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筑施工拱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_第1页
《福建省建筑施工拱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_第2页
《福建省建筑施工拱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_第3页
《福建省建筑施工拱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_第4页
《福建省建筑施工拱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xx-xxx-2016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xxxxx-2016

福建省建筑施工拱门式钢管脚手架

安全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afetyofsteeltubularscaffold

witharchgabledframesinconstructiongofFujian

2016-xx-xx发布2016-xx-xx实施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前言

本规程是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住

房和城乡建设厅2013年第二批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的通知》(闽建

科[2013]26号)要求,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

践经验、并进行了拱门式钢管脚手架整体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依

据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规范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

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共有9个章节和3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

术语与符号;3.构配件;4.荷载;5.设计计算;6.构造要求;7.搭

设与拆除;8.检查与验收;9.安全管理等。

本规程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福建工程学

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

建议请随时反馈给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节能与科学技术处

(地址:福州市北大路242号,邮编:350001)和福建工程学院(地

址:福州闽侯上街大学新区学园路3号土木工程学院,邮编:

350108),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金正丰金属工业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平潭综合实验区交通与建设局

福建莆田鼎安脚手架有限公司

福建博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荣建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

福建新华夏建工有限公司

厦门市广夏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厦门市吉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福建省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省中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平潭县富康脚手架服务有限公司

福建省榕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宏基置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闽清一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福建华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恒晟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漳龙建投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华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省豪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宏成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周继忠雷婉婉蔡雪峰徐志远庄金平郑莲琼

辛艺阳杨国辉林建通黄建州吴阳辉黄跃森

强雷鸣郑富强徐化新温应宜江建鑫曹汝忠

陈天宝陈琳于娟林晟远陈天明

主要审查人:戴益华林华强刘忠群王健王朝阳吕建星

蔡敏丹郑肃宁张晓辉

目录

1总则........................................................................................1

2术语与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7

3构配件......................................................................................10

4荷载......................................................................................12

4.1荷载分类.......................................................................12

4.2荷载标准值..................................................................12

4.3荷载效应组合..............................................................18

5设计计算..................................................................................19

5.1设计基本规定..............................................................19

5.2拱门式钢管脚手架稳定性及搭设高度计算..............20

5.3连墙件计算..................................................................22

5.4满堂脚手架计算..........................................................24

5.5拱门架立杆地基承载力验算......................................26

5.6悬挑脚手架支承结构计算..........................................27

6构造要求..................................................................................32

6.1拱门架...........................................................................32

6.2配件.............................................................................32

6.3加固杆...........................................................................33

6.4转角处拱门架连接......................................................34

6.5连墙件...........................................................................34

6.6通道口...........................................................................35

6.7斜梯...........................................................................36

6.8地基...........................................................................36

6.9悬挑脚手架..................................................................37

6.10满堂脚手架................................................................41

7搭设与拆除..............................................................................45

7.1施工准备.......................................................................45

7.2搭设.............................................................................46

7.3拆除.............................................................................48

8检查与验收..............................................................................50

8.1构配件检查与验收......................................................50

8.2搭设检查与验收..........................................................51

8.3使用过程中检查..........................................................53

8.4拆除前检查..................................................................54

9安全管理..................................................................................55

附录A拱门架主要构配件规格性能........................................57

附录B拱门架、配件质量分类...............................................60

附录CQ235-A钢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64

本规程用词说明............................................................................65

引用标准名录................................................................................66

附:条文说明................................................................................67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andSymbols...................................................................2

2.1Terms................................................................................2

2.2symbols.............................................................................7

3MembersandAccessories.......................................................10

4Loads........................................................................................12

4.1LoadsClassification..........................................................12

4.2NormalValuesofLoads.....................................................12

4.3LoadEffectCombinations..................................................18

5DesignCalculation...................................................................19

5.1BasicRequirements...........................................................19

5.2CalculationforArchFrameScaffoldStabilityandHeight.......20

5.3CalculationforTieMember................................................22

5.4CalculationforFullScaffold...............................................24

5.5CalculationofGroundBearingCapacityunderstandard.........26

5.6CalculationofSupportingStructuresforSantileveredScaffold27

6DetailingRequirements...........................................................32

6.1ArchFrames.....................................................................32

6.2Accessories......................................................................32

6.3ReinforcingTube..............................................................33

6.4FrameConnectionsatCorner..............................................34

6.5TieMember......................................................................34

6.6AccessRoutes..................................................................35

6.7StairwayLadder................................................................36

6.8Foundation.......................................................................36

6.9CantileveredScaffold........................................................37

6.10FullScaffold......................................................................41

7InstallationandDismantlement...............................................45

7.1ConstructionPreparation....................................................45

7.2Installation.......................................................................46

7.3Dismantlement..................................................................48

8CheckandAccept....................................................................50

8.1CheckandAcceptforMembersandAccessories....................50

8.2CheckandAcceptforInstallation........................................51

8.3CheckintheCourseofUse................................................53

8.4CheckBeforeDismantlement..............................................54

9SafetyManagementofUse......................................................55

AppendixA....................................................................................57

AppendixB....................................................................................60

AppendixC....................................................................................64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65

ListofQuotedStandards...............................................................66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67

1总则

1.0.1为了在拱门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与施工应用中贯彻执行国

家安全生产法规,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安全适用,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采用拱门式钢管脚手架

搭设的落地式外脚手架、悬挑式外脚手架、满堂脚手架的设计、

施工和使用管理,不适用于模板支撑架。

1.0.3拱门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高度除应满足设计计算条件外,

不应超过本规程表1.0.3的规定。

表1.0.3拱门式钢管脚手架搭设高度

序号搭设方式施工荷载标准值(kN/m2)搭设高度(m)

≤≤

1落地式外脚3.042

2手架3.0~5.036

≤≤

3悬挑式外脚3.020

4手架3.0~5.0≤18

5满堂脚手架3.0~5.0≤30

注:施工荷载指一个立杆跨距内各施工层均布施工荷载的总和。

1.0.4在施工前应按本规程的规定对拱门式钢管脚手架及其支承

面承载力进行设计计算,并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1.0.5拱门式钢管脚手架设计、施工与使用管理,除应符合本规

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与符号

2.1术语

2.1.1拱门式钢管脚手架archframescaffoldingswithsteeltubules

由拱门架、交叉拉杆、水平拉杆、U形插销、挂扣式脚手板

等组成基本结构(图2.1.1),再按规定和需要设置可调底座、水

平加固杆、扫地杆,并采用连墙件与建(构)筑物主体结构相连

的一种定型化拱门式钢管脚手架。

4

1

2

3

图2.1.1拱门式钢管脚手架基本结构

1-拱门架;2-交叉拉杆;3-水平拉杆;4-挂扣式脚手板

2.1.2拱门架archframe

拱门式钢管脚手架的主要构件,其受力杆件为镀锌钢管,由

立杆、横杆、拱形加强杆、连接棒、锁销等焊接组成(图2.1.2)。

2

52

1

4

图2.1.2拱门架

1-立杆;2-横杆;3-拱形加强杆;4-锁销;5-连接棒

2.1.3立杆verticalpole

拱门架的立柱,是上下门架之间传递竖向荷载的杆件。

2.1.4横杆levelrod

拱门架上端的横杆,为水平杆件。

2.1.5拱形加强杆archedstrengthenrod

拱门架上的拱形杆件,位于拱门架横杆下方,并与横杆、两

立杆焊接。

2.1.6连接棒spigot

用于上下两相邻拱门架立杆竖向组装的连接件,由短钢管插

入立杆上端并焊接于拱门架立杆上端。

2.1.7锁销lockingpin

拱门架立杆与交叉拉杆、水平拉杆等组装连接的部件。

3

2.1.8配件accessories

拱门式钢管脚手架除拱门架以外的其它构件,包括交叉拉杆、

水平拉杆、挂扣式脚手板、U形插销、可调底座等(图2.1.8)。

9

8

10

7

1

3

4

7

2

55

7

1

34

图2.1.8拱门式钢管脚手架配件示意

1-拱门架;2-交叉拉杆;3-水平拉杆;4-挂扣式脚手板;

5-纵横向扫地杆;6-底座;7-连墙件;8-栏杆;9-扶手;10-挡脚板

2.1.9交叉拉杆crossbracing

连接相邻两榀拱门架立杆的交叉斜杆件。

4

2.1.10水平拉杆horizontaltube

连接相邻两榀拱门架立杆的水平杆件。

2.1.11U形插销U-bolt

用于上下两相邻拱门架立杆竖向组装连接的锁固件。

2.1.12挂扣式脚手板hangingplatform

两端设有挂扣的定型脚手板,搁置在拱门架横杆上并通过挂

扣扣紧门架横杆。

2.1.13可调底座adjustablebaseplate

安设在拱门架立杆底部,能调整高度,并将力传给支承面的

构件。

2.1.14水平加固杆ledger

设置于架体层间拱门架两侧的立杆上,用于增强架体刚度的

水平杆件。

2.1.15扫地杆bottomreinforcingtube

设置于架体底部拱门架立杆下部的水平加固杆件,分为纵向

扫地杆和横向扫地杆。

2.1.16连墙件tiemember

将拱门式钢管脚手架与建(构)筑物主体结构可靠连接,并

能够传递拉、压力的构件。

2.1.17扣件coupler

采用螺栓紧固的扣接连接件。

2.1.18“8”字扣件“8”coupler

用于拱门式钢管脚手架转角部位的扣接连接件。

5

2.1.19拱形加强段高度strengthenedarchsectionheight

拱门架上横杆顶面到拱形加强杆直段底端的距离。

2.1.20非加强段高度thestrengtheningsectionheight

拱门架立杆底端到拱形加强杆直段底端的距离。

2.1.21拱门架纵距(跨距)baylength(span)

纵向排列的两榀拱门架之间的距离,其值为相邻两榀拱门架

立杆中心距离。

2.1.22拱门架间距framespacing

纵向排列的两列拱门架之间的距离,其值为相邻两列拱门架

中心距离。

2.1.23步距liftheight

沿脚手架竖向,上下相邻两榀拱门架两横杆轴线间的距离。

2.1.24脚手架高度scaffoldheight

脚手架底层拱门架立杆底座支承面至顶层拱门架立杆上端的

距离。

2.1.25脚手架长度scaffoldlength

沿拱门式钢管脚手架纵向的两端拱门架立杆外皮之间的水平

距离。

2.1.26连墙件竖距verticalspacingoftiemember

脚手架上下相邻连墙件之间的垂直距离。

2.1.27连墙件纵距transversespacingoftiemember

脚手架同层相邻连墙件之间的水平距离。

2.1.28悬挑脚手架cantileveredscaffold

6

搭设在附墙钢架或型钢梁或桁架等水平悬挑结构上,由悬挑

结构将拱门架立杆竖向荷载传给建(构)筑物主体结构的脚手架。

2.1.29满堂脚手架fullScaffold

在纵横方向上,由多排、多列拱门架与配件、加固杆等所构

成,用于施工操作的脚手架。

2.2符号

2.2.1荷载、荷载效应

Mwk——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

Nk——作用于一榀拱门架的轴向力标准值;

NGlk——每米高度架体构配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

NG2k——每米高度架体附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

∑NQk——作用于一榀拱门架的各层施工荷载标准值总和;

∑Qk——在一个拱门架跨距内各施工层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总

和;

pk——拱门架立杆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

wk——风荷载标准值;

wo——基本风压值;

Mmax——悬挑梁计算截面最大弯矩设计值;

N——拱门式脚手架作用于一榀拱门架上的轴向力设计值;

Nd——一榀拱门架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

Nl——风荷载及其他作用对连墙件产生的拉(压)轴向力设计

值;

Nw——风荷载作用于连墙件的拉(压)轴向力设计值;

7

Nm——悬挑梁锚固段压点U形钢筋拉环或螺栓拉力设计值;

Nv——连墙件与脚手架、连墙件与建(构)筑物结构连接的抗

拉(压)承载力设计值;

σ——应力值;

vmax——悬挑梁的最大挠度。

2.2.2材料、构件计算指标

E——钢材的弹性模量;

f——钢材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l——U形钢筋拉环或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v]——构件挠度允许值。

2.2.3几何参数

A——一榀拱门架立杆或连墙件的毛截面面积;

A1——拱门架立杆截面面积;

Ac——连墙件的净截面面积;

Ad——一榀拱门架下底座底面面积;

Al——U形钢筋拉环的净截面面积或螺栓的有效截面面积;

H——拱门式钢管脚手架搭设高度;

Hl——连墙件竖向间距;

HS——拱门式钢管脚手架允许搭设高度;

h——拱门式脚手架步距;

h1——拱门架的拱形加强段高度;

8

h2——拱门架的非加强段高度;

I——拱门架立杆换算截面惯性距或型钢悬挑梁毛截面惯性

矩;

i——拱门架立杆换算截面回转半径;

L1——连墙件水平间距;

l——拱门架跨距;

b——拱门架宽度;

W——悬挑梁毛截面模量;

Wn——悬挑梁净截面模量;

λ——拱门架立杆长细比;

2.2.4计算系数

k——调整系数;

kc——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φ——挡风系数;

φ——连墙件、拱门架立杆的稳定系数;

φb——悬挑梁的整体稳定系数。

9

3构配件

3.0.1拱门式钢管脚手架的主要构配件上应有生产厂家标志。拱

门式钢管脚手架主要构配件的规格及性能要求见本规程附录A,

其他配件应符合现行行业产品标准《门式钢管脚手架》JG13的

规定。

3.0.2拱门架与配件使用的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

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

规定的普通钢管,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

GB/T700中Q235级钢的规定。

3.0.3拱门架应采用热镀锌钢管制作,热镀锌钢管应平直(平直

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管长的1/1000),表面无裂纹、凹陷,管口

端面应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口,镀锌钢管不得接长使用。严禁

使用带有硬伤(硬弯、砸扁)及镀锌层损坏出现严重锈蚀的钢管。

3.0.4加固杆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的规定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规定的

普通钢管,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

中Q235级钢的规定。加固杆宜采用直径φ42×2.2mm的焊接钢管,

也可采用直径φ48.3×3.6mm的钢管;相应的扣件规格也应分别为

φ42、φ42/φ48.3。

3.0.5交叉拉杆、水平拉杆等配件与拱门架相连时,应有防止退

出的止退机构。脚手板、钢梯与拱门架相连的挂扣,应有防止脱

10

落的扣紧装置。

3.0.6底座及其可调螺母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其材质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可锻铸铁件》GB/T9440中KTH-330-08或《一

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11352中ZG230-450的规定。

3.0.7连墙件宜采用钢管或型钢制作,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级钢或《低合金高强度结构

钢》GB/T1591中Q345级钢的规定。

3.0.8扣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

GB15831或现行行业标准《钢板冲压扣件》JG3061的要求。

3.0.9悬挑脚手架采用的附墙三角形钢架、悬挑梁或悬挑桁架宜

采用型钢制作,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B级钢或《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中Q345

级钢的规定。用于固定附墙三角形钢架、型钢悬挑梁或悬挑桁架

的锚固螺栓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

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中HPB300级钢筋或《钢筋混凝土用

钢第2部分:热乳带肋钢筋》GB1499.2中HRB335级钢筋的规

定。

3.0.10周转使用的拱门架与配件应按本规程附录B的规定进行

质量类别判定与处置。经保养、维修后的拱门架及配件必须有明

显标志和检验日期,不得与未经检验和处理的拱门架及配件混放

或混用。

3.0.11拱门架、配件及扣件的计算用表可按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

采用。

11

4荷载

4.1荷载分类

4.1.1作用于拱门式钢管脚手架上的荷载,分为永久荷载(恒荷

载)和可变荷载(活荷载)。

4.1.2拱门式钢管脚手架永久荷载应包括下列内容:

1构配件自重:包含拱门架、交叉拉杆、水平拉杆、梯子、

水平加固杆、挂扣式脚手板等自重;

2附件自重:包含栏杆、扶手、挡脚板、安全网、扫地杆及

防护设施等自重。

4.1.3可变荷载应包括下列内容:

1施工荷载:包含脚手架作业层上的施工人员、材料及机具

等自重;

2风荷载。

4.2荷载标准值

4.2.1永久荷载标准值取值应符合下列的规定:

1拱门架、配件自重的标准值可按本规程附录A第A.0.2条

的规定采用;

2扣件、加固杆所用钢管自重的标准值可按本规程附录A表

A.0.4、表A.0.5取用;

3架体设置的护栏、挡脚板和安全网等附件自重标准值,应

12

根据实际情况采用。

4满堂脚手架的架体、脚手板、脚手板支承梁等自重的标准

值,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

4.2.2结构与装修用的拱门式钢管脚手架作业层上的施工均布荷

载标准值,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且不应低于表4.2.2的规定。

表4.2.2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

序号拱门式钢管脚手架用途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

1结构3.0

2装修2.0

注:1表中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为一个操作层上相邻两榀拱门架间的全

部施工荷载除以拱门架跨距与拱门架宽度的乘积;

2斜梯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不应低于2.0kN/m2。

4.2.3当在拱门式钢管脚手架上同时有2个及以上操作层作业

时,在同一个拱门架跨距内各操作层的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总和

不得超过5.0kN/m2。

4.2.4满堂脚手架作业层的施工均布荷载,存放的材料、机具等

可变荷载的标准值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用于装饰施工时,不应小于2.0kN/m2;

2用于结构施工时,不应小于3.0kN/m2。

4.2.5作用于拱门式钢管脚手架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

计算:

()

wkzsw04.2.5

2

式中:wk——风荷载标准值(kN/m);

2

wo——基本风压值(kN/m),应按现行《福建建筑结构基

13

本风压规程》DBJT13-141“表4.0.3”中n=10年的规

定采用;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

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应按表4.2.5的规定取用。

表4.2.5拱门式钢管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背靠建筑物的状况全封闭墙敞开、框架和开洞墙

全封闭、半封闭1.0φ1.3φ

敞开式满堂脚手架μstw

注:1、φ为挡风系数,φ=1.2An/Aw,其中:An为挡风面积,Aw为迎

风面积;

2、μstw值可将脚手架视为桁架,按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表7.3.1第32项和第36项的规定计算。

3、当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时,宜取φ=0.8,μs最大值宜取1.0。

4.2.6风荷载作用在满堂脚手架上的水平力,可采用简化方法进

行整体侧向力计算(图4.2.6),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若风荷载沿满堂脚手架横向作用,可取架体的一排横向拱

门架作为计算单元,作用于计算单元架体和栏杆围挡上的水平力

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FwflHwkf(4.2.6-1)

FwmlHmwkm(4.2.6-2)

式中:、风荷载作用在架体、栏杆围挡上产生的水

FwfFwm——

平力标准值;

14

l——拱门架跨距;

H、Hm——架体、栏杆围挡搭设高度;

wkf、wkm——架体、栏杆围挡的风荷载标准值,应分别

按本规程式(4.2.5)计算。栏杆围挡(挂密

目网)μs宜取0.8。

2若风荷载沿满堂脚手架向纵作用,可取架体的一列纵向拱

构型门架作为计算单元,作用于计算单元架体和栏杆围挡上的水

平力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FwflaHwkf(4.2.6-3)

FwmlaHmwkm(4.2.6-4)

式中:la——拱门架间距。

H

m

Fwm

Fwm2

Fwm

Fwm

H

Fwm

2Fwf

Fwf2

Fwf

Fwf

Fwf

2

l

l

n

lblb2

lb3l

l

(a)

(a)

15

Fwm

Fwf

lb2la

lb3

lbj

lbn

(b)

图4.2.6风荷载沿架体横向作用示意图

(a)风荷载整体作用;(b)计算单元风荷载作用

4.2.7满堂脚手架在水平风荷载的作用下,计算单元产生的倾覆

力矩可按下式计算:

MwqH(0.5FwfFwm)(4.2.7)

式中:满堂脚手架计算单元风荷载作用下的倾覆力矩标

Mwq——

准值。

4.2.8在风荷载作用下,满堂脚手架计算单元一榀拱门架立杆产

生的附加轴力可按线性分布确定,并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1当风荷载沿满堂脚手架横向作用(图4.2.8)时,可按下

列公式计算:

16

当拱门架立杆不等间距时:

2Mwqlbn

Nwnn(4.2.8-1)

2

lbj

j2

当拱门架立杆等间距时:

12Mwq

Nwn(4.2.8-2)

(2n1)nlb

式中:一榀拱门架立杆风荷载作用的最大附加轴力标准

Nwn——

值;

lbn、lbj——拱门架立杆的距离;

n——拱门架立杆数;

lb——拱门架立杆等间距时,相邻立杆间距离。

2当风荷载沿满堂脚手架纵向作用时,可按下式计算:

6M

Nwq(4.2.8-3)

wn(2n1)nl

式中:n——纵向排列的拱门架榀数;

l——拱门架跨距。

Mwq

N1N2…Nw…Nwn

N3

b

lb2l

lb3

lbj

lbn

图4.2.8风荷载横向作用计算单元拱门架立杆附加轴力分布示意图

17

4.3荷载效应组合

4.3.1拱门式钢管脚手架设计时,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架体上可

能同时出现的不利荷载组合,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设计,并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变形验算。荷载效应组合按表4.3.1采

用。

表4.3.1拱门式钢管脚手架荷载效应组合

计算项目荷载效应组合

永久荷载十施工荷载

拱门式钢管脚手架立杆稳定

永久荷载+0.9×(施工荷载十风荷载)

永久荷载十施工荷载

满堂脚手架

永久荷载+0.9×(施工荷载十风荷载)

连墙件强度与稳定风荷载+3.0kN

地基承载力、悬挑梁的承载永久荷载十施工荷载

力、稳定与变形永久荷载+0.9×(施工荷载十风荷载)

4.3.2在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计算脚手架架体或构件的强度、

稳定性、连接强度及支承面结构强度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取

1.2,可变荷载与风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4。

4.3.3计算脚手架支承面地基承载力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

时,永久荷载、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均应取1.0。

18

5设计计算

5.1设计基本规定

5.1.1拱门式钢管脚手架应根据建筑工程平面形式、结构形式、

荷载、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拱门架构配件尺寸、施工操作要

求等条件进行设计。

5.1.2拱门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并应能可靠地承

受施工过程中的各类荷载;

2架体构造应简单、搭拆方便、易于使用和维护。

5.1.3拱门式钢管脚手架应按下列内容进行设计计算:

1拱门式钢管脚手架:

1)拱门式钢管脚手架稳定性及脚手架搭设高度;

2)连墙件强度、稳定性和连接节点强度。

2落地式拱门式钢管脚手架立杆下的地基承载力验算;

3悬挑脚手架的悬挑支承结构及其锚固连接强度。

4悬挑支承结构刚度及稳定验算。

5满堂脚手架必要时应进行抗倾覆验算。

5.1.4拱门式钢管脚手架应采用定型挂扣式脚手板。

5.1.5钢材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应按表5.1.5的规定取值。

19

表5.1.5钢材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N/mm2)

Q235级钢Q345级钢

项目

钢管型钢钢管型钢

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205215300310

弹性模量2.06×l05

5.2拱门式钢管脚手架稳定性及搭设高度计算

5.2.1拱门式钢管脚手架稳定性应按下式计算:

NNd(5.2.1)

式中:N——作用于一榀拱门架上的轴向力设计值,应按本规程

式(5.2.2-1)、式(5.2.2-2)计算,并应取较大值;

Nd——一榀拱门架立杆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应按本规程式

(5.2.3)计算;

5.2.2作用于一榀拱门架立杆上的轴向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

计算:

1不组合风荷载时:

()

N1.2(NG1kNG2k)H1.4NQk5.2.2-1

式中:NGlk——每米高度架体构配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

(kN/m);

NG2k——每米高度架体附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

(kN/m);

H——拱门式钢管脚手架搭设高度(m);

∑NQk——作用于一榀拱门架的各层施工荷载标准值总和

(kN)。

20

2组合风荷载时:

2Mwk

N1.2(NG1kNG2k)H0.91.4(NQk)

b

(5.2.2-2)

wlH2

Mk1(5.2.2-3)

wk10

式中:Mwk——由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kN·m);

2

wk——风荷载标准值(kN/m);

H1——连墙件竖向间距(m);

l——拱门架跨距(m);

b——拱门架宽度(m);

0.9——可变荷载的组合系数。

其它符号同式(5.2.2-1)。

5.2.3一榀拱门架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NdAf(5.2.3)

式中:φ——拱门架立杆的稳定系数,应根据拱门架立杆长细比λ

值,由本规程附录C表C.0.1取值。

(hh)h

λ——拱门架立杆长细比,k11;

i

h——拱门式钢管脚手架立杆步距(mm);

h1——拱门架的拱形加强段高度(mm);

μ——拱门架立杆未加强段计算长度系数,取1.17;

k——拱门架立杆调整系数,取k=1.28;

i——拱门架立杆截面回转半径(mm);

21

2

A——一榀拱门架立杆的截面面积(mm),A=2A1;

2

A1——拱门架立杆的截面面积(mm);

f——拱门架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应按本规

程表5.1.4取值。

5.2.4拱门式钢管脚手架立杆计算部位应按下列要求确定:

1当拱门式钢管脚手架采用相同的立杆跨距时,应计算底层

立杆段;

2当拱门式钢管脚手架的立杆跨距发生变化时,除计算底层

立杆段外,还必须对出现最大跨距部位的立杆段进行验算。

5.2.5拱门式钢管脚手架允许搭设高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应

取其计算结果的较小者:

不组合风荷载时:

Nd1.4N

Qk()

HS5.2.5-1

1.2(NG1kNG2k)

组合风荷载时:

d2Mwk

N0.91.4(NQik)

b()

HS5.2.5-2

1.2(NG1kNG2k)

式中:HS——拱门式钢管脚手架允许搭设高度。

5.3连墙件计算

5.3.1连墙件杆件的强度及稳定应满足下列公式的要求:

强度:

22

N

l0.85f(5.3.1-1)

Ac

稳定:

N

l0.85f(5.3.1-2)

A

()()

NlNw3000N5.3.1-3

式中:σ——连墙件应力值(N/mm2);

2

Ac——连墙件的净截面面积(mm),带螺纹的连墙件应取

有效截面面积;

A——连墙件的毛截面面积(mm2);

Nl——风荷载及其他作用对连墙件产生的拉(压)轴向力设

计值(N);

Nw——风荷载作用于连墙件的拉(压)轴向力设计值,应

按本规程式(5.3.2)计算;

φ——连墙件的稳定系数,应按连墙件长细比λ查本规程附

录C表C.0.1;

f——连墙件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本规程表5.1.4

取值。

5.3.2风荷载作用于连墙件的水平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

Nw1.4wkL1H15.3.2

式中:L1——连墙件水平间距;

H1——连墙件竖向间距。

5.3.3连墙件与脚手架、连墙件与建(构)筑物结构连接的连接

23

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Nl≤Nv(5.3.3)

式中:Nv——连墙件与脚手架、连墙件与建(构)筑物结构连接

的抗拉(压)承载力设计值(kN)。当采用钢管扣

件做连墙件时,一个直角扣件连接强度设计值应取

8.0kN,当为其他连接时,应根据实际连接情况按相

应规范规定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