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总复习第三单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讲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_第1页
高三地理总复习第三单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讲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_第2页
高三地理总复习第三单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讲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_第3页
高三地理总复习第三单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讲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_第4页
高三地理总复习第三单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讲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地表形态改变内、外力原因1/60某古火山及附近地域地质剖面示意图2/60CA3/604/605/60考点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塑造地表形态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塑造表现形式地壳运动水平运动

组成地壳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运动岩层发生了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及谷地

垂直运动

(升降运动)

组成地壳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运动岩层隆起和凹陷地势起伏改变和海陆变迁变质作用

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岩浆活动

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

岩浆喷出经冷凝形成火山

地震

岩层断裂、错动,引发震动,岩石圈天然震动造成地壳断裂和错动,引发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分类作用速度快速猛烈火山喷发、地震瞬间改变地表形态

迟缓微弱其它形式经漫长地质年代使地表形态发生显著改变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火山喷发和侵入活动)、变质作用、地震

形成大陆与洋盆、山脉和盆地,奠定地表形态基本格局,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6/607/60BD8/609/6010/6011/60【尤其提醒】板块边界与地形关系边界类型示意图实例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常形成海岭、板块内部张裂常形成裂谷东非大裂谷红海消亡边界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常形成高大山脉和巨大高原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常形成海岸山脉、海沟、岛弧马里亚纳群岛及海沟安第斯山脉,秘鲁、智利海沟,太平洋西部海沟、岛弧链12/6013/60CC14/6015/6016/60地质结构类型形态特征(岩层新老关系)

地貌

未侵蚀

侵蚀后

褶皱常形成高大山脉

褶皱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中心老,两翼新)

山岭

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中心新,两翼老)

谷地

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而成山

断层

地堑

两边岩块相对上升,中间岩块相对下降,下降一块狭长凹陷地带

地垒

两边岩块相对下降,中间岩块相对上升,上升一块块状山地

(1)常见地质结构17/6018/6019/6020/6021/60CA22/6023/6024/6025/60火山通道火山锥火山口二氧化硫硫化氢熔岩固体喷发物处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壳微弱地带。不利方面:破坏田园、村镇;引发地震,建筑物坍毁;漂浮火山灰会造成大气污染加剧,能见度降低,影响人们正常生产和生活。有利方面:会给人们带来肥沃火山灰和丰富硫磺资源。26/6027/60外力作用形成地貌形态分布地域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普遍(例:花岗岩球状风化)侵蚀作用风力侵蚀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干旱、半干旱地域(例:雅丹地貌等)流水侵蚀侵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湿润、半湿润地域(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瀑布等)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普通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域(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等)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冰川分布高山和高纬度地域(例: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等)28/60沉积作用冰川沉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高山和高纬度地域流水沉积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颗粒大、比重大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后沉积出山口和河流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风力沉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黄土堆积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域(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黄土等)29/6030/60BC31/60DABCD32/6033/60形式概念影响河段时段溯源侵蚀向河流源头方向侵蚀使河谷不停向源头方向伸长河源、上游河谷发育早期(沟谷期)下蚀垂直于地面侵蚀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上中游河谷发育早期(沟谷后)侧蚀垂直于两侧河岸侵蚀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中下游河谷发育中后期(V型—U型期)34/60类型在流域中空间位置形成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山前山区河流流出谷口,地势平缓,水道开阔,水流放慢,泥沙堆积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连接而形成冲积—洪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面积逐步扩大,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淹没,接收沉积。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和海滨地域河流入海口处,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35/6036/60DA37/6038/60C39/6040/60C41/60D42/60C43/60A44/6045/60A46/60B47/6048/60A49/60C50/6051/60B52/60C53/6054/60D55/60B56/6057/60风力侵蚀、搬运、沉积风力流水(渤海)地壳下陷风蚀城堡、戈壁、沙丘水土流失、沟壑纵横冲积扇、华北平原、黄河三角洲冬春夏秋夏秋改进黄土高原环境,降低水土流失带来危害,使黄河下游泥沙淤积降低,从而减轻黄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