应对O3是特效的,SO2、NO2、Cl2等共存不干扰测定;测定O3浓度线性范围为0.01—200ppm。乙烯法化学发光O3监测仪的工作原理示于图3—44(图略)。测定过程中需通入四种气体,反应气乙烯由钢瓶供应,经稳压、稳流后进入反应室;空气A经活性炭过滤器净化后作为零气抽入反应室,供调整仪器零点。空气B经过滤净化进入标准O3发生器,产生标准浓度的O3进入反应室校准仪器刻度。测量时,将三通阀旋至测量档,样气经粉尘过滤器吸入反应室与乙烯发生化学发光反应,其发射光经滤光片滤光投至光电倍增管上,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阻抗转换和放大后,送入显示和记录仪表显示,记录测量结果。反应后的废气经抽气泵、流量计进入催化燃烧装置,将废气中剩余乙烯烧掉后排出。为降低光电倍增管的暗电流和噪音,提高仪器的稳定性,还安装了半导体致冷器,使光电倍增管在较低的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