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慧高考病句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李淑慧高考病句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李淑慧高考病句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李淑慧高考病句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李淑慧高考病句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馨寄语语法知识初中不教高中不学高考不考可是在辨析和修改病句时我们又无法回避它,甚至连高考命题都无法绕开它。由此可见,语法知识确有学习必要第1页

高考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

第2页考点阐释

所谓“病句”,是指因为语法、逻辑、修辞等方面使用不妥或不合事理、不合语言习惯而造成表意不清语句。它是历年来高考考查一个重点。

《考试纲领》对病句测试要求是“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D级。病句考什么?第3页

普通来讲,本考点考查范围是病句辨析和修改两大项。高考试卷中通常以两种形式进行考查:一是辨析病句,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在第I卷中,这种形式占多数;二是修改病句,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在第II卷中。

命题特点第4页补点语法句子成份: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汉语中单句正常语序普通是: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第5页(一)主语和谓语(二)动语和宾语(三)修饰语和中心语当代汉语句子成份第6页

主语和谓语是组成主谓句直接成份。从语法角度来说,主语是主谓句陈说对象,谓语是主谓句陈说内容,主语和谓语之间是陈说与被陈说关系。从语义角度看,主语谓语之间有施事、受事、与事、工具等关系。普通说来,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一)主语和谓语第7页

动语和宾语这两种句子成份是相互依存,没有宾语,就没有动语。

他||送给|我一本书。

动语和宾语是谓语组成部分。谓语动词假如不能带宾语,就普通称作谓语;假如带有宾语,则能够分为动语和宾语两个组成部分。(二)动语和宾语第8页

中心语和修饰语相对。

中心语是偏正短语、动补短语里中心成份。因为语法地位不一样,就会有不同中心语。中心语包含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补语中心语。

修饰语是中心语前面或后面修饰成分。修饰语包含定语、状语、补语三种。(三)修饰语和中心语第9页定语和定语中心语定语是名词性成份前边起修饰作用成份,表示“谁()、什么样()、多少”等意义,通常带结构助词“”。一个句子假如有主语或者宾语,而且主语或宾语包含定语和定语中心语,那么定语中心语就是主语或宾语结构中心。(壮丽)故宫、(残破)圆明园,都将留在我记忆里。小舟终于驶进了(风平浪静)港湾。定语第10页

状语是动词性词语前面起修饰作用成份,表示“怎么样、哪里、多么”等意思,通常带结构助词“地”。跟状语相对待是状语中心语。

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他到底安是什么心?状语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伎俩、状态、数量、范围、对象等意义,或者表示一个语气。状语第11页

补语是动词性成份后边表示补充作用成份,表示“怎么样、多少次、多久”等意义,通常前边有结构助词“得”。补语跟宾语中心语相对待。把问题弄明白再说。(结果补语)他急得象热锅上蚂蚁。(程度补语)那阵雨来得猛,去得快。(状态补语)他跳上车子,一阵风似扑来。(趋向补语)

《红楼梦》我看了三遍。(数量补语)故事发生在1949年春天。(时间补语)这东西晒得晒不得。(可能补语)补语第12页第13页第14页第15页第16页第17页第18页第19页第20页第21页第22页第23页第24页第25页第26页第27页第28页第29页第30页第31页第32页强加因果递进关系颠倒第33页顺承关系不过次序混乱关联词搭配不妥第34页递进关系少关联词(6)关联词语在复句中有个位置问题。前后分句主语相同,前一分句连词在主语后;前后分句主语不一样,前一分句连词普通在主语前。至于后一分句,不论分句主语是否相同,是连词都在主语前,是副词则在主语后。句中“不但”应在本句主语“中药”后。第35页第36页答案:A第37页(1)“不过”这个转折复句作了“了解到”宾语,是复句形式短语做宾语。(2)选择复句(3)主谓短语做主语,“是”谓语(可歌可泣)是宾语(4)“然后”承接复句(5)“然而”转折复句第38页单复句辨析

单复句区分能够从这几方面看1·单据只有一套句子成份,只有一个谓语(除连动式,兼语式);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组成,每一个分句都各有谓语。2·复句中每一个分句都不作另一个分句句子成份。它们之间没有包含和被包含语法关系,这与单句中主谓短语和复句形式作成份现象不一样。3·单句句末普通用句号、问号、感叹号,复句分句间普通用逗号、分号、冒号表示停顿。4·复句分句间惯用关联词表示相互间意义关系;单句普通不用关联词,即或用到也是对词语起组合或强调作用,而不是表示分句间关系。第39页第40页第41页十年高考病句类型分析汇总第42页病句类型主要有:

语序不妥搭配不妥成份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备考策略主要有:熟知六种常见病句类型。2.每种病句类型记熟一个例子。3.熟悉常见辨析病句修改病句方法。语法病句逻辑病句第43页辨析和修改病句方法1、整体把握(语感)2、紧缩句子主干3、检验句子“枝叶”4、改少不改多第44页病句探因一、语序不妥第45页

语序不妥

多项定语语序不妥

多项状语语序不妥

关联词语位置不妥

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

事理位置不妥(书上病因4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次序不妥病因5分句之间语序不妥)状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虚词位置不妥第46页例1.她是一位国家队里优异有20多年教学经验篮球女教练。1、多层定语次序不妥她是国家队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优异篮球女教练。(A表领属性—表谁)+(B表数量—表多少)+(C动词性短语—表怎样)(D形容词性短语)(E名词)+

(F名词)定语位于中心语之前。假如有多个定语,这些定语语序是:A、表领属性(这东西是属于谁)或时间、处所;B、指称或数量短语;C、动词或动词短语;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E、名词或名词短语。语序不妥第47页例3.许多附近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利用:句中主语中心词“妇女、老人和孩子”前面有两个修饰语,“许多”表数量,“附近”是地点,这二者位置应对调过来,成为“附近许多妇女、老人和孩子”才通顺,从而判定原句语序不妥。例2.我仔细观察了公园里(领属性)那棵(指称)长了几百年(动词短语)大(形容词)柏树。语序不妥书上例1例2第48页2.多层状语次序(记句子主语+(目标或原因-何时-何地-何范围-何种情态,-表对象)+谓语切记类句2:许多老师昨天(何时)在休息室里(何地)都(范围)热情地(何种情态)同他(何对象,“谁”)交谈。例:.那位失主在电视台昨天为表谢意又真挚地为小赵点了一首歌。

正确语序应是:

①表目标或原因介宾短语②时间词后处所词③普通副词(范围、语气)④情态动词或形容词⑤表对象介宾短语+中心词切记类句1:那位失主为表谢意(原因)昨天(时间)在电视台(处所)又真挚地(情态)为小赵(对象)点了一首歌。语序不妥第49页①留在幼稚园孩子们,都甜蜜一个一个地睡在床上。

利用:句中谓语中心词“睡”前面有三个修饰语,“甜蜜地”表情态,“都”表范围,应放在数量词“一个一个”后面,从而判断出原句是病句。②美国有十五个州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受平等地位。

利用:句中动词“享受”前有两个修饰语,“在娱乐场所”表何地,“与白人”表何对象,这两个修饰语位置应对调过来,才符合次序,从而判定原句语序不妥。①留在幼稚园孩子们,一个一个都甜蜜地睡在床上。

②美国有十五个州禁止黑人与白人在娱乐场所享受平等地位。练习语序不妥书上例1例2第50页3、关联词语位置不妥复句中关联词语序分两种情况,同一主语,主语在前,格式为:主语+前关联词……主语+后关联词……不一样主语,关联词在前,格式为:关联词+主语……关联词+主语……第51页例句①他假如再犯类似错误,学校就有开除他危险。利用:读句子,确定原句要表示意思是:他再犯错误,他将被开除。属于同一主语情况,而原句后一句关联词“就”前面用是“学校”,格式不对。

例句②天气不论发生怎样改变,但他还是坚持到体校去锻炼。

读句子,能够看出原句有两个需要陈说主语,一是“天气”,一是“他”,应用第二种格式,故应把“天气”放到“不论”后面,从而判断出原句是病句。

改为:不论天气发生怎样改变,但他还是坚持到体校去锻炼。

改为他假如再犯类似错误,就有被学校开除危险第52页关联词语位置不妥练习1、他假如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假如”应移到“他”前面)2、一个省文化系统假如能担负起当地文化传统使命,那么这个省文化底蕴就会得到保持,而不至于中止和流失。(“假如”应移到句首)3、美国政府假如对进口钢铁实施紧急限制办法,那么几乎全部国家钢铁业都会成为打击对象。

两个分句主语不一样,第一分句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前;“假如”位置不妥,应放在“美国政府”前。书上病因6两个例子第53页4、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例1.我国石油生产,基本供给国内。(“石油生产”应为“生产石油”)例2.近年来,伴随教育教学改革不停深化,高校学生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显著提升。

(句中主语“高校学生培养”与后面后谓语搭配不妥,原因是主语中心语“学生”和定语“高校培养”位置颠倒了,应改为“高校培养学生”。)第54页5、状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例1:这次会议对节约原材料问题也交换了广泛意见。例:2:市场经济概念虽已深入人心,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市场在人才配置中充分作用。第55页6、事理位置不妥(书上例题7—10)例1: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

例2:学生、领导、老师都参加了开学仪式。例3:对于自己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索着。(应改为“对于自己路,他们在思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例4:强强联合制作大戏,让人们不但看到了中国戏曲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当代化问题上迈出可喜一步。辨清逻辑关系,判定先后主次(并列成份之间往往存在着事理先后轻重大小等关系)第56页7·虚词位置不妥(书上例题5·6)(1)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且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语气肯否词。其中否定副词普通紧挨着介宾短语,放在前面,不然就出现错误。(2)看到介词,注意介词结构位置是否恰当,看是否造成谓语残缺。(3)助词包含结构助词时态助词语气助词等。看到助词,注意其位置是否恰当,看是否造成语病。第57页书上261页即时小练第58页二、搭配不妥第59页

搭配不妥

主干成份

枝叶成份呼应成份主谓搭配不妥(书上病因2)动宾搭配不妥(书上病因1)主宾搭配不妥(书上病因3)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妥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妥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妥关联词语搭配不妥(书上病因4)并列词语之间不能完全对应第60页例1、因为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无公害蔬菜生产量除供给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例2、这位高能机械工程师出众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国内相关单位采取,并受到国外教授赞赏。

主语部分是一个并列结构,谓语部分也是一个并列结构,句中“出众工作”与谓语“被采取”不能搭配。主谓搭配不妥第61页例4.伴随改革开放深入深入,我国人民消费观念、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都有了显著提升和转变。

主语是并列短语“消费观念、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谓语是“提升和转变”,其中“消费水平”只能用“提升”,“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只能用“转变”,应将“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对调。例3.挖土方开始了,我们任务和工期都十分沉重而担心。

这句话主语和谓语,双方都是并列短语而又都不能全方面搭配。“任务和工期”能够用“担心”来陈说,但不能用“沉重”来陈说,”沉重”只能说明其中“任务”,不能说明“工期”。改为:挖土方开始了,我们任务沉重,工期担心。第62页

小窍门:并列短语能够充当主语,也能够充当谓语。有时,一个句子主语和谓语或者有一方是并列短语,或者双方都是并列短语。凡是有并列短语作主语或谓语,双方就必须能全方面搭配,决不能有一个词同另一方搭配不了。不然,就会产生主谓不搭配问题。书上262页例题15--17第63页例2、芙蓉镇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窝藏坏人坏事,对她这个外来干部欺生。例1、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乡亲,那是我从小就住惯了山区所特有石头和茅草搭成小屋,那崎岖街道,那熟悉可爱乡音。动宾搭配不妥小窍门:出现多个宾语或并列短语充当宾语时、往往有一个词同动词不搭配。书上261页例题13-14第64页例3、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久间,屡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

主语“李明德”和宾语“单位”搭配不妥。把第一个“单位”改为个人,第二个“单位”去掉。或者前面改为“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时所带部队”例4、五一路乒乓球馆是经体育局和民政局同意专门推广乒乓球运动团体。

主语“乒乓球馆”和宾语“团体”搭配不妥,把“团体”改成“机构”或者“单位”。主宾搭配不妥书上262页例题18---20第65页例1、“东北小品火起来了!”当全方面了解赵本山、潘长江等辽宁喜剧演员小品演技及其效果时,你才能把握这句话深刻而宽广内涵。定语中心语搭配不妥例2、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采集50万朵花粉。采集50万朵花粉第66页例3、他渐渐地爬起来。状语中心语搭配不妥例:人们都以亲切目光注视和倾听着这位残疾人作家讲话。小窍门:并列成份作定语或状语、中心语,往往有部分定语或状语不能同中心词搭配。第67页

当语句中出现了“能否”、

“是否”、

“有没有”之类两面词时,我们应首先考虑这个句子可能犯有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妥毛病。两面同一面不搭配第68页★投资环境好坏,服务质量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高低,都是地域经济健康发展主要确保。◆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好坏""优劣""高低"都是两方面,后文假如仅仅是"发展"话,还有快慢之分,而句中是"健康发展",只能是首先,显然无法同前面对应。

第69页

一个语句出现了关联词,我们要想到关联词是否放错了位置,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尤其是成对搭配使用关联词语,不能随意改换,不然就会影响到意思准确表示。

关联词语不搭配第70页例1、只有恪守学术道德,就会消除学术腐败,净化学术界。(“只有”不能与“就”搭配)例2、应用这种罗盘,假如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

“假如”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第71页①不论干部和群众,毫不例外,都必须恪守社会主义法制。

②因为作者没有很好地掌握主题,单凭主观想像,加入了许多无须要情节和人物,反而大大地减弱了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

③几天来,朝鲜艺术家们在北京参观、访问、演出,不论走到哪里,哪里就响起热烈掌声,这表达了中朝两国人民深厚情谊。

例①中“不论”是表无条件关联词语,后面不能带并列关系短语,只能带选择性短语,“干部和群众”应改为“干部或群众”。例(②“因为”表示原因,

“反而”表示递进,二者不能搭配。原句是因果关系复句,应把“反而”改成“所以”。例③“不论”后面惯用“也、都、总、还”来呼应,而不能同“就”搭配,可删去“不论”。

关联词语不搭配练习第72页书上263页例题21—22即时小练第73页三、成份残缺(赘余)第74页

成份残缺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修饰语残缺介词残缺第75页主语残缺例1、南北朝时期,因为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工商业经济发展,为隋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去掉“因为”

例2、因为她这么好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赞扬。

“得到”主语是什么?应改为“因为这么好成绩,她得到了……”。例3、看到老师认真负责工作,忘我劳动,使我很受教育。

是谁“看到老师认真负责工作,忘我劳动”呢?是什么“使我很受教育”呢?都无交代。把“使”删掉,“我”就做了前后两句主语。还有一个改法:删掉“看到”,“老师------忘我劳动”这个短语做全句主语。第76页例4、《王老虎抢亲》中江南才子周文宾男扮女装,被王老虎抢回家,把他送到妹妹王秀英房中。例5、他是位廉洁奉公好干部,得到了人民拥戴,并安排他担任了县长职务。主语本是“周文宾”,但到第三分句却暗中更换了主语,致使“把他--房中”缺主语。应将“把他”连同前头逗号删去。

前两个分句主语是“他”,而最终一个分句却暗中更换了主语。可在第三分句前加“上级”,“并”可删;也可改为“他被上级安排担任了县长职务”。

书上263页例题23--24第77页★语文是各门学科基础,学习自然科学假如不掌握语文这门工具,就不可能正确了解其它学科题意、概念和原理,不可能有条有理、严密思维能力。

谓语残缺

养成是第78页练习1.他就主动参加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责任。(缺谓语,在“参加”前加上“负担”)2.王城景区地处沂蒙山腹地沂水县泉庄乡,以沂蒙七十二固之首纪王崮为中心,以商周时期纪国迁都至此历史故事为主题整合建成4A级景区。(“4A级景区”没有谓语,在“以沂蒙”前加“是”)书上264页例题25--26第79页★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

宾语残缺◆依据纪律处罚方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顿参加今年余下全部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道路处罚第80页

◆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难题都难不倒你。(缺宾语,在“肯吃苦”后加上“决心”)书上264例题27--28第81页★汽笛声在古刹上空回荡,经久不息,震撼着这座悠久古刹。

定语残缺◆安排这项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初间内一项繁重任务。历史长修饰语残缺第82页书上264页例题29----31介词残缺第83页

成份赘余烦琐(堆砌词语)重复滥用虚词第84页

啰嗦1、初秋天气清凉多了,太阳已不像夏天那样酷热地悬挂在高空。2、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距离。3、应聘外国教授正式工资普通应高于或维持试用期工资而不能低于试用期工资。(已经有恰当宾语“十里路左右”,应删去“距离”)(已经有“高于或维持”来限定,明白地排除了“低于”情况,再用“低于试用期工资”,是罗嗦,应删掉)第85页4、五星啤酒厂决定给陈新瑶等二人留厂察看两年处罚,受处罚期间每个月只发生活费,并免发奖金。(第二个句子前面己说明“只发生活费”,己排除了发放奖金,再说“免发奖金”,罗嗦,应删掉)书上265页例题32--33

啰嗦第86页

重复1、看着众多莘莘学子求知目光,他更感责任重大。2、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该信用社大力支持农村特色经济发展,重点向特色化、优质化、技术化农户优先发放贷款。3、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企业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出元。4、今天我们学校来了大约一百多位左右参观者。5、你认真学,今年高考必定能考最少540分以上。书上265例题34-35第87页

虚词滥用1、只会空想人一切都只会付诸于东流之水。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自我保护意思,使消费者权益得到最大程度保护。(1999全国题)3、他们试制了十九个心脏瓣,从而填补了我国在生物瓣替换领域空白。4、从这个故事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5、我这次考不好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要求仔细审题。第88页书上265页例题36即时小练书上266—267页常见词语赘余和虚词赘余第89页四、结构混乱第90页

结构混乱两种不一样句式杂糅反客为主

中途易辙第91页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式不一样、结构各异短语或句子混杂、纠缠在一起,造成关系套叠表意不清,这就犯了结构混乱毛病,也有些人标之为杂糅。这种结构混乱(或句式杂糅)句子。结构混乱

表现为:作者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上;一句话结构已经完整,却把它最终一部分作另一句开头;一句话说了二分之一,又另起炉灶,一句;或把上半句主语以外成份用来作下半句主语,所以而纠缠。第92页两句混杂例1、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人们也觉悟起来。分析:两种不一样说法糅在一起。修改:

“被……束缚”和“束缚下”两种结构纠缠不清。要么选取“被……束缚”,要么选取“在……束缚下”。书上267例题37-38第93页例2、怎样才能让大家富起来?关键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知识贫乏必定造成财富贫乏,财富充分往往是以知识充实为前提。例1、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责任。分析:前句话尾作后句头。修改: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责任”凑在一块儿,应删去“我们”。“关键问题是知识”或“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例3、不难看出,这起显著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第94页例1:中国人民自从接收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革命在毛泽东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中途易辙

分析:一句话说了二分之一,突然另起炉灶,暗换主语,重来一句。修改:“中国人民自从接收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怎么样?作者应接下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书上268例39—41即时小练第95页下面再列举几个常见杂糅格式:

本着……为标准(本着……标准;以……为标准)

以……即可(以……为宜;……即可)

是为了……为目标(以……为目标;是为了……)

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因为……下(因为……;在……下)

原因是……造成(原因是……;是由……造成)

经过……下(经过……;在……下)是出于……决定(是出于……;是由……决定)

借口……为名(借口……;以……为名)

是因为……原因(是因为……;……是原因)

有……组成(有……;由……组成)

靠是……取得(靠是……;是……取得)

关键在于……是十分主要(关键在于……;……是十分主要)

围绕以……为中心(围绕……中心;以……为中心)

大多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

成份是……配制而成(成份是……;由……配置而成)

是因为……结果(是因为……;是……结果)补书上269页第96页五、表意不明第97页

表意不明

歧义

指代不明词性两可词义两可修饰两可(书上病因2)停顿两可模棱两可代词指代对象不明确(书上病因1)第98页表意不明“表意不明”是指句子表示内容、意思等使人不易了解或不止一个解释。它包含歧义和指代不明。

每个句子在特定语境里都有明确意思。假如意义不确定,既可作这种了解,又可作那种了解,表示意思游离不定,于是产生歧义。第99页

歧义1、自行车管理员阿伟工作认真负责,今天,他巡视了几遍后,发觉高一(2)班有三辆车没有锁。锁是名词?动词?报废?报了发票?2、我买那只灯泡早就报销了。——词义两可3、数百位死难者亲属出席了盛大葬礼。——修饰两可----词性两可第100页

歧义4、山上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人喝。5、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利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6、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企业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元。——停顿两可——模棱两可7、一辆乳黄色和浅红色电车从身边飞驰过去。

轻易使人误会为两辆颜色不一样电车。可把“和”字改为“夹”字,或在“一辆”后加“漆了”二字

书上270页例题44第101页

指代不明例1、美国政府表示依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办法,经济学家对此看法是否定。例2、忠王李秀成被清兵抓住砍头时是不是表现得很勇敢呢?从一些历史资料看,并不是这么。例3、在离开学校已经20年今天,也已为人师表我还清楚记得那次劳动之后老师对自己评价。

在句子中出现“这”、“这么”、“那”、“那样”、“此”、“他(她它)”、“他(她它)们”等代词时,我们需确认一下它们所指代对象是否明确。第102页书上269页例题42-43270页即时小练第103页六、不合逻辑第104页

文句不但要合乎语法规则,还要合乎事理。有句子不通顺,并不是语法结构毛病,而是不合逻辑。不合逻辑指句子使用概念不清,判断不恰当,推理不合逻辑性等。(句子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不合逻辑不合逻辑自相矛盾概念范围不清(书上病因1)判断不恰当不合事理数字表示不正确第105页【例1】现在许多学校允许学生上课时喝水、上厕所,甚至在老师讲课中插嘴,这些从来被看作违反纪律行为已经得到纠正。

学生们种种行为现在已被认可,前面说“允许”,后面说“纠正”。——自相矛盾【例2】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担心排练之中。“日前”是“几天前”意思,与“正在”矛盾。——自相矛盾★对策:看句子中是否有说法不一致地方、相互冲突地方。第106页【例3】科学发展逼得反科学人不得不戴上伪科学面具来反对科学。[析]“伪科学”这一概念用错了。“戴上……面具”就是表里不一,“伪科学”是“反科学”,“戴上伪科学面具”实际上就不是反科学。应改为“戴上科学面具来反对科学”。——概念范围不清【例4】地震发生之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当前灾区群众已住进了暂时帐篷,预防余震再次发生。[析]前面并未提到“余震”,怎能说“再次发生”?“再次发生”当指“地震”。“余震”用错了。(另外,地震、余震都不能可能“预防”。可改为“以防地震再次发生”或“以防发生余震”。)【例5】市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生活用具和床上用具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