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治疗仪在康复中应用_第1页
生物反馈治疗仪在康复中应用_第2页
生物反馈治疗仪在康复中应用_第3页
生物反馈治疗仪在康复中应用_第4页
生物反馈治疗仪在康复中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生物反馈在康复中应用2021/3/29星期一1产品概况2便携版康复版2021/3/29星期一2推车硬件:指触屏操作可床边操作A:B:双通道功能体表电极、盆底专用电极2021/3/29星期一3产品功能2021/3/29星期一4

2021/3/29星期一5目录

生物刺激反馈仪原理11表面肌电机理2

肌电触发电刺激机理4

神经电刺激机理3多媒体生物反馈机理52021/3/29星期一6目录生物刺激反馈仪原理12021/3/29星期一7生物刺激反馈仪原理生物刺激反馈治疗是将生物反馈技术与电刺激方法相结合,通过对无任何主动运动肌肉的电刺激引起微弱的肌电信号。或将患者有意识的肌肉收缩引发的肌电信号转化为放大了的反馈电流,再刺激肌肉收缩,使瘫痪肢体运动幅度加大。这种较大幅度的肌肉收缩和关节运动,向中枢神经系统提供了大量的、本体的、运动的、皮质感觉的输入冲动,传入并影响相应的大脑中枢,使大脑中枢逐渐恢复对瘫痪肌肉的控制,促使脑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形成新的连接和重塑神经通路。2021/3/29星期一8肌电生物反馈的优势微弱的无法感知的肌肉收缩可视痉挛无法控制的肌肉放松可视通过视觉/听觉反馈进行协调运动训练加强感觉反馈促进脑功能重组改善患者注意力2021/3/29星期一9目录表面肌电机理22021/3/29星期一10表面肌电原理表面肌电图(surfaceelectromyography,sEMG),又称动态肌电图,是从肌肉表面通过电极引导、记录下来的神经肌肉系统活动时的生物电信号。它与肌肉的活动状态和功能状态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联性,因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神经肌肉的活动。sEMG是一种简单、无创、容易被受试者接受的肌电图检查技术,可用于测试较大范围内的EMG信号,并有助于反映运动过程中肌肉生理、生化等方面的改变;不仅可在静止状态测定肌肉活动,而且可在各种运动过程中持续观察肌肉活动的变化;不仅是一种对运动功能有意义的诊断评价方法,而且也是一种较好的生物反馈治疗技术。因而在临床医学的神经肌肉疾病诊断、高等院校人机工效学领域的肌肉工作的工效学分析,体育系统(体科所)疲劳判定、运动技术合理性分析、肌纤维类型和无氧阈值的无损伤性预测,医院康复领域神经肌肉疾病诊断,肌肉功能评价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实用价值。2021/3/29星期一11目录神经肌肉电刺激机理32021/3/29星期一12Stim治疗模式(被动治疗)增强肌力,纠正错误的动作模式,诱发分离运动,方案式治疗更有针对性,实现标准化康复,患者更安全,医生更方便。神经肌肉电刺激特别适合于儿童脑性瘫痪、意识不清或者缺乏意识的脑损伤患者的康复训练。每一肢体部分分别对应四种具体治疗方案:A、Circulation(循环):改善循环,放松肌肉。B、Atrophy(萎缩):防治肌肉萎缩,增强肌力。C、Strength(力量):增强肌力,诱发分离运动。D、ROM(关节活动):保持、增加关节活动度,进一步诱发分离运动。2021/3/29星期一13神经肌肉电刺激促进神经轴浆运输,营养神经增强肌肉力量及肌纤维数量增强感觉促进血液循环重塑神经通路!14MyoTrac2021/3/29星期一14

常规神经肌肉电刺激肌群岗上肌,三角肌后群-改善及预防肩脱位腕背伸肌群电刺激胫前肌及腓骨长短肌电刺激大肌群电刺激股四头肌等大肌群电刺激可以刺激肌张力增高,帮助患者尽早度过软瘫期。2021/3/29星期一15目录肌电触发电刺激机理42021/3/29星期一16肌电触发电刺激(主被动结合)低频脉冲刺激不断重复的运动模式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在皮层形成兴奋痕迹恢复/矫正肌肉原有功能2021/3/29星期一17肌电触发电刺激(主被动结合)

实现主动训练与电刺激的完美结合,强化运动效果,增强康复信心,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训练难度,增强肌力的同时,促进了运动皮层功能的重建。肌电触发电刺激能有效强化中枢神经系统的重建功能,帮助患者重建神经肌肉联系,增强肌力、改善肌肉痉挛,促进肌肉功能恢复。2021/3/29星期一18肌电触发电刺激

动作SEMGMyoTrac达到阈值则发出电刺激收缩肌肉反馈到大脑皮层19MyoTrac2021/3/29星期一19肌电触发电刺激的完整过程Step1:当患者努力尝试做一动作,就会发出自己的表面肌电信号(SEMG)Key1:当信号达到或超过所设定的阈值时step2:MyoTrac就会发出电刺激帮助患者收缩Key2:电刺激帮助整个动作完成Step3:动作完成的感觉意识回馈到大脑皮层

经过反复的训练,促使病人加大肌肉收缩意识,以引发进一步的肌肉刺激,向中枢神经系统提供了大量的输入冲动,使大脑中枢逐渐恢复对瘫痪肌肉的控制。

大脑皮层运动区功能重组2021/3/29星期一20

肌肉触发电刺激是生物反馈技术与神经肌肉电刺激方法相结合的疗法,以主动运动肌肉引起微弱的肌电信号为阈值指导,刺激使瘫痪肢体运动幅度加大。使患者加大肌肉收缩意识,经过反复的训练,向中枢神经系统提供了大量的输入冲动,使大脑中枢逐渐恢复了对瘫痪肌肉的控制。适用于肌力在1-2级的患者。2021/3/29星期一21目录多媒体生物反馈机理52021/3/29星期一22多媒体生物反馈训练(主动模式)生物反馈是一系列诊断和治疗的过程,利用电子装置将听觉或视觉模拟或数字信号准确测量,加工并提供“反馈”,以便于某些生理活动得到感知,然后通过学习控制神经/肌肉活动和自律性神经活动。通过外在信号的帮助能随意控制以往不易被人感知的生理过程2021/3/29星期一23MyoTrac临床案例演示-多媒体反馈治疗放松训练力量训练耐力训练精准性训练协调性训练仿真性训练

2021/3/29星期一24肌电信号采集及统计学处理:时时刻刻了解患者康复进展,调整康复方案,变主观经验康复为客观的循证康复,实现康复个性化Stim治疗模式(被动训练):神经肌肉功能性电刺激,增强肌力,纠正错误的动作模式,诱发分离动。方案式治疗更具针对性,实现标准化康复,患者更安全,医生更方便EMG-Stim治疗模式(半主动训练)实现主动训练与电刺激的完美结合,强化运动效果,增强康复信心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训练难度,增强肌力的同时,促进运动皮层功能建EMG治疗模式(主动训练)主流国际化康复模式,双通道设置,随心进行肌力增强、放松、协调性、平衡训练生物反馈模式使患者随时了解训练工程,主动配合,自主训练治疗模式基本原理2021/3/29星期一25被动电刺激(神经肌肉电刺激)半主动配合(肌电触发电刺激)多媒体生物反馈治疗表面肌电评估操作流程2021/3/29星期一26软瘫期痉挛期恢复期临床案例演示2021/3/29星期一27软瘫期患者无主动运动能力,以被动治疗为主,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功能进行治疗软瘫期Brunnstrom1-2级2021/3/29星期一28痉挛期:Brunnstrom3-4级采用EMC-Stim2021/3/29星期一29

Brunnstrom4期后可采用CPM或EMG或其他治疗方案。2021/3/29星期一30适用范围31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脑卒中、脑损伤、脊髓损伤、脑瘫外周神经系统疾患导致的运动功能损伤:骨折、骨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外周神经损伤盆底相关疾病:尿失禁、便秘、尿储留2021/3/29星期一31

2021/3/29星期一32

2021/3/29星期一33

2021/3/29星期一34

操作流程:选择部位-选择刺激模式-程序化刺激

部位1:上肢ShoulderAtrophy肩部防止萎缩

ShoulderStrength肩部力量增强

ShoulderROM肩部增强关节活动度

生物刺激反馈仪:方案介绍1

2021/3/29星期一35

生物刺激反馈仪:方案介绍2

软瘫治疗方案(BrunnstromI期、BrunnstromII期)概况:患者处于脑血管意外发生后的早期,患者经临床抢救脱离了危险,病情趋于稳定、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患侧肌力和肌张力均低下,有时出现轻度高张力。临床上表现为患侧肌无力,常见的表现为:垂腕、肩关节脱位、足下垂等。此期患者康复目标是提高瘫痪肌的肌力,保持关节的活动度,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出现。2021/3/29星期一36

生物刺激反馈仪:方案介绍3

痉挛治疗方案BrunnstromⅢ-Ⅳ期概况:随着病变的恢复,患侧肌张力逐渐增高,有部分患者在2-3个月内出现明显的肌痉挛,表现出典型的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模式,若不及时处理,将严重影响功能活动,加重残疾的形成。本期的康复目标是改变错误的动作模式,即上肢的屈肌痉挛状态,下肢伸肌痉挛,从大关节的运动开始,逐渐活动小关节,如肩关节的外展,肘关节的外展,腕关节背伸;踝关节的背屈等,诱发分离运动的出现。2021/3/29星期一37

生物刺激反馈仪:方案介绍3

痉挛治疗方案BrunnstromⅢ-Ⅳ期★在此期使用EMG-Stim的效果要好于单纯的Stim★先在拮抗肌上进行circulation,再进行诱发分离运动,效果要好于直接进行主动肌的EMG-Stim★治疗以后,如果条件许可,以Circulation的治疗结束一天的疗程,对尽早解除痉挛有明显效果2021/3/29星期一38

生物刺激反馈仪:方案介绍4

肩关节脱位治疗方案前三角肌中三角肌后三角肌选择EMG-stimORStim的肩部力量增强Work及rest(收缩和放松)为一个循环,大约60次左右,大约每次20-30钟

,1次/天,有条件者可2次/天,每5天为一疗程2021/3/29星期一39

生物刺激反馈仪:方案介绍5

足内翻治疗方案先行如两图所示部位进行circulation的放松治疗,而后在右图进行strenghth的治疗,大部分患者能在初次治疗时即可顺利足外翻上抬。Work及rest(收缩和放松)为一个循环,大约60次左右,大约每次20-30钟

,1次/天,有条件者可2次/天,每5天为一疗程2021/3/29星期一40

生物刺激反馈仪:方案介绍6

动作意识丧失治疗方案选用EMG-Stim里面的交叉学习模式在work时给予刺激,完成完整的功能动作进行分离,让患者寻找此时的感觉在rest时鼓励患者自己尽力去完成动作,重复work时带来的感觉。2021/3/29星期一41功能障碍对人体的最大影响:焦虑抑郁

焦虑抑郁情绪都属于不愉快的体验,是机体适应环境过程中的一种反应,这种情绪对病人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据国外文献报道,焦虑和抑郁情绪严重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多项研究已证实,抑郁情绪是影响各种疾病临床过程和康复的重要因素。因此,关心患者的身心症状,提供相关知识的指导,对促进病人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

生物刺激反馈仪:心理反馈训练2021/3/29星期一42

大小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案

43MyoTrac2021/3/29星期一43膀胱位置和邻旁器官:中央矢状切面膀胱子宫直肠阴道输卵管--------------------------------------------------------尿道阴道部位肌肉群----------------------肛门部位肌肉群------------------尿道口阴道口肛门2021/3/29星期一44盆底肌肉功能障碍盆底脏器脱垂(子宫、膀胱、直肠)尿失禁(怀孕与分娩、压力、膀胱不稳定、混合、脱垂)、肛门失禁性功能障碍(冷淡、无快感和高潮)反复泌尿、阴道感染习惯性便秘、腹部松弛、腰肌损伤2021/3/29星期一45盆底肌肉功能障碍-病理生理盆底肌力下降盆底疲劳度下降场景反射缺乏盆底肌张力减弱I和II类肌纤维收缩不协调2021/3/29星期一46盆底肌肉功能障碍-病理生理腹直肌分离、腰背肌肉劳损盆底肌肉和腹部肌肉收缩不协调腹部动力学不完整脊椎生理弯曲变形2021/3/29星期一47

高张力低张力性交痛感觉缺乏尿潴留(排空不全,等待,减慢)尿频尿失禁反复生殖道感染便秘大便失禁盆底肌筋膜痛脱垂(膀胱,直肠,阴道)适合盆底肌和部分神经功能异常者2021/3/29星期一48

尿失禁定义

由膀胱和/或括约肌机能障碍导致尿液非自主的流出而引起日常生活混乱2021/3/29星期一49

尿失禁流行病学岁比例红线(女性)和绿线代表女性和男性的尿失禁,在20岁时几乎为0,男性在50岁前不会尿失禁,患病率随年龄上升。2021/3/29星期一50

尿失禁病理学(分类)

怀孕、分娩后引起的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

膀胱不稳定性

混合性尿失禁

脱垂引起的尿失禁2021/3/29星期一51女性尿失禁女性尿失禁是女性一种常见的症状女性尿失禁病人,50%偶尔有漏尿发生,20%有不断的尿液流出(尿失禁)因不好意思就医,该症状通常被病人隐瞒,仅有15%的患者因此症状去寻医2021/3/29星期一52女性尿失禁易患人群老年人,肥胖,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便泌,尿路感染,避孕,怀孕,更年期。尿失禁产生的因素激烈运动,会阴肌张力减退,女性荷尔蒙(激素)缺乏妇产科方面的因素产伤,助产,巨大胎儿,膀胱-会阴术2021/3/29星期一53压力性尿失禁的机理膀胱颈在正常位置,在咳嗽时,压力使膀胱颈关闭良好,无尿液流出。膀胱颈下降,在咳嗽时,压力使膀胱颈关闭不好,尿液流出(漏尿)。

----------膀胱颈------------2021/3/29星期一54膀胱不稳定性尿失禁红线代表膀胱压力,绿线代表尿道压力,黄线代表尿液2021/3/29星期一55

尿液没有达到一定的充盈时,正常膀胱逼尿肌不会突然自主收缩,不会有尿液流出,膀胱不稳定性尿失禁:尿液没有达到一定的充盈时,膀胱逼尿肌会突然自主收缩,会有尿液流出,可诊断为膀胱不稳定性尿失禁。2021/3/29星期一56盆底肌肉评估意义经阴道、直肠进行无创检查对逼尿肌、括约肌的张力、功能进行评估对盆底缺陷(器官脱垂)进行评估有效指导尿失禁的行为疗法(盆底肌肉锻炼)有效指导生物反馈疗法(行为训练技术)有针对性地选择电刺激(唤醒提高肌肉收缩能力)2021/3/29星期一57神经肌肉电刺激机理刺激阴部神经的传出纤维,重建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提肛肌及其他盆底肌、尿道周围横纹肌功能长期电刺激,还可增加盆底横纹肌中抗疲劳的肌纤维数量刺激经阴部神经的传入纤维,与骶髓逼尿肌核建立联系抑制逼尿肌收缩,改善膀胱储尿期功能电刺激冲动上行至胸腰段,使交感神经元兴奋α

-肾上腺素受体兴奋能使使膀胱颈及尿道近端收缩进一步增加尿道关闭功能β

-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膀胱底松驰,增加膀胱颈之封闭性2021/3/29星期一58|科技驱动康复肌电触发电刺激在刺激神经肌肉的同时,刺激传入神经,加上不断重复的运动模式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在皮层形成兴奋痕迹,矫正和恢复原有的运动功能。2021/3/29星期一59表面肌电图又称动态肌电图,以放置于覆盖在受检肌肉之表的皮肤表面的电极检测和记录肌肉收缩时产生的电位活动,并借以分析相关肌肉功能状况的一种无创检查手段。表面肌电信号是通过专用设备从肌肉表面引导和记录肌肉活动时神经肌肉系统生物电变化的一维时间序列的电信号,并经计算机处理为具有对肌肉功能状态特异和敏感的依赖性的时、频变化值。2021/3/29星期一60

sEMG信号特征振幅约为0~5000μV,频率30~350Hz信号形态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不传统的针式肌电图相比,sEMG的空间分辨率相对较低,但是探测空间较大,重复性较好信号的振幅和频率特征变化取决肌肉活动的运动单位活动同步化、肌纤维募集以及和肌纤维兴奋传导速度下降等生理性因素,以及探测电极位置、电极间距、皮肤温度、肌肉长度以及肌肉收缩方式等测量性因素的共同作用2021/3/29星期一61表面肌电检测的优势无创性、实时性局部性、特异性客观性强、操作简单具有多种信号处理方法2021/3/29星期一62原理简介一活动时程这是原始表面肌电图(RAW)示,它反映了肌肉收缩的振幅和频率的基本特征,一般是用来分析肌肉有无活动及活动时间的时程,及开始激活的时间点和活动结束的时间点等等。表面肌电原理:简介一2021/3/29星期一63原理简介二上图是原始肌电图(RAW),经过数学运算后变成下图均方根值(RMS)即一个正值,这样方便观察具体肌肉收缩的强度,便于计算和统计。如果进行积分运算就变成iEMG(积分肌电),反应了参与运动单位的多少和力量的大小。表面肌电原理:简介二2021/3/29星期一64原理简介三:表面肌电的疲劳分析

MedianFrequencyMeanFrequency表面肌电原理:简介三2021/3/29星期一65

以上是经过傅立叶(FFT)转换之后的特征值,反应肌肉频率的特征,一般我们认为参与收缩肌肉的频率在20-500HZ之间,慢肌纤维频率20-90Hz,快肌纤维频率在90-500Hz之间。这样每次一块肌肉的收缩就有一个频域的特征可供分析。MedianFrequency(MF)称为中值频率,MeanFrequency(MPF)称为平均功率频率,这两个值通常反应肌肉的频域特征,是两个反应肌肉疲劳的重要指标,这两个值的减小反应了肌肉的疲劳,减小的越多说明疲劳的程度越深。2021/3/29星期一66

表面肌电中常用指标2021/3/29星期一67

中位频率(MF):骨骼肌收缩过程中肌纤维放电频率的中间值,主要受肌肉组织中的快肌纤维和慢纤维的组成比例的影响。平均功率频率(MPF):反映信号频率特征的生物物理指标,与外周运动单位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类型及其同步化程度有关。中位频率、平均功率频率可临床判别肌肉活动时的疲劳度最常用指标。2021/3/29星期一68

同步收缩频率:反映主动肌群与拮抗肌群的收缩协调性,其值越大,协调性越差。拮抗肌在主动肌收缩过程中所占的比例。评定患者患侧肌张力的变化情况。2021/3/29星期一69

均方根值(RMS):是特定时间内瞬时肌电图振幅平方平均的平方根,是有效的放电值,取决于肌肉负荷性因素和肌肉本身,其与骨骼肌二型纤维所占的比例呈正相关。其值越大,则肌肉张力越大。2021/3/29星期一702021/3/29星期一71表面肌电图的临床应用为康复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多种神经肌肉活动信息局部肌肉疲劳肌肉激活状态局部肌肉力量多肌群协调性2021/3/29星期一72人机工效研究实例港口吊车工人工作环境人机工效改造人机工效设计实例分析2021/3/29星期一73工作时的常用体位和姿势人机工效设计实例分析:工作姿势2021/3/29星期一74

曲颈伸头: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脊柱弯曲:颈部肌肉和背阔肌抬肩膀:三角肌、肱三头肌手部肌肉:桡侧腕屈肌和前臂各肌群2021/3/29星期一75长期工作姿势不当引起的问题颈肩疼痛、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问题人机工效设计实例分析:不良姿势引起的问题2021/3/29星期一76找到最佳的工作姿势人机工效设计实例分析:找到最佳工作姿势2021/3/29星期一77研究目标:找到肌电值最小姿势颈部竖脊肌腰部竖脊肌肱三头肌肱二头肌斜方肌人机工效设计实例分析:研究目标2021/3/29星期一78

腰椎稳定性功能评价正常腰椎在机体执行各种躯干和肢体活动时不会产生锥体间异常位移,腰椎稳定肌先于四肢肌肉提前收缩,而CNLBP患者则因腰椎稳定肌选择性萎缩或横断面积减小、肌肉抗疲劳功能水平下降、代偿性痉挛、预激活延迟和协同收缩能力缺失等肌肉形态、生理功能改变等原因表现出腰椎稳定肌肌电活动弱化和不同程度的腰椎失稳现象,从而造成后续腰椎关节损伤和疼痛2021/3/29星期一79

局部肌肉探伤肌肉组织损伤伴有sEMG信号活动的异常,通过与自身健侧肌肉对比,可以了解局部肌肉损伤引起的肌肉功能障碍程度,从而为康复治疗提供依据2021/3/29星期一80

中风后遗症患者神经肌肉功能评价运动协调性定量分析拮抗效应定量评价静息状态肌张力评价局部肌肉力量评价局部肌肉抗疲劳评价肌肉工作效率评价2021/3/29星期一81颈部肌肉功能评价慢性单侧颈部肌肉疼痛患者在完成15秒钟的25%MVC和50%MVC等长收缩试验时,疼痛侧胸锁乳突肌的中位频率MF下降速度明显大于非疼痛侧2021/3/29星期一82脑卒中运动损伤的机制肌肉无力:肌电图:运动单位放电频率下降肌肉痉挛:异常运动激活和运动控制改变感觉损伤:2021/3/29星期一83

屈肌痉挛普遍存在的机理:屈肌过度活跃、发生同步收缩主动伸指障碍:分别测指深屈肌、指浅屈肌,精准判断哪一个肌肉导致伸指障碍。2021/3/29星期一84

肌注肉毒素多在肌肉痉挛明显后,多在卒中后3个月。试验表明注射后第8周痉挛、步态分析等明显优于对照组。肌肉痉挛肉毒素使用越早,剂量越低。阻止痉挛发生,提供康复时间窗。2021/3/29星期一85脑卒中影响研究脑卒中后,腹直肌与竖脊肌在维持姿势及动态活动时功能紊乱的特性,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方法:记录前倾、后仰、伸手够物和穿鞋时腹直肌与竖脊肌表面肌电活动,对比健患侧和患者组与对照组。结果:腹直肌多数情况下反应正常,仅在穿鞋时显示无力,以偏瘫侧为著。竖脊肌在姿势活动以及放松时,活动均明显高于对照,特别是患侧明显。2021/3/29星期一86

结论:脑卒中导致双侧竖脊肌在姿势活动以及随后的放松时,活动均明显高于对照,特别是患侧明显。腹直肌通常表现正常,仅在穿鞋进行动态姿势性支持时显示力弱。机理:卒中后皮质对于这些肌肉的支配中断腹直肌活动能够保持正常系由于有健侧半球的大量支配竖脊肌的异常反映了皮质对于其运动单位活动的影响受累较重2021/3/29星期一87

多谢各位,请多提宝贵意见!2021/3/29星期一882021/3/29星期一892021/3/29星期一902021/3/29星期一912021/3/29星期一92生物反馈利用电子技术和训练使人能对自己体内异常的不随意生理活动进行自我调节控制以治疗疾病的方法。2021/3/29星期一93生物反馈脑性瘫痪、脑卒中下背痛(评估哪一块肌肉运动过度或不足)盆底肌功能紊乱还可用于慢性颈痛、半月板切除术后或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股四头肌的训练等。2021/3/29星期一94

生物反馈在盆底肌功能障碍中的应用2021/3/29星期一95发病率我国成年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高达30.9%国外激素替代疗法实验发现:未行子宫切除者16616名,子宫脱垂14.2%,膀胱膨出34.3%,直肠膨出18.6%。已行子宫切除者10727名,膀胱膨出32.9%,直肠膨出18.3%。2021/3/29星期一96盆地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群

女性患者:产妇多见男性患者老年患者2021/3/29星期一97病因盆地横纹肌-骨骼肌系统,血管系统,韧带系统,神经系统损伤、失衡均可导致盆地功能障碍性疾病。2021/3/29星期一98盆底肌功能状态活动减弱:尿失禁脱垂性功能障碍-性快感消失活动过度:潴留疼痛性功能障碍-性交痛2021/3/29星期一99盆底结构盆地由软组织构成盆地有尿道、直肠、阴道穿过的裂孔2021/3/29星期一100盆底肌群耻骨阴道肌耻骨尾骨肌耻骨直肠肌髂骨尾骨肌坐骨尾骨肌2021/3/29星期一101盆底功能承托和支撑膀胱、子宫、直肠等脏器参与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的紧缩度增加性快感等多项生理功能2021/3/29星期一102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临床资料:病史、症状特殊检查:咳嗽漏尿试验、尿垫试验、指压试验、棉签试验、排尿日记、参与尿检查辅助检查:尿动力学检查、肛肠动力学检查、盆底超声、盆腔磁共振成像、盆底表面肌电2021/3/29星期一103尿垫试验方案:小于1h,1h,2h,12h,24h,48h推荐1小时方案,大于1克为阳性。1、试验开始前15分钟,饮水500毫升2、散步和爬梯30分钟3、下蹲起立10次,跑步1分钟,弯腰10次,洗手1分钟。24小时方案:日常活动大于4克为阳性2021/3/29星期一104尿垫试验漏尿量1克=1毫升小于2克正常2-10克轻度10-30克中度30-50克较重度大于50克严重2021/3/29星期一105

分级轻度:咳嗽、打喷嚏时,至少每周2次中度:快步走时等日常活动重度:站立时即发生尿失禁2021/3/29星期一106尿失禁的病因先天性疾患如尿道上裂创伤如妇女生产时的创伤,骨盆骨折手术成人为前列腺手术、尿道狭窄修补术等;儿童为后尿道瓣膜手术等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精神心理因素、激素因素等2021/3/29星期一107尿失禁的分类尿道功能紊乱: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膀胱功能紊乱:充溢性尿失禁2021/3/29星期一108治疗手段非手术治疗:盆底肌训练、生物反馈、电刺激、磁刺激、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悬吊术、修补术、重建术2021/3/29星期一109生活方式1.减肥2.规律排尿3.改变体位4.避免剧烈运动5.降低咖啡因的摄入6.减少液体过度摄入7.用富含纤维的食物治疗便秘8.戒烟、治疗肺部疾病、减少咳嗽2021/3/29星期一110物理治疗盆底肌训练第一,快速有力地收缩盆底肌(2秒),快速放松。第二,慢速最大收缩盆底肌,维持5-10秒,然后彻底放松同样时间,8-10次。在3种不同体位下,15-30分钟每次,3组每天,每周3-4次,至少持续15-20周。强化训练:10-15次最大收缩,持续及间隔各6-8秒,每天3-5次。2021/3/29星期一111电刺激50-200Hz直接刺激盆底肌和尿道的肌肉,引起收缩。35-50Hz盆底肌收缩效果好。5-20Hz刺激抑制膀胱的神经及减少逼尿肌的过度活跃。5-10Hz治疗急迫性尿失禁。2021/3/29星期一112适应症压力性尿失禁(1-2度)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膀胱不稳定性尿失禁阴道前、后壁或子宫脱垂所有1度脱垂年龄大、不宜手术者2021/3/29星期一113禁忌症产后恶露未干净(应及时进行产后康复中的子宫复旧)阴道出血、阴道炎月经期孕妇的腹部手术疤痕裂开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疾病(癫痫、痴呆患者)胸部装有同步心脏起搏器(可做生物反馈)2021/3/29星期一114生物反馈使用装置采集患者体内正常或异常的生理事件,加工形成视觉或听觉信号,以教会患者控制这些非随意的或不宜察觉的过程。(学习理论)将盆底肌肉运动信号,通过屏幕显示,让患者感知,建议大脑和盆底之间的外部条件反射通路,部分代偿或训练已经受损的内部反馈通路。2021/3/29星期一115盆底生物反馈的适应症肛肠科:大便失禁、出口梗阻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泌尿科:尿失禁、间质性膀胱炎妇科:性交痛、外阴前庭综合征、外阴痛共同问题:肌性盆底痛、盆底肌协同障碍、盆底器官脱垂2021/3/29星期一116疗效、功能评估盆底肌肌力肌纤维疲劳度动态压力、静压力、反射压、平均压收缩速度、放松速度2021/3/29星期一117

神经肌肉电刺激肌电触发电刺激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主动+被动),疗效更好。2021/3/29星期一118神经肌肉电刺激肌肉收缩的影响肌痛、增加肌肉代谢、增加肌肉需氧量、增加代谢产物的输出、增加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扩张、延缓萎缩、增加血流、增加本体温度、加强静脉和淋巴循环、加强肌肉结构的变化、增加关节活动度、增加肌肉放松、减少抽搐。2021/3/29星期一119

电刺激治疗偏瘫或颅脑损伤病人垂足时,于刺激停止后仍能持续一段时间病人感到足背屈较容易完成。这种效应是麻痹肌发生易化的结果。运动控制法:加大电流强度使肌肉收缩,向中枢传入大量本体、运动和皮肤感觉信息,使中枢逐渐适应这种输入信号,帮助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2021/3/29星期一120

常规神经肌肉电刺激肌群岗上肌,三角肌后群-改善及预防肩脱位腕背伸肌群电刺激胫前肌及腓骨长短肌电刺激大肌群电刺激股四头肌等大肌群电刺激可以刺激肌张力增高,帮助患者尽早度过软瘫期。2021/3/29星期一121

肌肉电触发电刺激是生物反馈技术与神经肌肉电刺激方法相结合的疗法,以主动运动肌肉引起微弱的肌电信号为阈值指导,刺激使瘫痪肢体运动幅度加大。使患者加大肌肉收缩意识,经过反复的训练,向中枢神经系统提供了大量的输入冲动,使大脑中枢逐渐恢复了对瘫痪肌肉的控制。适用于肌力在1-2级的患者。2021/3/29星期一122经颅磁刺激多动症、自闭症、癫痫、抑郁症、焦虑、低血压、睡眠障碍、应激后障碍。2021/3/29星期一123经颅磁刺激调控神经生理和生化过程感应电流-神经元兴奋性改变(动作电位)长时程增强或长时程抑制神经元-突触-环路-网络2021/3/29星期一124特点方便安全副作用小:痒、轻微皮肤刺痛或头痛可以同时做PT、OT、ST2021/3/29星期一125康复中常见问题早期康复时间患者准备好和能够耐受康复的时间。小于24小时开始康复可能会加重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最佳时间:脑梗死发病后1-2天,脑出血发病后5-7天。可与药物治疗同时进行。肢体功能康复的最佳时间在发病后3个月内,康复治疗开始的越早越好。2021/3/29星期一126

早期康复中收缩压下降大于百分之三十,要警惕,进行氧饱和度、心率监测。如收缩压低于110或高于220,氧饱和度低于92,心率低于40,体温38.5以上,重症患者,不能进行早期康复。2021/3/29星期一127

手肢具+早期肉毒素注射手休息位肢具,踝关节肢具2021/3/29星期一128卒中后痉挛去除诱因牵伸神经肌肉促进技术中抑制技术神经肌肉电刺激支具药物肉毒素注射2021/3/29星期一129预防肺栓塞预防应用低分子肝素3000-6000单位每天,非药物治疗:气压治疗、弹力袜2021/3/29星期一130脑外伤昏迷患者促醒药物治疗刺激促醒高压氧治疗2021/3/29星期一131

刺激促醒治疗昏迷患者皮层功能有可能经过多种刺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