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白血病的诊断治疗_第1页
禽白血病的诊断治疗_第2页
禽白血病的诊断治疗_第3页
禽白血病的诊断治疗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禽白血病在临床上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血管瘤等,其中以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最常见。禽白血病在我国广泛存在,对养禽业影响很大。本文对禽白血病的临床综合诊断方法进行了总结,同时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希望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定的参考。1病原ALV是反转录病毒,具有脂质囊膜,病毒粒子为20面体对称性的近似球形结构。病毒粒子从外到内分为3层结构。病毒的主要蛋白成分为衣壳蛋白P27、基质蛋白P19、核衣壳蛋白P12、囊膜蛋白gp85和跨膜蛋白gp37。其中,衣壳蛋白P27是所有亚群的病毒的共同特异性抗原,囊膜蛋白gp85具有型特异性抗原表位,可用中和试验区分不同抗原型。2流行病学此病最常见的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自然条件下,垂直传播是其主要传播方式。有病毒血症母鸡的输卵管的病毒浓度最高,特别是蛋白分泌部,因此其产出的鸡蛋常带毒,孵出的雏鸡也带毒。3诊断3.1临床诊断剖检可见多发性肿瘤病灶。肿瘤可发生于肝、脾、法氏囊、肾、性腺、心脏、骨髓、肠系膜等处。3.2实验室诊断采病鸡血液、肝、肾病料进行化验,当对送往的病料接种细胞单层后,然后将其放置在37℃培养箱中进行培养。而后在吸去其培养液进行培养6h,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反应检测,在400倍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有呈病毒特异性荧光的细胞,检查结果呈阳性,则可判断鸡群患有禽白血病。3.3鉴别诊断应从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进一步做病毒分离试验及gp85基因序列比较,来确证ALV的感染,并进而确定感染ALV的亚群。一般来说,由MDV引发的肿瘤的死亡高峰期较早,在12~16周龄左右,而白血病肿瘤发生较晚,通常在性成熟前后才出现肿瘤死亡,肿瘤发病死亡高峰应在22~23周龄后。但这不是绝对的,在经过MDV疫苗免疫的鸡群,其发病可能延后。在少数情况下,白血病肿瘤也会早在8~12周龄时发生。虽然MDV引发的是T淋巴细胞瘤而ALV-A、B引起的是B淋巴细胞瘤,但除非是很有经验的病理组织学专家,一般的兽医专家也很难真正有能力鉴别。相对而言,病理切片中如出现髓样细胞瘤时,则较易做出ALV-J感染引发的肿瘤的判断。从生产角度考虑,病原学的诊断比病理学诊断更为重要。当鸡群中出现肿瘤表现时,我们即应尽可能实施和完成病原学诊断。为此,可从刚死亡不久的病鸡采集新鲜的肿瘤病料,研磨制取组织悬液后,用0.22μm滤器过滤后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或DF1细胞。如果还怀疑MDV的存在,最好采取疑似病鸡的全血或白细胞接种上述细胞。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样品可同时用于3种不同病毒的分离鉴定和检测。由于病料中病毒含量有时较低,在接种病料后5~7d,往往需将细胞单层再用胰酶消化悬浮后,再装到3份细胞瓶中继续培养。在5~7d后,将盖玻片取出,将其用乙醇-丙酮混合液(6∶4)固定3min后,分别用针对MDV、REV或ALV的单抗或单因子血清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以确证某种病毒或某种亚群ALV的存在。如为阳性还需进一步在DF1细胞上确证是外源性ALV,并再通过PCR扩增env基因和序列比较来确认其亚群。4防治鸡白血病作为免疫抑制性疾病,与艾滋病较为相似,现阶段还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案,不能够达到根治的目的。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鸡白血病多为散发,患病鸡在发病前期,并没有任何显著性的症状,不易被察觉。发病鸡群生产力较低,抵抗力不高,极容易感染其他疾病,不但影响鸡的健康,而且还会为养殖户带来较大的损失。针对鸡白血病防治角度来分析,现阶段还没有研发出针对此病的疫苗,无法做到对鸡白血病进行很好的预防。基于当前这种情况下,只能够通过减少种鸡群的感染率进行预防。加强鸡群饲养方面的管理,禁止给蛋鸡饲喂发霉变质饲料,并且根据日常养殖的需要,合理增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以此来增强鸡群的抵抗力。同时,要严格选择无污染疫苗,防止疫苗带毒感染。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蛋鸡养殖不断规模化发展,鸡白血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为养殖户带来严重性的损失。鉴于此,养殖户在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