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复习2.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1页
高考政治复习2.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2页
高考政治复习2.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3页
高考政治复习2.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4页
高考政治复习2.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课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第1页第2页【知识大展台】第3页参考答案:①平等团结互助友好②民族团结③自治县(旗)④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⑤自治权⑥国家统一和安全⑦平等团结互助友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⑧宗教信仰自由⑨独立自主自办⑩社会主义社会⑪科学文化素质第4页【学习微点拨】【比较】1.民族居住与民族聚居我国在少数民族居住地域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域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第5页2.关于宗教与社会主义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第6页【了解】民族自治地方和自治机关(1)民族自治地方包含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不包含民族乡。民族乡是与乡、镇平级行政单位。第7页(2)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即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含司法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自治机关既享受普通地方国家机关权力,又享受和行使自治权。第8页【图示】处理民族关系三标准之间关系第9页关键考点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1)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主要国情之一。第10页(2)现实状况:①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友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②历史遗留下来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情况依然存在,而且难以在短期内消除。第11页2.处理民族关系基本标准标准含义原因民族平等各民族依法平等地享受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权利,依法平等地推行应尽义务在我国,各民族只有些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区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主人第12页标准含义原因民族团结在民族平等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相互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大团结局面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主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证,是国家统一基础第13页标准含义原因各民族共同繁荣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是国家实现当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必定要求第14页【拓展】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1)坚持和完善处理民族关系三标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2)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订和完善相关法律,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友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法律保障。第15页(3)公民自觉推行宪法要求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义务。(4)果断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5)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第16页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施区域自治,设置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制度。(2)内容:①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第17页②自治机关:指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③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关键内容。第18页必要性历史特点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传统现实情况“大杂居、小聚居”民族分布特点(3)我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原因第19页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友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当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第20页【提醒】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而不是在各少数民族居住地方,也不是在各民族聚居或某一少数民族聚居地方。第21页【知识延伸】1.处理民族关系:基本标准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标准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第22页(2)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进而维护国家主权和各民族人民根本利益,我国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则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平等权利,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第23页2.民族自治区与尤其行政区异同不一样点民族自治区尤其行政区设置目标为处理民族问题而设置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设置第24页不一样点民族自治区尤其行政区自治程度享受一定自治权享受高度自治权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在较长时间内保留原有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相同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行政区域;都接收中央政府统一领导第25页【典题探究】1.(·全国卷Ⅰ)为落实全方面依法治国要求,我国采取一系列举措推进民族语言和汉语双语法官培养。比如,截至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藏汉双语法官培训师资库和5个培训基地,西藏自治区有兼通藏汉双语法官799名,约占全区法官总数62%。为民族地域培养民汉双语法官有利于()第26页①民族地域各级法院变通执行国家法律②保障民族地域公民基本权利和诉讼权利③民族地域各民族相互沟通和团结④确定民族语言作为民族自治机关公务语言地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第27页【解析】选C。依据我国“大杂居,小聚居”民族分布特点,培养双语法官,有利于消除民族自治地方法官语言沟通障碍,更大程度地保障少数民族地域公民正当权利,从而深入加强民族团结,②③符合题意;法院不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①错误;④不利于民族语言交流发展,错误。第28页2.(·海南单科)截至年7月,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制订、同意地方性法规和作出含有法规性质决议、决定共300件,其中现行有效地方性法规123件,含有法规性质决议、决定148件,内容包括政权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教育、文物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这些法规、决议、决定制订()第29页①表明在西藏只有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才能行使自治权②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友好新型民族关系第30页③扩大了民族自治区政府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职责范围④说明民族自治区享受自主管理当地域内部事务权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第31页【解析】选C。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制订、同意地方性法规和作出含有法规性质决议、决定,说明民族自治区享受自治权,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友好新型民族关系,②④符合题意。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都能行使自治权,①说法错误。上述办法并没有扩大民族自治区政府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职责范围,③说法错误。故选C项。第32页【加固训练】(·山东文综)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了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提交日喀则地域撤地设市请示,撤消日喀则地域,设置地级日喀则市。同年12月,按照自治区党委布署,日喀则依程序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市党政领导机构。从上述材料能够看出()第33页①政府自觉接收人民监督②民族自治机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职权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关键④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项事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第34页【解析】选C。国务院批复同意了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请示表明民族自治机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职权,②符合题意;“按照自治区党委布署,日喀则依程序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市党政领导机构”,表达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关键,③符合题意;①与材料无关;④说法错误,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务。故选C。第35页【社会广角】走进珞巴族珞巴族,中国人口最少一个民族,只有3000人左右,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珞渝地域。有自己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长久保留着刻木结绳计数记事原始方法。新中国成立后,珞巴族人和西藏第36页其它少数民族一样,也取得了与藏族人同等政治、经济和人身自由权利,历届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都各为珞巴族保留一名代表和委员名额。第37页思索:珞巴族人口只有3000人左右,历届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都各为珞巴族保留一名代表和委员名额。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第38页提醒: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基本标准,各民族只有些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区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受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权利,依法平等地推行应尽义务。第39页关键考点二我国宗教政策1.全方面正确地了解我国宗教政策基本内容内涵(或要求、目标)我国宗教政策实施宗教信仰自由保护信仰宗教自由保护不信仰宗教自由第40页基本内容内涵(或要求、目标)我国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护宗教界正当权益和正常宗教活动,阻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抵抗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第41页基本内容内涵(或要求、目标)我国宗教政策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标准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抗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果断打击宗教极端势力第42页基本内容内涵(或要求、目标)我国宗教政策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本身要求第43页2.弘扬科学精神(1)必要性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遵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态度对待宗教。第44页(2)要求①国家角度: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宣传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社会风尚,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②青年学生: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45页【提醒】我国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正常宗教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勉励和支持公民信教,更不允许党员信教,作为党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第46页【拓展】我国宗教本质与作用(1)本质:在我国,宗教现实状况已发生了改变,但宗教本质没变,宗教在本质上还是唯心主义,其性质并没有因社会制度改变而改变。(2)作用:历史上,宗教主要发挥着消极作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依然存在消极作用。但我们能够对宗教进行引导,限制其消极作用,发挥其主动作用。第47页【知识延伸】1.正确了解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1)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并不是要限制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恰恰是为了保护公民这项权利。第48页(2)不法分子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这些情况存在使得国家有必要对宗教事务进行依法管理。(3)以宗教为幌子或者披着宗教外衣进行违法犯罪活动,都不是正常宗教活动,对这些活动管理不是侵犯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第49页2.正确了解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标准(1)我国宗教采取自治、自传、自养方针,我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支配。(2)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标准,并不是要阻止宗教领域对外交往。(3)我国宗教界对外交往,是我国对外交往一部分。第50页3.宗教政策是一个体系我国宗教政策是一个完整体系,包含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独立自主自办标准、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四个方面内容组成了我国宗教政策整体,缺一不可。第51页4.邪教不是宗教宗教邪教含义是人们对现实生活虚幻反应,是一个唯心主义世界观,又是一支不可忽略社会力量冒用宗教旗号,神化首要分子,宣传迷信邪说,蒙骗群众,非法聚敛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邪恶势力第52页宗教邪教本质是人们对现实生活虚幻反应;宗教组织已成为联络各信教群众爱国组织以非法敛财、精神控制、危害社会为目标,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第53页宗教邪教影响在历史上,消极作用是主要,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起过一定主动作用妖言惑众,破坏社会稳定,聚敛钱财,残害生命第54页宗教邪教对策实施宗教信仰自由,保护正常宗教活动,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果断取缔邪教组织,严惩邪教犯罪第55页【典题探究】3.(·全国卷Ⅱ)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划拨专题经费,大力改进寺庙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截至年9月,全区1787座寺庙实现了国旗、报纸、文化书屋和广播电视全覆盖,1735座寺庙通了路,1730座寺庙通了电,1662座寺庙通了水,1736座寺庙实现了通信覆盖。上述做法()第56页①表明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标准②保障了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③为发挥宗教主动原因提供了有利条件④有利于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第57页【解析】选D。本题以西藏宗教发展为背景材料,意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了解知识能力。西藏自治区划拨专题经费,大力改进寺庙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这有利于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其目标是发挥宗教主动原因,③④正确;①②材料未表达。第58页4.(·江苏单科)西藏自治区教育系统推行以藏语文讲课为主双语教学体系,内地西藏班中学也开设藏语文课;西藏地域现有各类宗教活动场所1787座,每逢重大宗教节日都循例举行各种活动。由此可见()第59页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标准②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主要标志③文化有显著区域特色④我国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第60页【解析】选A。材料中提到在西藏或西藏班中学开设藏语文课,表达了少数民族平等地享受文化权利,故选①;在西藏教育系统中开设双语课,宗教场所多、活动频繁,表达了西藏文化特色,故选③;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主要标志,故②说法错误;我国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社会主义作为一个思想意识,提倡无神论,无法与宗教相适应,故排除④。第61页【社会广角】感激在一座寺庙里,住持送给游客“生活在感恩世界”卡片上有这么话:感激伤害你人,因为他磨炼了你心志;感激坑骗你人,因为他增加了你见识;感激遗弃你人,因为他教会了你应自立;感激绊倒你人,因为他强化了你能力;感激第62页斥责你人,因为他助长了你智慧。感激全部使你取得成就人。思索:利用我国宗教政策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了解。第63页提醒:在我国,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一些教义含有调整人际关系作用,要发挥宗教主动作用。第64页【失分误区·高考警示】失分点1:不能准确了解坚持民族平等内涵及要求疑难纠正:(1)坚持民族平等并不意味着现在已经完全实现了民族平等。(2)坚持民族平等并不意味着要消除民族之间差距,在发展程度上能够存在一定差距。第65页(3)民族平等不但指政治方面平等,还包含经济、文化等方面平等。(4)民族平等并不但指依法平等地享受权利,还包含依法平等地推行义务。第66页对应训练1:国家民委公布《国家民委关于做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管理工作意见》,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学习、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自由和权利。这表明政府()第67页①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标准②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标准③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标准④努力消除各民族之间差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第68页【解析】选B。本题考查处理民族关系基本标准。“保障少数民族学习、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自由和权利”,表达了保障少数民族文化上平等权利,有利于实现各民族文化上共同繁荣,①③正确。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基本政策,②错误。实施各民族共同繁荣并不意味着消除各民族之间差异,④错误。第69页失分点2:对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疑难纠正: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不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也无法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放弃宗教信仰,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第70页对应训练2: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出现非宗教活动场所、非宗教团体违法违规乱设功德箱等牟利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国家宗教事务局、公安部、国家旅游局等六部门联合公布《关于开展整改违法违规设置功德箱等借教敛财问题专题工作通知》,在全国布署开展专题整改工作。材料表明()第71页A.我国坚持宗教信仰自由B.国家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C.我国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D.我国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标准第72页【解析】选B。国家宗教事务局、公安部、国家旅游局等六部门联合公布《关于开展整改违法违规设置功德箱等借教敛财问题专题工作通知》,在全国布署开展专题整改工作,这表明国家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B符合题意;A、D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表达;我国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C说法错误。第73页18推进民族团结坚持宗教政策【热点连线】坚持处理民族关系基本标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政策应联络社会热点:第74页1.重大政策办法。一是针对民族地域制订优惠扶助政策,采取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办法;二是全方面落实我国宗教政策,主动引导宗教发挥主动作用。2.生活场景。生活中符合或违反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现象。第75页【热点点击】情景一浙江省衢州市在开展城市民族工作中,以推进民族工作进小区为载体,以做好城市少数民族服务为伎俩,以实现城市民族关系友好为目标,主动探索城市民族工作新路子,不停提升基层民族工作治理体系组织化程度,推进民族工作社会化。经过畲族三月三、穆斯林开斋节、街道文化艺术节、各民族团结第76页联谊会等载体,开展了一系列文艺活动,从而提升小区少数民族居民幸福感、满意感、归属感,促进了各族居民关系友好。第77页情景二年10月,民族宗教问题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围绕“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处理宗教领域现实问题”主题进行了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宗教工作指明了方向,需深入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讲话精神,认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究。要重视从统一战线第78页角度多去了解不一样群体信仰情况,关注多元文化,借助“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发挥宗教对话作用,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第79页【创新训练】1.国家宗教事务局等部门联合公布《关于勉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意见》提出,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界人士能够为公益慈善事业捐款捐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