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运营及综合监控解决方案_第1页
高速公路运营及综合监控解决方案_第2页
高速公路运营及综合监控解决方案_第3页
高速公路运营及综合监控解决方案_第4页
高速公路运营及综合监控解决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速公路运营及综合监控解决方案第PAGEi页高速公路运营及综合监控解决方案目录TOC\o"2-3"\h\z\t"标题1,1"第一章背景及需求 11.1背景 11.2需求 21.2.1智能感知能力 21.2.2多元数据采集 21.2.3数据互联互通 3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 42.1设计原则 42.2设计标准 52.3总体框架 62.4系统结构 82.5系统功能 9第三章业务系统详细设计 153.1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业务 153.1.1路政管理业务描述 153.1.2路政车载执法取证系统 163.1.3路政执法移动超载预检监控系统 313.1.4信息发布类基础单元建设 363.2高速公路收费监控业务 403.2.1收费站监控业务描述 413.2.2收费站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423.2.3收费广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453.3高速公路综合监测业务 483.3.1高速公路综合监测业务描述 483.3.2沿线视频监控系统 483.3.3服务区视频监控系统 513.3.4隧道综合监测系统 543.3.5交通事件检测系统 613.3.6公路交通量调查系统 70第四章传输及供电系统设计 844.1通信传输建议 844.1.1网络组成 844.1.2骨干传输网 854.1.3路段接入网 854.1.4组网方式 874.2供电 884.2.1一般供电 884.2.2特殊点位供电 89第五章监控中心及软件平台 905.1监控中心整体架构 905.2一级监控中心设计 925.2.1系统结构 925.2.2功能设计 935.3二级监控分中心设计 955.3.1系统结构 955.3.2功能设计 955.4基础监控单元子中心设计 975.4.1系统结构 975.4.2功能设计 975.5中心存储系统 985.5.1存储技术对比 995.5.2存储方案选择 1005.5.3存储容量设计 1015.6解码拼控及显示系统 1025.6.1解码拼控设备选择 1025.6.2显示设备选择 1035.7中心服务器架构系统 1045.7.1平台主要设备、模块 1045.7.2硬件环境及服务器参考配置方案 1065.8中心平台软件 1095.8.1控制管理功能 1095.8.2配置管理功能 1125.8.3资源信息获取功能 116

表格目录TOC\fF\h\z\t"表1"\c表1功能需求表 9表21080P一体化布控球参数表 22表3M2-801W(32GB)便携式平板手持终端参数表 24表4快装盒部件表 25表5三脚架部件表 26表6称重预检系统核心设备参数表 33表7沿线监控等级实施表 48表8交通数据采集表 67表9iDS-TP6200-HD设备参数表 67表10调查设备执行标准表 72表11公路交通量调查设备识别机动车车型分类表 73表12交通情况调查设备方案对比表 73表13存储系统比对表 99表14存储空间表 101表15主流拼接屏对比表 103表16服务器配置表 107图片目录TOC\h\z\t"题注,图片"\c图1.系统架构 7图2.体系架构 8图3.系统拓扑图 9图4.业务示意图 15图5.系统构架 16图6.车载主机DS-MI9605-Q36/GLE 19图7.车载全景云台相机iDS-TCC236-WGB/36/Q2 20图8.车载手控器DS-1010K 21图9.车载高清液晶显示屏DS-MP1308 21图10.车载全景云台实际效果 22图11.一体化布控球DS-MH6171-S 22图12.便携式平板手持终端 24图13.快装盒 25图14.三脚架 26图15.自动识别车辆车牌信息 27图16.关闭3D降噪 28图17.开启3D降噪 28图18.关闭透雾功能 29图19.开启透雾功能 29图20.前端高速自动检测子系统工作原理图 31图21.系统架构 32图22.点位选择 36图23.门架式示意图 37图24.悬臂示意图 37图25.情报板示意图 38图26.流动示意图 38图27.情报板设置示意图 38图28.系统结构 39图29.业务监控图 41图30.收费站建设模式 42图31.视频预流程图 43图32.录像检索流程图 43图33.预置位控制流程图 44图34.系统架构 45图35.智能一体机产品优势 46图36.应用示意图 46图37.流程示意图 47图38.场景示意图 49图39.系统结构 49图40.视频预览流程图 50图41.视频检索流程图 50图42.视频控制流程图 51图43.场景示意图 52图44.系统结构 52图45.视频预览流程图 53图46.视频检索流程图 53图47.视频控制流程图 54图48.场景示意图 54图49.隧道监控系统模式等级 55图50.系统架构 56图51.摄像机复用示意 57图52.报警种类 59图53.情报板应用示意图 59图54.场景示意图 62图55.应用示意图 63图56.系统结构 64图57.信息流程图 64图58.行人和抛洒漏抓拍案例图 65图59.逆行取证案例图 65图60.违停取证案例图 66图61.拥堵检测案例图 66图62.烟雾检测案例图 67图63.调查设备分类 72图64.点位选置示意图 75图65.交通调查系统拓扑图 75图66.交调设备工作示意图1 76图67.交调设备工作示意图2 76图68.激光检测器工作示意图 77图69.激光检测器扫描车辆轮廓示意图 77图70.公路交通调查数据分类 79图71.红外抓拍单元外观图 79图72.红外补光灯外观图 80图73.激光数据服务器外观图 81图74.激光检测器外观图 81图75.激光建模设备外观图 82图76.LED常亮外观图 82图77.系统结构图 85图78.模式对比图 85图79.SDH架构拓扑图 86图80.IP架构拓扑图 86图81.方案对比 87图82.结构拓扑图 88图83.一般供电图 89图84.供电示意图 89图85.建设示意图 90图86.管理结构示意图 91图87.结构拓扑图 91图88.结构组成图 92图89.系统结构 92图90.系统结构 95图91.系统结构 97图92.结构示意图 102图93.电子地图 110图94.路况信息管理 111图95.智能研判统计 111图96.运维管理 112图97.组织资源 113图98.用户管理 113图99.报警管理 114图100.录像管理 114图101.地图管理 115图102.系统管理 116背景及需求背景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截至2015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2.35万公里,“十三五”时期高速公路建设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加快高速公路成网,特别是对省际间的断头路尽快贯通,发挥高速公路系统通道的整体作用。然而,这几年我国极端气候、地震、地质灾害频发,高速公路网的安全运行与抗灾救援保障工作面临日益增长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当前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系统,信息化、服务化整体水平还不能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需要。一是信息化发展尚未覆盖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全局,信息化与业务管理和服务的融合不足,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信息资源共享水平较低,动态信息采集能力相对薄弱,尚未在规范业务、流程再造等方面实现深化应用,对行业发展的贡献程度有待提升,二是高速公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和便捷换乘模式存在脱节,城市群和城市群之间,城市群内部的城市与城市间的互联互通道亟需完善,现有的建设模式和规模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综合运输效率,着力提高运输效率迫在眉睫。“十三五”建设规划开局之始,高速公路的高速发展,联网运行的初步形成,对高速公路运营、养护和路政、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三项“技术要求”(《高速公路监控技术要求》、《高速公路通信技术要求》、《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暂行技术要求》)的同时发布,规范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管理的依据,按照技术要求的标准去做,要求是既要维持现有体系的稳定运行,同时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指导和规范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系统的建设、运行与管理,保障全国高速公路和重要国省干线公路以及重要公路设施的稳定运行,加强国家干线公路网运行监测与科学管理,提升国家干线公路网安全性能和服务质量,提高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实现国家干线公路网“可视、可测、可控”的发展目标,以及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畅通、便捷、绿色的公路出行服务等方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核心技术为智能化,基本特征为信息化,管理模式服务化。高速公路管理系统通过密集的和大范围内的数据、信息及智能化技术实现高速公路建设、养护、维修、交通管理等业务的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使得管理决策生成日益基于大数据分析而并非基于经验和直觉,同时为社会提供广泛的出行公众服务信息,提高高速公路的管理和服务水平。需求智能感知能力随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快速增长,外场监控类设备也越来越多,部分高速公路采用全程监控甚至视场无缝覆盖的方式有效的消除了物理监控盲区,但是监控中心的值守人员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时掌控海量的监控场景内的情况,出现逻辑监控盲区。具备智能感知能力的监控点位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大。多元数据采集高速公路与一般公路相比,具有线型好设计标准高、文通流大、行车速度快等特点。如不采用先进的监控管理措施,在文通流量大、气候恶劣的情况下,极易发生文通事故和文通阻塞。在高速公路上部署全程的监控系统,可以:对交通流和交通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视对关键点、关键路段异常事件进行智能化侦测报警对关键点进行气象检测对关键路段实施文通控制及时发现各种异常情况并采取应急措施实施高速公路全程视频监控系统可以改善高峰期间车辆行驶的平均速度、减少交通堵塞程度和车辆延滞时间,同时也能大大减少文通事故和保证交通安全,节约燃料和减少车辆的磨损,缩短运输时间,减少污染。数据互联互通建立省、市、分中心三级视频监控中心联网管理系统,规范全省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网的高清实时视频监控、电视墙显示管理、录像回放、视频切换、视频及相关设备的管理等;按照统一的设备数据编码规范,实现高速公路视频网内的高清视频监控摄像机、存储设备、视频光传输设备、视频分配器、视频矩阵、网络交换机等设备的统一规范。实现编码统一、格式统一、属性统一、标准统一,进而在视频监控网内,实现统一的视频监控及设备实时监测、分析与服务。系统平台业务操作上按省中心、市中心、分中心、收费站(或隧道管理站)四级模式,对视频监控图像及设备采用逐级汇聚、分级管理,监控视频传输采用扁平化直接访问模式。上下级平台均可独立运行,互不影响,短时网络传输中断不影响其主要功能的运行。在省、市二级视频监控联网管理系统平台上,通过高速公路监控视频网内的流媒体网关服务器,实现多平台下事件与视频的联动功能。系统总体设计高速公路基本上都是实行的“一路一公司(管理处)”的分段管理,这种分段割据的管理状况,严重影响了路网的统一性,使一些需要全路网统一协调的工作难以开展,特别是实行计重收费以后,跨路段逃费的现象日趋猖獗,联合打击的困难也因为分段割据的管理日益增大。针对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现状和问题,本文侧重于从全省统一管理的高速公路思路设计了一套高速公路运营及综合监控系统。高速公路运营涉及的公路养护、路政管理、收费监管、交通安全运营以及信息监控管理的业务是高速公路运营公司不同部门的职能,随着高速公路的管理模式的革新,从单独的收费运营管理的层面看,可以有效的整合和利用了收费管理的资源,避免了部门间的职能交叉,进一步理顺了收费运营管理的隶属关系,使收费中心和各管理所的工作职责更加明确和科学,不同部分的可视化信息建设可以按照固有的方式进行分批或者集中建设,统一由监控中心的一套监管软件平台进行管理,业务可视化运营模块按照可视化子系统进行建设。设计原则以保安全、促畅通为出发点,紧紧围绕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业务与出行服务业务,并在秉持下述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1)先进性系统的设计应该具有技术先进性,所采用的理念、技术应当是业内领先的,并能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2)稳定性监控系统是一个系统牵涉面多、运行环境恶劣、不间断使用的复杂系统。系统设计时要统筹考虑所用设备和控制系统,符合当前技术和运营管理部门的工作发展方向,同时系统选用成熟的技术,减少系统的技术风险。3)集成化一方面系统高度集成可以有效减少系统故障点;另一方面系统集成可以有效实现信息共享。以适应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的业务发展要求。4)可拓展性不同客户的诉求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核心架构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具有良好的分层、模块化设计。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实现灵活、快速的定制,及时响应客户需求。系统应采用灵活、开放的模块化设计,赋予结构上极大的灵活性,为系统扩展、升级及可预见的管理模式的改变留有余地。5)易用性与易维护性系统从实战出发,围绕当前运营管理部门的核心诉求进行设计,采用简洁、友好的人机界面,具有多媒体化操作设计,在出现系统故障时,能够简便快捷的进行处理。前端设备支持远程升级和远程故障排除功能,维护便捷,降低系统运维管理成本。使用稳定易用的硬件和软件,即降低了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费用,也节省了日常频繁地维护费用。设计标准【高速公路综合监控系统】参考下述标准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高速公路监控技术要求》《高速公路通信技术要求》《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暂行技术要求》《GB/T28059-2011公路网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互联技术规范》《全国道路交通管理系统数据交换格式》《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五整顿”“三加强”实施意见》《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7)《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模式》(GB/T18567-2001)《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GB/T25724)《公路网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互联技术规范》(GB/T28059-2011)《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GA24-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号牌》(GA36-2007)《LED道路交通诱导可变信息标志》(GA/T484-2010)《车载式道路交通显示屏》(GA/T742-2007)《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GA/T833—2009)《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JT/T279-2004)《LED车道控制标志》(JT/T597-2004)《ATMS智能交通管理平台软件集成接口规范集》(EIISA2.0)《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暂行技术要求》(2012)《高速公路LED可变限速标志》(GB23826-2009)《道路交通信息显示设备设置规范》(GA/T993-2012)《GB24726-2009-T交通信息采集视频车辆检测器》《GB/T28789-2012视频交通事件检测器》总体框架高速公路运营可视化全程综合监控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为高速公路使用者服务为目的。尽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交通的通行能力,方便在事故发生时进行及时救援;由于组织结构的明确,高速公路网络在不断地扩大,这就要求对涉及到的相关部门进行合理地组织管理,这个过程是在公路运营管理、事故救援、消防救援、道路恢复、违章处罚、信息发布、社会监督、交通主管部门、公安执法部门、消防救援部门、医疗机构等单位共同参与下进行的。所以要充分地协调各部门,使这个系统的工作效率不断地提升;再次是构建综合性的信息平台,信息是各部门进行沟通和联系的重要元素,为了保证各部门之间的沟通顺畅,要建立公共的、综合的信息平台。海康高速公路运营可视化综合监控平台涵盖信息采集、大数据处理研判、情报信息交互、视频联网管理、路网检测协调管理、公众信息服务、统计查询、数据备份和系统恢复、设备管理、系统安全,预留共享接口等等模块,系统架构如图所示:系统架构【高速公路运营综合监控系统】从监控内容上,包含了视频图像监控、交通事件检测、气象环境监测、交通调查、情报信息发布等内容。从业务应用上,以综合监控平台为依托,实现了实时路况监测与记录、交通流量控制、交通态势评估、交通信息发布四大业务应用。其中:实时路况监测与记录包含:道路实时流量的监测、道路气象环境的监测以及道路异常事件和报警;交通流量控制包含:入口控制、互通立交的分流控制、特殊天气/施工保养的分道控制等;交通态势评估包含:流量态势和预测、道路养护分析、节假日/重大事件的预案管理等;交通信息发布主要指面向公众服务的:基础信息服务、路况信息服务、路径信息服务、安全驾驶提醒等。系统结构高速公路运营可视化综合监控系统由高速公路省级监控中心、路段监控分中心、基础监控单元三级管理架构构成。一级监控中心担负系统数据存储、统计、计算、报表以及各种管控指令的下达;二级监控中心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包装和预处理,并传送至一级监控中心,当一级监控中心宕机或者故障时,二级监控中心行使一级监控中心功能,临时处理一些重要的业务和数据;三级监控中心负责检测匝道口、路面、服务区和收费口的各种数据。体系架构其中,以【路段监控分中心】为主要监控组织,收费站、服务区和互通道、全程路径监控范围、隧道管理站、桥梁管理站辅助监控。高速公路省级监控中心建议设置在高速公路管路局或相应的职能部门。此中心除负责省域内的高速公路监控外,还实现与上级单位(部或省级路网监控中心)、其他部门(如高速交警指挥中心)的互联互通。路段监控分中心应根据路段建设情况、投资主体、运营管理模式,结合路段实际道路交通特点和长度设置。基础监控单元包括隧道管理站(无人值守隧道管理站和有人值守隧道管理站)、桥梁管理站、部分收费站、其他监控外场设施等。系统拓补图如图所示:系统拓扑图大型收费站、且管理资源配备齐全的,可考虑设置收费站监控中心(即收费站A型);一般收费站设置无人值守的机房(即收费站B型),站长室通过平台客户端实时监控本站视频。同一条道路,建议采用同一种监控模式。隧道、桥梁,根据长度、等级设置相应的管理站。系统功能功能需求表功能需求功能具体分项功能系统管理功能平台级联功能支持平台多级级联应用,下级视频管理系统平台上线后需向上级视频管理系统注册。上级视频管理系统可查阅下级视频管理系统的机构、用户、设备等信息。组织机构管理具有管理员权限的分中心用户可进行查看、新增、修改、删除本分中心及其下属组织机构信息。用户管理具有管理员权限的分中心用户可查看、新增、修改、删除本分中心及其下属区域的用户信息。其它用户只允许查看其属性和修改密码。权限管理可设置访问各类设备的权限,可设置访问系统功能的相关权限,支持因系统功能的扩展而扩展功能权限。支持其它视频应用软件对设备访问的权限控制。鉴权控制支持本系统用户的权限认证;支持其它视频应用软件通过视频联网管理市中心平台进行统一鉴权,获取其可操作的设备、及该设备对应的用户名、角色、密码,并记录下鉴权记录;本系统或其它视频应用软件须通过本平台管理访问的路数。用户权限分配可分配用户角色对各类设备(组)的操作权限,可分配角色在系统中拥有的功能权限,管理员权限的用户最高操作权限;可为其它视频应用软件分配可操作的设备(组)、及该设备(组)对应的用户名、角色、密码。系统管理可配置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基本参数,配置相关服务器信息;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查询导出各种日志。设备厂家信息管理具有管理员权限的省中心用户可查看省中心及其下属区域的设备厂家信息,如厂家编号、厂家名称、厂家描述。运行管理功能运维设备基础信息维护技术员权限的用户可维护其所管辖的设备资源信息,包括查看、新增、修改、删除视频设备及相关设备信息,对各类设备进行分组;非技术员权限的用户只可查看视频设备及相关设备信息,不可作维护操作。设备远程配置对互联互通的前端视频设备系统进行远程配置、时钟同步,可对摄像机、硬盘录像机、编码器、解码器进行远程配置。录像管理支持事件录像下载设备状态订阅与退订向所管辖区域下的设备订阅设备状态事件,并接收设备发起的状态报警事件,平台也可主动向订阅状态事件的设备发起状态查询请求。设备状态实时监控在列表上、拓扑图或GIS上展现所管辖设备的运行状态,根据条件查询设备运行状态列表,将查询结果进行导出EXCEL报表。设备维护在用户界面中展现所管辖设备的异常状态,记录维护情况和维护时间,对巡检情况做统计分析,展现不同巡检时间段设备故障、离线等情况,统计整个系统运行的状况。日志管理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查询操作日志、报警日志、设备历史状态等日志,并能按类别导出查询出的日志报表。系统校时平台与设备校时,分中心、市中心平台支持其下属区域设备NTP校时。用户行为监控查看用户在线情况,可将查询结果进行EXCEL报表导出。视频监控功能实时视频预览具有权限的用户可实时预览所管辖的摄像机图像,GIS地图或示意图形式展现用户所管辖的摄像机,支持多种画面的显示方式,用户可以选择单窗口显示、多窗口显示,可对摄像机进行分组轮巡显示。设备查找定位可模糊查询定位选中该摄像机。电视墙控制按照轮巡配置设定好的规则,在主监视器或墙上监视器上进行自动的监控视频图像。录像回放支持单画面、多画面、单进、单退、快进、抓图、下载等操作;支持扩展抽帧快速播放;支持回放录像下载。抓拍功能支持定时抓拍功能,可将抓拍结果写入操作日志中,以便日常查询。设备控制支持前端云台控制功能,可记录当用户控制云台时的用户操作行为。事件报警管理对每类报警可设置报警联动开关,支持与其它系统的视频切换联动,对报警事件信息进行统计、查询、打印,并根据报警事件信息检索相关录像。事件报警联动系统接收、保存其它平台发起的事件报警消息,将接收到的报警进行相应的联动操作,并接收其它平台报警恢复处理。智能交通应用支持移动侦测、遮挡侦测、非法停车检测、非机动车驶入检测、车辆逆行检测、抛洒物检测、火灾检测、物品遗留检测等视频智能交通设备的处理。高清视频监控图像服务功能高清视频监控图像服务功能以WEB服务网站或高清视频传输解码插件形式,为高速公路各级监控中心计算机桌面用户提供实时及回放高清视频监控图像浏览及云台控制功能。电子地图功能GIS地图功能GIS地图实现可视化日常操作功能与系统图像化管理功能,包括:图形化布点、实时视频查看、历史资料检索回放、设备工作状态查询、设备参数查询。还可实现对移动设备录像回放、GPS轨迹追踪、轨迹回放等功能,实现对设备的地图框选等功能。专用客户端功能收费(所)站视频监控专用客户端功能收费站监控员通过电视墙监控车道、票亭、广场、室内安防视频图象,可进行广场云台控制,可进行电视墙控制。隧道管理站视频监控专用客户端功能隧道管理站监控员通过主监控器监控隧道、外场的视频图像,可进行隧道出入口云台控制。业务系统详细设计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业务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主要是对施工养护作业现场进行秩序维护,对恶劣天气的交通进行管制,对故障车辆进行牵引拉带,对事故现场进行救援清障及对环保进行监督等。路政管理业务描述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主要是对施工养护作业现场进行秩序维护,对恶劣天气的交通进行管制,对故障车辆进行牵引拉带,对事故现场进行救援清障及对环保进行监督等;尤其是面对突发事件需要应急指挥时,前端高清视频必须要实时传输到中心,且在中心做备份存储,中心调度指挥管理人员需要与现场人员进行语音对讲沟通,所以系统必须建设视频实时传输、中心备份存储系统和语音对讲系统。为解决相关人员出差等通过移动客户端实时了解现场情况的需要,系统设计通过手机APP监控来解决。业务示意图在系统管理和应急指挥时,还需要结合GPS/GIS系统实现现场实时定位,由此方便管理和调度。每次事件处理的详细过程需要在一段时间内保存记录,而前端设备的存储容量有限,所以必须在中心建设视频归档管理系统,长期保存视频等,以便信息资源共享及业务培训使用。路政车载执法取证系统路政车载执法取证系统结构系统构架路政车载执法取证系统无线接入实行多层结构,在路政总队设置监控中心,各路政支队设置监控分中心。无线接入由系统平台、车载设备、监控中心(客户端)、传输网络四部分组成。路政车载执法取证系统功能视音频系统贯穿在整个动态取证系统的日常巡检工作、应急受理、指挥调度、管理系统等各种活动中,是整个指挥系统最有效的信息获取、协调指挥的手段之一;是指挥系统与指挥人员人机交互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1)移动信息采集为实现现场取证监控全覆盖,本系统采用移动取证设备来实现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并通过无线网络把实时视频信息传送到监控中心,以供实时预览和存储;并通过内置的GPS定位模块,实时把前端地理位置信息传送到中心平台,通过中心平台与GIS引擎的对接,实时显示前端移动取证设备的地理信息。2)高清视频传输存储因本系统是采用移动监控的方式来实现现场取证及远程指挥等功能,所以本系统中音视频等信号的传输通过无线网络来实现。因无线网络带宽相对较低,所以为了解决高质量视频存储以及视频实时传输带宽较大的矛盾,系统采用双码流技术,即前端视频存储采用高质量、高分辨率(1080P)的视频本地存储,而实时上传采用码流相对较小的低分辨率视频,并且中心设计集中存储应急事件指挥等实时视频。3)流媒体分发为节省网络带宽,以及降低前端设备的处理能力,在中心设置流媒体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是把实时数据流转发给本网多个用户,起到缓解前端设备压力、节省网络带宽的作用。4)图像实时显示本系统业务与实时监控画面和GIS息息相关,所以监控中心需要实时监控前端实时视频及前端设备定位信息,在监控中心需建设显示墙,实时显示GIS地理信息系统界面和实时监控画面。5)语音对讲现场处理人员通过设备自带或外接的对讲耳麦,可实时与取证中心人员实现语音对讲,中心也需要配置相应的视频输入输出设备,以便实现远程指挥或实时沟通。6)视频归档管理除了中心存储应急事件指挥等实时视频外,整个案件处理过程的前端存储视频也需要保存,现场处理人员回到中心后需要把存储在前端的音视频图像存储到中心的归档磁盘阵列上,并与相应的案件信息关联。7)3G/4G手机监控除了可以通过固定的监控中心处理业务及实时监控外,为实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实时观看控制监控现场的视频,系统还需要实现3G/4G手机监控,选用手机监控时,手机客户端需要支持iPhone系列、WindowsMobile系列、Symbian系列、Android系列操作系统手机。根据系统的工作性质特点,取证系统的设计还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系统设计:数据的存储和调用要方便、对数据可进行智能化处理、车载取证需满足车载环境使用需求、系统有较强的可操作性。8)移动监控产品针对应用场景灵活化配置移动监控设备多样化,可按照具体模式在路政执法车辆上固化安装车载监控系统实现车辆装备可视信息化建设;另外,可使用常规的路政执法车辆或者由于需求量大的情况下无车载路政车辆资源的情况下,利用移动监控产品的底座磁化特点固定在常规路政执法车辆车顶或者有配套支架进行可移动可视化监控模式;由于高速公路是封闭场景资源,出现车辆拥堵时路政执法车辆行至拥堵排队车辆尾部,携带移动的布控球设备徒步前往事故源进行数据采集和现场疏导工作。路政车载执法取证系统核心设备车载全景云台产品选型车载360度全景云台,支持车牌自动识别功能、支持自动抓拍取证功能、支持黑名单同步与前端实时比对功能。适用于路政用于对公路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取证,路政执法人员通过驾驶安装车载360度全景云台的车辆,即可对公路违行为进行快速抓拍取证。车载360度全景云台需要通过支架安装在车顶。车载主机DS-MI9605-Q36/GLE系统可对关键信息进行抓取并标记保存,方便后期取证及搜索查看;全景云台摄像机接入(含2路前后180°拼接后的图像和1路云台摄像机),4路IPC相机接入,主码流标准H.265码流,支持双码流;支持H.265编码传输,提升无线网络传输效率;具备1路HDMI和1路VGA(航空头接口)同源输出接口,最高分辨率可达1920*1080;IPC通过6芯航空头接入,连接稳固可靠;能够同时接入2块2.5英寸HDD/SSD硬盘,接入方式为可插拔式,并采用具有新一代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气囊硬盘减振专利技术;支持红外或白光补光模式,可满足全天候执法取证工作需求;路名叠加,有效记录取证录像地理信息;单点和多点触控,可实现触控菜单、触摸控球,并支持触控配置;无线集群对讲功能,实现点对点、群组间的短信和语音通信功能,实现点对点视频推送、视频对讲功能;硬件设计上具备断电保护功能,在突然断电情况下可以启用超级电容,实现正常关机,有效避免数据丢失;内置3G或4G无线模块,预留WIFI模块,提供灵活的无线传输方案;通讯模块可插拔,方便网络模块升级;可支持双卡传输;硬盘盒自带智能温控模块,并具备USB数据导出接口;内置GPS&BD高灵敏度卫星模块,同时支持全球24时区卫星同步校时,定位信息同步封装入录像码流中;主要接口均采用车载专用的航空插头,确保信号连接稳定;宽幅电源输入(DC+8~+36V),满足汽车电气特性要求;铝拉伸机箱,具备良好的车载工作环境适应性;车载全景云台相机iDS-TCC236-WGB/36/Q2采用1/1.8”CMOSsensor6个摄像头形成360°全景覆盖三路拼接,形成前后两画面各覆盖180°,单路分辨率为4096x1080200万像素逐行扫描1/1.8”CMOSsensor最大分辨率可达1920x108036倍光学变倍,焦距为5.7-205mm最低照度:0.005LuxLux@F1.5支持车牌识别,支持违停车辆自动前后抓拍取证,满足832违停取证规范支持人脸识别H.264/H.265可选支持3D数字降噪,画面更加细腻电子防抖内置WIFI内置GPS白光补光,有效补光距离大于60米可配置抗震器,实现车载安装车载手控器DS-1010K支持取证主机GUI操作:录像、事件抓取、事件回放、参数设置、程序升级等支持车载云台控制:变焦、聚焦、亮度、快门、补光、云台预置位等支持电源锁,能控制整套系统的启动和关闭四维摇杆设计,操作方便按键背光支持绿色/红色双色显示车载防震设计车载高清液晶显示屏DS-MP13087寸液晶显示屏,采用LED背光支持高清画质支持触摸屏操作实时显示取证画面显示菜单界面,便于方便快捷的设置车载设备参数航空头接口设计,配备专用支架,适用于各种车载环境TFT材质,安全可靠性高全景云台相机采用6个200w相机,实现360°全景拼接画面。支持车牌的自动识别与抓拍。车载全景云台实际效果布控球产品选型1)布控球一体化布控球DS-MH6171-S1080P一体化布控球参数表技术指标规格描述传感器类型1080P一体化布控球最低照度彩色0.05lux@F1.6传感器类型1/2.8"

Progressive

Scan

CMOS信号系统PAL/NTSC最小照度彩色:0.05Lux

@

(F1.6,AGC

ON)

黑白:0.01Lux

@(F1.6,AGC

ON)日夜转换模式ICR红外滤片式信噪比大于52dB电子快门1/1秒

~

1/30,000秒数字变倍12倍分辨率50HZ:25fps(1920x1080)

60HZ:30fps(1920x1080)

50HZ:25fps(1280x720)

60HZ:30fps(1280x720)白平衡自动1/自动2/室内/室外/手动/钠灯/日光灯3D降噪支持光学变倍30X存储支持双SD卡,最大128GB网络支持WCDMA/TD-SCDMA/TDD-LTE/FDD-LTE,支持双卡传输定位系统北斗、GPS支持蓝牙BT4.0WIFI802.11a/b/g/n红外补光距离60-80M定位系统北斗、GPS支持工作温度和湿度-20℃~60℃,湿度小于90%(无凝结)电源供应DC8~36V功耗15W(估计)红外距离60米重量约2.8KG(含电池)防水防尘等级IP66IE浏览、客户端、以及远程操作支持外置接口类型支持串口、网口、报警输入输出2)便携式平板手持终端便携式平板手持终端M2-801W(32GB)便携式平板手持终端参数表参数类型参数值平板手持终端定位4G平板三防平板高清录像/网传平板CPU四核1.4GHzRAMLPDDR32GBROMeMMC16GB外置存储内置32GBROM触摸屏7寸1280*800阳光下可视快捷按键开关机,拍照,音量(+、-),主屏幕,退出,菜单,录像,报警无线网络(选配)WCDMA/LTE-TDD/FDD-LTE蓝牙BTV4.0WIFI802.11a/b/g/n(2.4G/5.8G)GPS内置视频输入2路视频输入,前置200万高清相机、后置500万高清相机音频输入主机MIC,有线MIC,蓝牙耳机音频输出有线耳机或蓝牙,扬声器视频解码1080P30帧闪光灯高亮度白光LED电池容量6000mAh待机时间200h(以实际使用环境为准)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工作温湿度温度:-20℃~+50℃

湿度:10%~90%三防等级IP67,防水、防尘、防摔主机尺寸长度213mm*宽度140mm*厚度2mm3)快装盒快装盒快装盒部件表序号名称简介1侧面板,安装便携式主机2水平板,安装便携式云台和天线3三脚架衔接卡扣(在三脚架配件中)4电池组件组装后,螺丝固定电池挂板处4)三脚架三脚架三脚架部件表序号名称简介1与快装盒衔接卡扣,侧面有按钮和旋紧螺母2指南针3水平仪4最大角度调整卡扣,三级调整5中轴,可微调高度、螺旋固定6三脚架,三节,螺旋固定自动识别车辆车牌信息1)人脸识别——可对视频输入信号中的人脸进行检测并识别,达到辨别罪犯、身份验证等目的。2)视频预览智能去抖技术——车辆行驶过程中,云台的摄像机画面会出现抖动的情况,导致画面模糊不清晰,通过开启智能去抖算法,系统可根据GPS卫星定位模块实时测速信息及内置的G-sensor加速度感应模块,有效的对当前的预览画面进行视频动态处理和调整,减轻或消除画面抖动所带来的影响,使执勤人员在行车坏境下也可清楚的看到监控场景3)3D智能降噪技术——在执勤坏境光线不充足时候,或在夜间执勤未开启补光灯的情况,容易出现噪点,通过3D智能降噪技术对比前后2帧的图像进行智能筛选,从而将噪点有效的找出,对其进行增益控制。通过智能3D降噪技术可有效减少噪点,提高图像的透彻性。关闭3D降噪开启3D降噪4)智能透雾技术——在室外及道路监控领域,容易因为坏境的变化导致画面的模糊不清,尤其以雾气及下雨导致的监控画面不清晰,无法得到有效执法数据。车载动态取证系统采用智能透雾技术,通过对有雾气的视频画面进行数字分析,该技术基于大气光学原理,区分图像不同区域景深与雾浓度进行滤波处理,获得准确、自然的透雾图像。该实时视频透雾技术能够根据雾况的变化自动调整从而适应各种场景应用,避免出现近景透雾过度发黑而远景模糊的情况;同时兼顾了实现的效率与复杂度,保证了整个透雾的实时性与可工程化。关闭透雾功能开启透雾功能5)集群对讲技术——所有车辆和个级指挥中心可以分别加入不同的自定义集群群组,车辆在执法过程遇到突发事件或在应急指挥过程中有效进行沟通及调度。6)信息下发技术——各级指挥中心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向执法车车载设备发送文字指令及图片信息。7)可视化应急指挥技术——各级指挥中心或执法车车载设备之间实现点对点发送文本和图片信息,点对点双向视频对讲,点对点视频流推送。8)支持手持单兵设备——车载设备预留与海康威视单兵设备无缝接入功能,接入后可实现车载设备与单兵设备同一视频管理平台,单兵与车载设备间可实现群组对讲,点对点发送文本和图片信息,点对点双向视频对讲,点对点视频流推送等应急指挥功能。车载取证云台产品选型车载取证产品不具备360度全景视角,但可通过转动云台实现覆盖监控,支持卡口自动抓拍与黑名单自动比对预警、车载取证云台需要通过支架安装在车顶。车载动态取证系统采用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可实现本地高清录像存储、4G&WIFI无线网络传输、GPS卫星定位、远程指挥操控、夜间补光拍摄等功能,完全满足各种行车状况下全天候执法取证工作的需求,功能全面、操作简单,可应用于路政执法、公路应急指挥等多个车载移动视频监控领域,是打造“智慧公路”强有力的工具。DS-MI9504-KK/GLiDS-TCC225-WGB(I)DS-1010KDS-MP1308采用1080P、30倍变倍的一体化智慧云台,可实现卡口检测、车牌识别、布控比对等智能功能。支持2块硬盘录像存储,接入方式为可插拔式,硬盘设计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军转民硬盘减振专利技术。便携式设备支持SD卡和固态硬盘存储。具备独立的云台、主机控制设备,快速灵活的实现主机参数设置、云台转动控制功能,并可实现手动抓图和录像功能。硬件设计上具备断电保护功能,设备在突然断电情况下可以启用内置备用电源,实现正常关机,有效避免数据丢失。内置3G/4G、WIFI无线模块,提供灵活的无线传输方案。内置高灵敏度GPS模块,定位信息同步封装入录像码流中。所有视音频、电源接口、手控器接口采用车载专用的航空插头,确保信号连接稳定。具备延时关机(0分钟~6小时)和24小时定时开关机功能。宽幅电源输入(DC+6~+36V),满足汽车电气特性要求。路政执法移动超载预检监控系统高速称重预检系统需要安装在高速公路主线或桥梁引桥段前方,对超过高速公路和桥梁承载能力的车辆进行预警;前端高速自动检测子系统由高速称重系统(石英式)、高清车牌识别系统、同步管理软件系统等子系统组成。前端高速自动检测子系统工作原理图高速称重预检系统结构石英式高速称重系统由石英式称重传感器、电荷放大器、称重控制器、车辆检测器(含检测线圈)和控制柜等组成。系统架构高速称重预检系统功能对通过公路主线车道的车辆,系统可以自动检测出该车辆的总量、轴重、连轴信息、连轴重量、轴胎数、轴距、车速等信息;系统能对车辆进行准确、有效的自动分离(能判断挂车和半挂车),保证车辆和数据一一对应;系统自带自动缓存功能,能够保存一定数量的数据,当向前端高清摄像单元发送数据失败时,能重发数据,保持数据的唯一性和完整性;系统具有故障自检功能,系统中各设备和线路发生故障时,系统能取得相应的故障信息,在现场的显示设备上进行显示,并能够将这些故障信息传送给高清车牌识别摄像机。系统能够在无人值守状态下满足大于7*24小时全天候连续工作的需要;系统能否对于超出桥梁或者路面所能承重范围可报警;单个车道超限超载系统的整体MTBF≥20000h;单个车道超限超载系统的整体故障率﹤1%;系统的计量性能符合国家相关部门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规范要求。高速称重预检系统核心设备称重预检系统核心设备参数表名称型号辨识参数备注卡口抓拍单元卡口抓拍单元-VCU-7015-T(国内标配)摄像机DS-2CD9131-S管控单车道分辨率300万(2048*1536)CCD靶面1/1.8〞CCD帧率25帧镜头35mm镜头其他偏振镜卡口抓拍单元-VCU-7013-T(国内标配)摄像机DS-2CD9131-S管控2车道分辨率300万(2048*1536)CCD靶面1/1.8〞CCD帧率25帧镜头25mm镜头其他偏振镜卡口抓拍单元-VCU-A013-IT摄像机iDS-2CD9371-S管控3车道分辨率700万(3392*2008)CCD靶面1"CCD帧率25帧镜头25mm镜头其他偏振镜补光灯补光灯-SL-1211-2(国内标配)工作模式曝闪闪光灯(连抓2张用)看清人脸测速用回电时间<67ms补光距离30米光斑范围1-3个车道可调车辆检测器LVD-6004(标配)尺寸250mm(W)×120mm(H)×36mm(D)目前测速卡口主推3线圈测速,如遇价格压力较大可使用2线圈测速,但两线圈测速存在速度不准的问题。线圈数4个线圈LVD-6008(标配)尺寸250mm(W)×120mm(H)×36mm(D)线圈数8个线圈车辆检测处理器-LVD-3003-3尺寸483mm(W)×132mm(H)×185mm(D)车检器12个线圈车辆检测处理器-LVD-3004-3尺寸483mm(W)×132mm(H)×185mm(D)车检器16个线圈车辆检测处理器-LVD-3005-3尺寸483mm(W)×132mm(H)×185mm(D)车检器20个线圈车辆检测处理器-LVD-3006-3尺寸483mm(W)×132mm(H)×185mm(D)车检器24个线圈石英晶体传感器石英晶体传感器规格横截面尺寸:52(W)×51(H)mm2长度规格:1m、1.5m、1.75m、2m额定轮荷:0~150KN过载能力:≤150%载荷灵敏度:~0.6pC/N适应车速:0~200km/h防护等级:IP68工作温度:-45~80℃电气连接:高频静噪同轴电缆承载面:承载面可研磨线性:优于±2%FS一致性:优于±5%FS重复性:优于±2.5%FS综合精度:优于±5%FS过载能力:150%FS单车道3排6支石英传感器布设布设,不含施工电荷放大器电荷放大器规格与传感器数量配套称重控制器称重控制器规格每个方向一套输入范围:最大电荷输入量:±7.5×104pc增益:0.0667mV/pc(根据用户订货时确定):频率范围:0.5Hz-10kHz(±1%)精度:≤±1%:输出直流失调:小于±30mV输出范围:±5VP/5mA噪声:≤10mV输入方式:TNC座输出方式:六芯防水插座供电电源:+24V100mA使用温度范围:-25℃-+60℃防护等级:IP66石英胶料传感器专用合成胶料规格每个车道一套信息发布类基础单元建设路政管理工作中,信息发布类建设单元主要是发布交通控制信息和交通安全提供;信息发布与诱导指基于信息集成平台,在信息发布终端上实现三部分业务:一是路况信息的发布;二是交通控制信息的发布;三是交通安全提醒。点位选择点位选择设置在事故多发路段、长下坡、桥梁、急弯处、敏感路段、枢纽立交匝道口前或高速公路出口前、高速公路收费站入口前。点位选择1)高速出口前、入口前、枢纽立交道口前重点发布交通控制信息和路况信息;2)长下坡、桥梁、急弯处、敏感路段重点发布与气象相关的路况信息;3)事故多发路段重点发布安全驾驶提醒。架设分类1)门架式设置门架式情报板一般为大型情报板,工程实施难度较大,但可发布的信息内容也最多。门架式示意图2)悬臂式设置悬臂式情报板相对于门架式要简约,一般以字符显示为主,采用路侧杆件安装方式。悬臂示意图3)小型可变情报板设置小型可变情报板显示内容较少,一般用于安全提醒、可变限速标志。情报板示意图4)流动巡逻车载设置车载情报板具有方便、可移动的特点,采用车载12V供电,微电脑控制,部分支持无线通讯设置。流动示意图设置规则除巡逻车移动式情报板外,固定式的情报板应遵循下述规则:情报板设置示意图即:当情报板的最高点,与驾驶人的水平视线所成夹角大于15°时,驾驶人去看情报板需要抬头,对于交通安全而言,是不利的。以最高的门架式为例(9米),驾驶人眼睛与地面高度为1.5米,则临界点B距离情报板为29米。情报板的分辨率应满足这个距离的可视性,不宜将单个字符设置过小。系统结构信息发布系统主要是将检测到的路况信息以及业务平台根据交通状况决策出的控制信息、安全提醒信息及时、准确的送到显示终端上。为出行者提供交通服务。可采用辅助摄像机的方式进行联动确认:发布后联动视频,确认发布内容是否成功发布、发布是否有错误。系统结构系统主要功能1)路况信息发布发布:实时的道路拥堵、道路通畅、事故、天气、施工维护等路况信息。2)交通控制信息发布发布:实时的入口开/关、交通管制、可变限速等信息。3)安全提醒信息发布包含常规提醒,以及检测到部分车辆违法行为后进行的纠错式安全提醒。核心设备1)双基色交通诱导屏YDBZ-0-B-HKYD-160点间距P16,国产灯珠双基色纯点阵屏恒流驱动通迅接口:RS485、网络通讯、3G【选配】控制方式:异步电源采用n+1高可靠容错的开关电源系统机箱冷轧钢板,机箱为内外两层,有效防水支持手动自动调节亮度温度范围-40~60℃衰减率(工作3年)≤30%2)须配室外防水电箱DS-TVL000-0-7(国内中性)全彩交通诱导屏YDBZ-0-C-HKYD-160点间距P16,国产灯珠全彩纯点阵屏恒流驱动通迅接口:RS485、网络通讯、3G【选配】控制方式:异步电源采用n+1高可靠容错的开关电源系统机箱冷轧钢板,机箱为内外两层,有效防水支持手动自动调节亮度【选配】温度范围-40~60℃衰减率(工作3年)≤30%须配室外防水电箱DS-TVL000-0-7(国内中性)高速公路收费监控业务高速公路的收费工作具有经常性及重要性,因此,为改进收费方式,提高收费效率,收费管理需采用先进的设备和信息技术,以确保不错收、不漏收、不乱收,以及同时满足收费稽查工作的需要。特别还需要提高效率,减少车辆可能在收费站产生拥堵的瓶颈现象。收费站基础监控单元建设包含:收费站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收费广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收费站监控业务描述高速公路收费站视频监控系统,是收费机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运管管理中,视频数据需纳入综合监控系统中进行统一监控。其监控场景包括:业务监控图监控职责及场景特性收费广场:监控收费广场整体情况;大场景,光线变化强烈,部分区域夜间照度低,非固定式监控,需支持变倍;收费车道:监控车辆通行状况、车辆收费情况;小场景,固定式监控,夜间有照明,监控主体(汽车)夜间有车灯强光;收费亭:监控收费员收费情况、服务情况;小场景,固定式监控,夜间有照明;站内监控:站内安保监控,固定场景,室内环境。收费站监控系统等级。收费站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收费站视频监控系统结构按照交通运输部《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技术要求》中的规定,大型收费站、与监控中心距离较远、且管理资源配备齐全的,可考虑设置收费站监控中心;不具备此条件的设置无人值守的机房,站长室通过平台客户端实时监控本站视频。结合上述要求,以及收费监控的业务特性,我们可提供两种建设模式。收费站建设模式收费站视频监控系统功能1)【看】实时预览视频预流程图收费车道的模拟视频,经过车道控制器中的字符叠加器和视频分配器后,一路进入收费主机,供收费员预览;另一路经编码器编码后传至后端中心。广场等外场的网络码流,经硬盘录像机、解码器后在监控中心显示设备上预览。2)【查】录像检索录像检索流程图3)【控】前端控制预置位控制流程图收费站视频监控系统核心设备1)车道摄像机鉴于收费车道监控小场景、固定式监控、夜间有照明、监控主体(汽车)夜间有车灯强光等业务特性,核心性能参数:700线/强光抑制/ICR。2)收费亭摄像机鉴于收费亭监控小场景、固定式壁挂、夜间有照明等业务特性,本方案采用,核心性能参数:700线/宽动态/2.8-12mm/ICR。3)广场球机鉴于收费广场大场景、光线变化强烈、部分区域夜间照度低、非固定场景监控等业务特性,核心性能参数:200万1080p实时/30倍变焦/红外150米/ICR以及大场景360°全景监控,8个图像采集模块,可输出1路主视频图像和8路辅视频图像。可将8个辅视频图像进行拼接,分别通过两组180°拼接画面显示。拼接后的辅视频图像:水平视场角为360°,垂直视场角为80°;主视频图像:1920×1080@60fps,辅视频图像:4096×1800@30fps,其中主视频图像分辨力不小于1100线。4)站内摄像机鉴于站内安保监控固定场景、室内环境等业务特性,核心性能参数:25fps(1920×1080)/红外30米/2.8-12mm/ICR/支持音频和报警。收费广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收费站拥堵及滞留检测系统属于收费站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部分,故此系统的建设原则上依托于收费站视频监控系统,不改变收费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模式,对于新建系统,只需把常规监控系统建设中的设备替换为具备拥堵检测功能的智能化设备,无需多增设新设备。即可实现相关业务功能。收费广场视频监控系统结构系统主要由车道智慧监控摄像机、收费站广场事件检测一体机和后端存储、中心软件等核心部分组成。系统架构车道智慧监控摄像机布设在收费车道上,和传统的车道监控摄像机模式一致,可替换传统的车道监控摄像机;广场事件检测一体机布设在出入口广场后方,建议距离收费大棚200-250米(考虑实际排队长度的情况)。收费广场视频监控系统核心功能系统的核心功能依托于海康威视智能一体机系列产品实现,智能一体机产品是在保证视频监控图像效果的基础上,通过硬件性能提升和嵌入式智能算法的开发让设备具有智能检测的功能。智能一体机产品优势1)广场拥堵检测功能——广场事件检测一体机广场事件检测一体机采用200万高清图像传感器、高性能DSP处理器,通过交通事件检测算法的嵌入式集成,在保证大场景视频监控图像编码输出的基础上,具备拥堵检测、排队长度检测等事件检测功能。应用示意图一方面,广场事件检测一体机作为广场监控摄像机实时输出高清视频;另一方面,广场事件检测一体机进行运动目标检测和车辆特征检测,检测进入广场的车辆存在情况,通过逻辑判断,得出广场的拥堵情况和车辆排队长度情况,输出到后端中心。2)收费时长检测功能-车道智慧监控摄像机车道智慧监控摄像机采用200万高清图像传感器、高性能DSP处理器,通过车辆视频检测算法、车牌定位识别算法的集成,使摄像机具备车辆检测功能。流程示意图一方面,车道智慧监控摄像机作为车道监控,实时输出高清视频;另一方面,车道智慧监控摄像机实时检测车道上的车辆,当检测到车辆进入后,通过车牌定位算法进一步确定车辆的存在信号(避免其他移动物体干扰),开始计时,直至车辆离开,输出每辆车在收费岗亭附近的停留时间。收费广场视频监控系统核心设备1)车道监控摄像机鉴于收费亭监控小场景、固定式壁挂、夜间有照明等业务特性,主要是监管类使用,核心参数:最小照度:彩色≤0.001lx(AGCON,BNC接口输出);黑白≤0.0002lx(AGCON,BNC接口输出);四码流输出:支持四码流同时并发输出,主码流分辨率可达到1920×1200、帧率60帧/s、码率为4Mbps,第一辅码流分辨率可达到1280×720、帧率60帧/s、码率为2Mbps,第二辅码流分辨率可达到704×576、帧率60帧/s、码率为2Mbps,第三辅码流分辨率可达到352×288、帧率60帧/s、码率为2Mbps。2)收费站出口与入口监控摄像机鉴于收费广场大场景、光线变化强烈、部分区域夜间照度低、非固定场景监控等业务特性,核心参数:大场景360°全景监控,8个图像采集模块,可输出1路主视频图像和8路辅视频图像。可将8个辅视频图像进行拼接,分别通过两组180°拼接画面显示。拼接后的辅视频图像:水平视场角为360°,垂直视场角为80°;主视频图像:1920×1080@60fps,辅视频图像:4096×1800@30fps,其中主视频图像分辨力不小于1100线。3)收费广场事件检测监控球机鉴于收费广场大场景、光线变化强烈、部分区域夜间照度低、非固定场景监控等业务特性,核心参数:支持区域入侵、越界入侵、徘徊、物品遗留、物品移除、音频异常、人脸检测、人员聚集、快速移动、进入区域、离开区域,并联动报警;支持违章停车、掉头、压线抓拍、违法变道、逆行抓拍、道路拥堵、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抓拍等功能,并可对逆行、压线、变道、掉头、占用非机动车道的机动车辆进行自动或手动跟踪并识别车牌号码。高速公路综合监测业务高速公路综合监测业务描述通过对高速公路车辆特征数据、交通流数据、交通事件信息、路段运行状态信息实时采集监测构建智能路网监测网络,打造强力的全路网感知体系,维护高速公路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和高速公路的行车畅通。同时,通过视频监控手段进行安全管理,及时处理出现的交通事故,有效合理地引导组织交通流。沿线视频监控系统为了充分发挥高速公路“高速、安全、舒适、高效”的功能特性,监控辖区内行车状况,及时了解行车状况。除收费站、服务区及其他构造物监控之外,沿线全程监控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据交通运输部《高速公路监控技术要求》中的规定,沿线监控可按3个等级实施。沿线监控等级实施表服务水平国家高速公路网省级及以下高速公路网四车道六车道八车道四车道六车道八车道一级A2A2A2A1A1A2二级A2A2A3A2A2A3三级A3A3A3A3A3A3四级沿线视频监控场景沿线视频监控系统的监控场景主要包括:场景示意图在事故多发地段、互通分流处、辖区交界处设置视频监控点位,普通路段监控根据高速公路服务等级设置,建议每1km-2km设置一处。沿线视频监控系统结构沿线视频监控系统结构如图所示:系统结构沿线视频监控摄像机直接接入路段监控分中心,进行统一监控。附近收费站监控室可通过路段监控分中心进行视频预览。沿线视频监控系统功能1)【看】视频预览视频预览流程图2)【查】录像检索视频检索流程图3)【控】前端控制视频控制流程图沿线视频监控系统核心设备1)事故多发地段、互通分流处鉴于事故多发地段、互通分流处大场景、非固定式监控、夜间无环境照明等场景特性,核心性能参数:200万1080p实时/30倍变焦/ICR/I3支持300米激光红外/I5支持500米激光红外2)辖区交界处、普通路段监控鉴于辖区交界处、普通路段大场景、超远距离、非固定式监控、夜间无环境照明等场景特性,核心性能参数:200万像素一体化网络高清激光云台摄像机,30倍网络一体机,8w激光灯。服务区视频监控系统服务区监控场景及业务服务区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高速公路全封闭、高速行车提供保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区的功能面也不断更新,目前,服务区的职能范围已经不再仅仅是为行车提供物质供应服务和为旅客及驾驶人员提供生活服务,而是已经发展为提供一体化多功能服务的综合服务体系。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服务区外包后对服务区情况“不管不问”的方法将不利于高速公路的整体安全防范。服务区的视频监控系统需纳入高速公路综合监控系统中进行统一监控。需要纳入统一监控的重点监控场景有:场景示意图服务区视频监控系统结构系统结构如图所示,服务区入口、服务区停车广场、服务区出口等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建设的视频监控点位,直接接入路段监控分中心。在服务区不设置存储设备和监控中心。服务区视频监控系统功能1)【看】视频预览视频预览流程图2)【查】录像检索视频检索流程图3)【控】前端控制视频控制流程图服务区视频监控系统核心设备1)服务区出入口鉴于服务区出入口有固定车道、监控主体为车辆、夜间无照明等业务特性,核心参数1080P实时/超宽动态/强光抑制/ICR。2)服务区停车广场鉴于服务区停车广场监控场景大、非固定场景监控、夜间部分区域照度低等业务特性,核心性能参数:200万1080p实时/30倍变焦/红外150米/ICR。隧道综合监测系统综合监控类基础监控单元主要指的是隧道监控和特大桥监控。隧道和大桥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行车安全性相对于普通道路来说要更低,故对监控系统的要求也更高。此类基础监控单元所涉及的建设项较多、综合性较强。本章节主要描述隧道监控系统的建设方案。隧道等级标准场景示意图根据交通运输部《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模式》中的规定,按照隧道结构、道路线形、预期服务水平(交通量、车道数)把隧道分为A+、A、B、C、D等5个等级,如下图所示。隧道监控系统模式等级其中,A+和A类隧道建议设置隧道监控站,其余等级不做要求。系统结构无人值守的隧道,监控设备直接接入到路段监控分中心;有人值守的隧道(一般为A+或A级隧道)监控设备接入到隧道管理站的监控室,再上传到路段监控分中心。系统架构建设规范视频监控摄像机视频监控摄像机与视频车检器、交通事件检测摄像机重复时,直接采用视频车检器、交通事件检测摄像机输出的码流作为监控视频,不再单独设置视频监控摄像机。隧道外摄像机设置在距隧道入、出口100~250m处;如果隧道一侧的入、出口相距较远或设置1台摄像机很难无盲区监视,原则上分开设置摄像机。;隧道入出口前的线形如有弯道,设置时考虑监视效果,避免盲区;隧道内摄像机应从距入口(以隧道洞口顶部为基准)2.0~5.0m处采用100~200m的布置间距,实现无盲区监控,推荐150m布置间距;隧道内摄像机布置考虑有效监视紧急电话、紧急停车带、人行横洞、车行横洞等(车行横洞可采用带云台摄像机或球型摄像机);隧道内如有风机房、配电房,设置摄像机监视。视频车检器洞口外应避开构造物设置;隧道内第一个车辆检测器离洞口不小于200m;一般两个车行横洞中设置一组,交通量大、货车比例高的隧道其布置间距宜偏小,交通量小的隧道其布置间距可适当增大;建议每600米设置一处。交通事件检测交通事件检测摄像机与视频监控摄像机设置处重复时,采用交通事件检测摄像机输出视频码流作为监控视频,不再重新设置视频监控摄像机;交通事件检测摄像机建议每300米设置一处。摄像机类复用如下图所示。摄像机复用示意环境监测1)CO/VI检测隧道由于空间小,行经隧道的车辆又不断排出废气CO/NO和悬浮颗粒物,CO/NO直接关系到车辆司乘人员和隧道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悬浮颗粒物降低了隧道能见度,也间接影响了车辆安全。故及时对隧道中的CO/NO/VI进行检测,以便联动风机进行强制通风十分必要。根据交通运输部《高速公路监控技术要求》中的要求:采用射流风机纵向通风的隧道在中部、弯道处及距出口100~150m处设置,长于1500m的隧道可适当增设。有竖、斜井通风的隧道在排风口前30m外设置。2)隧道风力风速为了对隧道通风情况进行全天候的有效监测以及对风机进行有效合理的控制,自动化的风速风向测量仪在现代化隧道交通中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检测设备。根据交通运输部《高速公路监控技术要求》中的要求:采用射流风机纵向通风的隧道在弯道处及距出口100~150m处设置;长于1500m的隧道适当增设。有竖、斜井通风的隧道在排风口前和送风口30m外及送、排风口间的短道设置。3)光强检测C.I.E(国际照明协会)在1984年发布了61号建议,建议对公路隧道口的照度等级进行连续测量,并根据外接环境光的变化自动调整照明设施,以便消除司机在进入照明不足的隧道时感受到的“黑洞”效应。根据交通运输部《高速公路监控技术要求》中的要求:光强检测器宜安装在隧道入口内、外。一般亮度计布置在隧道外,距离洞口一个停车视距(100m~200m),照度计布置在隧道内,距离洞口20~25m。4)火灾公路隧道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旦发生火灾将造成严重的影响及损害。公路隧道内的火灾类型以可燃固体火灾和可燃液体火灾为主,同时还包括电气类火灾等。因隧道空间狭长的特点,使得火灾状况下疏散困难,易造成人员伤亡,灭火难度大。根据交通运输部《高速公路监控技术要求》中的要求:线型火灾检测器宜沿隧道连续布置。点型火灾检测器宜以50m间距连续布置。点型火灾检测器由于受洞口的太阳光等影响,一般隧道口15m以内不设置检测器。报警除火灾检测系统自带的报警外,隧道应单独布设报警设备。报警种类根据隧道等级、按一定间距选择性设置。信息联动发布信息联动发布主要指LED情报板的应用和发布。情报板应用示意图LED情报板可根据道路情况进行实际定制。核心设备视频监控摄像机1)隧道口:DS-TU2CD1044关键字:200万像素日夜型枪型网络摄像机,宽动态/强光抑制/吊装;最高分辨率1920×1080@30fps;逐行扫描CMOS,捕捉运动图像无锯齿;采用ROI、SVC等视频压缩技术,压缩比高,处理灵活;支持数字宽动态,3D数字降噪,强光抑制、背光补偿功能;支持最大64GMicroSD/SDXC卡本地存储;支持三码流同时输出;支持透雾,电子防抖,虚焦侦测;本地模拟输出,方便安装调节。2)隧道内:DS-TU2CD1054关键字:200万像素日夜型筒型网络摄像机,变焦/红外/壁装最高分辨率1920×1080@30fps;逐行扫描CMOS,捕捉运动图像无锯齿;采用ROI、SVC等视频压缩技术,压缩比高,处理灵活;支持数字宽动态,3D数字降噪,强光抑制、背光补偿功能;支持最大64GMicroSD/SDXC卡本地存储;支持三码流同时输出;支持透雾,电子防抖,虚焦侦测;本地模拟输出,方便安装调节,支持电动变焦镜头(选配)。视频车检器视频车检器:DS-TP2000-432关键字:车辆检测器,视频式/3车道/吊(壁)装;逐行扫描CMOS,1920×1080@30fps;支持3车道车辆检测;支持车流量检测和统计功能;支持车道平均速度检测和统计功能;支持车头时距、间距检测和统计功能;支持车道时间占有率检测和统计功能;支持车辆排队长度检和统计功能;支持最大64GMicroSD/SDXC卡本地存储;测量范围:5~200公里/小时;交通量准确度(分大、小车类别)≥85%;车辆速度准确度≥85%;占有率准确度≥85%;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不少于10000小时。交通事件检测设备参见3.2章节。动环检测主机参见3.3章节。CO/VI检测仪测量范围:CO:0~400ppm;NO:0~30ppm;VI:0~35×10-3m-1。测量精度:CO:±1ppm;NO:±0.1ppm;VI:±0.1×10-3m-1或±0.7%透光率。交通事件检测系统随着高速公路里程的发展,前端的监控摄像机也越来越多,运营管理部门借助传统的人工监视、巡逻车等方式采集高速公路的运行状况,已越来越困难。1)人工监视判断效率低通常高速公路上安装有很多视频监控设备,依靠人工盯看监控画面方式发现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件,如果一个人需要监视的视频画面太多,就会远远超出人的接受能力,会导致实际监控效果降低。实验结果表明,在盯着视频画面仅仅22分钟之后,人眼将对视频画面里95%以上的活动信息视而不见。因而,监视这些摄像机也为我们带来了挑战,由于人类本身的弱点,实时、有效地监视和发现突发或有威胁的事件警报的能力受到极大地削弱。2)巡逻车存在巡逻空当高速公路的巡逻车经常是按预订线路进行巡逻,存在巡逻空当,而各种交通事件的发生存在不确定性和即时性,经常会出现巡逻车与各种交通事件擦肩而过现象,减少了及时发现事故隐患的可能。鉴于以上情况,合理安装交通事件视频检测系统,实现对各种交通事件的自动检测、自动报警、实时显示,做到“早发现、早处理”越来越有必要。交通事件检测点位选择点位选择高速公路入口后、出口前、分流点、事故多发点段、交通易拥堵路段、服务区出口和入口应设置一处,隧道视情况设置。场景示意图外场架设1)高度检测摄像机的安装高度H与检测范围L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情况下:L=15*H。为保障检测场景,建议摄像机安装高度在8m以上,如8m、10m和12m。注:隧道受限于隧道高度,一般架设高度:3-5米,建议检测汽车尾部。2)角度一般有路测安装和道路正上方安装,道路路正上方安装方式一般采用L杆或者龙门架安装。侧重于交通事件检测的点位可采用路侧安装方式,也可在中央绿化带安装;侧重于交通参数采集的点位可采用道路正上方安装方式。注:画面中的道路方向与垂直方向夹角应当小于45度,角度越小越好。应用示意图交通事件检测系统结构系统主要由前端采集单元、事件检测单元组成。前端视频采集单元可以新建摄像机,也可复用视频监控子系统中的摄像机。交通事件及参数检测单元是子系统的核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