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安全评估技术规程5》_第1页
《既有建筑安全评估技术规程5》_第2页
《既有建筑安全评估技术规程5》_第3页
《既有建筑安全评估技术规程5》_第4页
《既有建筑安全评估技术规程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20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

J*****-201*

既有建筑安全评估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afetyAssessmentofBuildings

(报批稿)

2018-0*-0*发布2018-0*-0*实施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3

前言

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闽建科[2015]26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而深入的调

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

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安全排查;结构鉴定;附录。

本规程由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在执行本规程的过程中,希望各

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地址:福州

市台江区西洋路1号,邮编:350004),以供今后再次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

福州大学

本规程参编单位: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鉴定与加固分会

福建江夏学院

龙岩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福建省建福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福建中路天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中龙建(福州)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福建恒茂源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厦门捷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省固成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吴武玄王绍林黄冀卓杨建军陈红媛陈璇镖张文耀张天宇

吴建国林建京陈勇翁俊梅李梁峰方贞淦陈德立刘万霆

陈颖郑孝萍潘则斌吴晓静江艺郑志勇郑锦林永斌

胡善华郭燕张天张学勇

主要审查人员:

4

目次

1总则...............................................................................................................................1

2术语和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3

3基本规定.......................................................................................................................4

3.1一般规定........................................................................................................................................4

3.2安全评估内容与工作程序...........................................................................................................4

3.3安全评估报告................................................................................................................................7

4安全排查.......................................................................................................................9

4.1既有建筑使用史和后续使用要求调查......................................................................................9

4.2地基基础........................................................................................................................................9

4.3砌体结构......................................................................................................................................10

4.4钢筋混凝土结构.........................................................................................................................12

4.5钢结构..........................................................................................................................................14

4.6木结构..........................................................................................................................................16

4.7围护系统......................................................................................................................................17

4.8安全排查结论与处理建议........................................................................................................18

5安全性鉴定..................................................................................................................19

5.1一般规定......................................................................................................................................19

5.2使用条件和环境的调查与检测................................................................................................19

5.3结构检测与状况检查.................................................................................................................21

5.4结构分析与校核.........................................................................................................................24

5.5构件的安全性鉴定评级.............................................................................................................26

5.6子单元的安全性鉴定评级.........................................................................................................29

5.7鉴定单元的安全性鉴定评级....................................................................................................34

5.8鉴定结论与处理建议.................................................................................................................35

5

6抗震鉴定......................................................................................................................36

6.1一般规定......................................................................................................................................36

6.2场地、地基和基础.....................................................................................................................39

6.3砌体结构......................................................................................................................................40

6.4钢筋混凝土结构.........................................................................................................................41

6.5木结构..........................................................................................................................................42

6.5鉴定结论与处理建议.................................................................................................................43

附录A不同结构形式的既有建筑安全排查记录表...................................................44

附录B石材规格、强度等级以及石砌体材料指标...................................................51

附录C既有建筑常见的劣化机理与耐久性失效指标.............................................55

附录D单层钢结构房屋抗震鉴定.............................................................................56

本规程用词说明................................................................................................................64

引用标准名录....................................................................................................................65

条文说明............................................................................................................................66

6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andSymbols........................................................................................................2

2.1Terms........................................................................................................................................2

2.2Symbols....................................................................................................................................3

3BasicRequirements.......................................................................................................4

3.1GeneralRequirements..............................................................................................................4

3.2ContentandProcedureforSafetyAssessment........................................................................4

3.3SafetyAssessmentReports......................................................................................................7

4InspectionofSafety.......................................................................................................9

4.1InvestigationofServiceHistoryandplanforExistingBuildings...........................................9

4.2SoilsandFoundation................................................................................................................9

4.3MasonryStructures................................................................................................................10

4.4ReinforcedConcreteStructures.............................................................................................12

4.5SteelStructures.......................................................................................................................14

4.6WoodStructures.....................................................................................................................16

4.7enclosedstructures.................................................................................................................17

4.8ConclusionandTreatmentofSafetyInspection....................................................................18

5AppraisalofSafety......................................................................................................19

5.1GeneralRequirements............................................................................................................19

5.2UsingEnvironmentInspect,InvestigateandTest...............................................................19

5.3StructuralDetectionandConditionInspection......................................................................21

5.4StructuralAnalysisandChecking..........................................................................................24

5.5SafetyAppraisalRatingforStructureMembers...................................................................26

5.6SafetyAppraisalRatingforSub-systems..............................................................................29

5.7SafetyAppraisalRatingforAppraisalsystems.....................................................................34

5.8ConclusionandTreatmentofAppraisal................................................................................35

7

6SeismicAppraisal........................................................................................................36

6.1GeneralRequirements............................................................................................................36

6.2Site,SoilandFoundation.....................................................................................................39

6.3MasonryStructures................................................................................................................40

6.4ReinforcedConcreteStructures.............................................................................................41

6.5WoodStructures.....................................................................................................................42

6.6ConclusionandTreatmentofAppraisal................................................................................43

AppendixASafetyInspectionRecordChartofExistingBuildings

withDifferentStructuralType..................................................................44

AppendixBDeterminationMethodofSpecification,StrengthGrade,

MaterialProperty,andBearingCapacityforStones.................................51

AppendixCCommonDeteriorationMechanismandSignof

DurabilityFailureforExistingBuildings..................................................55

AppendixDSeismicIdentificationof

Single-storeySteelStructureHouses.........................................................56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64

Listofquotedstandards……………….…………………65

Explanationofprovistions…………….…………………66

8

1总则

1.0.1为了规范福建省既有建筑安全评估工作,统一技术要求,保证安全评估质量,制定本规

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福建省以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为承重体系的既有建筑

的安全评估。

1.0.3既有建筑的安全评估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福建省现行有关法规、

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既有建筑existingbuilding

已建成的建筑物,包括已投入使用和尚未验收的结构实体。

2.1.2既有建筑安全评估safetyassessmentforexistingbuilding

对既有建筑的安全性能和抗震性能进行评估的活动。包括安全排查和结构鉴定,当安全排

查发现结构性安全隐患时,应消除隐患或进行结构鉴定。

2.1.3安全排查safetyinspection

根据既有建筑的使用史、当前技术状况、评估周期内的后续使用要求,对既有建筑是否存

在安全性能隐患进行综合判定,以及根据安全性能排查结果和抗震设防烈度、设防类别的变化

情况,对既有建筑是否存在抗震性能隐患进行宏观筛查的活动。

2.1.4结构鉴定structuralappraisal

通过结构实体抽样检测并考虑结构体系与构造、现有构件损伤、结构实际受力验算等综合

分析,对既有建筑进行安全性鉴定和抗震鉴定。

2.1.5安全评估周期periodofsafetyinspection

既有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两次安全排查活动的相隔时间。

2.1.6后续使用年限continuousworkinglife,continuingservicelife

按鉴定要求处理后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再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标使用的年限。

2.1.7鉴定单元appraisalsystem

根据被鉴定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结构体系的种类,而将该建筑物划分成一个或若干个可以

独立进行鉴定的区段,每一区段为一鉴定单元。

2.1.8子单元sub-system

鉴定单元中细分的单元;一般按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系统划分为三个子单元。

2.1.9构件member

子单元中可以进一步细分的基本鉴定单位。它可以是单件、组合件或一个片段。

2.1.10构件集memberassemblage

同种构件的集合,有主要构件集和一般构件集之分。

2.1.11主要构件dominantmember

2

其自身失效将导致其他构件失效,并危及承重结构系统安全工作的构件。

2.1.12一般构件commonmember

其自身失效为孤立事件,不会导致其他构件失效的构件。

2.1.13构件检查项目inspectionitemsofmember

针对影响构件安全性的因素所确定的调查、检测或验算项目。

2.1.14子单元检查项目inspectionitemsofsub-system

针对影响子单元安全性的因素所确定的调查、检测或验算项目。

2.2符号

2.2.1结构性能、作用效应及几何尺寸:

R——结构构件的抗力;

S——结构构件的作用效应;

o——结构重要性系数;

lo——受弯构件计算跨度;

lc——空间结构的短向计算跨度;

H——柱、框架或墙的总高;

Hi——多层或高层房屋第i层层间高度;

δ——构件侧弯矢高。

2.2.2鉴定评级:

au、bu、cu、du——构件或其检查项目的安全性等级;

Au、Bu、Cu、Du——子单元或其中某组成部分的安全性等级;

Asu、Bsu、Csu、Dsu——鉴定单元安全性等级;

3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既有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应建立正常的维护制度,并应按政府的规定定期进行安全评估。

3.1.2既有建筑的安全评估对象可为整幢建筑或所划分的相对独立的评估单元。

3.1.3既有建筑的安全评估应由有相应资质的鉴定单位承担,从业人员应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

的上岗资格。

3.1.4既有建筑应建立安全评估档案,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全评估档案应以1幢建筑为单位建档。

2安全评估档案宜包括下列内容:勘察设计资料,施工竣工资料,历次安全评估报告,历

次维修、改造与加固处理资料等。

3.2安全评估内容与工作程序

3.2.1既有建筑的安全评估内容包括安全性能和抗震性能。

3.2.2当需要对既有建筑进行安全评估时,应按图3.2.2-1规定的程序进行,当安全排查发现

结构性安全隐患时,应及时消除隐患或进行结构鉴定,结构鉴定应包含安全性鉴定及抗震鉴定

(鉴定程序见图3.2.2-2)。

接受委托

安全排查:

设计、施工资料的符合性核查

主体结构状况检查

围护结构状况检查

抗震性能筛查

安全排查报告与处理建议

定期难以判断结构鉴定

评估

结构安全隐患或抗震隐患?

隐患可确定判断时,消除隐患。

安全评估通过

归档管理

图3.2.2-1既有建筑安全排查工作程序框图

4

接受委托

初步调查

确定鉴定目的、范围和内容

定期

评估详细检测成立鉴定组或委员会

补充检测

安全性、抗震鉴定评级

归档管理

图3.2.2-2既有建筑结构鉴定工作程序框图

3.2.3安全排查中,结构性安全隐患包括安全性能隐患和抗震性能隐患,并应按下列原则进行

判定:

1安全性能隐患应根据既有建筑的使用史、当前技术状况,以及后续使用要求进行综合判

定;

2抗震性能隐患应根据安全性能的排查结果,以及抗震设防参数的变更情况进行宏观筛

查、判定。

3.2.4安全排查中,既有建筑的当前技术状况检查重点应为:

1地基基础: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在上部结构中的反应情况。

2上部承重结构构件:

1)底层承重墙、柱的位移、变形或裂缝;

2)其他承重构件存在疑似涉及安全的位移、变形或裂缝;

3)大跨度受弯构件和悬挑构件的位移、变形或裂缝;

4)连接部位的缺陷与损伤。

3围护结构:

1)围护系统中构件的位移、变形或裂缝;

2)填充墙构造与连接的缺陷与损伤。

3.2.5安全排查应根据结构性安全隐患的判定情况,将既有建筑分为三个等级,分级标准及相

应的处理要求应按表3.2.5条的规定采用。

5

表3.2.5安全排查的分级标准与处理要求

等级分级标准处理要求

未见结构性安全隐患安全排查未发现安全性能隐患和抗震性能隐患不必处理或进行非结构性修复

存在结构性安全隐患安全排查发现安全性能隐患或抗震性能隐患应及时消除隐患或进行鉴定

存在严重结构性安全隐患当前技术状况检查发现严重安全性能隐患应立即消除隐患或进行鉴定

3.2.6结构鉴定时应确定鉴定的后续使用年限,并符合下列规定:

1安全性鉴定的后续使用年限,应根据既有建筑的使用史、当前技术状况及后续使用要求,

由委托方和鉴定机构共同商定。对超过设计使用年限拟继续服役的既有建筑,其后续使用年限

不宜多于30年。

2抗震鉴定的后续使用年限,应按《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的规定确定。

3对超过设计使用年限拟继续服役的既有建筑,其鉴定的后续使用年限不宜多于30年。

3.2.7鉴定应基于现场工作数据进行。现场工作包括建筑物使用条件和环境的调查与检测、结

构检测、结构状况检查三个常规工作,以及根据安全排查情况确定的针对性调查、检测工作。

现场工作数据应真实、可靠地反映既有建筑的实际状况,为建立符合实际受力与构造状况的结

构分析模型提供依据。

3.2.8结构鉴定的鉴定方法、分级标准以及相应的处理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全性鉴定应按构件、子单元和鉴定单元分为三个层次,从第一层开始,逐层进行鉴定。

每个层次分为四个等级,分级标准及相应的处理要求应按表3.2.8-1的规定采用。

表3.2.8-1结构鉴定中安全性鉴定的分级标准与处理要求

层次鉴定对象等级分级标准处理要求

安全性符合本规程对au级的要求,

au不必采取措施

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安全性略低于本规程对au级的要

bu可不采取措施

单个构件或求,尚不显著影响承载能力

其检查项目安全性不符合本规程对au级的要

cu应采取措施

求,显著影响承载能力

安全性不符合本规程对au级的要

du必须及时或立即采取措施

求,已严重影响承载能力

安全性符合本规程对Au级的要求,可能有个别一般构件应采取

子单元或子Au

不影响整体承载措施

二单元中的某

安全性略低于本规程对Au级的要可能有极少数构件应采取措

种构件集Bu

求,尚不显著影响整体承载施

6

续表3.2.8-1

层次鉴定对象等级分级标准处理要求

安全性不符合本规程对Au级的要应采取措施,且可能有极少

子单元或子Cu

求,显著影响整体承载数构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二单元中的某

安全性极不符合本规程对Au级的要

种构件集Du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求,严重影响整体承载

安全性符合本规程对Asu级的要求,可能有极少数一般构件应采

Asu

不影响整体承载取措施

安全性略低于本规程对Asu级的要可能有极少数构件应采取措

Bsu

求,尚不显著影响整体承载施

三鉴定单元

安全性不符合本规程对Asu级的要应采取措施,且可能有极少

Csu

求,显著影响整体承载数构件必须及时采取措施

安全性严重不符合本规程对Asu级的

Dsu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要求,严重影响整体承载

2抗震鉴定应按不同的后续使用年限分别选择A类、B类、C类建筑抗震鉴定方法,并根据

各类建筑结构的特点、结构布置、构造和抗震承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抗震能力鉴定。分级标

准及相应的处理要求应按表3.2.8-2条的规定采用。

表3.2.8-2结构鉴定中抗震鉴定的分级标准与处理要求

等级分级标准处理要求

符合抗震鉴定要求综合抗震能力符合本规程的要求不必采取措施

仅有出入口和人流通道处的非结构构件

局部不符合抗震鉴定要求应对非结构构件采取措施

不符合本规程的要求

不符合抗震鉴定要求综合抗震能力不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应采取措施

3结构鉴定的处理建议,应根据安全性鉴定和抗震鉴定结果综合确定。

3.2.9既有建筑安全评估的现场检查记录应真实、完整,并有足够的信息可供追溯。原始记录

有误时,应采用杠改,必要时应注明修改原因。

3.3安全评估报告

3.3.1既有建筑安全评估报告应结论准确、客观、用词规范、文字简练。

3.3.2既有建筑的安全排查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委托信息;

2既有建筑概况;

3以往安全评估或检测鉴定情况概述;

7

4安全排查的检查、分析结果;

5安全排查结论与处理建议。

3.3.3既有建筑的结构鉴定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委托信息;

2既有建筑概况;

3安全排查提出的需要进一步鉴定的重大或疑难问题;

4现场工作数据;

5结构分析与校核数据;

6结构鉴定结论;

7综合处理要求。

3.3.4既有建筑的结构鉴定报告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注明鉴定的后续使用年限;

2当安全性鉴定中发现cu级、du级构件及Cu级和Du级检查项目时,应列出其数量、程度、

所处位置及其处理建议;并应按下列要求对鉴定报告中的安全性鉴定等级进行说明:

1)对既有建筑或其组成部分所评的等级,仅作为技术管理或制订维修计划的依据;

2)即使既有建筑或其组成部分所评等级较高,也应及时对其中所含的cu级和du级构件

(含连接)及Cu级和Du级检查项目采取加固或拆换措施;

3当抗震鉴定评为局部不符合抗震鉴定要求或不符合抗震鉴定要求时,应列出不符合要求

的项目、程度、所处位置及其处理建议;

4结构鉴定的综合处理要求,应综合本条第2款和第3款确定。

8

4安全排查

4.1既有建筑使用史和后续使用要求调查

4.1.1安全排查时,应调查核实该既有建筑使用史及业主对后续使用的要求。

4.1.2既有建筑的使用史调查内容应包括设计、施工、改造、改变用途、改变使用条件或环境、

受灾等情况,尚应调查原设计考虑的抗震设防参数以及评估时的抗震设防参数。

4.1.3安全评估周期内业主使用要求的调查,应包括该建筑的用途和使用条件将要变动的情

况,以及拟进行的改造、扩建的情况。当该建筑抗震设防参数变更时,应予记录在案。

4.1.4既有建筑的使用史和后续使用要求可按附录表A-1进行记录,并结合既有建筑的当前技

术状况进行安全排查。

4.2地基基础

4.2.1地基基础的当前技术状况应检查地基沉降、土体位移以及基础的构造与连接、裂缝和变

形,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上部结构因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反应的检查结果;

2基础与上部结构连接处以及散水处存在的各种裂缝状况;

3场地稳定性状况及特殊土质引起的上部结构反应情况。

4.2.2当既有建筑出现下列现象之一时,其地基基础应评为存在严重安全性能隐患:

1单层或多层房屋地基:

1)因地基变形引起砌体结构房屋承重墙体产生单条宽度大于10mm的沉降裂缝,或产生

最大裂缝宽度大于5mm的多条平行沉降裂缝,且房屋整体倾斜率大于1%;

2)因地基变形引起混凝土结构房屋框架梁、柱因沉降变形出现开裂,且房屋整体倾斜率

大于1%;

3)两层及两层以下房屋整体倾斜率超过3%,三层及三层以上房屋整体倾斜率超过2%;

2高层房屋地基:

1)上部承重结构构件及连接节点因沉降变形产生裂缝,且房屋的开裂损坏趋势仍在发展;

2)房屋整体倾斜率超过表4.2.2规定的限值。

9

表4.2.2高层房屋整体倾斜率限值

房屋高度(m)24<Hg≤6060<Hg≤100Hg>100

倾斜率限值0.7%0.5%0.3%

注: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楼面板板顶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部分)。

3基础:

因基础老化、腐蚀、酥碎、折断导致上部结构出现明显倾斜、位移、裂缝、扭曲等,或基

础与上部结构承重构件连接处产生水平、竖向或阶梯形裂缝,且最大裂缝宽度大于10mm。

4.2.3地基基础的当前技术状况可按附录表A-2进行记录,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评价:

1未见安全性能隐患:当前技术状况检查未发现因地基基础问题所导致的异常现象。

2存在严重安全性能隐患:当前技术状况检查发现本规程4.2.2条规定的现象之一。

3存在安全性能隐患:当前技术状况检查发现因地基基础问题所导致的异常现象,但程度

未超过本规程4.2.2条的规定。

4.3砌体结构

4.3.1本节适用于砖砌体及石砌体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当前技术状况检查。

4.3.2砌体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当前技术状况应检查构造与连接、裂缝与变形或其他损伤,包

括下列主要内容:

1查明不同类型构件的构造连接部位状况;

2查明墙体砌筑方式以及纵横墙连接构造、交接处的斜向或竖向裂缝状况;

3查明承重墙体的变形、裂缝状况;

4查明拱脚裂缝和位移状况,以及圈梁和构造柱的完损情况;

5确定裂缝宽度、长度、深度、走向、数量及分布,并应观测裂缝的发展趋势。

4.3.3砖砌体结构或结构构件出现下列现象之一时,应评为存在严重安全性能隐患:

1承重墙或柱因受压产生缝宽大于1.0mm的竖向裂缝,或产生多条竖向裂缝;

2承重墙或柱表面风化、剥落、砂浆粉化等,有效截面削弱达15%以上;

3支承梁或屋架端部的墙体或柱截面因局部受压产生多条竖向裂缝,或裂缝宽度已超过

1.0mm;

4墙或柱因偏心受压产生水平裂缝;

10

5单片墙或柱产生相对于房屋整体的局部倾斜变形大于0.7%,或相邻构件连接处断裂成

通缝;

6墙或柱出现因刚度不足引起的挠曲鼓闪等侧弯变形现象,侧弯变形矢高大于h/150,或

在挠曲部位出现水平或交叉裂缝;

7砖过梁中部产生明显竖向裂缝,或端部产生明显斜裂缝,或产生明显的弯曲、下挠变形,

或支承过梁的墙体产生受力裂缝;

8砖筒拱、扁壳、波形筒拱的拱顶沿母线产生裂缝,或拱曲面明显变形,或拱脚明显位移,

或拱体拉杆锈蚀严重,或拉杆体系失效;

4.3.4石砌体结构或结构构件出现下列现象之一时,应评为存在严重安全性能隐患:

1承重墙或门窗间墙体出现阶梯形斜向裂缝,且最大裂缝宽度大于10mm;

2承重墙整体沿水平灰缝滑移,且滑移量大于5mm;

3支承梁或屋架端部的承重墙体石块断裂或垫块压碎,或出现肉眼可见的竖向裂缝;

4纵横墙交接处出现通长的竖向裂缝,且宽度大于2mm;

5墙身出现多条非受力裂缝,且最大裂缝宽度大于5mm;或墙身出现裂缝宽度大于10mm

的非受力裂缝;

6石柱、石梁、石过梁或石楼板出现裂缝;

7石拱沿母线开裂,或拱曲面明显变形、拱脚明显位移;

8墙、柱表面风化、剥落,砂浆粉化,立面面积大于总面积的20%,且有效截面削弱率大

于15%。

4.3.5砌体结构或结构构件仅存在下列现象时,允许评为不影响结构的安全性能,但应在安全

评估周期内附加观察使用的限制:

1连接构造虽有局部的表面缺陷,但工作状态无异常;

2墙体仅出现非受力裂缝,且最大裂缝宽度不大于5mm;

3墙、柱水平侧向移或倾斜的实测值未超过表4.3.5的限值,且无发展迹象。

表4.3.5砌体墙、柱不影响安全性能的侧向位移限值

检查项目结构类别顶点位移层间位移

H≤7m≤H/250-

结构平面内墙

单层建筑H>7m≤H/300-

的侧向位移

柱H≤7m≤H/300-

11

续表4.3.5

检查项目结构类别顶点位移层间位移

单层建筑柱H>7m≤H/330-

结构平面内H≤10m≤H/300

墙≤Hi/300

的侧向位移多层建筑H>10m≤H/330

柱H≤10m≤H/330≤Hi/330

单层排架平面外侧倾≤H/350-

注:1表中H为结构顶点高度;Hi为第i层层间高度;

2墙包括带壁柱墙。

4.3.6砌体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当前技术状况可按附录表A-3及表A-4进行记录,并应按下列规

定进行评价:

1未见安全性能隐患:当前技术状况检查未发现影响安全性能的异常现象。

2存在严重安全性能隐患:当前技术状况检查发现本规程4.3.3条或4.3.4条规定的现象

之一。

3存在安全性能隐患:当前技术状况检查发现影响安全性能的异常现象,但程度未超过本

规程4.3.3条或4.3.4条的规定。

4.4钢筋混凝土结构

4.4.1本节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当前技术状况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