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_第1页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_第2页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_第3页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_第4页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13-XX-2016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XX-XX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estingconcretestrength

bydrilledcoremethod

2016年X月X日发布2016年X月X日实施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前言

本规程是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组织申报2014年全省住房和

城乡建设系统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通知》(闽建科[2014]14号)要求,由福建省

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相关单位经试验研究和广泛调查,总结了我省钻芯法检测

混凝土强度的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有关技术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

上,制订了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为:1.总则;2.术语与符号;3.主要设备;4.芯样的

钻取;5.芯样的加工和试件的技术要求;6.芯样试件的试验和抗压强度值的计

算;7.强度推定。

本规程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

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

给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节能与科技处(地址:福州市北大路242号,

邮编:350001)和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福州市仓山区金塘路52号,

邮编:350028),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规程参编单位: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

目次

1总则……………………1

2术语与符号………………2

3主要设备…………………4

4芯样的钻取………………7

5芯样的加工和试件的技术要求…………8

6芯样试件的试验和抗压强度值的计算…………………9

7强度推定…………………10

7.1一般规定……………11

7.2钻芯确定混凝土强度推定值………11

7.3钻芯修正方法………………………12

附录A:混凝土抗拉强度测试方法………11

附录B:推定区间系数表…………………13

附录C:芯样试件抗压强度偏差量离群值的检验………14

附录D:离心成型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结果评定………14

本规程用词说明…………14

附:条文说明………………16

1总则

1.0.1为规范钻芯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在我省的应用,保证检测精度,提高检测结果

的可靠性,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钻芯方法检测采用普通成型工艺施工、制作的现浇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制品及采用离心法成型的高强混凝土制品(以下简称离心高强制品)等结构或

构件实体的混凝土强度。

1.0.3钻芯检测混凝土强度除应符合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与符号

2.1术语

2.1.1钻芯法drilledcoremethod

利用专用钻机,从现浇混凝土结构或制品混凝土中钻取相应规格芯样以检测混凝

土强度的方法。

2.1.2离心成型高强混凝土制品spunprecasthigh-strengthconcreteproduct

在工厂和现场采用离心成型工艺预先制作的混凝土构件,所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

级不低于C60,常见的有PHC管桩。

2.1.3标准芯样试件standardcorespecimen

取芯质量符合要求且芯样公称直径为100mm、高径比为1:1的混凝土圆柱体试件。

2.1.4混凝土强度推定值estimatedstrengthofconcrete

结构或构建混凝土在检测龄期相当于边长为150mm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分布中的

0.05分位值的估计值。

2.1.5置信度confidencelevel

被测试量的真值落在某一区间的概率。

2.1.6推定区间estimateinterval

被测试量的真值落在指定置信度的范围,该范围由用于强度推定的上限值和下限

值界定。

2.1.7混凝土抗压强度值compressivestrengthofconcrete

由芯样试件得到的结构混凝土在检测龄期相当于边长为150mm立方体试块的抗压

强度。

2.1.8检测批inspectionlot

混凝土强度等级、生产工艺、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相同,

由一定数量构件构成的检测对象。

2.1.9随机抽取drawanitematrandom

在检测批中的每一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均等的抽取方法。

2.2符号

A—芯样试件截面面积;

F—芯样试件试验得到的最大测试力;

H—抗压芯样试件的高度;

D—芯样试件的平均直径;

h—芯样内含钢筋轴心与芯样较近一端面的距离;

d—芯样内含钢筋的直径;

Scor—芯样试件强度样本的标准差;

f1—芯样内含钢筋修正系数;

c

fcu—间接方法得到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

fcu,e—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fcu,cor—芯样试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

fcu,e1—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推定上限值;

fcu,e2—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推定下限值;

k1,k2—推定区间上限值系数和下限值系数;

Δf—修正量。

3主要设备

3.0.1钻取芯样及芯样加工、测量的主要设备与仪器均应有产品合格证,计量器具应

有检定证书并在有效使用期内。

3.0.2钻芯机应具有足够的刚度、操作灵活、固定和移动方便,并应有水冷却系统。

钻芯机主轴的径向跳动应小于0.05mm,轴向窜动应小于0.1mm。

3.0.3钻取芯样时宜采用粒度、浓度、胎体硬度适合钻芯要求的人造金刚石薄壁钻头。

钻头胎体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缝、缺边、少角、倾斜及喇叭口变形。钻头与钻机钻轴

的同轴度偏差不得大于0.3mm,钻头的径向跳动不得大于l.5mm。

3.0.4探测钢筋位置的定位仪,应适用于现场操作,最大探测深度应不小于60mm,探

测位置偏差不宜大于±5mm。

3.0.5芯样试件宜采用双刀锯切机加工。加工时应将芯样固定,锯切平面垂直于芯样

轴线。配套使用的人造金刚石圆锯片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且在锯切过程中应进行淋水

冷却。

3.0.6芯样试件宜采用研磨机或补平装置进行端面加工,除应保证芯样的端面平整外,

尚应保证芯样端面与芯样轴线垂直。

3.0.7压力试验机测量精度应为±1%,应能连续加载而不发生冲击并具有足够大的

量程,保证试验荷载在满量程的20-80%之间进行。压力试验机的承压板必须具有足够

的刚度,板面平整光滑,球座灵活轻便。承压板的直径应不小于试样直径,且不宜大

于试样直径的两倍。

4芯样的钻取

4.0.1采用钻芯法检测结构混凝土强度前,宜具备下列资料:

1工程名称(或代号)及设计、施工、监理、建设、混凝土生产、制品生产单位

名称;

2现浇混凝土结构种类、外形尺寸及数量,对于制品还需提供相应的品种、型

号及规格;

3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

4检测龄期或制品成型日期,原材料(水泥品种、掺合料、粗骨料粒径等)和立

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5现浇混凝土结构或制品质量状况和施工中存在问题的记录;

6有关的结构设计施工图等。

4.0.2芯样宜在现浇混凝土结构或制品的下列部位钻取:

1结构或制品受力较小的部位;

2混凝土强度具有代表性的部位;

3便于钻芯机安放与操作的部位;

4避开主筋、预应力筋、螺旋筋密绕、预埋件和管线的位置及模板合缝处;

5当进行离心高强制品的混凝土强度仲裁检测时,钻取芯样位置应距制品两端

1.5m以上,且芯样的取样间距不宜小于1m。不得在已破损的构件上钻取。对于PHC管桩

制品,不得在沉桩或沉桩后的管桩桩身上钻取。

4.0.3抗压试验的芯样试件宜使用标准芯样试件,其公称直径不宜小于骨料最大粒径

的3倍;也可采用小直径芯样试件,但其公称直径不应小于70mm且不得小于骨料最大

粒径的2倍。

4.0.4钻芯机就位并安放平稳后,应将钻芯机固定。固定的方法应根据钻芯机的构造

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以便工作时不致产生位置偏移、跳动,使钻芯机主轴与

被钻取芯样的制品的外表面切线相垂直。

4.0.5钻芯机在未安装钻头之前,应先通电检查主轴旋转方向(三相电动机)。

4.0.6钻芯时用于冷却钻头和排除混凝土碎屑的冷却水的流量不宜小于3L/min,水

压不宜小于0.1MPa。

4.0.7钻取芯样时应控制进钻的速度。钻取过程中若发现钻孔倾斜或发生偏离,应立

即停机并查找原因。

4.0.8芯样取出后应立即检查外观。若所取芯样高度及质量不能满足要求,则应重新

钻取芯样。

4.0.9将芯样取出并稍晾干后,应立即按顺序编号排列,不得随意颠倒、更换、丢弃。

芯样上应注明序号、取芯位置、取样日期等信息,并可现场拍摄照片作为取芯时的原

始记录。

4.0.10芯样应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在运输和贮存中损坏。

4.0.11现浇混凝土结构钻芯后留下的孔洞应及时进行修补,对于PHC管桩制品,钻芯

后不得继续使用。

4.0.12在钻芯工作完毕后,应对钻芯机和芯样加工设备进行维修保养。

4.0.13钻芯操作应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规定,并应遵守钻芯现场安

全生产的有关规定。

5芯样的加工和试件的技术要求

5.0.1芯样加工应由熟练的试验人员完成。

5.0.2抗压芯样试件的高度与直径之比(H/D)宜为1.00。

5.0.3芯样试件内不宜含有钢筋。如不能满足此项要求,抗压试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标准芯样试件,每个试件内最多只允许有二根直径小于10mm的钢筋;

2公称直径小于100mm的芯样试件,每个试件内最多只允许有一根直径小于10mm

的钢筋;

3芯样内的钢筋应与芯样试件的轴线基本垂直并离开端面10mm以上。

5.0.4采用双刀锯切机加工芯样时,应将芯样固定,并使锯切平面垂直芯样轴线。每

个芯样应只加工成一个试件。锯切时必须将芯样的浮浆、水泥净浆及砂浆层锯切掉。

锯切过程中应采用水冷却圆锯片和芯样。若采用双刀锯切机锯切后的芯样端面不能达

到本规程5.0.6的规定,宜采取在磨平机上磨平端面的处理方法,也可采用下列处理

方法。

1用环氧胶泥或聚合物水泥砂浆补平;

2抗压强度低于40MPa的芯样试件,可采用水泥砂浆、水泥净浆或聚合物水泥砂

浆补平,补平层厚度不宜大于5mm;也可采用硫磺胶泥补平,补平层厚度不宜大于

1.5mm。

5.0.5对于取自现浇混凝土结构或制品的芯样,在试验前应按下列规定测量试件的尺

寸:

1平均直径用游标卡尺在芯样试件中部相互垂直的两个位置上测量,取测量的算

术平均值作为芯样试件的直径,精确至0.5mm;

2芯样试件高度用钢卷尺或钢板尺进行测量,精确至1mm;

3垂直度用游标量角器的两只脚分别紧贴于芯样侧面和端面,测出其最大偏差,

一个端面测完后再测另一端面,精确至0.1°;

4平整度用钢板尺或角尺紧靠在芯样试件端面上,一面转动钢板尺,一面用塞尺

测量钢板尺与芯样试件端面之间的缝隙,精确至0.01mm。

5.0.6对于取自离心高强制品的芯样,在试验前应按下列规定测量试件的尺寸:

1平均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芯样上、中、下3个部位相互垂直的6处直径,取其算

术平均值,精确至0.1mm;

2芯样试件高度用用游标卡尺测量芯样端面0°、90°、180°、270°4处的高度,

取其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mm;

3芯样平行度用游标卡尺测量芯样高度的最大值、最小值,求其差值,精确至0.

lmm;

4芯样圆柱度用钢板尺靠在芯样的母线上,并沿圆周方向转动,用塞尺测量其与

芯样表面之间的最大间隙,精确至0.lmm;

5芯样端面与钢筋轴心的距离则应用钢卷尺或钢板尺测量钢筋轴心与芯样较近一

端面的距离,精确至0.1mm;

6芯样垂直度、平整度测量同本规程第5.0.5条的规定。

5.0.7芯样试件尺寸偏差及外观质量超过下列数值时,相应的测试数据无效:

1对于现浇混凝土结构或制品中钻取的芯样试件的实际高径比(H/D)小于要求

高径比的0.95或大于1.05;对于高强离心制品上钻取的芯样试件的实际高径比(H/D)

大于1.05;

2沿芯样试件高度的任一直径与平均直径相差超过2mm;

3芯样平行度大于1mm;

4芯样试件端面与轴线的不垂直度超过1°;

5芯样试件端面的平整度在100mm长度内超过0.06mm;

6芯样圆柱度大于1.5mm;

7芯样有裂缝或有其他较大缺陷。

6芯样试件的试验和抗压强度值的计算

6.0.1芯样试件应在自然干燥状态下进行抗压试验。

6.0.2当结构工作条件比较潮湿,需要确定潮湿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时,芯样试件

宜在20°C±5°C的清水中浸泡40h~48h,从水中取出拭净表面后立即进行试验。

6.0.3芯样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参考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标准》GB/T50081中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的规定进行。加荷时,应控制加荷速度,

使之保持在0.2MPa/s~0.4MPa/s的范围内,直至最大荷载。

6.0.4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应本规程第6.0.5条的规定确定,也可按根据混凝土原

材料和施工工艺情况通过试验确定。

6.0.5取自现浇混凝土结构或普通混凝土制品的芯样试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可按

下式计算:

fcu,cor=Fc/A(6.0.5-1)

取自离心高强制品的芯样试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可按下式计算:

fcu,cor=f1·f2·Fc/A(6.0.5-2)

f1=1.0+1.5∑(d·h)/(D·H)(6.0.5-3)

f2=2.5/(1.5+D/H)(6.0.5-4)

式中:fcu,cor—芯样试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MPa);

Fc—芯样试件的抗压试验测得的最大压力(N);

A—芯样试件抗压截面面积(mm2);

f1—芯样内含钢筋修正系数,当芯样内不含钢筋时,取1;

f2—芯样高径比修正系数;

d—芯样内含钢筋的直径(mm);

h—芯样内含钢筋轴心与芯样较近一端面的距离(mm);

H—抗压芯样试件的高度(mm);

D—芯样试件的平均直径(mm);

7强度检测

7.1一般规定

7.1.1从结构或构件中钻取的混凝土芯样应加工成符合规定的芯样试件。

7.1.2芯样试件混凝土的强度应通过对芯样试件施加作用力的试验方法确定。

7.1.3钻芯法可用于确定检测批或单个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也可用于钻芯修正

方法修正间接强度检测方法得到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

7.1.4采用钻芯法确定检测批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时,可剔除芯样试件抗压强度样本

中的异常值。剔除规则按本规程附录C执行。当确有试验依据时,可对芯样试件抗压

强度样本的标准差scor进行符合实际情况的修正或调整。

7.1.5芯样试件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可按本规程附录A建议的方法测定。

7.2钻芯确定单个构件的混凝土强度

7.2.1钻芯确定现浇混凝土结构或制品单个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时,有效芯样试

件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对于较小构件,有效芯样试件的数量不得少于2个。单个构件

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不进行数据的舍弃,而应按有效芯样试件混凝土抗压强度值中的

最小值确定。

7.2.2钻芯评定离心高强制品的混凝土强度时,同一制品中钻取的有效芯样数量为3

个。

7.2.3若3个芯样所测得的混凝土抗压强度符合式7.2.3-1和式7.2.3-2规定,则判

定该制品的混凝土强度合格。

(

fcu,cor,m≥fcu,k7.2.3-1)

()

fcu,cor,min≥0.85fcu,k7.2.3-2

式中fcu,cor,m—芯样试件混凝土抗压强度平均值(MPa),精确至0.1MPa;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精确至0.1MPa;

fcu,cor,min—芯样试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最小值(MPa),精确至0.1MPa。

7.2.4若钻取的3个芯样所测得的芯样试件混凝土抗压强度不符合7.2.3的规定,则

判定该制品的混凝土强度不合格。

7.2.5若钻取的3个芯样所测得的芯样试件混凝土抗压强度只符合7.2.3所列项中的

一项规定,则应在该制品上再钻取9个芯样进行试验。

7.2.6若测得的芯样试件混凝土抗压强度能满足式7.2.6-1和式7.2.6-2条件,则判

定该制品的混凝土强度合格。

'

fcu,cor,m≥0.85fcu,k(7.2.6-1)

'

fcu,cor,min≥0.75fcu,k(7.2.6-2)

:'

式中fcu,cor,m—钻取的12个芯样试件混凝土抗压强度平均值(MPa),精确至0.1MPa;

'

fcu,cor,min—钻取的12个芯样试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最小值(MPa),精确至0.1MPa。

7.2.7测得的芯样试件混凝土抗压强度不能同时满足式7.2.6-1和式7.2.6-2的条件,

则判定该制品的混凝土强度不合格。

7.3钻芯确定检测批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7.3.1钻芯法确定检测批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时,取样应遵守下列规定:

1芯样试件的数量应根据检测批的容量确定。标准芯样试件的最小样本量不宜小于

18个,小直径芯样试件的最小样本量应酌情增加。

2芯样应从检测批的结构构件中随机抽取,每个芯样应取自一个构件或结构的局部

部位,取芯位置尚应符合本规程第4.0.2条的规定。

7.3.2检测批混凝土强度的推定值按下列方法确定:

1检测批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应计算推定区间,推定区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按下列

公式计算:

上限值fcu,e1=fcu,cor,m-k1scor(7.3.2-1)

下限值fcu,e2=fcu,cor,m-k2scor(7.3.2-2)

n

fcu,cor,i

i1

平均值fcu,cor,m=(7.3.2-3)

n

n

2

(fcu,cor,ifcu,cor,m)

i1

标准差scor=(7.3.2-4)

n1

式中:fcu,cor,i—单个芯样试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MPa),精确至0.1MPa;

fcu,e1—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上限值(MPa),精确至0.1MPa;

fcu,e2—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下限值(MPa),精确至0.1MPa;

k1,k2—推定区间上限值系数和下限值系数,按附录B查得;

scor—芯样试件抗压强度样本的标准差(MPa),精确至0.01MPa。

2fcu,e1和fcu,e2所构成推定区间的置信度宜为0.85,fcu,e1与fcu,e2之间的差值不宜大

于5.0MPa和0.10fcu,cor,m两者的较大值。

3宜以fcu,e1作为检测批混凝强度的推定值。

7.4钻芯修正方法

7.4.1对间接测强方法进行钻芯修正时,宜采用修正量的方法,也可采用其它形式的

修正方法。

7.4.2当采用修正量的方法时,芯样试件的数量和取芯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若需要进行混凝土强度换算值修正的受检构件总数不少于6个时,或对构件进行

按批检测的情况下,钻取标准芯样试件的数量不应少于6个,小直径芯样试件数量宜

适当增加;

2若在单个构件检测的情况下,且需要进行混凝土强度换算值修正的受检构件总数

不足6个时,可在每个构件上钻取一个芯样;

3芯样应从采用间接检测方法的结构构件中随机抽取,取芯位置应符合本规程第

4.0.2条的规定;

4当采用的间接检测方法为无损检测方法时,钻芯位置应与间接检测方法相应的测

区重合;

5当采用的间接检测方法对结构构件有损伤时,钻芯位置应布置在相应测区的附近。

7.4.3钻芯修正可按式(7.4.3-1)计算,修正量Δf可按式(7.4.3-2)计算。

cc(7.4.3-1)

fcu,i0=fcu,i+Δf

c

Δf=fcu,cor,m-fcu,mj(7.4.3-2)

式中:Δf—修正量;

c

fcu,i0—修正后的换算强度;

c

fcu,i—修正前的换算强度;

c

fcu,mj—所用间接检测方法对应芯样测区的换算强度的算术平均值;

fcu,cor,m—芯样试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平均值。

7.4.4由钻芯修正方法确定检测批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时,应采用修正后的样本算术

平均值和标准差,并按本规程第7.3.2条规定的方法确定。

附录A混凝土抗拉强度测试方法

A.1轴心抗拉强度

A.1.1承受轴向拉力的芯样试件,可用建筑结构胶在试件两个端面粘贴特制的钢卡具,

两个钢卡具的平面板部分应平行,拉杆部分应与芯样试件的轴线重合。

A.1.2芯样试件的轴心抗拉强度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拉杆与抗拉垫板之间宜为铰接或采取其它措施,消除拉杆与试件轴线不垂直带来

的影响;

2拉杆轴线与芯样试件形心点的偏差不应大于1mm;

3加荷速度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

中其它试验方法的相关规定,加载方式如图A.1.2所示。

Ft

抗拉垫板

抗拉垫板

Ft

图A.1.2轴心抗拉试验

A.1.3承受轴向拉力芯样试件的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可按下式计算:

ft,cor=Ft/At(A.1.3)

式中:Ft—芯样试件抗拉试验测得的最大拉力(N);

2

At—芯样试件抗拉破坏截面面积(mm)。

A.2劈裂抗拉强度

A.2.1芯样试件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的操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

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中对立方体试块劈裂试验的规定,劈裂荷载可按图A.2.1

所示的方式施加。

Fsp

Fsp

图A.2.1劈裂抗拉试验

A.2.2芯样试件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可按下式计算:

fcts=0.637Fspl,cor/Ats(A.2.2)

式中:Fspl,cor—芯样试件劈裂抗拉试验测得的最大劈裂力(N);

2

Ats—芯样试件劈裂抗拉破坏截面面积(mm)。

附录B推定区间系数表

在置信度0.85条件下,试件数与上限值系数、下限值系数的关系如表B.0.1所示。

表B.0.1上、下限值系数表

试件数试件数

k1(0.05)k2(0.10)k1(0.05)k2(0.10)

nn

161.1282.299371.2842.028

171.1412.272381.2892.022

181.1532.249391.2932.016

191.1642.227401.2972.010

201.1752.208411.3002.005

211.1842.190421.3042.000

221.1932.174431.3081.995

231.2022.159441.3111.990

241.2102.145451.3141.986

251.2172.132461.3171.981

261.2252.120471.3211.977

271.2312.109481.3241.973

281.2382.099491.3271.970

291.2442.089501.3301.965

301.2502.080601.3541.933

311.2552.071701.3741.909

321.2612.063801.3901.890

331.2662.055901.4031.874

341.2712.0481001.4141.861

351.2762.0411101.4241.850

361.2802.0341201.4331.841

附录C芯样试件抗压强度偏差量离群值的检验

C.1一般规定

C.1.1芯样试件的抗压强度按照本规程6.0.5条计算,当对个别数据的偏差存在疑问

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从格拉布斯检验法、t检验法或标准差检验法中任选一种对离

群值进行检验。

C.1.2按下式计算芯样试件混凝土抗压强度值及其对应的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之间

的偏差量δi:

c(C.1.2)

ifcor,ifcu,i

式中fcor,i——第i个芯样试件混凝土抗压强度值(MPa),精确至0.1MPa;

c——

fcu,i对应第i个芯样试件采用间接检测方法测得的混凝土强度

换算值(MPa),精确至0.1MPa。

C.1.3将偏差量δi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δ1、δ2、δ3、……、δn-1、δn,按

下式计算偏差量的平均值、标准差:

n

1(C.1.3-1)

i

ni1

n

2

(i)

i1

s(C.1.3-2)

n1

式中:△——偏差量平均值;

n——试件数;

s——偏差量标准差。

C.2格拉布斯检验

C.2.1计算统计量:

(C.2.1-1)

Gn(n)/S

'(C.2.1-2)

Gn(1)/S

式中:、'——

GnGn格拉布斯检验统计量;

——

n偏差量最大值;

——

1偏差量最小值;

C.2.2取检出水平为5%,剔除水平'为1%,按照双侧检验,检出水平对应临界值为

G0.975,剔除水平对应临界值为G0.995。G0.975、G0.995为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按照芯样数

量由查表C.2.2可得。

>',>,δ

若GnGn且GnG0.975则判断n为离群值,否则判断没有离群值;

>',>,δ

若GnGn且GnG0.995则判断n为高度离群值,可考虑剔除;

'>,'G,δ

若GnGn且Gn>0.975则判断1为离群值,否则判断没有离群值;

'>,'>,则判断δ

若GnGn且GnG0.9951为高度离群值,可考虑剔除。

表C.2.2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表

试样试样试样

数量G0.975G0.995数量G0.975G0.995数量G0.975G0.995

41.4811.496202.7093.001362.9913.330

51.7151.764212.7333.031373.0033.343

61.8871.973222.7583.060383.0143.356

72.0202.139232.7813.087393.0253.369

82.1262.274242.8023.112403.0363.381

92.2152.387252.8223.135413.0463.393

102.2902.482262.8413.157423.0573.404

112.3552.564272.8593.178433.0673.415

122.4122.636282.8763.199443.0753.425

132.4622.699292.8933.218453.0853.435

142.5072.755302.9083.236463.0943.445

152.5492.806312.9243.253473.1033.455

162.5852.852322.9383.270483.1113.464

172.6202.894332.9523.286493.1203.474

182.6512.932342.9653.301503.1283.483

192.6812.968352.9793.316513.1363.491

(注:本表来自《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正态样本离群值的判断和处理》GB/T4883,对于试样数

量大于51的情况可查阅GB/T4883。)

C.3t检验

C.3.1当仅有一个可疑值,且要求的检出灵敏度较高时,可采用本方法。

C.3.2C.1.3-1n-1△

先将可疑值k剔除,按照式计算剩余个偏差量的平均值n-1,按式

C.1.3-2。

计算剩余n-1个偏差量的标准差sn1

C.3.3按下式计算统计量:

n1

tn1k(C.3.3)

sn1n

式中:△n-1——剔除怀疑值后偏差量平均值;

n——试件数;

sn1——剔除怀疑值后偏差量标准差;

k——拟剔除的偏差量。

C.3.4当计算统计量t大于临界值时,可认为k系离群值。临界值tα按表C.3.4取值。

表C.3.4临界值tα

数据个数678910

tα2.132.021.941.891.86

数据个数1112131415

tα1.831.811.801.781.77

C.4标准差检验

C.4.1当可疑值不少于1个,或偏差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均为可疑值,且要求检出的

灵敏度较高时,可采用本方法。

C.4.2C.1.3-2。

将i个可疑值剔除后,按式计算剩余n-i个偏差量的标准差sni

C.4.3按下式计算检验统计量:

2

sn(C.4.3)

F2

sni

式中sn——所有偏差量的标准差;

sni——剔除i个疑似异常值后的标准差。

C.4.4当检验统计量F大于表C.4.4的临界值时,可认为可疑值均为离群值。

表C.4.4标准差检验临界值

剔除前

567891011121314

剔除后

49.1179.0138.9418.8878.8458.8128.7868.7638.7458.729

5/5.9996.1636.0946.0415.9995.9645.9365.9125.891

6//4.9504.8764.8184.7724.7354.7044.6784.655

7///4.2074.1474.0994.0604.0274.0003.976

8////3.7263.6773.6373.6033.5753.550

9/////3.3883.3473.3133.2843.259

10//////3.1373.1023.0733.048

11///////2.9432.9132.887

12////////2.7882.761

13/////////2.660

C.5离群值的处理

C.5.1若检出离群值,应分析离群值出现的原因,作为处理离群值的依据。

C.5.2处理异常值的方式有:

1高端异常值可从样本中直接剔除;

2低端异常值在芯样外观缺陷、加工质量等有充分理由说明其异常原因时,可以剔

除。

3当无充分理由说明其异常原因时,在低端异常值芯样邻近位置重新取样复测,根

据复测结果,判断是否剔除。

4保留异常值,增加样本数后进行补充检测。

5保留异常值,细分检验批后重新检验。

C.5.3对于舍弃的偏差量,应记录偏差量离群值检验计算过程、舍弃的理由以及必要

的说明,并由主检人员签字认可。

C.5.4对离群值进行舍弃处理后,应保证有效芯样数量不得低于16个,否则应补充

抽取芯样。

C.5.5对离群值采取舍弃或补充钻取芯样等处理措施后,如对数据仍有疑问,可采用

相同的检出水平、剔除水平,按照上述方法继续进行检验,直至不能检出离群值为止。

本规程用词说明

一.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正面用词采用“必须”;反面用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正面用词采用“应”;反面用词采用“不

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正面用词采用“宜”;反

面用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1.二.条文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

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规范或其他规定执行时,写法为“可参照……”。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estingconcretestrength

bydrilledcoremethod

DBJ/T12-XX-2016

条文说明

目次

1总则……………………18

3主要设备…………………19

4芯样的钻取………………22

5芯样的加工和试件的技术要求…………23

6芯样试件的试验和抗压强度值的计算…………………24

7强度计算…………………25

1总则

1.0.1钻芯法因具有检测结果可靠、精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实体结构的

强度检测。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设计理念的更新,除常规的现浇结构外,

装配式结构、PHC管桩制品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这种新形势下,为规范钻芯检测

混凝土强度技术在我省的应用,提高本省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水平,制定了本规程。

1.0.2本条规定了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适用范围。对于现浇结构、混凝土制品(包

括装配式预制构件、混凝土管、箱梁等),可直接采用钻芯法得出混凝土的单个构件

推定值或推定区间。对于离心成型的高强混凝土制品,钻芯法仅可作为解决施工过程

中发生对制品混凝土强度产生异议时的一种检测评价方法,不得随意扩大为对制品强

度的常规检测,且检测前各方必须就试验的方法和试验结果对产品质量的处置达成统

一意见。

3主要设备

3.0.1钻芯机、锯切机、磨平机等有关设备的技术性能将直接影响芯样的质量,从而

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要求每台设备均应具有产品合格证。

3.0.2~3.0.3我国一些工程机械企业生产的混凝土钻芯机,虽然与国外同类产品相

比价格很低,但是设备的整体刚度不够,整机明显显得单薄,在对混凝土尤其是高强

混凝土进行钻芯时经常发生设备的抖动较大,对所钻的混凝土芯样结构的微观破坏较

为严重,有些芯样虽然目测时没有发现可见裂缝,但是,不可目测的微观裂缝将大大

降低混凝土芯样的强度检测值;同时,微观裂缝的大小、多少等,也是造成检测值离

散大的主要因素。因此,对检测管桩这一类离心高强度混凝土制品,应尽可能选用结

构刚度大一些的混凝土钻芯设备,并限制钻机与钻头的径向与轴向跳动。

钻取芯样时钻筒与混凝土间高速摩擦会产生大量热量,故钻机需要具有水冷却

系统。

3.0.5~3.0.6条规定了芯样试件的锯切及端面加工方式。不同的芯样锯切方式会对

芯样的垂直度和两端的平行程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同双刀锯切机加工相比,采用两端

分别锯切的方式加工芯样,端面更易产生倾斜,虽然可进行后续的磨平与补平操作进

行纠正,但操作难度更大,纠正效果也不理想,会导致试验结果的离散度增大,直接

降低的检测精度,因此应尽可能采用芯样两端同步锯切的方式。

4芯样的钻取

4.0.1在钻芯之前,应充分了解结构或制品的相关情况,为现场检测创造有利条件。

4.0.2钻芯位置的选择将影响检测过程的安全及结果的精度。尽管现浇结构在钻芯后

可进行修补,但在主要承重结构上的密集钻芯仍需慎重。在钻机具有充分工作面的条

件下,钻芯位置应相对均匀分布。钻芯前应做好钢筋的定位工作,尽力避免钻芯割断

受力主筋和预应力筋的情况。钢筋密布区域、模板合缝处浇筑的混凝土易出现不密实

和跑浆的现象,取芯时应避开上述区域。

管桩制品桩身混凝土强度是比较一致的。但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机具会对桩

身造成一定程度的破损,如锤击法沉桩后桩身结构混凝土强度由于锤击作用而下降

30%~50%。因此,本条规定不得在破损的构件、沉桩过程中及沉桩后的桩身上钻取

芯样。同时,由于管桩两端的螺旋筋的缠绕较桩身致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管桩端

部的跑浆问题,因此本条还规定取芯时应离制品两端1.5m以外且芯样的取样间距不宜

小于1m。

4.0.4~4.0.7条为芯样钻取过程的相关规定。要在PHC管桩制品等环形结构上将钻机

固定难度是很大的,钻机很容易发生晃动和移位,将对钻取的芯样外观质量造成很大

影响,且易发生卡钻和芯样折断事故。故钻机底部必须同结构或构件间有可靠的连接,

必要时可采用专用的卡具将钻机固定。

规定冷却水流量和水压的目的在于保证水流对金刚石钻头的冷却效果及便于

将混凝土碎屑及时排出。进钻速度过快会加剧对芯样的损伤,因此因对进钻速度加以

限制。

4.0.11现浇结构钻芯后留下的孔洞可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膨胀混凝土进行修补,

对于PHC管桩等高强离心制品,其桩身混凝土强度往往在C80以上,很难进行修补,即

便修补后再次使用,也极易在打桩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