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校石油工程专业与就业_第1页
论我校石油工程专业与就业_第2页
论我校石油工程专业与就业_第3页
论我校石油工程专业与就业_第4页
论我校石油工程专业与就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我校石油工程专业与就业(热能与动力工程09唐锐2009441094)摘要: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是我校的特色专业,有着悠久历史,学院拥有石油工程,油气储运,油气资源勘查,地质学等专业,已成为我国石油工业高层次应用性人才重要的培养基地。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以及与国家多项大型科研项目合作,如今我校的石油行业在油气井井控技术,石油工程HSE风险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就业方面,学校每年一届的双选会,石油专场都有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及用人单位来校遴选。每年我校都会为石油行业输送大量人才。石油毕业生就业率在学院一直名列前茅。关键词: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内领先水平就业压力Abstract:OilandNaturalgasenggineeringisacharacteristicprofessionalofmycollege,ithadalonghistory,andRegentCollegeowndfourprofessnional,itwasoilenggineering,gasstorageandtransportation,Oilandgasexploration,Geologyandsoon.Allthisprofessionalshadbeenabaseonmycountry’shigh-leveloilindustrytotrainningtalentpersons.Afteryearsofdevelopmentandaccumulation,andwiththenationalprojectcooperation,nowadaysoilenggineeringofmycollegehaveatoplevelintheoilwellcontroltechnology,theriskmanagementoftheoilenggineeringHSEandsoon.Inemploymentaspect,everyyeartherewillbeadoublechoosewill,Intheoilenggineering`sspecial,therewillhavethecompanyofCNPCandSINOPECtochoosetalentpeople.Employmentrateofoilenggineeringinourcollegestillcontrolonahighlevelintheseyear.石油工程学院的简介,起源和发展重庆科技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普通全日制本科院校。由原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原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其中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1年,其前身为"西南石油工业专科学校",是为发展新中国石油工业而最早筹建的石油专科学校之一。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是科技学院的主体的二级学院,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累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已成为我国石油行业培养和输送毕业生2万多名,成为我国石油工业高层次应用性人才重要的培养基地。学院目前有本科专业4个。在校学生2800多人,其中本科生1600人。有教职工近90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9人,博士23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占70%以上,有重庆是学术科技带头人1人,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3名,教育部及西部人才计划资助者4名,重庆是安全生产专家2人,兼职硕士生导师10名,兼职博士导师3名。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油层物理是重庆市级本科精品课程,石油工程教学团队是重庆市教学团队,石油工程专业是重庆市和教育部批准的特色专业建设点。油气井工程学科被列为重庆市重点建设学科,油气田开发工程学科是学校重点建设学科。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及主研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创新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科技项目和横向合作项目100多项,年均完成科研经费1400多万元。在国内外发表科研论文300多篇,其中被EI、ISTP收录的2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0余部,教改立项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8项。学院在油气井井控技术、石油工程HSE风险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坚持产学研合作和开放办学,有IADC(国际钻井承包商协会)国际井控培训中心,国家安全生产甲级评价资质、国家安全生产二级培训机构、中石油HSE培训与咨询中心、中石油井控培训资质。有校内较完善的石油工程实验、实训场所,在石油工程应用技术培训方面成效显著。[1]石油工程学院专业介绍钻井技术本专业是石油与天然气行业的主干专业,2003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高等工程专科示范专业”称号。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油气钻井技术的发展需求,具备一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钻井基本理论、工艺技术、生产运行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油气钻井方面的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基本技能,获得油气钻井操作和技术人员基本训练,能从事油气钻探施工与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本专业分三个专业方向:钻井技术、涉外钻井和现代司钻。钻井技术方向:培养从事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工程设计、施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涉外钻井方向:培养获得钻井工程技术初步训练、具有较好外语水平、能参与国际石油钻井工程服务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现代司钻方向:培养获得钻井工程技术初步训练、具有较好外语水平、具有现代电动钻机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钻井机械、钻井工程、海洋钻井、试油工程、钻井仪表及自动化、油气层保护技术、HSE风险管理等。学制及文凭:全日制专科,学制三年,颁发专科文凭。事城市天然气、液化气等燃气的生产、储存与输配,设备的维修,施工、设计与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金工与焊接、工程流体力学、泵与压缩机、油品分析、液化气供应技术、管道及油罐施工与管理、燃气理论与输配管网、燃气生产与供应、燃料燃烧与器具、HSE风险管理等。学制及学位:全日制专科,学制三年,颁发专科文凭。共八大石油专业,基本涵盖石油专业领域。[2]毕业方向及就业专业毕业方向钻井技术毕业去向:适宜从事陆地和海洋钻井工程、试油、井下作业等技术和生产管理工作、钻井工艺设计、研究工作;还可从事探矿、盐业和地热开发等工作。油田化学应用技术毕业去向:可在油田钻井队、油田钻井泥浆公司、油田采油厂、油田井下作业公司、油田环保所、油田分析检测中心、油田化学助剂厂等企业从事生产工艺运行、生产管理、产品开发、产品质量监测等方面的工艺技术和技术管理工作,以及一般的工艺设计工作。油气开采技术毕业去向:适宜从事陆地和海洋油气田开采、试油、井下作业工程等技术和生产管理工作、油气开采工艺设计和研究工作。油气储运技术毕业去向:主要面向油气田、管道局、炼油厂、规划院、设计院、建筑公司、石油公司及城市配气公司、民航及交通运输部门、各类化工企业从事油、气、水集输、管道输送、油品储存、燃气输配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组织、技术监督、生产管理、科学研究及油气营销等工作。应用化工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加工方向)毕业去向:可在炼油厂、天然气净化厂、合成氨厂、甲醇厂等石油化工型企业及石油公司、油库、加油站和其他大、中、小型化工企业从事生产工艺运行、生产管理、产品开发、产品质量监测等方面的工艺技术和技术管理工作,以及一般的工艺设计工作。石油与地质勘探技术毕业去向:适宜从事油气钻井地质录井,油气藏开发地质分析,物探及测井地质解释,科研院所、高校的地质实验分析等技术及管理工作,亦可从事地下水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工作。石油工程毕业方向:主要面向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中型石油行业,从事油气钻井、油气开采等方面的设计、施工及技术服务、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化学工程与工艺毕业方向:主要面向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石油和石化行业,从事油气田应用化工技术方面的工程设计、产品和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施工和及技术服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城市燃气工程技术毕业去向:主要面向在城市天然气公司、配气站、燃气设备生产厂、液化气站、液化气生产厂、城市加油加气站等单位从事生产运行管理、施工组织和工艺设计等工作。就业每年双选会,都有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石化旗下公司来校遴选。石油专业历来是热门专业,石油专业人才也算是紧缺型人才,全国各大油田都有很大的需求量,但面临如今石油专业毕业生逐年递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