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第五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复习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1页
中考历史第五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复习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2页
中考历史第五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复习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3页
中考历史第五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复习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4页
中考历史第五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复习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 关系发展第1页【线索导引】第2页一、民族政权并立时代1.政权建立:名称民族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北宋汉族960年_______东京辽(契丹国)_____族10世纪初阿保机上京西夏_____族11世纪前期元昊兴庆金_____族12世纪早期阿骨打会宁南宋汉族1127年赵构_____赵匡胤契丹党项女真临安第3页2.与宋关系:(1)宋辽和战。①澶州之战:在寇准力劝下,宋真宗亲征,宋军打退辽军。②澶渊之盟:辽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双方保持了很长时间和平局面。(2)宋夏和议: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边界贸易兴旺,西夏学习中原文化。第4页(3)宋金和战。①南宋抗金:_____率领“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②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限。宋金_____局面形成。岳飞对峙第5页二、宋代经济和社会生活1.经济重心南移:(1)原因。①南方战乱较少,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技术,增加了劳感人手。②自然条件改变,适宜农作物生长。③政府勉励、扶植经济发展。(2)过程:开始于___________,完成于_____。唐朝中后期南宋第6页(3)表现。类别表现农业①从越南引进并推广_______,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_____、_____成为主要粮仓。②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③茶树种植得到发展手工业①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②棉织业兴起于海南岛。③北宋兴起_______发展成瓷都。④造船业居当初世界首位,_____、_____造船业发达占城稻苏州湖州景德镇广州泉州第7页类别表现商业①开封和杭州是最大商业城市,有早市和夜市。②广州、泉州是大商港,政府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③_____前期,四川地域出现_____,是世界上最早纸币北宋交子第8页2.社会生活:(1)衣饰。①官员:北宋初年,对各级官员服色有严格要求。以后,奢侈之风盛行,统治者衣饰精美华丽。第9页②百姓:只能穿_____两色衣服;受少数民族影响,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短衣。③妇女:_____陋习传开,妇女受到封建束缚愈重。(2)饮食:小吃多,有冷饮;北宋肉食以_____为多,南方人吃___多。黑白缠足羊肉鱼第10页(3)居住。①农村:住房较简陋,多为低矮茅屋。②城市:平民住房屋顶以草或瓦覆盖;贵族官僚宅第富丽堂皇。(4)出行:宋朝缺马,多用_____;达官贵人出门乘轿,士大夫骑驴、骡。牛车第11页(5)娱乐:东京城内有娱乐兼营商业“_____”。今天传统节日,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_____,最受重视。瓦子元旦第12页【名师点拨】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历程第13页三、元朝统一1.统一蒙古:1206年,蒙古各部拥戴_______为全蒙古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蒙古草原结束长久混战局面。铁木真第14页2.元朝统一:(1)元朝建立:1271年,_______定国号为元,第二年定都大都。(2)元朝统一:1276年,灭南宋,_______抗元。1279年,统一全国。忽必烈文天祥第15页3.政治统治:(1)实施_________。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设置,始于元朝。(2)在中央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行政区。(3)加强对_____管辖。行省制度琉球第16页4.经济发展:(1)农业: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治理黄河,推广_____种植。(2)交通运输: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开辟海运。(3)商业:_____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商业大城市。(4)外交: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来华,口述而成《马可·波罗行纪》。棉花大都第17页5.民族融合:(1)条件:元朝统一。(2)表现:汉族人来到边疆;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契丹和女真同汉族无异;_____形成。(3)影响: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发展与融合。回族第18页【名师点拨】1.我国封建社会结束分裂,完成统一朝代是秦朝、西晋、隋朝、元朝。2.我国古代创新政治制度:原始社会创禅让制,夏朝创世袭制,西周创分封制,秦朝开创中央集权制度,隋朝创建科举制度,元朝创建行省制度。第19页四、灿烂宋元文化1.科技成就:项目概况意义活字印刷术北宋_____创造,早欧洲约四百年促进了文化传输指南针_____时创造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广泛应用,并由_________传入欧洲为以后欧洲航海家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毕昇北宋阿拉伯人第20页项目概况意义火药唐朝已经有记载,_____开始用于军事,_____广泛应用,后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对欧洲社会产生震动唐末宋元第21页2.史学著作:北宋史学家_______编写《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通史,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历史。司马光编年体第22页3.文学成就:(1)宋词:词是宋代主要文学形式。年代人物特点代表作品北宋苏轼豪迈奔放《__________________》两宋之交_______格调委婉、感情真挚《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南宋_______豪放、渴望统一《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辛弃疾第23页(2)元曲:元朝最优异剧作家是_______,代表作有《窦娥冤》等。4.艺术成就:北宋张择端《___________》,是风俗画代表,反应了东京商业繁荣。关汉卿清明上河图第24页考点一宋元在历史发展中贡献类别主要史实政治元朝统一全国;创建行省制度,实现了对辽阔疆域有效管辖,确立了我国省级行政区划;西藏正式成为元朝行政区经济两宋时期,经济重心逐步南移,农业、手工业、商业、海外贸易超出前代,国力增强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创造与应用,标志宋元时期科学技术发展到高峰第25页【探究研析】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处于当初世界闻名高峰。第26页【国力增强】材料一(宋代中国)当代化程度令人吃惊……中国是当初世界首屈一指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它各地皆为“化外之邦”。——[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第27页材料二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两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约百分之八十来自淮河以南地域”;“丝、棉纺织业和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第28页(1)分析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科技创造、商业发展、海外贸易三方面举例说明宋朝“是当初世界首屈一指国家”。提醒:科技领先,指南针等三大创造;交子出现、城市商业繁荣等;政府勉励对外贸易、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海外贸易范围广。第29页(2)材料二反应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政治原因和根本原因。我们由此得到什么启示?第30页提醒:现象:经济重心南移。原因:政治原因是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根本原因是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平安定社会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等。第31页【制度创新】材料三元朝疆域图第32页(3)元朝是谁建立?从图中可看出当初统治者采取什么制度对辽阔疆域进行有效管理?提醒:元世祖(忽必烈)。行省制度。(4)图中西藏地域归哪个机构管辖?说明了什么?提醒: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正式行政区,隶属中央政府管辖。

第33页考点二民族关系发展特点有战有和民族融合表现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宋夏、宋金之间战争不停,最终以宋给岁币等方式换取和平,形成和议局面宋元时期,各民族杂居相处,相互影响,民族融合深入加强;元朝时,形成一个新民族——回族影响民族战争给各族人民带来灾难,同时也促进了各族人民接触和交流,形成民族融合高潮,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第34页特点有战有和民族融合认识“战”与“和”是民族间交往主要形式,“和”是民族关系主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民族和睦相处是处理民族关系主要标准第35页【探究研析】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经过长久交往,民族融合不停发展。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民族融合高潮时期。第36页【碰撞中融合】材料一中原汉族政权军事力量相对衰弱,这时汉族政权在处理同少数民族关系时只能依靠送岁币等方式。(1)请你举出两宋时期“中原汉族政权”给少数民族政权送岁币史实。提醒:北宋给辽、西夏岁币,南宋给金岁币。第37页【碰撞中融合】材料一中原汉族政权军事力量相对衰弱,这时汉族政权在处理同少数民族关系时只能依靠送岁币等方式。(1)请你举出两宋时期“中原汉族政权”给少数民族政权送岁币史实。提醒:北宋给辽、西夏岁币,南宋给金岁币。第38页材料二(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2)材料二中“(辽)与朝廷和好”指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该事件主动作用。提醒:事件:澶渊之盟。主动作用:使双方人民安居乐业;宋辽之间保持了较长时间和平局面;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和融合。第39页【交往中融合】材料三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元末诗选材料四迁入中原蒙古族,到元末与汉人已到达“相望相化,而亦不易以别”程度。第40页(3)材料三、四表达了元朝哪一历史趋势?当初有哪些现象反应这种趋势?(举一例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