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9讲上古人类文明与中古亚欧文明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_第1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9讲上古人类文明与中古亚欧文明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_第2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9讲上古人类文明与中古亚欧文明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_第3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9讲上古人类文明与中古亚欧文明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_第4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9讲上古人类文明与中古亚欧文明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世界古代史从早期人类出现,直到公元15世纪末期,其间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但有一些民族、国家未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连续发展过程。

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起,北非尼罗河流域、西亚两河流域、南亚印度河流域、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欧洲爱琴海地域,相继诞生了多姿多彩古代文明。公元前800年以后,希腊各地建立了城邦国家。罗马则在公元前1世纪后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对以后西方文明有很大影响。第2页

公元5世纪以后,在罗马帝国废墟上形成了法兰克王国等新国家。罗马帝国分裂后,在东部建立了拜占廷帝国。拜占廷文化对东欧各国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并为西方文化复兴提供了许多素材。公元7世纪,日本经过一系列改革,社会政治经济取得发展。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建了伊斯兰教,在传教和征战过程中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建立政教合一政权,8世纪发展为地跨欧、亚、非阿拉伯帝国。在古代世界相对孤立闭塞情况下,伴随经济、政治发展,在欧洲、亚洲和非洲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逐步出现较多交往,现有战争暴力形式,也有商旅往来、文化交流和平形式,而后者对推感人类进步起着更为主要作用。第3页上古两大文明:大河文明(古代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和海洋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中古亚欧文明:亚洲(日本、阿拉伯)、欧洲(西欧封建社会、拜占廷帝国)文明冲撞与融合:暴力冲突(亚历山大东征、罗马扩张)、和平交往(阿拉伯民族、马可·波罗)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第4页第5页第6页第7页第8页

【阶段特征】人类经历了漫长史前时期(原始社会时期)。伴随生产力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非洲尼罗河流域、西亚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等地域,从约公元前3500年开始,陆续出现国家,进入了奴隶社会,大河流域东方文明出现。今后,欧洲希腊、罗马也相继进入了奴隶社会,西方文明开始。从公元五六世纪以后,亚洲、欧洲许多国家和地域在不一样历史背景下,先后进入了中古时代,其社会发展展现出各自特征。第9页人类出现时间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早期人类概述(1)正在形成中人: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人”。它经过长久进化和劳动,终于在使用天然工具过程中学会了制造工具(2)完全形成人:人类经过漫长发展阶段,出现“完全形成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四个进化阶段三大人种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依据人体貌特征)第10页氏族社会母系氏族社会(1)因为群婚缘故,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2)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都以集体为基础(经典代表:该亚神话)父系氏族社会(1)伴随农业和畜牧业发展,以及手工业进步,出现了以交换为目标商品生产(2)男子主要从事犁耕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婚姻关系相对稳定,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3)男子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步取代母系氏族,伴随生产力深入提升,出现了家庭第11页古埃及地理位置非洲东北部概况约公元前35开始,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0,埃及初步统一。国王自称是神化身文明结果(1)最著名文化遗产是金字塔,它是埃及国王陵墓,是权力象征(2)象形文字:古埃及最早使用,是世界上最古老文字之一第12页古巴比伦地理位置亚洲西部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概况公元前35,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奴隶制国家文明结果(1)为维护奴隶主利益,汉谟拉比制订了《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成文法典(2)楔形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第13页古代印度概况约公元前25,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了一些小国;以后,来自中亚自称雅利安人部落入侵印度,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文明结果(1)种姓制度:①背景: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步产生不一样等级,形成严格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②内容: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③影响:激化了当初社会矛盾,并对以后印度社会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2)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佛教(3)创造阿拉伯数字第14页古希腊时间公元前左右,古希腊文明兴起文明表现(爱琴文明)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公元前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在这里兴起。爱琴文明历时约8,先后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出现了一些奴隶制城邦,创造了灿烂文化。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著名奴隶制城邦伯利时间公元前444~前429年克里时代表现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最高峰:①经过抽签,全部公民都能够担任各级官职;②公民大会决定国家一切大事,任何公职人员不能专权;③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公民发给工资或补助,方便贫苦公民广泛参政第15页罗马共和国兴起公元前8世纪,罗马城建立于意大利台伯河畔建立公元前6世纪末,意大利半岛中部出现了罗马奴隶制共和国发展公元前3世纪中期,罗马扩张与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罗马打败迦太基后,完全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域,公元前2世纪中叶,罗马称霸地中海地域灭亡公元前27年,屋大维(奥古斯都)建立元首制,独揽大权,罗马进入帝国时代第16页日本大化改新背景(1)5世纪,大和统一了日本(2)六七世纪时,日本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3)中国唐朝统一和兴盛,新罗崛起,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主持者孝德天皇内容(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2)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时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性质一场自上而下封建性质改革意义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标志第17页阿拉伯国家建立(1)6,穆罕默德开始传输伊斯兰教(2)622年,穆罕默德率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国家;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教历元年(3)630年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成为政治和宗教领袖,使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统一(4)632年,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第18页西欧封建社会建立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是法兰克王国确立(查理·马特改革)(1)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法兰克王国宫相,实施有条件土地分封,得到封地人必须要为封主服兵役(2)9世纪后期,这种封地逐步变为世袭领地,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等级制度特点西欧封建制度关键是封君封臣制,得到土地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我附庸附庸,不是我附庸”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特点表示第19页罗马教廷(基督教会)形成751年,法兰克王国宫相矮子丕平为篡夺王位,与基督教会勾结,成功后,把罗马到拉凡那一片土地贡献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它加强了国王和教会联络,使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地位(1)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土地全部者和西欧封建制度精神支柱(2)在政治上鼓吹教权高于王权,并与王权分庭抗礼(3)在思想文化上更是处于万流归宗垄断地位(4)基督教文明成为中古西欧文明主要组成部分第20页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概况(1)10世纪开始出现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城市,著名有意大利威尼斯、英国牛津、曼彻斯特(2)西欧城市是在教主或世俗封建主领地上产生。伴随城市发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3)十一二世纪,法国一些城市中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斗争,有城市用金钱赎买,有经过武力赢得了自治权,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斗争是一个经典例子意义(1)经济上:城市商品经济开始瓦解封建制度(2)政治上: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3)思想文化上:城市成为世俗文化摇篮,各种大学纷纷在城市建立,为文艺复兴兴起打下了基础第21页拜占廷帝国灭亡衰亡过程(1)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四处征讨,造成国库空虚、财尽民穷。国家无力维护庞大军事力量来统治广袤地域,国土不停被外族蚕食鲸吞。今后几百年,帝国内忧外患不停,日益衰落(2)13世纪上半期西方军队东征,征服并统治拜占廷长达半个多世纪(3)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国王率大军进攻拜占廷,首都君士坦丁堡(现名伊斯坦布尔)陷落,延续了一千多年拜占廷帝国灭亡了衰落原因(1)穷兵黩武,造成国库空虚。国家无力维持庞大军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