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辽、金、元的行政管理_第1页
第七章-辽、金、元的行政管理_第2页
第七章-辽、金、元的行政管理_第3页
第七章-辽、金、元的行政管理_第4页
第七章-辽、金、元的行政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辽、金、元的行政管理第一节辽的行政管理第二节金的行政管理第三节元的行政管理北面官制北面官制——是辽代统治者为统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族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

——北、南宰相府(北南大王院、夷离毕院、敌烈麻都司、北南宣徽院、大惕隐司)——北、南枢密院南面官制南面官制——是辽代统治者模仿唐代制度而设立的一套管理汉人的制度。——汉人枢密院——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翰林院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五京道州县制和投下州县制部族制招讨司、统军司辽代的行政决策及其方式在辽的政治生活中保留有许多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的遗风。辽代建立前,有议政会议。辽代建立后,这种议政会议更加完善和制度化。辽代行政决策中存在相当明显的氏族制度残余:——各部落酋长拥有相当大的权力,朝廷在决策时不得不考虑他们的意见。——母权制的遗留。辽代的行政监督御史台谏官组织州刺史五京道处置使司按察诸道刑狱使辽代行政官员的任用契丹及其他游牧族出身的官吏主要以世选作为入仕的门径。汉族和渤海官僚的入仕门径是通过科举。第七章辽、金、元的行政管理第一节辽的行政管理第二节金的行政管理第三节元的行政管理勃极烈制度勃极烈制度——是金代采取的一种和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君主政体相适应的中央行政体制。猛安谋克制猛安谋克制——是金朝在女真族聚居区建立的地方行政组织。金代行政官员的任用科举荫补世选军功入仕金代行政官员的考核一是对任职届满官员的政绩予以考评;二是对所有在任官员进行考核。金代官员的升迁,功绩和年资是最重要的因素。“超迁格”第七章辽、金、元的行政管理第一节辽的行政管理第二节金的行政管理第三节元的行政管理元代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行省制的确立宣慰、招讨、安抚、宣抚诸司路、府、州、县元代行政决策体制中的蒙古旧俗残余1、皇(太)后对政治的干预。2、元代宗亲贵胄对朝政影响巨大。元代监察制度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弊端成就:1、元代监察机构组织相当完整,有中央御史台、地方行御史台和各道肃政廉访司三级,形成一个以御史台为中心,行御史台为重点,各道肃政廉访司为经纬的严密监察网络,纵横交错,覆盖全国,使封建监察体系趋于完备。2、监察法规的制定。这些法规和条例使行政监察规范化,保证了监察机构的正常运转。元代监察制度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弊端弊端:1、主要监察职务被蒙古贵族垄断,严重影响了监察机构作用的发挥。2、蒙古贵族享有特权,不受监察法规的制约,监察机构无权对一些特权机构进行监察。这些都无疑使监察机构保证封建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功能受到限制。元代行政官员的任用以出身作为做官资格从吏而官读书做官承荫制度辽、金、元三代中央行政体制的异同辽、金、元三代都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权,作为落后民族对先进民族的征服,必然最后被先进的民族所征服。辽、金、元入主中原后,对中原地区的先进政治制度也加以吸收,建立了各自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辽、金、元三代中央行政体制的异同共同点之一:都在抛弃原来贵族专制之后,因俗而治,采用唐宋旧制度建立了封建专制君主中央集权制,确立了君主在中央行政管理决策中的独断至尊地位。辽、金、元三代中央行政体制的异同共同点之二:都基本上采用了唐宋以来中央行政管理体制中军政、民政、监察三权分离制以及决策、审议、执行的三权分离制,如辽朝设置北、南相府,北、南枢密院,御史台以及大林牙院。金朝设置尚书省、枢密院、御史台等。辽、金、元三代中央行政体制的异同共同点之三:

三者都保留了本民族的某些传统,并程度不同地保护了本民族在中央行政体制中的控制地位。如辽朝在中央行政管理中以北面官系统为权力重心,而北面官中的中枢机构宰相府宰相均由皇族和后族担任。金朝在三省之上设置领三省事一职,由原勃极烈担任。元朝的中枢机构长官均由蒙古人、色目人担任。辽、金、元三代中央行政体制的异同不同点:(1)中枢机构的权力重心不同。辽朝的权力重心向北、南宰相府倾斜,金朝的权力重心向尚书省倾斜,元朝的权力重心向中书省倾斜。(2)三者对唐宋中枢行政体制仿效程度不同。辽政权是国制、汉制两个系统并列,以北面官为权力中心,决定了他对旧制较多的保留。金中朝以后则完全仿效了唐宋制度,把女真旧地和原辽、宋地统一置于封建专制中央王朝之下。而元朝乃基本沿袭宋、金旧制,但同时对蒙古旧俗也作了大量保留。辽、金、元三代在行政

决策中氏族制度残余的影响P135—136、P142—143、P151—152总之,辽、金、元三代在行政决策中都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氏族制度的残余,在中央的行政决策中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来。辽、金、元三代在

官员选拔和升迁上的民族歧视政策辽、金、元三代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为了保证其对汉族广大民众的统治和本民族对政权的控制,在官员的选拔上都采用了限制汉族的民族歧视政策。辽、金、元三代在

官员选拔和升迁上的民族歧视政策(1)通过世选制,使统治民族中的贵族把持政权的重要职位。世选即世袭,不论契丹或金,都把世选作为选拔本民族官员的重要途径,而且通过世选入官的少数民族贵族成员,都掌握和垄断了中央机构重要职位。比如辽朝北、南府宰相分别由皇族耶律氏和后族萧氏世袭。女真族猛安谋克也是世袭继承;元朝官员中有大量的“怯薛出身”,还有一些由承荫得到,并且中央地方重要官职都不许汉人担任。这些都表明,通过世袭制,保证了少数民族官员的优势地位。辽、金、元三代在

官员选拔和升迁上的民族歧视政策(2)在科举制度实行中限制汉人入仕。辽朝、金朝和元朝都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但金朝和元朝都采取限制汉人政策。在考试的难易程度上,少数民族和汉族不同,尤其是元朝,不仅汉族试题难,而且录取率低,入仕后出任官职低。(3)在官员的升迁上,少数民族和汉族也不平等。比如女真人的“超迁格”政策,使女真人入仕后升迁远远快于汉人。单选题(2004.10)辽代统治者为统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民族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官制是()A.南面官制 B.北面官制C.勃极烈制D.三省制度单选题(2004.10)辽代统治者为统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民族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官制是()A.南面官制 B.北面官制C.勃极烈制D.三省制度单选题(2005.1)辽政权的权力重心是()。A.北、南宰相府B.北、南枢密院C.大林牙院D.北面官系统单选题(2005.1)辽代全境分为若干京道,正确的表述有()。A.东京 B.西京C.南京 D.中京E.上京 单选题(2005.10)辽代五京道执掌司法和监察之权的是()A.转运使司 B.提点刑狱司C.都总管司 D.处置使司单选题(2006.1)辽代实际上真正纠察百官的监察机构是北面官中北、南枢密院下的()A.军机处 B.内务府C.大理寺 D.中丞司单选题(2006.1)与元初行省性质基本相同,可以说已开元代行省制度先河的制度是()A.金代行台尚书省制度 B.宋代军、州制度C.秦汉郡县制度 D.唐代督护制度多选题(2006.1)金代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包括()A.荫补 B.世选C.军功 D.科举E.流外入流单选题(2006.10)辽代统治者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法,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即契丹官制,统称【】A.东面官制 B.西面官制C.北面官制 D.南面官制单选题(2006.10)元代中央总理政务的部门是【】A.枢密院 B.宣政院C.通政院 D.中书省单选题(2006.10)金代录用女真人为行政官员的途径有【】A.科举 B.荫补C.世选 D.军功E.察举单选题(2007.1)辽代统治者为统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族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是()A.南面官制 B.北面官制C.枢密院制 D.理藩院制单选题(2007.10)除六部外,元代还有一系列负责某项具体业务的事务性职能机构,其中掌管佛教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