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俊:中国钢铁工业发展趋势分析(上)_第1页
李世俊:中国钢铁工业发展趋势分析(上)_第2页
李世俊:中国钢铁工业发展趋势分析(上)_第3页
李世俊:中国钢铁工业发展趋势分析(上)_第4页
李世俊:中国钢铁工业发展趋势分析(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钢铁工业“十一五”发展趋势(上)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推进中心副主任李世俊于2006年钢铁信息及自动化推进中心年会

2006年10月攀枝花1中国钢铁的生产与消费趋势变化近年来,中国钢产量迅速增长:1996年中国钢产量达到1亿吨;过了7年,2003年达到2亿吨;过了2年,2005年超过3亿吨;过了1年,到今年年底,可能增长到4亿吨。中国钢消费的变化:中国钢消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靠国内生产满足,二是靠进口满足。长期以来,中国是钢净进口国,1996年钢产量1亿吨时,还需净进口1014万吨,才能满足国内消费需求;2003年钢产量2.2亿吨时,净进口3660万吨,才满足了国内钢材消费需求;但是2005年钢产量达到3.56亿吨时,与国内消费基本相当;而今年钢产量超过需求,成为钢净出口国。26274.09亿吨;年增加5700万吨234进入新世纪,全球钢铁产量强劲增长1970~1975+1.6%/a1975~1980+2.2%/a1980~1985+0.1%/a1985~1990+1.4%/a1990~1995-0.5%/a1995~2000+2.4%/a2000~2004+5.7%/a1跳出钢铁看钢铁题西林壁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1要想认识中国钢铁工业,要跳出中国、从全球的大视野来认识。跳出来看钢铁,--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钢铁。变换视角看钢铁,--会有新视野、新感觉。5中国是世界钢铁产量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5.355亿吨3.317亿吨61.9%2.8477亿吨2.2391亿吨78.63%1970~20052000~200561跳出钢铁看钢铁1.2分析中国钢铁工业,要跳出钢铁、从国民经济大环境来分析78无序建设盲目投资市场经济弊病合成谬误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条块分割、分灶吃饭块块(地方)市场缺陷即个人的理性选择的综合效果可能导致整个经济的灾难,西方经济学家称之为“合成谬误”。1跳出钢铁看钢铁1.3理性认识中国钢铁工业,要跳出钢铁,从政治体制机制改革滞后寻找原因9中国:投资政府土地资金出让开发商出让金银行抵押贷款建房推出期房建房购买者订金贷款过去瓶颈:没有资金现在瓶颈:没有项目投资饥渴2004年有24个省级电网出现了拉闸限电,2005年上半年有26个省级电网出现了拉闸限电,按下葫芦起来瓢,头疼医头;忽悠,赵本山忽悠“拐,转年忽悠”车“10竹石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2坚持不变的4项战略与寻找2006年变化的战术1开拓市场,抵御价格下滑(顶替进口)跳出钢铁看钢铁让我们认识无序建设、盲目投资深层次的原因--政治体制机制改革滞后。但我们还得“跳回钢铁干钢铁”,钢铁企业有四个永恒的主题,这应当成为我们不变的战略。122.1钢铁企业永恒的主题(不变的战略)2降低成本,抵御成本上升(淘汰落后)33依靠技术进步4推进重组兼并4开拓市场--撑开天;降低成本--撑开地;撑开天地,撑开企业生存空间,靠两股力量:1112年年岁岁战略是一样的,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岁岁年年战术是不同的,要敏感地察觉形势的变化,尽快地捕捉新形势下,“开拓市场”和“降低成本”的新举措。技术进步和重组兼并的新对策。2006年形势有什么大变化?2.2分析变化的形势,寻找“开拓市场”和“降低成本的”新举措、技术进步和重组兼并的新对策。(变化的战术)2坚持不变的4项战略与寻找2006年变化的战术代悲白头翁唐·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供需关系的变化:钢材市场供大于求显现发展思路的变化:贯彻科学发展观13形势变化之一:供大于求显现“全球不锈钢供大于求时,开辟了不锈钢建筑市场。”“台湾农产品过剩时,发展农产品深加工。”2006对策开拓新市场,把钢铁市场这块蛋糕做大2006对策推进深加工,把钢铁产业链做长2006对策替代进口钢材14形势变化之二: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到科学发展轨道,2006年务必迈出实质性步伐。2006对策更加关注能耗指标的降低和环保工作的加强2006年第三只眼应当看到些什么?第二条死亡线15成本对标挖潜--行业死亡线的警示作用;

还要研究全流程成本核算(计入物流成本),并且要找出不可改变的竞争要素,这是影响布局的要素。可以改变的竞争要素工艺、技术、管理不可以改变的竞争要素外部环境:原料、能源、人力成本、资金成本、市场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影响国际分工的重要因素16节能投入算足了吗?第五条按照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节能降耗。最大限度地提高废气、废水、废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力争实现“零排放”,建立循环型钢铁工厂。钢铁企业必须发展余热、余能回收发电,500万吨以上规模的钢铁联合企业,要努力做到电力自供有余,实现外供。2005年,全行业吨钢综合能耗降到0.76吨标煤、吨钢可比能耗0.70吨标煤、吨钢耗新水12吨以下;2010年分别降到0.73吨标煤、0.685吨标煤、8吨以下;2020年分别降到0.7吨标煤、0.64吨标煤、6吨以下。即今后十年,钢铁工业在水资源消耗总量减少和能源消耗总量增加不多的前提下实现总量适度发展。17钢材需求总量钢材需求结构《十一五》钢材需求预测11.1为什么《十五》钢材预测与实际相差这样大?18问题的提出:“十五”钢材需求预测偏差怎么会这样大?

回顾:中国经济发展五年规划产钢指标与实际的偏差规划指标最高偏差发生在“大跃进”期间,“二五”指标高出实际产钢7333万吨,1099%----一次被蛇咬,40年怕井绳规划指标最低偏差发生在“十五”期间,指标低出实际产钢21239万吨,151.71%“一五”~“五五”(1953~1980)规划指标高了“六五”~“十五”(1981~2005)规划指标低了规划实际19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北戴河会议后,全国掀起“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全民大炼钢铁高潮,几千万人大搞新高炉和土高炉生产。毛泽东《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提出了生产计划”三本帐“的办法。中央两本帐:一本是必成的计划,这一本公布;第二本是期成的计划,这一本不公布。地方也有两本状:第一本就是中央的第二本帐,这在地方是必成的了第二本帐,在地方是期成的。全国评比,以中央的第二本帐为标准这种”三本帐“的计划方法,使产量指标层层加码,赶超时间也越缩越短。3月初冶金部党组报告《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能否设想得更快一些》,提出钢产量700万吨,毛主席看后非常赞赏,称之为“一首抒情诗”6月19日,毛主席提出去年钢产量535万吨,今年可不可以翻一番1958年6月18日冶金部成立钢产量翻一番专门工作组。1-7月累计产钢380万吨,毛主席决定8月17-30日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钢铁生产“大跃进”的高指标逼出了小土炉、小高炉。9月底土高炉猛增到60多万个。最小3立米。逼出了“浮夸风。全国年底用在钢铁战线的劳动力达9000多万人,加上其他战线的直接和间接支援,全国投入大炼钢铁运动的劳动力超过1亿人,占全国人口1/6。1958年1吨生铁的成本大高炉是1000元,小高炉345元,最高600元。而1吨铁的国家调拨价只有150元。1958年土法炼钢、炼铁的亏损,至少50亿元。大跃进高指标“大跃进”交的学费和得到的教训19582月19583月19585月19586月19588月大跃进指标过高引起大家高度重视,交了学费,得到有益的教训;但是2005年指标过低没有引起大家重视,交了学费,却没有得到有益的教训。20许多行业普遍存在“十五”规划指标过低21“十五”期间钢需求预测低的原因分析1常规的模型法只适用于经济平稳期预测通常采用的是用钢消费的历史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推导出几年后的预测数据。十五规划编制时采用这种方法预测2005年钢材消费1.4亿吨(右上图)。在经济平稳发展期间,这种办法可能是有效的,但是十五期间,工业化进入快速增长期(右下图),出现了拐点,经济平稳发展时适用的预测方法失灵了,难怪韩国预测专家称:“经济快速增长期,没有一个政府能预测准了”在十五初期的昨天,用常规模型把十五钢铁需求预测估计低了,在十一五初期的今天,用常规模型预测十一五钢铁需求,又有可能把预测搞高了。因此研究“十一五”中国工业化进程至关重要。22人均钢消费量与人均GDP呈“S”形有序变化,

反映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后工业经济钢消费的基本特征。“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的那个阶段?考察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几乎无一例外的是随着人均GDP的增长,人均钢消费量将随之增加,而这一规律将延续到整个工业化进程。人均钢消费量将在工业化后期达到峰值,之后,人均钢消费量将有所下降,但随着人均GDP的增长,人均钢消费量将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上。2324生产力工业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十一五”后几年中国有可能进入工业化后期,这意味着届时经济将从高速总长,过渡到持续、较快增长,钢铁工业增速变缓。“识时务者为俊杰”,十五期间抓准快速发展期机遇的企业当了“俊杰”,“十一五”准备大干快上的企业可能会走向反面。2010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25“十五”期间钢需求预测低的原因分析2几本帐19.9%31.9%本来,政府提出的预测低了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政府按照这个低指标去审批大企业的建设项目,控制企业的规模。”十五“期间,钢材市场需求旺盛,大企业让出的空间,在市场这只手作用下,小企业迅速占领了,这就是”十五“期间钢铁投资大了,钢铁布局更分散了的直接原因之一。中国五级政府预测是不同的(除了中央政府预测不准问题外,还有一个问题是:各级政府预测不同)为保证国家指标的完成,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定的规划一般来说,指标都要比中央高一些。“十五”规划各省市自治区比中央高出20%。下边三级政府高出多少?条块分割,分灶吃饭中央特大型企业省自治区31大型企业地、市333(2005年底)中等规模企业县(市)2862(2005年底)规模较小乡镇43258(2005年底)规模更小企业22.9%19.0%山东17地市15.4%河南18地市20.3%福建9地市26钢材需求总量钢材需求结构《十一五》钢材需求预测11.1为什么《十五》钢材预测与实际相差这样大?1.2《十一五》钢材预测27关于“十一五”中国钢材市场需求预测的第一段结论C

依据今年三月各省市人大通过的地方“十一五”发展规划,汇总得到的GDP总量,预测2010年钢消费5.6亿吨(钢材5.3亿吨)。A依据国家制订的“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GDP年增长7.5%,预测2010年钢消费(2010年按进出口平衡考虑)4.7亿吨(钢材4.4亿吨);B

“十一五”规划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向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迈进,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十一五”前2~3年经济增长方式还难于出现较大的转变【2006年上半年GDP增速10.%;在建项目规模万亿】。“十一五”后2年经济增长将出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本课题组推荐值,按照前三年GDP年增长率9%,后两年7.5%预测,2010年钢消费4.9亿吨(钢材4.7亿吨)。预测不可能一次命中和一劳永逸,协会将对钢材需求预测进行动态调整。282010年钢材需求预测

课题组各单位预测结果汇总

即标注B:

2010年钢材(不含重复材)4.7亿吨,

粗钢消费(钢材进出口平衡)4.9亿吨。292010年钢材需求预测

宝钢,鞍钢,武钢,首钢依据各省区市“十一五规划”目标的预测结果,

即标注C:2010年钢材(不含重复材)5.3亿吨,

粗钢消费(钢材进出口平衡)5.6亿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按“十一五”各省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GDP总量将达到34.415万亿元,比“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指标26.1万亿元高约8.3150万亿元,提高了约31.86%。预计“十一五”期间各省区市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将达到67.4445万亿元,年平均固定资产投资额预计约13.4889万亿元,与2005年88604亿元相比,年将增加4.6285万亿元,增长52.24%。30

132322619422制约因素2水资源我国是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国家。钢铁行业是耗水大户。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钢铁企业地区分布不合理,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目前,钢铁行业超过52%的产能集中于缺水地区,尽管钢铁生产的用水和节水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但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严峻,未来的节水难度不断增大。31关于“十一五”中国钢材市场

需求预测的第二段结论进口矿石5.1~5.4亿吨比2005年增长85%~96%满足钢铁工业这样的发展,资源压力很大。按2010年钢材需求预测5.3亿吨测算,粗钢消费年均增长率9.7%,而铁路货运量年均增长率仅为1.5%,要支撑这么大的钢铁工业货物运输难度是很大的。即使国际市场能够弥补我国资源的不足,生态和环境破坏的沉重代价也难以承受。在近年经济高速增长中人们已经强烈地感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