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物资采购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_第1页
防疫物资采购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_第2页
防疫物资采购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_第3页
防疫物资采购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_第4页
防疫物资采购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防疫物资行业背景 1一、项目背景 1二、防疫物资的重要性 5三、医院的角色地位 9第二节项目需求 13一、项目采购内容 13二、技术参数要求 18第一节防疫物资行业背景一、项目背景2019年末,发生了全球性的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疫情,对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威胁。纵观全球疫情防控现状,中国因其“制度优势”,较为有效的扼制了疫情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蔓延。与之相比,西方国家因“人权”问题与“制度”问题,其疫情控制相对不力。我国经过一年多的“抗疫”,使全社会普遍认识到了疫情期间防疫物资的重要性,也看到了防疫物资管理中暴露的一些问题。因此,在此疫情仍未彻底控制之际,仍然需要从“化危为机”的思路,做好对相关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透过增强物资管理,扩增其效用生产效率,使其在疫情期间产出有利于全社会共同福利的综合效益。1.防疫物资管理概述疫情属于公共卫生事件,防疫物资具有公共资源属性。我国防疫物资制度相关法律明确规定了防疫物资使用对象、防疫机关等内容。由于防疫物资性质方面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而相关立法中对其制度规定限定条件相对较少、模糊性用词相对较多。加上各地区、各级防疫物资主管机构之间的“互通互联”存在管辖权问题,以及我国南、北方工业发展差异大等,共同造成了防疫物资管理工作的相对滞后性。所以,在疫情期间防疫物资管理问题十分突出。就宏观的防疫物资管理方面看,经过一年多的国家宏观调控与相关政策牵引,已经化解了诸多问题。然而,在微观层面的物资管理实践中,防疫物资管理单位仍然缺少相对严格、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因此,在防疫物资由采到用的整条产业链条上,仍存在一些问题。2.疫情时期防疫物资管理问题分析(1)应急采供打破规范管理疫情时期防疫物资管理实践中,由于疫情的突发性、防疫物资管理的特殊性,共同造成了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应急采供非常规管理。具体而言,为了有效控制快速扩大的疫情蔓延之势,响应“应急第一”的号召,增强了防疫物资在应急条件下的采供,弱化了原有的规范管理。比如,2019年末武汉疫情扩大后,各地防控单位首先响应“应急第一”号召,纷纷按照各自的采供链条,开始非常规的进行防疫物资采购、运输、调度、分配、供应,即属此类。虽然在一定程度满足了应急之需,但是却由此扩大了疫情防疫物资管理风险。(2)物资采购与使用量扩大由于疫情属于突发事件,而疫情的发展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为了有效应急,一些单位趁此机会,发生了“搭便车”现象。一方面,在防疫物资采购方面,并不按需进行采购,而是以“占有物资”为先,随意性的扩增了其采购量。另一方面,却在处理物资采购量的过程中,又相应的扩大了其防疫物资使用范围。既导致了对防疫物资的滥采滥用,也形成了对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3)物资供应与分配不合理此次新冠疫情发生后,按照公共卫生应急响应方案,先后划分了防疫物资的使用顺序,如医务人员优先使用,再满足患者需求,旨在保障整个公共卫生系统的有效运行和患者的及时救治。但是,在疫情发生后的防疫物资供应、调配、分配、使用方面,却暴露了诸多物资供应不及时和分配不合理的现象。既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关注,也使相关监督单位提高了防疫物资监督力度。3.疫情时期防疫物资管理对策分析(1)简化审批流程在疫情期间需要按照防疫物资管理实际需求,按照规范操作,从相关单位的审批权限规定出发,通过经办部门——业务相关部门/归口管理部门开展相关审批流程简化工作,对于存在“三重一大”事项的则应该根据其程序实施集体决策。具体操作方面,需要结合疫情时期的严峻程度、所在地市发生规模等,尽可能以提高效率、降低风险作为出发点,通过“临时工作小组”快速推进简化审批流程工作,通过缩短审批时间,提高防疫物资管理效率。这样,有利于化解“应急第一”时期结束后的防疫物资管理方案优化。也能够规避打破规范管理后潜在的各类风险。(2)调整业务经过本次疫情初期大力防控、中期有效管控、近期的效用防控,各地防疫物资管理单位,也对其业务进行了一些调整。主要调整方向集中于业务层面,并且通过外部与内部同步调整的策略进行了具体操作。在外部业务调整方面,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增强了与防疫物资生产上游之间的对接和下游使用单位的对接。在内部业务调整方面,将重点集中到了信息化管理方面,按照“电子扫码”方式,推进了物资档案信息化管理(包括下单、采购、运输、入库、存储、出库、分配、使用、废品回收处理等)和物资“二维码”追踪管理。因此,整体上的业务调整以向电子业务的调整为要。(3)增强内控一些单位为了规避防疫物资管理风险,增强了内部控制,并将防疫物资统一管理的方案设计,实现了“统购、统运、统存、统出、统配、统用”。规避了各部门的多头采购问题、随意扩大采购量问题,降低了对防疫物资的浪费,提高了防疫物资在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均衡水平。尤其是,借助内部控制的结构控制系统、管理控制系统、会计内部控制系统,形成了系统性的内部控制体系,将资金、物资、管理费用进行了统一管理、监督等。总之,疫情时期防疫物资起着“救命”作用,而对防疫物资的科学管理,既可以提高防疫物资采购、运输、存储、调度、分配效率,也能够使疫情期间的社会资源与社会需求之间形成较高的匹配,化解各类社会矛盾。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识到疫情时期防疫物资管理问题主要集中于各个单位内部的防疫物资管理制度变化、防疫物资采购量和使用量变化、防疫物资供应与分配变化方面。因此,在诸多相对稳定的条件发生变化后,应该在适应疫情需要的基础上,对应的做好对审批流程的简化、物资管理配套业务的调整,以及运用数据分析思路,增强与防疫物资管理相关的制度机制建设及信息化管理。二、防疫物资的重要性2019至今的这一场疫情防控攻坚战,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国速度”之伟大。从此次疫情防控表现来看,我国拥有一套相对高效的医疗物资应急响应体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仍存在诸多短板。从现实国情来说,我国的应急物资储备制度还不完善,关键医疗资源的储备也不够充分。非典过后,我国就意识到建立防疫医疗物资储备的重要性并试图完善相关的制度体系以应对未来的危机。但是高昂的成本以及专业人才的短缺等因素,使得实施的效果并不算理想。这一次的新冠疫情再次敲响了警钟。我们可以看到,各地迎来了医疗基建大潮,“小汤山”成多省标配;各级政府也都将应急医疗物资储备的完善视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但这样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事实上,疫情的发展存在着时空不平衡的现象,因为有了“封城”这样的有力措施,疫情暴发更多地只集中在某个或某几个地区,其他地区只有少数病例出现。虽然扩大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是未雨绸缪,但是无层次地建设、生产和储备实际上是一种资源浪费。那么,各个地区究竟应该如何储备医疗物资,才能既不浪费资源,又能应对危机呢?医疗物资的储备问题实质上是储存成本与应急响应时间之间的一个权衡问题。我们应该制订结构化的医疗资源储备计划,科学规划,提高储备效能。首先,我们应当考虑需要储备什么样的物资。对于像口罩、防护服这类产品,我国拥有原材料以及完整的供应链,且生产周期短,储备难度并不大。我们可以通过储备半成品或者原材料的方式来降低库存成本,同时保证相似生产线的运作,以便缩短响应时间。比如,与汽车行业合作,在必要情况下助力口罩的生产,等等。但对于像ECMO、有创呼吸机这样的高端医疗装备,国内企业无法生产,供给严重不足,这是我们的短板和弱项。对我国现阶段的医疗储备来说,这类技术含量高、无法快速独立生产的医疗资源,是我们应重点关注的关键医疗资源。解决这类问题的核心和最终途径必然是加强关键技术和元部件的研发,实现独立生产。在还未实现独立生产的过渡阶段,核心元器件的采购和储备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还可以在沿海地区或者物流中转地区建立加工厂,以便在海外采购完元器件之后能尽快投入生产加工。其次,我们应当探究以何种方式来储存医疗物资是更优的。国家级应急物资储备主要有实物储备、合同储备和生产储备三种储备方式。我国的医疗物资储备有中央和地方两级储备,地方医药储备主要由国有大型医药企业来承担。这两级储备基本都采用实物储备形式。在未来,我国有必要结合供应链应急生产周期,将物资储备和产能储备相结合,充分发挥合同储备和生产储备的作用。事实上,在使用合同储备和生产储备方面,我们国家有着独特的制度优势。我国有诸多国有企业,私有企业对国家政策的配合程度也很高,政府部门可以很方便地和拥有应急资源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签订合同,在应对紧急情况时优先租赁、调用这些单位或个人库存的物资。如华润湖北医药有限公司和湖北九州通医药集团在此次疫情初期就起到了合同储备的作用。另外,我国的轻工业发达,人力成本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较低,工业原材料富足,有诸多完整的医疗资源供应链。因此,生产储备对我国来说也是十分适用的储备手段之一。政府部门可以加强与拥有研发、生产或者转产医疗物资能力的企业合作,并将应急生产周期纳入考虑,从而保证紧急情况发生时能最快地增加应急物资供给。相比之下,美国几乎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原材料的匮乏和供应链的外移,使得美国无法在供应链上储存口罩等医疗物资。此外,我们还应该设计合理的医疗物资储存地点和调配方式。考虑到疫情发展的时空不平衡性,各地分散采购储备大量关键医疗物资是无效率的,所以在每个市、县建立大型医疗储备仓并不是一个好选择。但是,从统计的角度来看,疫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厚尾性,各个地区疫情暴发或者恶化具有正相关关系,将所有医疗物资集中储存在一个地点并不能形成有效的集聚效应,因而将大范围的关键医疗物资集中储存也不是明智的。综合考虑疫情发展的这些特点以及物流时间成本等,由各省区市集中储备关键医疗资源无疑是一个最为理想的选择。在储存地点的选择上,政府应充分权衡人力成本、物流成本、交通位置等因素,以降低关键医疗物资的维护成本、保证紧急情况的响应时间。在调配方面,我们应做到有层次地进行。省内医疗物资调配制度由省一级行政单位来建立,合理分配省内关键医疗资源。跨省级的关键医疗物资转运由国家来确立。中央统一指导,各地区相互协调配合,以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我国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机制也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无法企及的。以美国为例,几十个州政府各自为政,疫情期间在市场上相互争夺医疗资源。以目前状况来看,在疫情之下的美国市场并未促成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综上所述,中国医疗物资储备和调配体系仍有一定的改进空间:采用储备原材料、半成品等方法降低库存维护成本;关注关键医疗资源的元器件采购并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针对不同医疗资源的生产供应特点,使用不同的储备手段;在一定范围内集中储备关键医疗资源,由省一级行政单位和中央统一调拨。只有更进一步完善医疗物资储备和调配机制,我们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未来的危机,将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对国民生产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三、医院的角色地位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医院作为守护生命的坚强防线,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发挥着抗疫主力军的作用。而医院的防疫物资是医院开展工作的基础保障。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如何做好规范、有序、高效的防疫物资保障工作是医院防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2019年底,湖北武汉出现了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随后疫情陆续出现在多个国家,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此,医院应强化政治引领,坚持科学防治,扛起救治防控的重任。作为市定点救治医院,某院在疫情初期便分析了防疫物资保障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然后充分发挥了医院物资精细化管理体系的优势,制定了应急工作机制,迅速建立了防疫物资保障“专班”,并借助资源共享,创建了多供应主体,快速搭建了防疫物资保障新模式,同时建立了防疫物资动态监管体系,组织了培训、演练活动。在防疫物资十分紧缺的严峻形势下,某院有力地保障了院内及援外医务人员的防疫物资需求,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医院物资精细化管理现状分析某院于2016年借助“互联网+”智能信息化手段,按照国家相关政策与要求,制定了医院物资管理战略与配套管理方案,启动了构建基于供应链的医院物资精细化管理体系并于2018年底完成了医院物资精细化管理体系的一期建设。医院物资精细化管理体系采用集中运送及医院中心库房验收、仓储、点对点配送科室使用的全流程信息化追溯的大闭环管理,延伸至源头生产厂商、院外供应商的相关资质证照和授权等信息管理,同时覆盖医院内物资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物价科、绩效科、质量安全管理科和临床各科室的管理,并对医院物资最终使用的患者进行双向追溯管理,实现了真正的以患者需求为源点和临床科室需求的精准采购模式,在医院物资管理、医院质量安全、配套服务管理、运营成本管理等多方面得到较大提高。2.医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物资保障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1)防疫责任区域多且任务重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所以防控的难度较大。而某院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定点收治医院,担负着某院、市区其他X个责任区域及援外医疗队的防疫任务,形成了多阵地、多任务的局面,这给某院的防疫物资保障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2)防疫物资需求量大且采购难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性极强,导致此次防疫工作成为“持久战”,防护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帽子、手套、核酸试剂盒、消毒液等物资和测温门、负压救护车等物资设施需求量逐步增加,所以各种防疫物资一度处于极度短缺状态,极大地增加了防疫物资采购、供应与调配难度。3.医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物资保障工作中所面临的重点(1)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医院的物资管理部门是物资流通的中心枢纽,流转环节多、涉及物资杂、工作任务重、业务专业性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物资保障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地奔波在抗击疫情的各方“阵地”输送“粮草”,感染风险较大,因此,做好工作人员的防护工作是物资保障中所面临的重点。(2)确保决策准、调度快由于某院的防疫责任区域不同,物资保障任务亦不同,且在不同阶段会承担不同的物资保障任务,所以,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快、急、频”的防疫物资保障工作,必须要及时研判、立即决策,以保证物资能够紧急调度到位,保质保量完成目标任务。如果研判和决策失误,将会造成一线医务人员防疫物资的短缺,或者物资库存积压等问题。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物资保障工作管理对策(1)制定应急工作机制,建立防疫物资保障“专班”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之际,某院迅速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标准化工作流程,成立了防疫物资保障工作小组,建立了由院物流中心负责防疫物资管理的统一指挥与工作统筹、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防疫物资保障体系;同时,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工作中的不同分工和任务目标,及时召开了专项研讨会议,针对具体的任务目标研究部署相应的物资保障工作方案,针对急难险重任务,开启加急绿色通道,责任到人、细化到项,最终对“任务清单”逐一进行完成情况的检查,确保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任务目标。(2)搭建防疫物资保障新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必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实现防疫物资需求与供应数据的共享是高效使用物资的有效对策。某院借助资源共享,果断打破常规物资供应惯例,开启以医院本部储备为主,以供应商代储、生产厂家产品预定(预统筹)为辅的多供应主体模式[6],实现了某院防疫物资的可持续供应,提高了防疫物资保障工作的合理化,降低了医院库存成本。(3)建立防疫物资动态监管体系某院利用自身专业化的物资精细化管理平台,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物资保障工作的要求,按照指定的工作方案,拓展构建了基于供应链的防疫物资动态监管体系,从防疫物资的申领、采购、配送、验收、仓储、消耗等环节进行全流程监管,确保各环节可查询、可追溯、可对比、可分析,为某院物资精细化庞大的数据系统工程扩充了防疫物资管理数据,助力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物资保障工作的高效开展。(4)组织培训、演练活动某院组织工作人员对《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护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第七版)》等相关知识进行认真学习,通过考核与提问,反复加强工作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认识和防护意识;在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针对佩戴口罩、穿脱防护衣进行实操演练,并严格按照要求对物流仓库各级库区、货架和物资进行定期消毒,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卫生。第二节项目需求(投标人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修改)一、项目采购内容序号物资名称单位规格储备计划量控制单价(元)备注(推荐品牌)1医用防护口罩(N95)只N95(折叠式)2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其中乡镇1900)套3医用外科口罩只17cm*18cm-浅蓝橡筋4一次性医用隔离面罩(其中乡镇1900)个5医用一次性帽子(其中乡镇1900)只灭菌型直筒型14*21cm深蓝6一次性医用隔离衣套7一次性使用医用鞋套(PE)(其中乡镇1900)只36*15cm浅蓝PE8医用检查手套(其中乡镇1900)只9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其中社会450000(含儿童口罩100000))只17cm*18cm-3p浅蓝橡筋10免洗手消毒液瓶(喷雾型)500ml11消毒片瓶100片/瓶1275%医用酒精500ml(其中乡镇1900)瓶500ml13一次性使用医用手术衣套120*140cm标准性能35g14耳温探头套只15抗菌洗手液瓶1000ml16医用隔离靴套双33cm*42cm17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人份20人份/盒18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抗体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人份100人份/盒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人份100人份/盒20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人份50人份/箱21核酸提取试剂人份60人份/箱22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人份独立包装2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检测试剂盒(荧光PT-PCR法)人份48人份/盒24核酸提取试剂人份24人份/盒25新冠核酸快速检测试剂(和快速检测仪配套)人份26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支5ml冷冻管27带滤芯超微吸头盒96支/盒0.1-10μl20-200μl100-1250μl28八连管袋120条/袋0.1mlEU材质薄壁29医用隔离眼罩个30红外耳温计(物资)把31红外额温计(物资)(其中乡镇248)把32医用红外耳温计(物资)把33生物安全柜台34新冠核酸快速检测仪台35实时荧光定量PCR台36医用冷藏箱台37医用冷冻冰箱台38多道心电图机台39转运呼吸机台40病人监护仪台二、技术参数要求序号品名主要规格、技术参数有效期年限≥(年)1医用防护口罩(N95)1.执行最新国标GB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32.适用范围:用于医疗环境下,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对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用。3.过滤效率:实际检测PFE(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至少达95%。4.符合美国NIOSH标准N95。2医用一次性防护服1.符合国标GB19082-2009《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32.抗渗水性:关键部位静水压不低于1.67KPa(17cm·H2O);3.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关键部位材料的断裂强力不小于45N,断裂伸长率不小于15%;4.抗合成血液穿透性应不小于2级(压强值1.75KPa);5.表面抗湿性:外侧沾水等级不低于3级;6.透湿量:不小于2500g/(m2·d);7.皮肤刺激性:原发性刺激指数不超过1。8.连身式设计,防护更全面;(含脚套)3医用外科口罩1.符合医药行业标准:YY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22.适用范围:适用于医务人员或相关人员的基本防护、以及在有创操作过程中血液、体液和飞溅物的阻隔或防护3.细菌过滤效率(BEF)不小于95%,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PFE)不小于30%(提供检测报告),环氧乙烷灭菌。4.口罩带应取戴方便耳挂式为氨纶、涤纶材质,长度15-18cm。4一次性医用隔离面罩1.产品标准:GB14866-2006。22.包装:88x36x35cm100pcs/ctn;毛重:5.74kg/ctn,净重:4.7kg3.材质:镜片:PET;松紧带:橡胶。4.产品特点:视野开阔、防雾性好,弹力带佩戴。5.产品尺寸:325x215mm,厚度:0.2mm。5医用一次性医用帽子1.产品由纺粘无纺布缝制而成,供医务人员工作时用。22.灭菌型无纺布帽经环氧乙烷灭菌应无菌,其环氧乙烷残留量应不大于10μg/g3每平方大于等于35克。4选用阻水性能的优质纺粘无纺布制成,需提供有效注册证或备案证。6一次性隔离衣1、外观应干燥、清洁、无霉斑,表面不允许有粘连、裂缝、孔洞等缺陷。22、拉链不能外露,拉头应能自锁。3.关键部位材料的的断裂强力应不小于20N4.关键部位材料的的喷淋冲击渗水量应不大于4.5g5.关键部位材料的抗渗水性应不低于17cmH2O。6每平方大于等于60克7.细菌菌落总数应不超过200cfu/g,并不得检出致病菌。7医用一次性使用医用鞋套1.主要供医疗卫生单位手术室、实验室等医务人员作卫生隔离用。32.产品以PE膜或无纺布为原材料制作,环氧乙烷灭菌。8医用检查手套1.选用优质天然胶乳制造22.产品光面有粉;有粉产品粉末为可吸收性淀粉。3.供医务人员工作时用,需提供有效注册证。9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1.符合医药行业标准YY/T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22.口罩分3层:无纺布+熔喷过滤布+无纺布3.细菌过滤效率(BFE):不小于95%;4.通气阻力:口罩两侧面进行气体交换的通气阻力应不大于49pa10免洗手消毒液1.符合《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符合GB26369-2010《季铵盐类消毒剂卫生标准》;有卫生许可及卫生安全评价报告。22.适用于普通卫生消毒、医务人员外科手消毒、注射或穿刺部位皮肤消毒以及手术部位皮肤的消毒。3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及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4.规格≥500ML,喷雾型。11泡腾消毒片1,符合《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有卫生许可及卫生安全评价报告22.三氯异氰尿酸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片,有效氯含量500±50mg/片,规格100片/瓶。3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及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4.用于日常环境或日常用品的杀菌消毒,能有效灭杀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和致病性酵母菌等一般细菌繁殖体。1275%医用酒精500ml1,符合《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有卫生许可及卫生安全评价报告22.能有效灭杀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和致病性酵母菌等一般细菌繁殖体。3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及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4.适用于皮肤表面和物品的消毒;酒精浓度75%±5%(V/V);规格500ML13一次性使用医用手术衣1.符合YYT0506.2—2016行业标准,需提供有效注册证或备案证。22.能供医院手术室使用。标准性能手术衣由SMS无纺布或水刺无纺布制作而成,高性能手术衣由复合无纺布制作而成。3每平方大于等于35克4.阻微生物穿透,干态,非关键区域log10(CFU)应小于等于2;湿态1B标准性能应大于等于2.8;环氧乙烷灭菌。14耳温探头套用于红外线耳温计,有防疫物资注册证。符合本地级医疗使用。515抗菌洗手液1.符合《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有卫生许可及卫生安全评价报告22.具有良好的广谱杀菌、不刺激,能有效灭杀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和致病性酵母菌等一般细菌繁殖体。3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及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4.适用于水洗手部皮肤表面清洗消毒。16医用隔离(靴套)1.主要供医疗卫生单位手术室、实验室等医务人员作卫生隔离用。32.产品以PE膜或无纺布为原材料制作,环氧乙烷灭菌。17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1.检测方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0.52.检测样本:静脉全血、血清、血浆;无需仪器,用肉眼判断结果。3.产品性能:以核酸检测为参照,灵敏度为86.43%、特异度为99.57%;4.规格:卡型,单人份包装,20人份/盒18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抗体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1.ALP酶促化学发光0.52.样本稀释:50倍稀释3.国家最低检测限水平:L1-L6为阳性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1.ALP酶促化学发光0.52.样本稀释:50倍稀释3.国家最低检测限水平:L1-L6为阳性20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1.精密度:批内/批间精密度,日内/日间精密度,不同操作者之间的精密度变异系数均不大于5%。0.52.分析灵敏度:500copies/ml。3.抗干扰性:痰液、咽拭子样本中可能存在的内源性物质如全血和粘液对试剂盒的检测结果无干扰。4.储存条件有效期:试剂盒保存于-20℃±5℃,有效期6个月。避免反复冻融。21核酸检测试剂1.样本类型检测至少包含:痰液、咽拭子、肺泡灌洗液,以说明书为准0.52.检测试剂涵盖3个基因位点:ORF1ab基因、N基因、E基因,并带内标3.能与甲乙流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同一流程检测,三个项目为同一品牌试剂。4.具有NMPA的注册证及欧盟的CE认证22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1.具有国家药品管理局批准的注册证号0.52.用于体外定性检测人血清、血浆和静脉全血样本中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IgG抗体3.钩状效应:出现钩状效应的最低检测限1:640稀释浓度;检测类型:单卡二联检2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检测试剂盒(荧光PT-PCR法)1.分析灵敏度:500copies/ml。0.52.精密度:批内/批间精密度,日内/日间精密度,不同操作者之间的精密度变异系数均不大于5%。3.抗干扰性:痰液、咽拭子样本中可能存在的内源性物质如全血和粘液对试剂盒的检测结果无干扰。4.储存条件有效期:试剂盒保存于-20℃±5℃,有效期6个月。避免反复冻融。24核酸检测试剂1.具有国家药品管理局批准的注册证号0.52.预期用途:用于体外定性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疑似聚集性病例患者、其他需要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或鉴别诊断者的口咽拭子、鼻咽拭子和痰液样本中,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ORF1ab和N基因3.检验原理:荧光PCR法;样本类型:样本类型全面:包括人口咽拭子、鼻咽拭子和痰液。(诊疗方案筛查推荐普筛样本类型为鼻拭子)适用机型(说明书为准):ABI7500、QuantStudio™5、RocheLightCycler®480、Bio-RadCFX96、上海宏石SLAN-96P/S荧光定量PCR等仪器25新冠核酸快速检测试剂(和快速检测仪配套)1.适用于:配套快速检测仪器26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1.配1支咽拭子。咽拭子选用聚酯、尼龙等非棉质、非藻酸钙材质的拭子,且柄部为非木质材料12.折断点位于距拭子头顶端3cm左右,易于折断。病毒采样管:管帽和管体应当为聚丙烯材质,螺旋口可密封,松紧适度。管体透明,可视度好。27带滤芯超微吸头1.96支/盒,带滤芯灭菌加长型枪头12.规格:0.1-10μl20-200μl100-1250μl28八连管1.透明0.1ml8联管K5990112.包装120条每包29医用隔离眼罩1.产品尺寸:150x45x130mm(半封闭)、160x55x130mm(全封闭),镜片厚度:1.2mm。22.包装:50x40x40cm,100pcs/ctn,GW:8.6KGNW:7.3kg。3.材质:镜架:PVC;镜片:PC;松紧带:橡胶。4《防疫物资注册证》或《防疫物资备案凭证》5.产品特点:视野开阔、防雾性好,弹力带佩戴。质轻不压鼻,可与近视眼镜一起佩戴。6产品标准:GB14866-2006。30红外耳温计1.通过ExacTemp技术,显示灯及提示声音确定测温头是否放在准确位置52.专利预热测温头,在使用前已做预热处理,可将测温头在耳道内产生冷却效应降低,有助持续测温准确度3《防疫物资注册证》或《防疫物资备案凭证》4.特大屏,轻易读取精准体温。31红外额温计1.德国进口红外超敏抬头52《防疫物资注册证》或《防疫物资备案凭证》3三种测温模式:体温模式、表温模式、室温模式。4.32组记忆值自动储存体温记忆值,方便周期观察。32医用红外耳温计(物资)物资类型:红外耳温计(带一次性耳温套)5测量时间:2–3秒专利技术:PerfecTemp™技术根据探头位置放置深浅进行温度补偿计算ExacTemp™提供测量期间探头放置的稳定性探头技术测量前探头会预加热至35°C左右温度显示范围20°C-42.2°C未校正操作模式该模式可检测未校正的裸耳温度(需充电基座)显示类型背投液晶显示屏,4个附加按键显示分辨率0.1°C试验准确性±0.2°C(35.0°Cto42.0°C区间内)工作温度10.0°C-40.0°C操作湿度<95%非冷凝存储温度–25°C-55°C存储湿度15–95%非冷凝自动关机末次检测后约10秒基座选择单盒小基座(20个耳温套),双盒大基座(40个耳温套)安全配置—电子时间间隔倒计时(需充电基座)安全配置—人工壁挂式大基座配置安全系绳其他功能读秒计时器、内存回顾、C/F切换按钮可选配件安全系绳电池2节1.5VAA碱性电池或可充电电池用于CSM电池寿命1000次测量(2节AA碱性电池);700次测量(CSM可充电电池)重量100g裸机(不含电池)尺寸152mm×44mm×33mm《防疫物资注册证》或《防疫物资备案凭证》国际认证标准ASTM1965-98,EN12470-5:2003,MDD(93/42/EEC)AnnexII33生物安全柜Ⅱ级A2型生物安全柜,30%气体外排,70%气体循环;5工作区宽度适合1-2人操作;前窗10度倾角设计,方便操作;所有污染部位均应处于负压状态或被负压通道和负压通风系统包围玻璃门上沿有气幕保护,防止工作区内外气体交互;凹盘式工作台,防止液体倾洒后外溢;主过滤器:采用超高效过滤器ULPA,工作区洁净度等级10级;前窗玻璃:使用光学透视清晰、清洁和消毒时不对其产生负面影响,抗冲击性强的防紫外线钢化玻璃;电源线插头部分具有漏电保护功能,保证操作人员安全;底脚不锈钢材质,高度可调,调节螺栓内置,无裸露螺纹,清洁方便,防止微生物滋生;负压通道专门设计异物过滤装置,防止纸屑等异物通过负压通道进入风机/过滤器影响产品正常运行风机:高性能静音风机,可自动根据过滤器堵塞情况调节转速,保证下降气流恒定;风速:下降风速≥0.28m/s;流入风速≥0.55m/s;噪声:≤62dB(A);人员保护:碘化钾法测试,前窗操作口的保护因子≥1×105;产品保护:用YY0569标准规定方法测试,在琼脂培养皿上的枯草芽孢杆菌芽孢不超过5CFU;交叉污染保护:用YY0569标准规定方法测试,在琼脂培养皿上的枯草芽孢杆菌芽孢不超过2CFU;实时数字显示系统运行情况,其中下降气流流速和流入气流流速同时显示;前窗玻璃手拉式开启,不得使用电控,以保证断电时能及时关门防护;打开前窗后,紫外灯应自动关闭,风机、荧光灯自动开始运行;关闭前窗后,风机和荧光灯自动关闭;一键式预约紫外灯消毒时间,在班前班后两个时段自动运行;用数字显示过滤器剩余使用寿命,在使用寿命剩余10%时自动提示;可查询紫外灯累计工作时间,以便确定更换时间;有开门高度警示功能,开门超高或过低均有声光报警提示;有监测气流波动功能,气流波动超过20%有声光报警提示;有关门监测功能,未关严门有声光报警提示;有过滤器监测功能,过滤器堵塞或破损均有声光报警提示;具有国家药监总局颁发的三类防疫物资注册证书;《防疫物资注册证》或《防疫物资备案凭证》通过CE、EN12469或NSF49等国际认证,提供认证证书。必须具有针对该项目的厂家或者厂家指定代理商出具的授权原件34核酸快速检测仪原理:基于三段式磁导提取技术、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原理。5用途:用于对人咽拭子、痰液样本中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进行定性检测。检测通道:含2个独立模块,可实现来样即测。全自动一体化,系统整合了核酸检测所需的所有步骤,在一个独立检测管中,可自动完成样本核酸的提取、扩增和荧光检测全过程。系统在密闭检测管中自动完成样本提取、纯化、扩增和检测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特异性ORF1ab基因和N基因序列,因此无需在检测过程中开盖,实现单个样本独立自动化检测,安全防污染。《防疫物资注册证》或《防疫物资备案凭证》系统检测时间不超过30分钟。试剂预混装,无需人工配置扩增反应液。系统仪器可实时采集荧光信号并自动生成实时荧光曲线,通过对荧光信号变化的分析实现自动判定并报告检测结果。可通过二维码扫描直接录入样本信息。配套试剂盒可实现7天内常温运输,有效期为6个月。配套试剂盒灵敏度≥98%,特异性>95%。可控温度范围:40℃~95℃,控温精度:≤0.5℃。熔解加热速率:0.1~1℃/s。荧光强度检测重复性:CV值<3%。荧光强度检测精密度:<5%。35实时荧光定量PCR样品容量96×0.2ml5适用耗材0.2ml单管,8×0.2ml排管,96孔板(国产管适用)反应体系20ul~120ul,支持快速反应模式体系加热/制冷模块半导体热电模式温度控制范围4℃~100℃升温速度最大升温速度不小于3.5℃降温速度最大降温速度不小于2.5℃控温精度≤0.1℃温度控制区域数量6区独立温控,结合热补偿技术降低温度边缘效应温度均一性±0.3℃梯度温度列表12激发光源全波长免维护卤钨灯(质保5年)激发光波长范围380nm—780nm激发光通道数5(可扩展至6通道)检测组件-20℃CCD,同步采集检测光波长范围380nm—780nm检测通道数5(可扩展至6通道)激发和检测通道传播介质192根太空专用光纤适用染料和探针FAM/SYBRGreen/EvaGreen/LCGreen/Fluorescein,VIC/HEX/TET/Cy3/Cy3.5/JOE/Yellow555,ROX/TexasRed,Cy5/Cy5.5/LCRed,Tamara分辨率单重反应低至2倍变化软件功能丰富,可通过染料及探针实现绝对定量、扩增效率计算、熔解曲线等《防疫物资注册证》或《防疫物资备案凭证》自动化平台可与自动化工作站配套使用,提高工作效率远程监控可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联网数据输出形式用户设置仪器基本参数尺寸:583*390*328mm(长*宽*高)电源:220±22V,50±1Hz36医用冷藏箱立式,箱内有效容积≥1350L5箱内温度控制范围:2~8℃内部尺寸(宽*深*高):≥1320*700*1500mm《防疫物资注册证》或《防疫物资备案凭证》数字显示箱内温度,微电脑控制,带电源指示灯,可显示箱内上部、下部温度,调整幅度≤1℃报警:超温报警、断电报警、开门报警、传感器故障报警、电池电量低报警,配备远程报警接口,两种报警方式(声音蜂鸣报警,显示屏闪烁报警)。断电报警功能满足产品断电后继续显示箱内的实时温度大于24小时;带有断电警示装置及实时反映箱内温度的设计,断电后可声光报警40小时以上,并交替显示箱内温度实时值。采用透明玻璃门,双开门设计,带有安全双门锁设计(一把钥匙一把锁结构,。电加热门体设计,保证门体在32℃环温、85%湿度条件下无凝露带有4个方便的移动脚轮,和2个防止移动的底脚。配有六层可调搁架,搁架带价目条,方便标识存放物品。门体30°自关门,防止用户开门后忘记关门产品带有双测试孔、内部12V直流LED冷光源设计,降低能耗。环保无氟制冷剂,环保发泡剂,低碳环保。具有强制、全自动循环除霜设计。具有防高温设计。配置电子温度记录仪,可存储箱内温度数据,并USB接口导出(取数间隔6分钟,存数容量10年)原装进口恩布拉克压缩机;3个轴流式EBM蒸发风机,2个罩极式EBM冷凝风机;双感温包设计,模拟存储物品的表面温度,而非感温探头处空气温度高精度5路传感器设计,可分别显示箱内上部温度、下部温度以及平均值;主传感器故障后副传感器替代主传感器控制制冷系统运行;并且可选择检测温度或者仿生温度;生产企业具有ISO9001、ISO13485认证,具有防疫物资生产许可证;产品具有防疫物资注册证,并能提供相应的国家级检测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37医用冷冻冰箱有效容积:490-510升,立式5宽*深*高(mm):895*840*1860《防疫物资注册证》或《防疫物资备案凭证》温度控制:箱内温度-20~-30℃可调;超温报警,断电记忆.为节能,不可为能达到-40度冰箱。安全报警系统:两种报警方式(声音蜂鸣报警、红光亮报警);可实现高低温报警、传感器故障报警.门三层密封条设计,保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