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kW及以下非车载充电机技术条件及安装要求_第1页
20kW及以下非车载充电机技术条件及安装要求_第2页
20kW及以下非车载充电机技术条件及安装要求_第3页
20kW及以下非车载充电机技术条件及安装要求_第4页
20kW及以下非车载充电机技术条件及安装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B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NB/T–xxx-202020kW及以下非车载充电机技术条件及安装要求20kWandbelowoff-boardDCchargertechnicalconditionsandinstallationrequirements(征求意见稿)2020-xx-xx发布2020-xx-xx实施国家能源局 发布NB/T-xxx-2NB/T-xxx-2019II目 次前言 3范围 4规性用件 4术和义 4基构成 5充机类 5功要求 6技要求 6标、装运及存 81018 33NB/T-xxx-2NB/T-xxx-20202019PAGEPAGE620kW及以下非车载充电机技术条件及安装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用20kW及以下非车载直流充电机(以下简称充电机)的术语和定义、基本构成、分类、功能要求、技术条件、安装要求,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采用传导式充电方式的电动汽车用非车载充电机,其供电电源额定电压最大值为1000VAC,额定输出电压最大值为950VDC。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002-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GB/T2099.1-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2423.4-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GB/T2423.16-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J及导则:长霉GB/T2423.17-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GB/T2423.55-200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h:锤击试验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4797.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分类自然环境条件降水和风GB/T9089.2-2008严酷条件下的电气设施第2部一般防护要求GB/T11918.1-2014_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11919-2016_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第2部分:带插销和插套的电器附件的尺寸互换性要求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18487.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19596-2017电动汽车术语GB/T20234.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20234.3-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GB/T27930-2015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GB/T29317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术语NB/T33001-2018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NB/T42077-2016电动汽车模式2充电的缆上控制与保护装置(IC-CPD)3.术语和定义除以下内容外,NB/T33001—2018的第3章适用。3.101电源接入方式typesofpowersupplyconnection使用电缆和连接器将充电设备接入交流电源(电网)的方法。3.101.1接入方式ⅠcaseⅠ将充电设备和交流电源(电网)连接时,使用了符合GB/T2099.1、GB/T1002及GB/T20234.2-2015要求的插头插座,在电源侧使用了相线、中性线和接地保护的导体,配有电源插头的电缆组件是充电设备的一部分。3.101.2接入方式ⅡcaseⅡ将充电设备和交流电源(电网)连接时,使用了符合GB/T11918.1,GB/T11919及GB/T20234.2-2015要求的插头插座,在电源侧使用了相线、中性线和接地保护的导体,配有电源插头的电缆组件是充电设备的一部分。3.101.3接入方式ⅢcaseⅢ将充电设备和交流电源(电网)连接时,使用电缆将充电设备与交流电网固定连接,在电源侧使用了相线、中性线和接地保护的导体。

3.102 充电机本体在本标准中为充电机除电缆组件外的部分。。4.基本构成代替:充电机的基本构成包括:动力电源输入、功率变换单元、输出开关单元、充电电缆和车辆插头,以及控制电源、充电控制单元、人机交互单元,可包含计量等功能单元,公共运营场景宜包含计量单元。针对接入方式I和接入方式II,包括供电电缆和电源插头。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图101。注:图1中实线框内为充电机基本构成单元,虚线框内为可选构成单元。图1015.充电机分类除以下内容外,NB/T33001—2018的第5章适用。5.4按充电机输入特性代替:充电机根据与其连接的供电系统分类:——交流电网(电源)单相供电充电机;——交流电网(电源)三相供电充电机;——直流电网(电源)供电充电机。按安装方式代替:充电机按照安装方式分类:a)便携式:充电机电源采用接入方式Ⅰ;b)移动式:充电机电源采用接入方式Ⅱ;c)固定式:充电机电源采用接入方式Ⅲ。6.功能要求NB/T33001—2018的第6章适用。6.9急停功能代替:充电机应安装急停装置。当启动急停装置时,充电机应切断动力电源输出并发出告警提示,也可同时切断充电机的动力电源输入。注:对于小功率直流充电机,开门保护功能不适用。7.技术要求除以下内容外,NB/T33001—2018的第7章适用。7.2.1电源电压和电流代替:充电机输入电压和电流要求应符合表101的规定,输入电压允许波动范围为额定电压±15%。表101输入电压和电流要求充电机类型输入电流额定值InA输入电压额定值V接入方式便携式In≤8单相220接入方式I移动式In≤32单相220/三相380接入方式II固定式In≤32单相220/三相380接入方式III*电源侧使用符合GB/T2099.1和GB/T1002要求的10A插头插座时充电机输入电流不能超过8A。7.3.1防护等级代替:移动式、壁挂式和落地式充电机的防护等级应符合NB/T33001-2018中7.3.1的规定。便携式充电机机身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67。7.5.2电击防护代替:移动式、壁挂式和落地式充电机的电击防护应符合GB/T18487.1-2015中7.5.2节的规定。便携式充电机连接到车辆充电枪座的状态下,人体能接触到的充电机本体、电缆及枪头都应符合双重绝缘的要求。7.7.1输出电压和电流范围代替:a) 输出电压范围。直流输出电压可分为五个等级:200V~500V,350V~700V,500V~950V,200V~750V,200V~950V;b)额定输出电流。额定输出电流优选值:2A,5A,8A,10A,16A,20A,60A,80A。7.7.3低压辅助电源代替:b)辅助电源额定电流:宜不小于1A7.11充电模式和连接方式代替:充电机应采用GB/T20234.1-2015附录A中规定的充电模式4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车辆插头应符合GB/T20234.1-2015和GB/T20234.3-2015的规定。连接方式由第101章的安装条件规定。7.15机械强度代替:移动式、壁挂式和落地式充电机的机械强度应符合NBT33008.2-2013交流充电桩试验规范第5.14章节的规定。7.101便携式充电机的特殊技术要求7.101.1耐热性能要求便携式充电机应有足够的耐热性能。参照NB/T42077-2016中9.11.2的试验方法进行加热箱内的温度试验,试验过程中不应有任何影响充电机继续使用的变化,密封化合物(如果有)不应流失到使带电部件外露的程度。试验后使充电机冷却到室温,应不能触及到正常使用时不可触及的带电部件,即使用标准试验丝施加一个不大于5N的力也是如此。试验后充电机标志应清晰可见,通电后应能正常工作。7.101.2耐异常发热和着火便携式充电机中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外部零件,当它临近的载流在故障或过载情况下达到高温状态时,应不可点燃和蔓延火灾。参照NB/T42077-2016中9.12的试验方法进行灼热丝试验。7.101.2振动和冲击便携式充电机应满足NB∕T42077-2016中9.36的规定。7.101.3自由跌落便携式充电机的机械强度按照GB∕T2423.7-2018中5.2的试验方法进行跌落试验,试验结束后充电机本体的外壳应没有可见的削弱接触保护的损坏,通电后应能正常工作。7.101.4输入电缆和充电机本体的连接方式输入电缆和充电机本体可采用可插拔式电气连接,预期由终端用户或其他人员插入或拔出,以便装配、更换或者替换不同的电缆组件。应具备保持机构,当正确连接时,电气附件保持在位置上,并防止其意外脱落。没有连接保持机构应不能操作。采用可插拔的连接方式,防护等级也需符合IP67。采用可插拔的连接方式,应符合NB/T42077-2016中第8.2.3和第8.2.4节的要求。7.102输出直流侧电缆的保护充电机输出直流侧电缆的线径应满足GBT33594-2017要求。或由电缆及枪线厂家协商定义,应确保在充电过程中发生过载、短路等极端情况下,电缆不发生起火、熔断等危险。注:此处的电缆过载保护指:充电过程中电缆可能发生短路。因蓄电池能量较大,回路上的熔断器与电缆不匹配,造成充电电缆起火、熔断等危险。NB/T33001—2018的第8章适用101安装条件充电桩供电电源宜就近从已有的配电设施引出,配电容量不应小于充电机额定功率的1.2倍。电源供电电压偏差不应查过其额定电压允许偏差。交流380V供电电压正、负偏差范围应为±7%;交流220V供电电压正负偏差范围应为-10%~+7%。101.3.1配电电缆及其连接应满足GB/T11918.1-2014中第23章的规定和试验要求,经受的拉力和力矩值,以及试验后电缆的线缆位移应满足GB/T20234.1-2015第7.14节的要求。101.3.2供电插座距地面的安装高度不应小于300mm。配电回路应配置带漏电保护功能的断路器,其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101.5短路保护给充电机供电线路末端的短路电流不应小于断路器瞬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的1.3倍。101.6接地要求充电机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宜共用一套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Ω。101.7安装要求101.7.1便携式充电机输入电源侧应采用标准民用插头、插座和配电线路连接。安装方式见下图移动式充电机输入电源侧应采用工业插头、插座和配电线路连接。安装方式见下图壁挂式安装要求壁挂式充电机应采用现场布线的方式和配电线路连接。安装方式见下图。壁挂式安装图示101.7.3.1充电机壁挂式安装墙面质地应坚硬且稳定,不应在具有保温隔热层或矿棉板墙面上安装。101.7.3.2充电机壁挂式安装时,插拔枪处离地高度宜为1.2米,安装墙面距停车位边缘净距不宜小于0.6米,距离车位限位器距离不宜小于1.5米。101.7.4落地式安装要求落地式充电机应采用现场布线的方式和配电线路连接。安装方式见下图。图103落地式安装图示101.7.4.1充电机落地式安装不宜设置在墙角或墙边。101.7.4.2充电机落地式安装时应设置底座基础,基础距离车位的净距不宜小于0.4米。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与NB/T33001—2018结合使用。带有号码101、102、103的条是NB/T33001—2018中相同条的附加条款。本标准中新增的表格和图从101开始计数。本标准中新增的附录以AA,BB等命名。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xxx。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1号,100761)。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与NB/T33001—2018结合使用。带有号码101、102、103的条是NB/T33001—2018中相同条的附加条款。本标准中新增的表格和图从101开始计数。本标准中新增的附录以AA,BB等命名。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xxx。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