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营养学运动功能食品与健康_第1页
运动营养学运动功能食品与健康_第2页
运动营养学运动功能食品与健康_第3页
运动营养学运动功能食品与健康_第4页
运动营养学运动功能食品与健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营养学运动功能食品与健康第九章运动功能食品与健康第2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本章提要】本章介绍了功能饮料的概念、分类、发展概况、功效成分和作用机制,重点介绍了运动饮料和功能饮料的异同、补充目的、补充原则和方法,以及发展趋势等内容。介绍了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和产生机制,对常见的抗疲劳药物和适合普通人群健身的营养强化剂分别进行了概述,最后对违禁药物的相关概念、类别和危害做了详细的阐述。第3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功能饮料如何增强人的体力和消除运动性疲劳,这是多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关心并重点研究的课题。功能饮料是继汽水、可乐、乳酸饮料、果汁饮料之后的第五代饮料。功能饮料是以饮料为载体,添加成分从新型草药到较为熟悉的维生素、无机盐、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天然植化物、益生素、草药和昆虫等,且不以治疗为目的而能达到一定功能用途的饮品。按国际饮料行业的划分,功能饮料可分为运动饮料、能量饮料和其他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的饮料。第4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运动饮料是指营养素的组分和含量能适应运动员或参加体育锻炼、体力劳动人群的生理特点、特殊营养需求的软饮料。运动饮料不仅适用比赛前后运动员为恢复体能、防止休克饮用,也便于人们日常饮用,便于调解机体的代谢,促进体质的改善。一、运动饮料和能量饮料的概念

能量饮料定义为一种果汁风味或无果汁风味、能够提供能量的软饮料,多数充有碳酸气,但也有不充气或粉状产品。其主要特征就是具备迅速为饮用者增加能量物质的功能,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第5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运动饮料

1965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肾脏电解质研究所所长罗伯特·凯道博士,开始研制“运动饮料”。1969年他按一定比例向水中添加钠、钾等无机盐和葡萄糖的试验取得了成功,并命名为“加特饮料”,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运动饮料。1972年挪威研制出一种名为“XL号”的运动饮料,并在多数国家得到应用。健力宝开创了中国运动饮料的先河,并作为首次大规模组团参加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专用饮料,被称之为“中国魔水”而一举成名。二、功能饮料的发展概况第6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能量型功能饮料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在市场,并首先在亚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类饮料具有明显的补充体力的作用,亚洲的主要品牌是红牛、M150、鲨鱼等。20世纪80年代末,欧洲能量饮料出现了飞马、黑狗等一系列跟随品牌。1997年后,美国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各大饮料公司也纷纷推出KMX、AMP、RUSH等品牌的能量饮料,市场在2001年后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二)能量饮料第7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功能饮料的功效、成分及作用机制(一)运动饮料运动饮料的糖浓度不能太高,而且不能含有化学合成的糖精之类的甜味剂。葡萄糖、果糖和低聚糖是运动饮料中的常见糖。动饮料含有一定浓度的盐分,更有利于人体的吸收。运动饮料通常含有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一般饮料则未必含有这类成分。运动饮料的配方都是根据人体在运动时的特点决定的。天然果汁是运动饮料另一重要成分。优良清洁的水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成分。此外,运动饮料还比普通饮料少了几种成分,如二氧化碳、防腐剂和咖啡因等。第8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能量饮料

能量型功能饮料通常以蔗糖或葡萄糖为能量源。因为生理性疲劳是以身体中能量物质的缺乏、能量代谢不足或障碍作为基础,而糖类代谢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活动,可以迅速为人体补充大量的能量物质,满足机体工作需要。

能量型功能饮料的功效成分中主要包括牛磺酸、赖氨酸等氨基酸和B族维生素,以及适量的咖啡因,或者含有咖啡因成分的植物提取物。

第9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补充功能饮料的目的

补充功能饮料可起到维持血容量、电解质平衡及体温调节等作用。其主要机制是由于失水而使血容量减少,不能满足运动时机体的需要。合理补充水盐,不仅有助于维持血容量,而且对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血液循环及体热的散发均有利,无疑可以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功能饮料的功能有:

第10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

补充能量、无机盐、维生素及蛋白质营养。2.

大强度运动、减体重或消化不良等情况下以饮料补充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对弥补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耗损和纠正一系列功能紊乱有重要意义。3.

耐力项目运动中补充含糖饮料可维持血糖的稳定,预防低血糖的发生,进而延缓疲劳的发生。4.

抗疲劳药物或营养物质加入饮料中以提高运动能力。第11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运动前可适当补充水分五、运动饮料补充的原则和方法以增加机体的水贮备,但不宜喝太甜的饮料。一般运动前10~15分钟,喝400~600毫升水,可增加体内的水贮备,预防运动中水分丢失太多,对维持水平衡有一定作用。但运动前不宜饮太甜的饮料,如糖量过多,会引起胰岛素反应,反使血糖降低,肌糖原提早排空,加快疲劳发生,也会引起胃肠痉挛,对运动不利。第12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在运动中及运动后水分的补充,宜采取少量多次,要避免一次暴饮的做法。运动中每15~20分钟饮水150毫升左右,运动后也应少量多次。在口渴感严重、咽干症状一时缓解不了时,可以反复含漱饮料,或者内服微量能导致唾液分泌增加、生津止渴并有清咽润喉作用的饮料如“利喉乐”等。实践证明,这些方法能有效地解决口渴、咽喉干燥和“假性缺水”等现象,有助于运动训练和运动能力的发挥。(二)运动中或运动后补充水分应少量多次

第13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高气温条件下补液

高气温条件下补液应给予与体液等张等渗或低张低渗的电解质溶液,不宜单服盐片.由于剧烈运动时,人所排出的汗液中,水的丧失大于盐的丧失,若补充高张高渗液体,或口服盐片时,又不同时补充足够的水,身体中盐的浓度增加,反而会加重脱水,同时会引起胃肠道的刺激从而导致一种潜在的不平衡的危险。所以必须调整补充饮料中的盐与水的比例,以避免这种危险。在一般情况下,运动员通过正常的膳食可获得足够数量的盐。第14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应配以多种糖或低聚糖较好。如果含糖量太高,糖的浓度愈大,通过胃的时间愈长,这就影响了水分及时进入体内。据研究,夏天饮料的糖浓度不宜超过2.5%,在寒冷环境下运动时,由于体热的散发不是主要矛盾,体内水分的损失较夏天少,而机体的能量消耗却较大,因而饮料的糖度可适当增加到5%~15%,使其缓慢地通过胃,较稳定地给机体补充水分和糖,以维持血糖水平。(四)饮料中含糖量一般不宜过高

第15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饮料的温度在10~13℃为宜

(六)饮料中不能含有兴奋剂物质低温饮料能较迅速地通过胃,研究证实凉饮并不会引起腹痛。第16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六、如何选择功能饮料(一)运动饮料的选择1.选择运动饮料要考虑到运动员的特殊营养需要2.选择运动饮料应考虑到项目特点3.体内丧失水分较多时,可选择以矿泉水为主的饮料4.体内酸性产物较多时,可选择碱性电解质饮料第17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七、功能饮料的发展趋势(一)运动饮料的研制趋势1.多功能化2.多样化、系列化3.组合化4.速效化5.安全卫生化第18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能量饮料的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后,全球功能饮料的开发与日俱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能量饮料产品的品种将不断增加,进入的国家将不断增加,推广活动将越来越增强,国际交流将日益加强。未来的产品发展方向: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提供生长发育能量、提供更全面的大脑能量,以及添加从植物中提取能量源或促进能量补充的营养成分。第19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第二节疲劳和抗疲劳物质(一)运动性疲劳的定义

1982年的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大会对疲劳的概念作了统一,认为疲劳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又有人把疲劳定义为:“由于活动使工作能力及身体机能暂时降低的现象,而筋疲力尽是指:肌肉或器官不可能维持运动第20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疲劳的分类和产生的原因

1.衰竭学说:认为疲劳的原因是体内能源物质的耗尽。2.“堵塞”学说:认为疲劳是由于某些代谢产物在肌肉组织中堆积造成的。3.“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血液pH下降,细胞外液水分及离子浓度发生变化,关键酶活性降低,血浆渗透压改变都可能引起疲劳。4.“保护性抑制”学说:按照巴甫洛夫学派的意见,无论是体力或脑力的疲劳,均是大脑皮质保护作用的结果。第21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自由基学说:力竭运动可使体内自由基水平升高、酶活性降低、生物膜的完整性丧失及损害,使机体工作能力下降明显而产生疲劳。6.突变学说:认为整体性疲劳不是固定由某一种或几种原因引起的,它是多种致疲劳因素总和的产物,运动疲劳前肌肉的兴奋性、能量供应水平、输出功率呈一个逐渐下降的过程。第22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抗疲劳物质

(一)麦芽油

从小麦胚芽中提取出来的油类,主要有效成分是二十八碳醇,少量的亚油酸,维生素E,胆碱和植物胆固醇。长期服用麦芽油能够增加运动员的体力和条件反射,使反应灵敏。

现代研究表明,麦芽油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可有效的消除对细胞伤害严重的氧自由基,阻止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减少乳酸的堆积,增强对低氧条件下的耐力,扩张骨骼肌及心肌的毛细血管,改善侧支循环及心肌效率,促进肌糖原的合成及脂肪酸分解氧化供能。第23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盐

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具有降血氨的功能,能够预防运动员由于平时膳食中摄入大量蛋白质而引起的血液中氨浓度增高,有预防疲劳和促进体力恢复的作用,有效率高达80%甚至95%以上。日本常用的天门冬氨酸盐一般每片含天门冬氨酸钾盐或镁盐各75毫克,每日服3次,每次服2片。第24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牛磺酸

补充牛磺酸在运动实践中应用较多。它作为人体一种条件必需氨基酸,可以加速机体自由基的清除速度,具有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可以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MDA(丙二醛)的生成,稳定生物膜,维护细胞内外离子平衡;可以提高体内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力,有效阻断脂质过氧化的发生;可以提高机体有氧代谢能力,改善肌细胞的氧利用率,从而提高机体运动能力。

第25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碱性盐运动前摄取碱性盐,人为造成体液碱性并提高碱储备,是否能提高无氧代谢能力,过去的研究结果颇不一致。最近研究结果表明,赛前摄取碳酸氢钠碱盐能提高运动能力。但摄入碱性盐如柠檬或碳酸氢钠或钾盐可起到缓冲作用,保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并可维持与肌肉收缩有关的酶的正常功能。有机的碱性盐类在天然食物水果和蔬菜中相对集中,如西红柿汁、橘汁等碱性盐十分丰富。因此,有必要在训练期要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取量使其达到食物总能量10%~20%,对预防疲劳和恢复有利。第26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L-肉毒碱能促进脂肪酸氧化,加速乙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促进脂肪分解代谢,从而增加能量的释放,提高耐力水平。它广泛存在于人体,特别是在肌肉中。但是,对于某些运动项目来说,L-肉毒碱的补充无明显抗疲劳效果。(五)L-肉毒碱

第27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六)生力物质

国外生产的许多运动饮料中还添加某些“生力物质”,如牛磺酸、L-谷氨酸、酪蛋白、谷胱甘肽等。我国的运动饮料应朝这个方向发展,开发高档运动饮料,不仅满足运动员的基本营养需求,而且有助于其竞技能力的提高。第28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七)中药

研究较多的陆生抗疲劳生药主要有人参、枸杞子、黄芪、花粉、猴头菇、西洋参、红景天、阿胶、刺五加、肉苁蓉、鹿茸、蒲黄、灵芝、金针菇、杜仲、丹参等。对水生抗疲劳生药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较好,现已研究并被确认有抗疲劳作用的有:螺旋藻、中华鳖、牡蛎、刺参、海龙、海马、海星、扇贝、鲫鱼、蛤蟆油等。目前国际上用得最多的是人参。应大力开发有利于提高竞技能力的中药,研究其量效和构效。第29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对于从事健身运动的人来说,通过科学地选择食物可以取得身体所需的最基本营养素,从而达到健身的真正目的。然而对于高水平的运动员而言,单单靠饮食中的营养就不够了。他们还需要依靠一些营养强化剂来实现他们的目标。营养强化剂的的作用原理是通过某些特殊营养素的使用,调整机体代谢的内环境,以调动人体的最大的潜能。下面介绍一些运动员最常用,同时又适合于一般健身人群的营养强化剂。第三节营养强化剂第30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特殊氨基酸(一)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是一种条件性必需氨基酸。研究表明,谷氨酰胺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增强机体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所以被运动营养专家称为是一种挖掘肌肉功能潜力的关键物质。当运动使机体处于分解代谢状态时,谷氨酰胺首先用来补充肌肉自由氨基酸的缺乏,所以它能有效地抗分解,促进肌蛋白合成。近年来,人们常常将谷氨酰胺同乳清蛋白一起使用。第31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支链氨基酸(BCAA)

支链氨基酸BCAA是必需氨基酸,它包括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3种,人体不能自行制造,因此必须从饮食中吸收。

BCAA的作用是:恢复身体的水分和电解质,迅速恢复肝糖储备,增强肌肉耐力和重建肌肉内的蛋白质。BCAA是肌肉蛋白质的重要部分,当身体需要更多燃料和能量时便以BCAA作为能源;当血液中的BCAA不足够时,便会由肌肉细胞中释出BCAA作能源,产生能量、二氧化碳和水。第32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HMβ即β-羟基-β-丁酸甲酯,我们体内会自然制造HMβ,或由食物中摄取。

HMβ能借着建造肌肉和减少体内脂肪来增强激烈运动的成效。HMβ的临床实验结果令人十分振奋,在爱荷华州立大学所作的一项研究当中,领导人尼森博士作出了以下的结论:无论使用者是奥运选手或是初学者,在运动配合之下,他们能增加更多的肌肉、减少近一倍的脂肪,而且更为强壮。实施高强度训练的选手,在摄取HMβ与未摄取的相比之下,因负重训练而大幅度增加了瘦肌体,有摄取HMβ的选手瘦肌体与肌力能达到相对高点。第33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肌酸肌酸是在肉类和鱼类食品中含量丰富的物质,它可以促进肌肉的合成,增加机体瘦体重,降低脂肪含量。

此外,补充外源性肌酸,有利于体内肌酸储量增多。在骨骼肌、心肌及大脑等组织中,肌酸经磷酸化作用生成磷酸肌酸,磷酸肌酸能够迅速地释放ATP,所以肌肉中大量的肌酸可以为肌肉的收缩提供即刻的能量来源。如果肌酸和糖同时补充,还会使更多的肌酸进入肌细胞,从而提高肌酸的使用效果。目前已有研究证明,补充肌酸时,增加水的摄入,可以减少肌肉的酸胀感。第34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1,6二磷酸果糖(FDP)

FDP是细胞内糖代谢的中间产物,作为细胞内供能物质它通过改善和增强糖无氧代谢,加速糖酵解合成ATP。与此同时,FDP还有保护红细胞的作用,提高红细胞膜的韧性,阻止运动造成的红细胞破坏,从而防止运动性贫血。因此FDP是国际上公认的细胞强壮剂。以往运动员多使用注射的FDP,这种制剂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使用时造成血管刺激。国内目前已经有口服的FDP复合制剂(威创活性糖),可以克服注射剂的这两个缺点,而且价格便宜,效果更好。第35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比赛运动员用任何方式应用机体不存在的物质或非生理量、非生理途径的生理物质、唯一目的是人为地及不公平地提高成绩。第四节竞技体育中的违禁药物一、兴奋剂的概念第36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兴奋剂的发展历史

1889年英国字典出现兴奋剂一词,为用于赛马的鸦片和麻醉剂的混合液。1865年首次报道荷兰游泳运动员用兴奋剂。1879年6月的自行车赛上,运动员服用咖啡因、含乙醚的糖,喝含硝酸甘油、酒精的饮料,教练还给运动员服用海洛因、可卡因等等兴奋剂。1886年在法国600千米自行车赛中,一名运行员服过量兴奋剂而死亡,这是世界上第一例报道。20世纪50年代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剧增。1952年在冬季奥运会更衣室内找到大量药物与注射器。第37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955年多次在自行车比赛中查出兴奋剂,故称自行车项目是兴奋剂的“温床”。1956年,查出很多自行车运动员应用苯丙胺,同年墨尔本奥运会上自行车运动员用士的宁导致抽搐。1960年在罗马奥运会上教练给一名自行车运动员服用过量苯丙胺和烟酸合剂而导致运动员死亡。1967年后,多名赛车、冰球、足球、拳击运动员服用“祛疲丸”或血管扩张剂而死。还有的运动员死于海洛因中毒。第38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不完全统计,从上世纪60年代起,由于直接或间接使用兴奋剂造成运动员死亡的达30多起,运动医学会报告,在441名教练员中35%的人有过使用苯丙胺的经历。为此,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于1967年成立医务委员会。1968年在法国冬季奥运会和墨西哥夏季奥运会第一次设立兴奋剂检测机构,从此奥运会开始了兴奋剂检测工作。第39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80代开始,违禁药物的使用从竞技发达的竞技强国向世界其他国家蔓延,尤其是1988年汉城奥运会号称世界“第一飞人”本·约翰逊服用禁药成为世界体坛最大丑闻。1992年奥运会前,世界卫生组织一项新闻公报透露,经民意测验西方运动员约有20%的人承认用过兴奋剂。第40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到目前为止,兴奋剂的使用范围已由过去主要用于耐力或超耐力项目发展到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由原来主要使用神经系统兴奋剂发展到风靡世界的同化类激素,由比赛时使用发展到训练时也使用,更令人震惊的是服用兴奋剂之风已在青少年中蔓延,据美国有关专家估计,美国有5%的中学生运动员在服用类固醇。莫斯科反兴奋剂中心领导认为,使用兴奋剂涉及范围之大,将威胁着一代人的健康。由此可见,兴奋剂已对竞技体育造成极大的影响,必须同使用兴奋剂行为作不懈的斗争。第41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兴奋剂的分类兴奋剂的品种繁多,以衍生物形式出现的更是汗牛充栋,其类别也随着时间而不断扩展。2004年反兴奋剂法规列举的禁用物质见表9-4。第42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表9-4禁用物质的种类类别举例数量刺激剂神经刺激药物苯丙胺及其衍生物37咖啡因类咖啡因杂类中枢神经刺激物质氨苯唑、戊四唑麻醉药品哌替啶类杜冷丁、安卵丁、美散痛11阿片生物碱类海洛因、吗啡、可待因蛋白同化制剂雄性激素类固醇睾酮、诺龙、大力补43β-2激动剂克仑特罗、特普他林利尿剂利尿剂速尿、利尿酸、安体舒通15β-阻断剂β-阻断剂心得安、心得舒、美多心安19肽类激素肽类激素肽类激素模拟物肽类激素类似物生长激素、红细胞生长素、胰岛素、垂体促性腺激素6药品类易制毒拟交感神经类麻黄碱、甲基麻黄碱2化学品药品类士的宁1医疗用毒性药品第43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国际抗兴奋剂工作发展趋势(一)抗兴奋剂工作受到重视

目前被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认证的33个实验室是:悉尼(澳大利亚)、塞伯斯多夫(奥地利)、根特(比利时)、里约热内卢(巴西)、蒙特利尔(加拿大)、北京(中国)、波哥大(哥伦比亚)、哈瓦那(古巴)、布拉格(捷克)、赫尔辛基(芬兰)、巴黎(法国)、科隆(德国)、克赖沙(德国)、伦敦(英国)、剑桥(英国)、雅典(希腊)、罗马(意大利)、东京(日本)、汉城(韩国)、槟城(马来西亚)、奥斯陆(挪威)、里斯本(葡萄牙)、布隆方丹(南非)、莫斯科(俄罗斯)、巴塞罗那(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斯德哥尔摩(瑞典)、洛桑(瑞士)、曼谷(泰国)、突尼斯(突尼斯)、安卡拉(土耳其)、洛杉矶(美国)、华沙(波兰)。第44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各国加强出国比赛前的预检工作由于目前大型国际比赛均要进行兴奋剂检查,各国为了更好地进行兴奋剂控制、避免在国际比赛中出现兴奋剂阳性,纷纷建立检测实验室进行预检。1984年奥运会前,美国奥委会耗资25万美元对选拔美国奥林匹克代表团的运动员进行兴奋剂预检。凡预检阳性者,不得参加奥运会比赛。俄罗斯、德国都具备十分先进的兴奋剂检测实验室,预检工作很早就已成为制度,每年预检的数量很大,检测的重点为合成类固醇。采取预检措施可以理解有两个目的:①防止运动员滥用兴奋剂;②为使用兴奋剂进行科学监督。当然后一目的谁也不会公开承认。第45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兴奋剂检测方法不断更新和深化除现有的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用、放射免疫等测试方法以外,薄层层析、酶联免疫等方法都逐步被采用。有的实验室已开始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血液兴奋剂的检测难度很大,瑞典和德国专家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已有突破。关于中药中哪些药物含有禁用药物成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这方面国外尚缺少研究。第46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兴奋剂测检方法简介

尿液是兴奋剂检查的理想样本。其优点是:取样方便,对人无损害;尿中药物的浓度高于血浓度;尿中其他成分对分析的干扰少。检查分取样和实验室分析两部分。(一)取样

受检运动员与陪同人员到达指定的兴奋剂检查地点后,兴奋剂检查工作人员将陪同在候检室等候,并向受检运动员讲解留样全过程。受检运动员到达的时间和个人情况均应在兴奋剂检查记录单上写明。第47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受检运动员应在同性别兴奋剂检查工作人员的监督下,完成以下留样程序:

1.

受检运动员自己选择一个装在没有开封的口袋内的留尿杯子。

2.

受检运动员将尿(不少于75毫升)排入一次性留尿杯中。3.

受检运动员自己动手选择一套密封的、刻有号码的、干净的、未使用过的样品瓶(A瓶和B瓶)。第48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

留尿后即刻,受检运动员自己将尿分别倒入A瓶(50毫升)及B瓶(25毫升)中,并在留尿杯中留少许尿(供查pH

值用),然后兴奋剂检查工作人员将瓶塞或铝盖封好,贴上印有瓶号的封条或用火漆封上,盖上兴奋剂检查印章。5.

受检运动员应注意封尿瓶过程,并核对尿瓶号码是否与兴奋剂检查单记录上的号码一致。

6.

如运动员认为整个留尿过程符合上述规定,应在兴奋剂检查记录单上签名确认。如果反兴奋剂委员会(或主办单位反兴奋剂机构)或竞赛兴奋剂检查委员会的代表在场,他也应在检查记录单上签字。

第49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7.

如果运动员或陪同人员对取样过程不满意,认为不符合本细则的有关规定,可以把意见写在兴奋剂检查记录单上,并写明理由,也可直接向在场的反兴奋剂委员会或单项运动协会的代表提出申诉。如此栏空白或未提出申诉,则表明该运动员确认整个取样过程符合规定。

8.

兴奋剂检查记录单一式四份,第一份交兴奋剂检测实验室,第二份交竞赛兴奋剂检查委员会(或兴奋剂检查组)或赛外兴奋剂检查的反兴奋剂委员会代表保存,第三份转交该受检运动员的单项运动协会,第四份由受检运动员本人保存。第50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样本分析分析过程中按药物的化学特性和分析方法将禁用药用分成四类第一类:尿中以游离形式排泄的易挥发性含氮化合物;第二类:尿中与硫酸或葡萄糖醛酸结合的难挥发性含氮化合物;第三类:化学结构和特性特殊的刺激剂;第四类;合成类固醇。第51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每份尿样按4类药物要求的不同方法提取后,进行气相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如分析中未出现可疑者为阴性。有可疑峰的尿样重新提取和选择性衍生化后进行气相-质谱联用分析,确实查出某药物的结构及分子存在时最后确认为阳性。样本分析基本上是定性分析,只要在尿样中检出药物原体或其代谢物,即可被认为是阳性。只是睾酮和咖啡因是采用定量分析。(二)样本分析第52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六、兴奋剂的功能与副作用科学研究证明,使用兴奋剂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许多直接的危害。使用不同种类和不同剂量的禁用药物,对人体的损害程度也不相同。一般说来,使用兴奋剂的主要危害如下:(1)出现严重的性格变化(2)产生药物依赖性(3)导致细胞和器官功能异常(4)产生过敏反应,损害免疫力(5)引起各种感染(如肝炎和艾滋病)

第53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刺激剂

包括苯丙胺,咖啡因、可卡因、二乙基苯丙酮、二甲基苯丙胺、麻黄素、咳喘宁等。此类药物是一类中枢兴奋作用较强的药物。它可使运动员的行为和能力直接得到迅速调整,其速度明显快于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服用这类药物可以提高肌肉的效率和减轻疲劳而延长大强度运动的时间。第54页,共6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从生物化学角度分析,此类药物可以促进葡萄糖、糖原和脂肪酸的代谢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