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刚入园情绪疏导探究:以奥尔夫音乐为主导8100字(论文)】_第1页
【幼儿刚入园情绪疏导探究:以奥尔夫音乐为主导8100字(论文)】_第2页
【幼儿刚入园情绪疏导探究:以奥尔夫音乐为主导8100字(论文)】_第3页
【幼儿刚入园情绪疏导探究:以奥尔夫音乐为主导8100字(论文)】_第4页
【幼儿刚入园情绪疏导探究:以奥尔夫音乐为主导81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刚入园情绪疏导研究—以奥尔夫音乐为主导目录5891.问题的提出 1142041.1研究目的 1103191.2研究意义 12.13355幼儿产生入园焦虑的现状分析 3180472.1幼儿产生入园分离焦虑的原因 347582.1.1环境的变化: 338532.1.2父母分离焦虑对幼儿产生影响: 3311422.1.3过度依恋父母 42.1.4幼儿产生入园焦虑的具体表现 43.2132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优势 435133.1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434023.2重视以以幼儿为本 4131123.3基本教学原则适合幼儿 5327644.研究方法 563264.1确立研究对象 5249424.2确定研究思路与研究时间 54.3研究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54.3.1幼儿基本信息情况 64.3.2教师基本信息情况 74.3.3幼儿入园焦虑的具体表现 74.3.4不同班级焦虑表现情况 84.4不同教师应对幼儿入园焦虑方法的分析 9104175.研究结论与不足 105.1研究结论 115.2研究不足 11摘要:儿童入园是儿童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第一步。解决孩子入园焦虑,让孩子早日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帮助幼儿尽快适应新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保证正常教育的尽快开展,实现幼儿从家庭环境到幼儿园环境的平稳转变。有助于解决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父母掌握与孩子正确的沟通技巧。本研究使用幼儿园观察记录表及与使用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班级和使用其他教育方法的班级比较进行分析与总结。获得以下结果:1.奥尔夫音乐教学可以有效缓解幼儿入园焦虑情绪。2.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可以激发幼儿的活动乐趣,提高幼儿的活动积极性。关键词:幼儿焦虑;奥尔夫音乐教育引言九月是孩子们入学的时间。刚入园的小班孩子表现出各种不适合的情况,如抗拒入学、气质突变、生理变化、生活技能退步等。幼儿园是孩子离开父母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孩子们还面临着从家庭环境到幼儿园环境的转变。面对陌生的老师和同学,孩子们刚上幼儿园时会感到恐惧甚至恐慌,这使得孩子们将来很难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所以要注意孩子入园时的焦虑,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孩子缓解入园时的焦虑。本文以天祝县M幼儿园的两个小班为研究样本,试图帮助幼儿园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焦虑现状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融入奥尔夫音乐教育,采取相应的行动策略来缓解幼儿在幼儿园的焦虑,同时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问题的提出1.1研究目的幼儿阶段是人一生发展的启蒙阶段,也是幼儿接触社会,实现自我独立的过渡期。在这个关键的阶段,幼儿容易出现一些负面情绪,幼儿园是幼儿离开家庭步入社会的第一步同样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幼儿的负面情绪在幼儿刚入园初期出现的十分频繁,其中影响比较大的为幼儿入园的焦虑情绪,今天的成年人也是这样。比如,长时间出差,搬家,新的工作或多或少都会给我们带来一种不安全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焦虑[7]。如何缓解和解决幼儿入园焦虑成为了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共同的难题。1.2研究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幼儿在入园时的焦虑行为和教师应对幼儿的入园焦虑行为所采取的策略进行实证的观察与量化的分析,并结合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探讨教师的教学行为及策略是否恰当,从而探索教师策略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找出影响教师选择应对策略的因素,以此补充幼儿入园焦虑与教师应对策略相关性的实证研究,丰富教师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策略的相关理论研究。[14]基于入园焦虑给一线的幼儿教师带来的困扰和烦恼的了解,本研究从教师角度出发探讨教师策略对幼儿入园焦虑的影响,提出有助于教师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教师的具体教学建议,为一线的幼儿教师或新就职的幼儿教师的教学实施提供借鉴,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同时有效的教学策略更能快速的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使幼儿的情绪稳定下来,早日打破对幼儿园的恐惧与不安,促进幼儿顺利入园,幼儿的入园焦虑减轻了,家长也可以安心的工作了.[14]幼儿产生入园焦虑的现状分析2.1幼儿产生入园分离焦虑的原因2.1.1环境的变化当孩子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时,往往会给孩子带来焦虑和紧张,不情愿的心理会更加明显。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园是孩子快乐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孩子在家里被至亲全天候陪伴,突然被扔进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一整天不见家人。本来吃喝玩乐都是无拘无束的,但是突然之间就开始局限在做早操,做角活动的框架里了。本来衣服是来伸手的,但是吃饭的时候,突然要面对自己吃饭穿衣的挑战。这些困难叠加在一起,整个适应过程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2.1.2父母分离焦虑对幼儿产生的影响对于新入园的幼儿来说来说,他们应该放弃过去的依赖,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当他们看到亲人离开时,他们会感到焦虑和紧张。这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第一次面临分离焦虑。当孩子产生分离焦虑时,很多家长会认为送孩子上幼儿园是自己的无奈之举,进而在心理上产生分离焦虑。例如,调查发现,留守母亲和只有一个孩子的父母将无法接受他们的孩子会这么快长大。这样的父母会认为,孩子长大后,父母会有被遗弃的焦虑感。父母焦虑的语言、行为和表达方式对子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2.1.3幼儿过度依恋父母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照顾会造成孩子的胆小和怕生。一旦父母突然离开,孩子们进入和分离的焦虑会更加强烈。被宠坏的孩子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相对较弱,对幼儿园生活充满恐惧。综上所述,对孩子们来说,从家庭到幼儿园,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幼儿园要让孩子们从一种完全随意的生活走向一种集体规律的生活,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孩子的这种表现很容易理解,这种焦虑今天的成年人也是这样。比如,长时间出差,搬家,新的工作或多或少都会给我们带来一种不安全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焦虑。[7]2.1.4幼儿产生入园焦虑的具体表现面对孩子上幼儿园的焦虑,一些家长往往感到无奈。要么狠心一点,把孩子交给老师,转身就走;要么心软一点,想想今天哭得这么厉害,想着今天就把孩子先带回家去,明天再送过来。有的家长觉得孩子上幼儿园哭闹是正常的,过几天就好了。在心理学和幼儿园教育理论中,这种现象被称为“幼儿园分离焦虑”。案例:亮亮是A班典型的焦虑症儿童。她缺乏自理能力,容易分散注意力,对祖父母过于依恋。就在入园前几天,亮亮哭得心碎。奶奶看到亮亮哭得厉害,也在教室外擦眼泪。接下来,在父亲和班主任的建议下,亮亮停止了哭泣。可是爸爸奶奶刚出去,亮亮就躺在窗台上,一直哭着要奶奶。一周后,尽管亮亮进幼儿园时还在哭,但她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第二周和第三周,亮亮开始感冒,发烧咳嗽,那一个阶段经常请假,亮亮常见的表现是哭闹,拒绝上幼儿园,中午要求回家找父母,午休不睡觉。通过对班上教师对家长的采访,我们了解到,有的孩子放学后会突然抱住家人,晚上会做噩梦,有的孩子会随着焦虑情绪的加重从而导致睡眠质量的下降而做噩梦,孩子的身体免疫力也在不断下降,而且很容易得病。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优势3.1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法》倡导独创的音乐教育模式,将语言、舞蹈、肢体动作融为一体,以自然的形式展示音乐。这是回归人性的表现,非常适合孩子的教学。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不仅是一种文化输出,更是一种理念和精神。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主张以儿童的天性为基础,从他们的生活中提取熟悉的东西作为音乐教学的内容和材料,组织一系列的音乐活动,加强儿童的实际学习能力,增强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从而无限地发展儿童的创新能力,这是在他们原有天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全面发展。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可以通过语言教学与人的思想进行交流,音乐的核心要素是节奏,节奏是音乐的生命力。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重视动作语言在节奏训练中的实际应用,加强儿童的节奏感[3]。同时用语言背诵,感受音乐的旋律。通过行动提高儿童的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此外,奥尔夫乐器也是音乐教学的关键部分,主要使用打击乐器,不同于传统的钢琴或小提琴。奥尔夫乐器主要分为高音和不固定音高两类。这些乐器非常适合儿童操作。他们可以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来感受自然的音乐。3.2重视以以幼儿为本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这种方式追求的是原生态,融合了动作语言、舞蹈、音乐等。这样人们才能回到他们最自然、最真实的状态。非常适合孩子天真浪漫的性格,奥尔夫教学法重视以人为本,体现了孩子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正是因为孩子生活经验少,思想和感知不固定[7]。老师提供基础音乐素材后,孩子可以自由创作,让孩子个性发展。其次,在社会背景的影响下,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包含了许多民族元素,远远超过了世界上的新音乐。这种教学方法非常开放包容,说明地方文化鼓励和发扬自己民族的精华参与民主选举,但不是主体,而是吸收一些元素作为伴奏。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结合民族文化表现地方精神,可以激发更多的爱国情怀。此外,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也是敏锐而实用的。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根据自己的情绪即兴表演,不会太过克制。通过孩子自身的不断学习和摸索,体验音乐的感染力,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从而产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3.3基本教学原则适合幼儿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包含三大原则,包括A.奥尔夫教学法的第一原则是一切从孩子开始;B.奥尔夫教学法的另一个基本原则是通过个人实践主动学习音乐;C.奥尔夫教学法的第三个基本原则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也是奥尔夫教学法的顶点。4.研究方法4.1确立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将研究对象设定为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在刚入园的六个班级中选择AB两个班的原因在于两个班内幼儿人数相同、男孩与女孩比例相同、两个班内幼儿月龄相同、使用教材相同,除两个幼儿班级教师教学方法不同其余各方面无较大出入。小班幼儿刚进入新的环境,对幼儿园的行为规范及日常生活都十分的陌生。对于刚入园的幼儿来说需要长时间的同熟悉的环境和父母分离,都会使小班的幼儿在入园时比其他年龄段的幼儿更容易出现焦虑的行为和情绪。研究者通过对天祝县M幼儿园刚入园两个班进行观察和记录,同时结合本班教师对幼儿焦虑实际情况,观察比较突出的个体并记录其发生转变。4.2确定研究思路与研究时间本研究选取M幼儿园两个刚入园的班级进行研究,研究活动过程持续三周共计十五天,每天进行一次统计,在研究的两个班级内分对幼儿焦虑情绪的表现进行统计。本次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幼儿入园阶段,时间跨度为开学第一周这一阶段幼儿情绪具有较大的波动,观察了解各个入园班级幼儿基本信息及教师基本信息分析筛选出合适的研究对象。第二阶段为开学第二周至第三周,在这一阶段观察及记录两个班内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幼儿情绪的影响,做好数据的记录和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所产生的效果。最后一个阶段结束阶段,统计各个班级内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方法对幼儿焦虑缓解是否有缓解作用。这一阶段将收集的数据整合研究,分析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缓解幼儿焦虑的差别。最后一个阶段将分析的结果与产生的问题进行统计得出结论。4.3研究数据收集与分析4.3.1幼儿基本信息情况表1幼儿基本信息情况表变量分组频率百分比性别男2650.0%女2650.0%月龄35-38个月4892.3%38-41个月47.7%如表1所示为本次观察的两个小班52名幼儿的基本信息,其中男孩和女孩各占比50.0%,月龄在35-38的幼儿有48名,占比92.3%,月龄在38-41的幼儿有4名,占比7.7%。4.3.2教师基本信息情况表2教师基本信息情况教师(任教班级)是否正式教师属性工作时长学历专业教师A1(A班)是班主任(保教)9本科非学前教育教师A2(A班)是副班主任(保教)7专科学前教育教师A3(A班)否保育员(保育)5专科非学前教育教师B1(B班)是班主任(保教)3本科学前教育教师B2(B班)否副班主任(保教)1本科学前教育教师B3(B班)是保育员(保育)7专科非学前教育本次研究选取的是一所2017年成立的公办幼儿园,通过了解得知由于正式教师短缺,该园有三分之二的教师是正式教师,三分之一的教师为外聘教师。如图2所示,为本次观察的6名小班教师的基本信息,其中,正式教师有四人,非正式教师有2人;工作时长1-9年不等;本科学历三人;学前教育专业三人,非学前教育三人。4.3.3幼儿入园焦虑的具体表现幼儿入园焦虑通过一些外显的行为表现出来,本研究参考黄志敏关于“小班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研究中幼儿的入园焦虑的表现:大声哭、哭泣、默坐、依恋教师、依恋自带物、不正常进餐、不正常午睡、哭闹、重复句子、独自游戏共10项[2],根据小班焦虑行为,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幼儿入园焦虑的表现;表3幼儿入园焦虑行为的具体表现幼儿入园焦虑行为具体表现哭闹哭的声音很大,伴有拉扯家长或挥动手臂,踢脚跺脚等肢体动作[2]大声哭哭的声音很大,影响到他人,伴有眼睛红、面红等[2]哭泣哭的声音很轻或几乎听不到,不影响他人,有眼睛红等[2]默坐坐到人少或者没有人的地方,或不参与活动,不发出声音[2]依恋教师教师走到哪幼儿跟到哪,拉教师衣服或者手,要教师陪着[2]进餐困难不吃东西或者需要人喂,吃的极少,有些伴有哭声[2]午睡困难不能独立入睡,哭或者不睡,或需要教师的陪伴和轻抚[2]重复句子嘴里多次重复一句子且出现的时间、情况不定[2]4.3.4不同班级焦虑表现情况A班幼儿每中入园焦虑行为出现频数表日期9.79.89.99.109.119.149.159.169.179.189.219.229.239.249.25总频数频数行为哭闹13151311811866321111100大声哭1714161111179711765342140哭泣8810111413141312564221123默坐54665442211020042依恋教师98544444331200051进餐困难1112111310139107753311116午睡困难1412141067553775422103重复句子11111088954422200076总频数88848574667858514835302215107751B班幼儿每中入园焦虑行为出现频数表日期9.79.89.99.109.119.149.159.169.179.189.219.229.239.249.25总频数频数行为哭闹171311116965311000083大声哭201614959795221101101哭泣97795565310010058默坐756654112211020052依恋教师985436124313200060进餐困难11109117975426420188午睡困难1311121381164210102286重复句子111110889154422201087总频数9781747147627038261115106346154.4不同教师应对幼儿入园焦虑方法的分析新的一学期开始了,幼儿园又迎来了新的一批幼儿入学,最让家长和教师头疼的事情也随之而来,对新入园的幼儿来说所有的事情都是陌生的,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不一样的生活节奏,以及幼儿园的日常行为规范都使幼儿感觉到极其不适应。然而我们的老师们需要通过各种方法来缓解幼儿入园的焦虑。A班的两位主班老师已经在幼儿教育领域深耕多年A班教师A1从事幼儿教育九年是一位老练的幼儿教师,虽然她的本科专业是小学教育但是她在处理幼儿哭闹上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她使用的是注意力转移法,将多媒体电脑打开后播放幼儿喜欢的动漫,有一部分幼儿的注意力被电脑上的动漫吸引了就不哭了,然而还有一部分孩子还在哭,老师又是发玩具又是抱着安抚。就这样持续了好几天时间还是会有幼儿赖在幼儿园门口抱着父母的腿不愿意入园。在后期第二周及第三周教学及幼儿园常规培养阶段,研究者发现渐渐的A班的主班教师非学前教育专业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例如在学习《大苹果》这节课时,教师首先做的是领读,在引导幼儿朗读完后,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经验为幼儿为幼儿解读吃东西前要先去洗手,然后教师A1又再次将儿歌大苹果领读了一遍,用钢琴为幼儿演奏了一遍,最后自弹自唱让幼儿们跟着老师的节奏一起学习了这节课,在后面的观察中,因为幼儿园使用的是相同的教材,故在幼儿吃完午餐后教师会领幼儿在操场上散步会有教师引导幼儿唱学过的儿歌,研究者发现A班的积极性并不高,只是跟着老师的调子唱。在中午午休的阶段A班的三位老师同样对午睡困难的孩子实行了基本上最管用和常用的办法那就是哄骗,A班的亮亮刚回到教室折好衣服后就开始爬到在桌子上小声的哭泣,几位老师轮流上阵,有的老师承诺好好睡觉会在下午的区角活动让他玩娃娃家的,有的承诺睡完午觉就让爸爸来接的,班主任老师将孩子抱到了床上,说中午趴到桌子上会感冒,不想睡觉就在床上坐着,后来孩子坐着坐着就睡着了。这种情况持续了将近一周的时间才有所减缓。B班的两位老师中有一名教师算是幼儿园里的新鲜血液,B2教师是一名年前学前教育毕业的本科生,对于解决幼儿入园焦虑她有她独特的放法和见解,在开学前准备时她就在小班组各个有教学资历的老师中求教,结合在大学期间学到的学前专业知识在和同主班教师经行讨论后决定在B班使用奥尔夫音乐教学进行幼儿入园焦虑的疏导和融入后期的教学活动当中。B班教师在开学第一天就在班级较为明显的区域内为幼儿提供了许多的小乐器:响板、双响筒、小铃铛、卡通沙锤、腰鼓、铃鼓、串铃等其目的就是想给幼儿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通过音乐来稳定幼儿的情绪。刚开始B班的幼儿任然坐在座位上不愿意进入到活动区中,许多孩子还在不停的哭泣,老师们看到这种情况,就把各种各样的乐器都摆到地上,然后配合奥尔夫音乐《布谷鸟》将手边的乐器逐一的奏响,这时孩子们开始慢慢的围到老师身旁,两只眼睛充满了好奇,有的小朋友甚至已经自己摆弄起来,随着音乐节奏的快慢摇响手中的乐器,在幼儿经行自由发挥时教师并没有刻意的规定和阻止,慢慢的那些本来无动于衷的孩子们也凑了过来。几天后孩子们就对各种乐器爱不释手,并在老师的组织下愿意愿意跟着钢琴的音乐用手中的乐器随意敲打简单的节奏,心情得到了充分的放松,果然在刚开学的几天B班幼儿的入园积极性相较于其他几个班级较为良好,上幼儿园也不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了。在班级不断完善和调整规则中,奥尔夫音乐教育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规则是一种良好的规范和秩序。运用“音乐”来代替重复的指令性的语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是《大苹果》这节课,在上课时教师使用不同的音区演奏了这首歌曲,幼儿们在唱低八度是时一脸的严肃,在高八度时就开始自由发挥了还说像打鸣的公鸡这句话一出孩子们笑的前仰后合。随后教师告诉幼儿将弹奏这首歌曲作为洗手的信号,只要琴声一响起幼儿就知道需要去洗手了。可是在后来刚开始实践时只要琴声一响孩子们风风火火的跑向洗手间,你推我搡,拥挤不堪。虽然幼儿理解了这一环节的《大苹果》就是音乐信号,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那怎样才能让幼儿有序的洗手呢,经过调整教师就将课堂不同音区演奏歌曲进行了衍生,小男孩洗手时老师就用低八度的旋律,小女孩上厕所时就用高八度的旋律,这样一来,洗手时就不会拥挤,打闹也随之减少,良好的习惯也就逐渐养成。5.研究结论与不足5.1研究结论通过对表4A班幼儿每中入园焦虑行为出现频数表和表5B班幼儿每中入园焦虑行为出现频数表中入园焦虑行为出现的总频数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在开学的第一周,两个班级幼儿焦虑行为频率差别不大,但是在后面几天以总频率B班的幼儿焦虑行为出现的总频率比A班的低,尤其是在开学第二周和第三周,除教师教学方法不同外AB班级在幼儿人数、性别、年龄、教学环境都相同。由此可得以下结论:奥尔夫音乐教学可以有效缓解幼儿入园焦虑情绪。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可以激发幼儿的活动乐趣,提高幼儿的活动积极性。相较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