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青藏地区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区域地理青藏地区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区域地理青藏地区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区域地理青藏地区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区域地理青藏地区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地理分区青藏地域1/63青藏地域一.位置与范围2/63(一)青藏地域经纬度位置青藏地域8090100110120130°E50°N40°N30°N20N一.位置与范围3/63青藏地域位置青藏地域8090100110120130E50N40N30N20N经纬度位置:27°N~40°N,73°E~104°E4/63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一)青藏地域相对位置5/63青藏地域范围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西藏青海四川位置和范围:位于我国西南,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包含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6/63二.自然地理特征描述青藏地域地形地势特点?1.地形以高原为主2.海拔高3.地势起伏不大4.西北高东南低世界屋脊7/63地形区:包含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内部有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等。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8/63附:“高”成因9/63描述青藏地域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高”影响:1.气候温度特征:冬寒夏凉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地势高空气稀薄10/63描述青藏地域降水空间分布特点。“高”影响:1.气候降水少;由东南向西北递减11/63总结青藏地域气候特征:高寒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冬寒夏凉(气温低),降水少

---------“高”影响

12/63“高”影响:2.植被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3/63(2)为何最大积温带与最大降水量带分布位置不一样?读我国局部区域等积温线和等降水量线图,回答以下问题:(1)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地势特点是()A.东高西低 B.西北高,东南低C.北高南低 D.南北高,中间低B(3)图中③段和④段主要农作物种类造成这种差异原因()A.水稻小麦降水B.青稞小麦地形C.青稞水稻气候D.玉米小麦水源C14/63“高”影响:4.水文湖泊众多,大河源头15/63青海湖、纳木错16/63二、青藏高原自然特征:①雪山连绵,冰川纵横。17/63二、青藏高原自然特征:②地势作波状起伏,草原、荒漠广布。18/63二、青藏高原自然特征:③湖泊星罗棋布,许多大河发源地,多咸水湖。全国最大湖泊——青海湖。水能最丰富雅鲁藏布江19/6320/63河流河源区径流/全流域径流甲0.10乙0.25丙0.49图1表1表1是我国青藏地域主要河流,表1为黄河,长江,澜沧江河源地域径流占全流域径流比重。读图和表,回答下面问题。1.甲乙丙和图上河流对应关系正确是A.③—甲④—丙

⑤—乙B.③—丙

④—甲⑤—乙C.③—甲④—乙⑤—丙D.③—乙④—丙⑤—甲C21/63盆地地形,水汽不轻易扩散,多云雾,太阳辐射弱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高”影响:4.资源太阳能丰富22/63水能丰富23/63盐湖钾盐资源丰富24/636、自然资源:太阳能、水能、地热、风能、钾盐丰富能源和矿产资源太阳能: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原因是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减弱小,抵达地面太阳辐射多);地热能: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羊八井);水能: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横断山区各河、黄河上游(龙羊峡、羊卓雍湖);煤、石油:鱼卡煤,冷湖石油(柴达木盆地);铅锌矿、盐(等):柴达木盆地,察尔汗有最大钾肥厂。25/63青藏地域与长江中下游景观差异为何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和青藏高原景观相差如此之大?

AB26/63高原农牧业有利条件晴天多日照强温差大空气稀薄不利条件气温低无霜期短降水少青藏地域发展农牧业有利及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

-耐寒27/63三、农业——高原农牧业①种植业——河谷农业有利条件:晴天多,日照强,温差大。不利条件:降水少,气温低、无霜期短。主要作物:青稞、小麦、豌豆特点:喜温凉和优质高产。分布:藏南雅鲁藏布江谷地、青海湟水谷地28/63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河谷农业谷地宽广、土地较肥沃,有西南季风带来暖湿空气,地势较低,冬季不受冬季风影响,比较温暖比较温暖、水源较充分、土质较肥沃。日照强,温差大。分析两大河谷发展种植业有利自然条件“高”影响:3.农牧业29/63尤其提醒(1)西北和青藏农业特色为:西北地域,干旱是其主要自然特征,所以农业生产分布在有浇灌水源地域,如宁夏、河套平原利用黄河水浇灌,甘肃河西走廊利用祁山冰雪融水浇灌,新疆绿洲农业是利用天山冰雪融水浇灌;青藏地域不但降水少而且气温低,所以河谷农业是其特色,如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海拔低,有浇灌水源,适宜发展农业。30/63(2)西北、青藏牧场类型及畜种为:西北、青藏地域为我国主要畜牧业基地,但牧场类型不一样,内蒙古为草原牧场,青海、西藏为高寒牧场,宁夏、新疆为山地牧场。放牧畜种:内蒙古为三河马、三河牛;宁夏为滩羊;青藏为牦牛、藏山羊、藏绵羊;新疆为毛肉兼用新疆细毛羊。31/63(3)青藏高原农业分布在河谷地带原因为:①海拔较低,热量条件优越,积温高;②河谷地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③河谷地带,浇灌水源丰富。(4)青藏高原河谷地域青稞产量高原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光照强,光合作用强,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利于有机质积累。32/63(6)青藏高原已经有公路,航空线与外界相通,还要修建青藏铁路原因为:铁路运量大,成本低,连续性好,对沿线地域经济带动作用大,有利于青藏高原资源开发及相关产业发展。(7)入藏铁路需克服世界难题有:高寒缺氧、冻土、生态环境脆弱。(8)冻土对青藏铁路不利影响有:冻土季节冻融作用使路基不稳定,铁路变形,影响铁路运行安全,使铁路修建成本高,技术难度加大。33/63(9)青藏铁路建设主要意义是:①促进沿线人民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发展;②有利于青藏高原地域旅游业发展,并拉动相关产业发展;③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防。青藏铁路修建,说明当代铁路建设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和社会原因。(10)近几年来,三江源地域河流径流量降低原因是:①全球气候变暖,雪线上升,冰川萎缩②过分垦荒放牧,捕杀野生动物,造成植被破坏,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鼠害严重,生态环境恶化。34/63(11)我国雅鲁藏布江谷地成为西藏农业发达地域原因为:①雅鲁藏布江谷地海拔较低,热量条件好,积温高,能满足农作物对热量需求;②河谷地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耕;③临近河流,浇灌水源充分;④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⑤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冬季受寒朝影响小;⑥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较多。35/63青稞主要农作物:青稞、豌豆豌豆36/63温暖温凉严寒寒冻3000m4000m4500m5000m青稞、冬小麦青稞、春小麦青稞喜温凉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无高原种植业37/63

填表比较右图中河流在L1段与L2段两岸农业生产主要差异。主要农作物种类气候类型地形条件L1L2青稞、小麦茶叶、水稻高山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谷地,地势相对低平开阔平坦平原、丘陵38/63藏牦牛

藏绵羊

藏山羊

三大牲畜高寒牧区“高”影响:3.农牧业39/63高原之舟-牦牛40/63藏绵羊41/63藏山羊42/63从气候条件分析,盆地湖盐生产有利条件是什么?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风较大,有利于原材料形成。工业生产:突出特点-工业基础比较微弱,畜产品加工业和采矿业在国内占有一定地位。主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西宁(毛纺)、拉萨(皮革、毛毯)、林芝(毛纺)

43/63四.交通公路运输为主:青藏、川藏、新藏、滇藏铁路:兰青、青藏铁路(西宁——拉萨),南段格尔木——拉萨于年6月以通车航空:有拉萨——北京、成都、西宁、广州等航线44/63“聚宝盆”柴达木盆地矿产分布图云梯溜索独木桥,羊肠小道猴子路45/631.青藏高原发展航空运输有利条件及不利条件:有利条件:空气洁净,大气透明度好,对地面生态环境影响小。不利条件:地势高,地形复杂,气候严寒,气流不稳定,天气多变。46/632.青藏高原已经有公路,航空线与外界相通,还要修建青藏铁路原因为:铁路运量大,成本低,连续性好,对沿线地域经济带动作用大,有利于青藏高原资源开发及相关产业发展。3.入藏铁路需克服世界难题有:高寒缺氧、冻土、生态环境脆弱。4.冻土对青藏铁路不利影响有:冻土季节冻融作用使路基不稳定,铁路变形,影响铁路运行安全,使铁路修建成本高,技术难度加大。47/635.青藏铁路建设主要意义是:①促进沿线人民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发展;②有利于青藏高原地域旅游业发展,并拉动相关产业发展;③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防。青藏铁路修建,说明当代铁路建设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和社会原因。48/6349/63地域北方地域南方地域西北地域青藏地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20253025人口占全国总人口(%)405541地广人稀地域民族与生活50/63思索:当地域占全国1%人口选择居住在哪里?为何?河谷地带。因为河谷相对于高原其它地方地势较低,气温较高。且地势平坦,水源充分。交通便利,适合人类居住。51/63在气温日较差很大雪域高原,藏族牧民往往穿一条胳膊能够露在外面“藏袍”。52/63布达拉宫53/63藏袍54/63青稞酒酥油茶55/631、分析青藏高原地域发展种植业条件,适合种植哪些作物,分布在哪里?2、青藏地域有哪些资源可供人们开发利用?为何青藏地域气温低、太阳能却非常丰富?为何青藏地域地热资源丰富?为何青藏地域水能丰富?3、青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会碰到哪些困难?可能造成哪些环境问题?修建意义是什么?56/63格尔木拉萨西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羌塘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国土整改一:生态恶化57/63近几年来,三江源地域河流径流量降低原因是:①全球气候变暖,雪线上升,冰川萎缩②过分垦荒放牧,捕杀野生动物,造成植被破坏,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鼠害严重,生态环境恶化。58/63三江源地域生态环境恶化严重(1)干旱气候增加,过渡放牧,滥挖药材,植被破坏,土地沙漠化猛烈发展;(2)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量降低;(3)生物多样性种类和数量锐减;严重影响了三江源地域和中下游社会经济可连续发展。1.你认为国家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原因是什么?(三江指黄河、长江和澜沧江)保护世界屋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