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席上和王道夫赋元夕立春翻译_第1页
好事近席上和王道夫赋元夕立春翻译_第2页
好事近席上和王道夫赋元夕立春翻译_第3页
好事近席上和王道夫赋元夕立春翻译_第4页
好事近席上和王道夫赋元夕立春翻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好事近席上和王道夫赋元夕立春翻译【篇一:2012—2013学年度南昌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2012—2013学年度南昌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语文试卷本次试卷分第l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部分,共8页。满分l50分,测试时间l50分钟。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本卷共l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缅怀军需编缉礼尚往来b.平添箴默官邸委曲求全c.急躁赝品脉膊出类拔萃d.诬赖效尤晕眩老羞成怒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一个好作文题,能让考生将对生活和生命的想象与细节溶入其中,从而诠释其中蕴含..的深层次内涵。b.这本书能直面现实,针砭时弊,批判建设同在,真知灼见频现,振聋发聩,令人耳目..一新。..挥霍之念。d.央视蛇年春市晚会上,蔡明将一个退休老人的形象演得绘声绘色,博得大家的一致好....评。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我党的历史上,抓作风、讲廉政并非首次,那么这一回靠什么确保“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会沦为“一阵风”?b.“先生,你上哪里去?”走到客店门口,碰到了独眼龙店主,他用沙哑的声音问我,“出去溜一会儿,大太热了,屋子里太闷!”c.古镇见证这一切变迁,带着智者的敏锐,洞察着一切。然后露出淡淡的微笑,将一切沧桑包容在微笑之中:那么宁静、那么从容、那么淡然。d.全国接待游客中,过夜游客为4825万人次(仅限于人住宾馆饭店和旅馆招待所的),一日游游客为l.55亿人次。5.下列各旬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脑活动绘图”计妃将历时10年,耗资约30亿美元,其目的旨在探索人类大脑的工作机制,为脑活动绘制全图。b.个人住房信息查询是否规范.关系着备受关注的全国住房信息联网能否加快适应,社会信任度能否得以提升。c.成功后,她并没有到处诉说这段苦难,而是感谢它使她的人生变得丰厚:是乐观还是悲观地对待苦难,体现了人的境界和品位。d.布多昂表示庞巴迪公司是两国经贸关系健康发展的见证者,对中国市场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希望在交通设备的制造、研发和管理等方面深化与中方合作。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觉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个,他对鸣凤有朦胧的好感。而高老太爷要将鸣风嫁给冯乐山,鸣凤在绝望中投湖自尽,觉慧决心脱离家庭。(《家》)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三国演义》)c.大卫母亲接受了,摩德斯通的求爱,打算与他结婚。为了不使年幼的儿子受刺激,母d.“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首判词,恰如其分地评说了王熙凤的治家才能和悲惨命运。(《红楼梦》)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9分)“阅时代”1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陆龟蒙“高放”的一组是①龟蒙不乐,拂衣去②文成,窜稿箧中或历年不省③得书熟诵乃录,雠比勤勤④身畚锸,薅刺无休时⑤人助其好者,虽百里为致之⑥后以高士召,不至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①②⑥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四、(28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举进士,一不中,往从湖州刺史张抟游,抟历湖、苏二州,辟以自佐。(4分)译文:(2)虽幽忧疾痛,赀无十日计,不少辍也。(4分)译文:(3)初,病酒,再期乃已,其后客至,携壶置杯不复饮。(4分)译文:14.阅读辛弃疾的两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彩胜斗华灯,平地东风吹却。唤取雪申明月,伴使君行乐。红旗铁马响春冰,老去此情薄。惟有前村梅在,倩一枝随著。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1)元夕指的是哪一个传统节日?请从虚实角度分别分析两首词中的意象“东风”有什么作用。(4分)(2)简要分析词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突出“梅”和“那人”的形象。两首词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15.占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1)复为慷慨羽声,,。(《荆轲刺秦王》)(2)还顾望旧乡,。同心而离居,。(《涉江采芙蓉》)(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会桃花之芳因,。(《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4)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l6—19题。会唱歌的门铃帕比是一个整日乐呵呵的老人。他的头发白了,但总是梳理得整整齐齐;他的蓝眼睛失去光泽了,但仍然能传送出温暖;他脸上的皮肤也十分松弛了,但他笑的时候似乎连皱纹也柔和碍如同春光。他能吹一口好听的口哨,每天他在自己开的当铺里扫地除尘时,他的口哨声总会悠扬地响起。帕比的生意不多,而且大多数顾客都会来赎回他们的典当物。帕比不在意生意的好坏。对他来说,当铺不是用来谋生的,而是用来打发时光的。在当铺的后面还连着一个房间,他把这间屋子称为“记忆厅”,里面摆放着许多能帮助他回忆起过去时光的物品,有怀表、旧式闹钟、电动火车,还有小型蒸汽发动机、各式各样的玩具以及许多过时的装饰品。这天一大早,当铺的门铃响了。门铃的声音清脆悦耳,会发出音乐般的回声。这个门铃是帕比家的传家宝,在他们家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帕比非常珍惜它,但他更愿意让它美妙的声音给更多的人分享。顾客是一个比柜台还矮的小女孩。“小女士,我能为你做什么吗?”帕比笑呵呵地问。“你好,先生。”小女孩说,声音小得像耳语。她穿戴整齐,天真纯净,略显害羞。她用一双大眼睛看了帕比一会儿,然后环顾当铺,似乎在寻找什么。“先生,”她怯生生地说,“我想买一件礼物,送给我的外公。但是,我不知道买什么礼物。”于是,帕比给她出主意。“怀表怎么样?很准的。我自己修好的。”他自豪地说。小女孩没有回答。她走到门前轻轻摇了摇挂在门前的老式门铃。门铃发出好听的声音,回声悠扬,像是唱歌。小女孩开心地笑了,帕比的脸上也似绽开了一朵菊花。“就是这个,”小女孩兴奋地说,“妈妈告诉我,外公最喜欢音乐了。”这时,帕比收住了笑。他怕伤了小女孩的心,思忖片刻后说:“对不起,宝贝,这个门铃是不卖的。也许,你的外公会喜欢这个小收音机。”小女孩看了收音机一眼,低下头,失望地说:“不,他不会喜欢的。”没有办法,帕比只得耐心地向小女孩说起了门铃与他家族的渊源,希望她能理解他不卖门铃的原因。小女孩抬起头,两粒豆大的泪珠,挂上了双颊。“我知道了,”她说,“谢谢。”突然,帕比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他现在是孤身一人,除了一个已断绝来往十年之久的女儿,他没有别的亲人了,为什么不把这个传家宝传给别人呢?“等等。”帕比说,这时这个伤心的小女孩已经准备跨出门槛。“我决定将这个门铃卖给你。哦,给你手帕,擦一擦鼻子,”小女孩拍手跳了起来,说:“谢谢,先生,我外公会很开心的!”帮助了这个小女孩,帕比感觉非常好,尽管他就要失去他的门铃了。他从门上取下门铃,用彩纸包装好。小女孩高兴地接过包装好的门铃,忽然安静下来,看着帕比,再次用耳语般的声音问道:“需要多少钱呀?”“唔,让我想想。你身上有多少钱?”帕比笑着f*-1。小女孩从口袋里摸出所有的钱放在柜台上,总共是两元零四角七分。帕比肯定自己已经失去了理智,因为他几乎不假思索就说道,“小女士,你今天真走运,这只门铃的价格刚好是两元零四角七分。”【篇二:2016届人教版古代诗歌鉴赏单元测试1(全国)】2016届人教版古代诗歌鉴赏单元测试(全国)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分)眉峰碧无名氏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镇日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只!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注]①镇日:整天,从早到晚。②只:孤独的。(1)“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一句既形象,又充满情感。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5分)答:★(2)请简要分析柳永的《雨霖铃》与这首词的异曲同工之处。(6分)答: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11分)江行赠雁欧阳修云间征雁水间栖,缯缴方多羽翼微。岁晚江湖同是客,莫辞伴我更南飞。归雁杜甫春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答:★(2)两首诗借雁这个意象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做分析。(5分)答:②①①②1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11分)偶成萧立之雨妒游人故作难,禁持闲了下湖船。城中岂识农耕好?却恨悭晴放纸鸢。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注]①悭:缺少,没有。②纸鸢:风筝。(1)理解《偶成》这首诗的关键是哪一句?为什么?(5分)答:★(2)两首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各是什么?中心思想有何异同?(6分)答:4.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题。(11分)咏菊(唐)白居易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寒菊(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①金粟:形容菊花色泽金黄,形态娇小。②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宋亡后,孤身隐居苏州,改字忆翁,以示不忘故国。★(1)两首诗都赞美了菊花什么样的品格?又分别突出了菊花什么特点?试作简析。(6分)答:2②①①②★(2)两首诗最突出的艺术手法分别是什么?试做赏析。(5分)答:5.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1)~(2)题。(11分)调笑令(唐)戴叔伦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调笑令(唐)韦应物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咆沙咆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1)试比较这两首词在内容上的异同点。(5分)答:(2)戴叔伦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试就其中的两种举例说明。(6分)答:6.阅读晏几道的两首词,完成(1)~(2)题。(11分)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注]银:银灯。★(1)两首词在时序安排上是否相同?请做简要分析。(6分)答:3[注]照,犹恐相逢是梦中。★(2)两首词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做简要分析。(5分)答:7.阅读辛弃疾的两首词,完成(1)~(2)题。(11分)好事近席上和王道夫赋元夕立春彩胜斗华灯,平地东风吹却。唤取雪中明月,伴使君行乐。红旗铁马响春冰,老去此情薄。惟有前村梅在,倩一枝随著。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1)“元夕”指的是哪一个传统节日?请从虚实角度分别分析两首词中的意象“东风”有什么作用。(6分)答:★(2)简要分析词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突出“梅”和“那人”的形象。两首词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5分)答: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11分)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元)萨都剌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1)萨都剌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5分)答:4②①答:答案1.解析:(1)“窗外芭蕉”与“窗里人”本无关系,但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由于联想的作用,“窗里人”便以为雨滴落在芭蕉叶上就好似点点滴滴的痛苦落在心中。此种苦涩之情,令人伤痛不已。(2)两首词都善于借凄清景物抒发离别的思念之情(借哀景写哀情);善于运用传神的细节描写,表现离别之人的愁苦心境;运用虚实结合手法(通过想象离别后的心理感受)加深离别的悲伤程度。参考答案:(1)“窗外芭蕉”和“窗里人”本无联系,但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窗里人通过联想把芭蕉和自己联系在一起,与后句的雨水“心头”“滴”组合在一起。“分明叶上心头滴”一句,在丰富形象的基础上,表达出了非常强烈的感情。具体说就是:雨水滴在叶上,也滴在心头。可更进一步理解为,愁绪像雨水滴在叶上一样不住地涌上心头。作者用具体可感的雨水,将心中不断涌起的愁绪十分生动、形象、强烈地表现了出来。(2)细节描写“执手”相同,以分手前的动作表现情感。借哀景写哀情相同。使用虚实结合手法相同:本词上片虚写回忆,下片抒写现实感受;《雨霖铃》相反,上片写眼前分离之景,下片写对未来的想象。2.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这两首诗虽然都写雁,但是因为借助雁所表达的情感不同,因而刻画描写的雁的形象也不同。如欧诗表现了大雁不怕辛苦地远飞而时刻面临危险的特点,杜诗表现了大雁自由自在、畅快飞翔的特点。(2)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江行赠雁》一诗写于欧阳修被贬谪下夷陵的路上。他看到几只南征的大雁栖息于江水之间,这些经历长途艰辛的鸟儿太疲倦了,羽翼已衰微。诗人觉得自己的命运与这些雁十分相似,于是借征雁表现自己的孤寂与悲愤。《归雁》的一、二句点明了时间和客居情况,表达急切渴望回归故乡的心情。大雁北飞之地就是中原地带,那既是作者故乡的所在地,也是唐王朝中央政权的所在地。诗人想到大雁一年一度地回到故乡,而自己却多年滞留异地,不禁愁思缕缕。5【篇三:课时作业13】课时作业(十三)古代诗歌鉴赏Ⅱ1.阅读辛弃疾的两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彩胜斗华灯,平地东风吹却。唤取雪中明月,伴使君行乐。红旗铁马响春冰,老去此情薄。惟有前村梅在,倩一枝随著。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1)“元夕”指的是哪一个传统节日?请从虚实角度分别分析两首词中的意象“东风”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简要分析词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突出“梅”和“那人”的形象。两首词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元宵节(上元节、元夜)。前一首词的“东风”是实写,写东风盛吹,元夕无月,带来夜雪。后一首词的“东风”侧重虚写,元宵的灯火似乎是东风吹开的,天空的烟火似乎是东风吹落的万点流星。(2)两首词主要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前一首以对赏灯、宴会的“情薄”反衬词人对梅花的情浓,突出“梅”的形象;后一首以喧闹欢腾的元夕景象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人”。两首词均表达了词人对不流于世俗的高洁理想的追求。2.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调笑令[唐]戴叔伦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调笑令[唐]韦应物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咆沙咆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1)试比较这两首词在内容上的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戴叔伦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试就其中的两种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同:都是描写边塞的词。异:戴叔伦词反映的是士兵对长期戍边的愁怨;韦应物词通过对一匹焦躁不安的胡马的刻画,表达出一种迷惘、悲壮、忧虑的复杂情绪。(2)①起兴。开头以“边草”起兴,感叹长期戍边的士兵如同边草。在望草叹老中也含有这种悲凉的感触,思乡之切与怨愁之深交织在一起。②烘托。通过边草、白雪、明月,烘托了士兵静夜思归的心境。(或顶真、反复)3.阅读下面两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赵善庆骊山横岫,渭河环秀,山河百二还如旧。狐兔悲,草木秋;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处有?山,空自愁;河,空自流。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1)赏析“骊山横岫,渭河环秀”中“横”“环”二字的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人说,两首怀古小令慨叹人生无常,思想消极遁世。请你结合相关句子进行简略评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横”“环”二字不仅点明所咏之地是长安,而且把历代古都形势的险要、景色的壮丽全部烘托而出,使前后景色形成强烈的对比。4.阅读晏几道的两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钅工[]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注【注】银钅工:银灯。(1)两首词在时序安排上是否相同?请作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首词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不同,采用的是倒叙的叙述方式;《鹧鸪天》采用的是顺叙的叙述方式,上阕写当年的盛会,下阕前三句写别后思念,后两句写别后重逢。(2)《临江仙》表现的是词人的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同时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鹧鸪天》上阕表现的是当年欢聚时的豪情欢畅,逸兴飞扬;下阕表现的是重逢后的惊喜之情。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虞美人秦观行行信马横塘畔,烟水秋平岸。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红妆艇子来何处?荡桨偷相顾。鸳鸯惊起不无愁,柳外一双飞去却回头。(1)赏析“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的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简要分析词中的采莲女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在夕阳下,“绿荷”像含愁似的立于西风中,奠定了本词伤感的词情。(2)通过“荡桨偷相顾”这一船上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采莲女羞涩、可爱的情态和多情的心思。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张可久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探梅人过溪桥。【注】此曲为作者访友之作。鲁卿,隐士。(1)该元曲前三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意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深秋本无梅可赏,作者却自称“探梅人”,这如何理解?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青苔之上,古木参天;苍云飘逸,秋水无边;红叶掩映之中,小小山房隐约可见。画面表现出一种清幽淡远的意境。(2)梅是高洁的象征,作者以梅喻鲁卿,而“探梅人”即指探访高士的自己。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隐居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风雨李商隐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注】①宝剑篇:唐前期名将郭元振落拓未遇时所写的托物抒怀之作。郭元振上《宝剑篇》,深得武后赏爱,终于实现匡国济世之志。②新丰酒:马周落拓未遇时,西游长安,宿新丰旅店,店主人很冷淡,马周便取酒独酌。后来他受到皇帝赏识,拔居高位。(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任意一种,并结合具体诗句简要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羁旅飘泊时的孤独凄凉,怀才不遇的悲愤茫然,匡世济时的政治热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