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性细菌及其检验_第1页
食物中毒性细菌及其检验_第2页
食物中毒性细菌及其检验_第3页
食物中毒性细菌及其检验_第4页
食物中毒性细菌及其检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物中毒性细菌及其检验第2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内容提要沙门氏菌检测

大肠菌群及大肠杆菌检测

副溶血性弧菌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志贺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

肉毒梭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等

第3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食物中毒(foodpoisoning)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人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包括食入被污染的食物或腐败变质的食物;饮用含有大量化学毒物或病原微生物的水,或用这种水烹调加工的食物等。

第一节食物中毒概述注:对于摄入非可食状态的食物(未成熟的水果、蔬菜),非正常数量的食物(暴饮、暴食),以及某些食物虽可引起疾病,其临床症状与食物中毒类似,但不属于食品中毒的范围。第4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食源性疾病的概念具有三个基本要素:食物是传播病原物质的媒介、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质是食物中的各种致病因子、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中毒性或感染性。美国FDA对食源性疾病的定义是指由于食用受污染的食品或者饮料而引起的疾病。WHO则将其定义为“凡是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第5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食物被某些病原微生物污染进食被毒物污染的食品食物本身含有天然有毒成分摄入外形与普通食物相似,而实际含有毒成分的某些动植物此外,在食品中滥加营养素,对人体也有害食物发生生物性或物理化学性变化而产生或增加了有毒物质食物中毒的来源

第6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潜伏期短,发病过程急剧所有病人都有类似的临床表现,且多表现为肠胃炎的症状有明显的季节性。夏、秋季多发生细菌性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冬、春季多发生肉毒中毒和亚硝酸盐中毒等。发病率高且集中,人与人之间不直接传染发病与进食同类食物有明显的因果关系食物中毒的特征第7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对酶系统的干扰对血红蛋白运氧功能的阻断对神经传导的干扰变态与光毒反应食物中毒的机理

第8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变形杆菌、志贺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蜡样芽孢杆菌、空肠弯曲杆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等。在食物中产生大量毒素而引起。包括由黄曲霉毒素、镰刀菌毒素、黄变米毒素、展青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棕曲霉毒素、交链孢霉毒素等;真菌毒素食物中毒如赤霉病麦面、霉变甘蔗中毒,霉变花生或玉米中毒等。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类型

第9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食物中毒性细菌及其检验第10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I沙门氏菌属1880年E.Berth首先发现伤寒沙门氏菌,1885年Salmon与Smith又分离出猪霍乱沙门氏菌,以后取Salmon氏之名为本菌属之名。沙门氏菌属是一群符合肠杆菌科定义并与其血清学相关的革兰氏阴性、需氧性、无芽孢杆菌。本菌属种类繁多,抗原结构复杂,现已发现2300多个血清型我国已发现血清型近200个。它是引起食物感染与食物中毒的重要致病菌,是最常见的食源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第11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沙门氏菌属——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

革兰氏阴性,大小为1~3×0.4~0.9μm的两端钝圆的短杆菌,无芽孢,一般无荚膜,除鸡沙门氏菌和雏沙门氏菌以外,都有周身鞭毛,运动力强。第12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培养特性:沙门氏菌需氧或兼性厌氧,10-42℃都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为6.8~7.8。营养琼脂平板:35~37℃培养18~24h,其菌落大小一般为2~3mm,光滑、湿润、无色、半透明、边缘整齐S.S琼脂:沙门氏菌不分解乳糖,形成无色或浅粉红色、半透明的圆形菌落。产生硫化氢的菌株,菌落中心呈黑色。血平板:中等大小的灰白色菌落。生化特性:绝大多数沙门氏菌有规律的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但也有不产气者,不发酵蔗糖和侧金盏花醇、不产生吲哚、不分解尿素。沙门氏菌属——生物学特性第13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沙门氏菌属的抗原菌体抗原(O抗原)表面抗原(K抗原):Vi抗原和M抗原鞭毛抗原(H抗原)纤毛抗原第14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引起中毒的必要条件是食物中含有大量活菌.一般来说,当食物中含菌量在105~108cfu/g范围可引起食用者中毒。食入致病力强的沙门氏菌2×105cfu/g即可发病,致病力弱的沙门氏菌108cfu/g才可发病。中毒的原因中毒的机理一般来说,当沙门氏菌随食物进入消化道后,可在小肠和结肠内继续繁殖,附于肠黏膜或侵入黏膜下层,引起肠黏膜的充血、水肿、组织炎症,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出现菌血症,引起全身感染。第15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胃肠炎型:最常见,约占75%。多由鼠伤寒、猪霍乱及肠炎沙门氏菌引起。多数起病急骤类伤寒型:多由猪霍乱及鼠伤寒沙门氏菌所引起。潜伏期平均3~10d败血症型:常见的致病菌为猪霍乱或鼠伤寒沙门氏菌。多见于婴幼儿儿童感冒型:霍乱型:可出现严重脱水以至循环衰竭。中毒的症状预防中毒措施

沙门氏菌主要来源是患病人和动物(牛、猪、羊、家禽等)的肠道、血液、粪便、尿液,一般情况下肠道带菌率较高。

防止食品原料和成品被污染控制生长繁殖食前彻底加热杀菌第16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国标法参看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T4789.4)。荧光抗体技术、ELISA、单克隆抗体技术等。商品化的生化快速检定系统:如API系统、R/B系统、肠管(enterotube)系统等。其中以API系统应用较为广泛,此外还BAX系统在许多国家用于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沙门氏菌属---检验方法第17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PI20E第18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FDABAM沙门氏菌检验流程前增菌

25g样+225mL乳糖肉汤(肉制品、肉副产品、动物产品)匀质2min,室温放置60±5min

混合均匀,测定调节PH6.8±0.235℃、24±2h选择性增菌

0.1ml+10mlMM(RV)

1ml+10mlTTB42℃、24h

(水浴培养)

35℃、24h43℃、24h(水浴培养)

含菌量高含菌量低分离培养划线接种选择性培养基(BS、XLD、HE)

35℃、24~48h(BS)生化鉴定每个平板挑取至少2个可疑菌(包括典型和非典型各2个)接种TSI三糖铁、LIA赖氨酸铁高层斜面(LIA高层深4cm)

(松盖以保持有氧条件防止产生过多H2S)

35℃、24±2h

弃去尿素酶试验卫矛醇、氰化钾、丙二酸钠、吲哚试验

阳性

阴性血清学血清学试验——沙门氏菌的分类报告结果生鲜食物、严重污染的食品和动物饲料第19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ISO6579沙门氏菌检验流程前增菌

25g样+225mLBPW

匀质

37±1℃、18±2h选择性增菌

0.1ml+10mlRVS1ml+10mlMKTTn41.5±1℃、24±3h37±1℃、24±3h

(水浴培养)分离培养划线接种选择性培养基(XLD和第二种选择性培养基,如BS)

37℃、24~48h(BS)每个平板挑取至少5个可疑菌进行纯培养和确认试验

37℃、24±3h

生化鉴定

TSI、尿素酶、赖氨酸脱羧酶、β-牛乳糖、V-P、吲哚试验血清学血清学试验——沙门氏菌的分类报告结果第20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ISO6579沙门氏菌生化试验表试验沙门氏菌属伤寒A型副伤寒B型副伤寒C型副伤寒其他菌属反应%b反应%b反应%c反应%c反应%bTSI葡萄糖产酸+100+100+++100TSI葡萄糖产气-d0+100+++92TSI乳糖产酸-2-100---1TSI蔗糖产酸-0-0---1TSI硫化氢产生+97-10+++92尿素水解-0-0---1赖氨酸脱羧酶+98-0+++95β-牛乳糖反应-0-0---2eV-P反应-0-0---0吲哚反应-0-0---1b:百分率表明并不是所有分离到的沙门氏菌血清型都会显示+或-的结果。c:这些百分率不能从现有的文献中获得。d:伤寒沙门氏菌不产气e:亚利桑那亚型肠炎沙门氏菌为乳糖阳性或阴性反应,但通常β-牛乳糖反应阳性。第21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沙门氏菌检验选择性分离培养XLD琼脂:FDABAM——典型菌落:粉色菌落,带或不带黑色中心。许多沙门氏菌培养物可呈现大的具光泽的黑色中心或几乎为全部黑色的菌落。

——非典型菌落:黄色带或不带黑色中心。ISO——中心黑色、周围由于指示剂颜色的改变而出现红色的轻微透明带。菌名菌落形态鼠伤寒沙门氏菌红色,有黑心伤寒沙门氏菌红色,有黑心弗氏志贺氏菌红色大肠埃希氏菌黄色,有胆盐沉淀环粪链球菌-第22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沙门氏菌检验选择性分离培养BS琼脂:FDABAM——典型菌落:产硫化氢菌落黑色有金属光泽、棕褐色或灰色,菌落周围的培养基通常开始呈褐色,但伴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变为黑色,并有晕环效应;

——非典型菌落:有些菌株不产生硫化氢,形成灰绿色菌落,周围培养基不变色。菌名菌落形态伤寒沙门氏菌黑色,有金属光泽鼠伤寒沙门氏菌黑色,有金属光泽奇异变形杆菌褐色或呈黑色,无金属光泽弗氏志贺氏菌棕色至绿色大肠埃希氏菌棕色至绿色粪链球菌-5007144104Blank50115第23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沙门氏菌检验选择性分离培养HE琼脂:FDABAM——典型菌落:兰绿色至兰色,多数菌株产硫化氢,菌落带或不带黑色中心或几乎全黑色。

——非典型菌落:乳糖阳性的菌株为黄色中心黑色或全黑色。菌名菌落形态伤寒沙门氏菌蓝绿色,部分有黑心鼠伤寒沙门氏菌蓝绿色,部分有黑心奇异变形杆菌蓝绿色,有或无黑心弗氏志贺氏菌蓝绿色大肠埃希氏菌橙红色,有胆酸盐沉淀粪链球菌-第24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沙门氏菌检验生化鉴定TSI:典型反应:斜面产碱(K):红色;底部产酸(A):黄色;产H2S:黑色(少数不产)菌名生化反应肠炎沙门氏菌K/A,产气,产H2S大肠埃希氏菌A/A,产气铜绿假单胞菌K/K奇异变形杆菌K/A,产H2S弗氏柠檬酸杆菌A/A,产H2S弗氏志贺氏菌K/A第25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沙门氏菌检验——几点注意冷冻样品解冻需在45℃以下,有自动调温器自控的水浴锅内不断搅拌进行15min或在2-8℃,18小时内软化。为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必须在选择性培养基上挑取足够数量的菌落进行生化和血清学鉴定。进行生化反应时,应以纯培养物进行试验,如出现血清学阳性,而生化反应特征不符合时,应对接种物进行纯化,用纯化后的培养物重新进行生化试验。测试中应同时接种阳性对照菌株。第26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II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大肠杆菌(也称大肠埃希氏菌),分类于肠杆菌科,归属于埃希氏菌属。大肠杆菌指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乳糖发酵产酸产气、IMViC试验(靛基质、MR、V-P、柠檬酸盐试验)为++--或-+--的细菌。与人类有关的大肠杆菌统称为致泻性大肠杆菌,包括五种: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第27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的关系耐热大肠菌群的定义:能在液体乳糖培养基中35/37℃培养48h产酸产气,并在44.5℃培养24h产酸产气的细菌(依据ISO标准)第28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卫生学意义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是评价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作为食品中的粪便污染指标。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表明该食品有粪便污染,既可能有肠道致病菌存在,因而也就有可能通过污染的食品引起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大肠杆菌在外界存活时间与一些主要肠道致病菌接近,它的出现预示着某些肠道病原菌的存在,因此该菌是国际上公认的卫生监测指示菌。近年来,有些国家在执行HACCP管理中,将大肠杆菌检测作为微生物污染状况的监测指标和HACCP实施效果的评估指标。第29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基本形态:

此菌为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一般约0.5-0.8μm*1.0-3.0μm,多单独存在或成双,但不呈长链排列。约50%的菌株有周生鞭毛,但多数只有1-4根,一般不超过10根,故菌体动力弱。多数菌株有菌毛,有的有荚膜或微荚膜,不形成芽孢,对普通碱性染料着色良好,革兰氏染色阴性。第30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培养特性:大肠杆菌合成代谢能力强,在含无机盐、铵盐、葡萄糖的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42-44℃条件下仍能生长,生长温度范围15-46℃。

在普通营养琼脂上有3中菌落形态:

1)光滑型:菌落边缘整齐,表面有光泽、湿润、光滑、呈灰色,在生理盐水中易分散;

2)粗糙型:菌落扁平、干涩、边缘不整齐,易在生理盐水中自凝;

3)黏液型:常为含有荚膜的菌株。第31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肠埃希氏菌的抗原菌体抗原(O抗原)鞭毛抗原(H抗原)表面抗原(K抗原):荚膜抗原、被膜抗原、表面抗原第32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该菌属的抵抗力本菌在自然界生存力较强。在土壤、水中可存活数月,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中可存活较久,而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存活不到1个月。对热抵抗力不强,60℃加热30min即可被杀死。本菌培养物在室温中可存活数周,如密封者在黑暗室温(20~22℃)中至少能保存1年,冻干菌种置低温(-20℃以下)至少能活10年。对常用消毒剂抵抗力不强,5%~10%漂白粉、3%来苏儿、5%石炭酸等均能迅速杀死大肠杆菌。对氯很敏感,在含有0.2mg/kg游离氯的水中,即可很快死亡。对强酸和强碱较敏感。第33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致病因素多数大肠埃希菌在肠道内不致病,但如移位至肠道外的组织或器官,如尿道、胆道、前列腺、肺、骨和腹腔等其他部位则可引起肠道外感染。肠道外感染以泌尿系统和化脓性感染最为常见。第34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致病性E.coli引起食物中毒一般与人体摄人的活菌量有关。只有食品中活菌数在107cfu/g以上,才可使人致病。其中毒原因同沙门氏菌。中毒的原因中毒的机理当致病性E.coli进人人体消化道后,ETEC可在小肠内继续繁殖,产生肠毒素。肠毒素吸附于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上EIEC可以侵入结肠黏膜的上皮细胞。中毒的症状EAEC、EPEC、ETEC、EHEC、EIEC第35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是肉类、乳与乳制品、水产品、豆制品、蔬菜,尤其是肉类和凉拌菜。

污染途径:致病性E.coli主要寄居于人和动物肠道中,随粪便污染。预防中毒措施:

1.防止食品原料和成品被带菌的人和动物,以及污水、不洁的容器和用具等污染;

2.低温冷藏生肉、熟食品和其他动物性食品,一般应置于4~5℃低温储藏;

3.食前彻底加热杀菌。第36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检验方法国标法参看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GB/T4789.6)。检测大肠杆菌及其肠毒素的新技术、新方法很多。如用K88单抗血清对粪中K88菌检出率比常规培养法提高1倍,最小检测菌量为10000cfu/mL。987P酶标单抗对粪便和肠内容物最小检出菌量为2000cfu/mL。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检测,过去多用动物或细胞培养测定,现可用其单抗以多种免疫学手段检出。如用免疫磁分离法检测牛粪便和食品标本的大肠杆菌O157:H7,可提高了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病例的检出率。据报道,2004年10月,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科学家使用纳米粒子技术,开发出一种新的大肠杆菌检测法,即使样本里只有一个大肠杆菌也能检测出来,整个过程只需要20min。第37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肠菌群测定

MPN法检验流程(FDABAM)

检样50g+450ml稀释液适当十倍稀释样品选择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稀释液,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LST肉汤(每管9mlLST肉汤并加有导管),每管接种1mL35℃,24±2h~48±2h

没有产气管有产气管

报告阴性接种BGLB肉汤管接种EC肉汤

35±℃,48±2h44.5±0.5℃(水浴培养)

24±2h~48±2h

查MPN表报告结果产气管接种EMB平板(35℃、18~24h)

(大肠菌群)从EMB平板上挑取5个可疑菌转接到PCA斜面,进行革兰氏染色、IMVC生化鉴定、接种LST复检产气查MPN表报告结果(大肠杆菌)

第38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肠菌群测定——MPN法检验几点说明MPN检索表:

MPN为最大可能数(MostProbableNumber)的简称。这种方法,对样品进行连续系列稀释,加入培养基进行培养,从规定的反应呈阳性管数的出现率,用概率论来推算样品中菌数最近似的数值。MPN检索表只给了三个稀释度,如改用不同的稀释度,则表内数字应相应降低或增加10倍。初发酵和证实试验:

1)两步法进行了两次乳糖发酵试验。初发酵和证实实验所用培养基不同,但都是为了证实培养物是否符合大肠菌群的定义,即“在37℃分解乳糖产酸产气”。LST中提供了磷酸盐缓冲体系,氯化钠可维持渗透压,月桂基硫酸钠可抑制非大肠菌群的生长,这个缓冲蛋白胨乳糖肉汤允许“缓慢乳糖发酵(Slowlactosefermentations)”来促进菌体产气。BGLB中胆盐和煌绿可以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除了大肠菌群的很多革兰氏阴性细菌。

2)初发酵阳性管,不能肯定就是大肠菌群细菌,经过证实试验后,有时可能成为阴性。有数据表明,食品中大肠菌群检验步骤的符合率,初发酵与证实试验相差较大。因此,在实际检测工作中,证实试验是必需的。产气量与倒管:在乳糖发酵试验工作中,经常可以看到在发酵倒管内极微少的气泡(有时比小米粒还小),有时可以遇到在初发酵时产酸或沿管壁有缓缓上浮的小气泡。实验表明,大肠菌群的产气量,多者可以使发酵倒管全部充满气体,少者可以产生比小米粒还小的气泡。如果对产酸但未产气的乳糖发酵如有疑问时,可以用手轻轻打动试管,如有气泡沿管壁上浮,即应考虑可能有气体产生,而应作进一步试验。

第39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肠杆菌测定——EMB选择性分离鉴别EMB平板典型大肠杆菌菌落特征:中心黑色或紫红色,有或无绿色金属光泽第40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肠杆菌测定——EMB选择性分离鉴别EMB是一种弱选择性培养基,一些球菌也可在该培养基上生长;高压灭菌可使得美蓝还原从而使培养基的颜色呈不均一橘黄色,轻轻摇动培养基可以恢复原有的正常紫色,倾注平板前应先摇匀;大肠杆菌在该培养基上并不一定总是呈现绿色的金属光泽;该培养基受可见光易使其中的成分氧化,储存及培养细菌时都应在避光条件。菌名菌落形态大肠埃希氏菌紫黑色,有绿色金属光泽肺炎克雷伯氏菌粉色,中心色深阴沟肠杆菌粉色,中心色深弗氏志贺氏菌无色鼠伤寒沙门氏菌无色粪链球菌无色第41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肠杆菌测定——革兰氏染色基本原理: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重要的鉴别染色法。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创立。此法可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两大类。革兰氏染色的机理主要是利用两类细菌的细胞壁成分和结构的不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的类脂质,而肽聚糖的含量较少。当用酒精或丙酮酸脱色时,类脂质被溶解,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后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结果细胞被脱色,经复染后,又染上复染液的颜色。而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中肽聚糖的含量多而且交联度大,类脂质含量少,经乙醇或丙酮洗脱后,肽聚糖层的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因此细胞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第42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肠杆菌测定——革兰氏染色GramnegativeGrampositiveGramstraining第43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肠杆菌测定——革兰氏染色基本步骤:将涂片在火焰上固定,滴加结晶紫染液,染1min,水洗;滴加革兰氏碘液,作用1min,水洗;滴加95%乙醇脱色约15~30s,直至染色液被洗掉,不要过分脱色,水洗;滴加番红复染液,复染1min,水洗、待干、镜检。结果: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第44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肠杆菌测定——生化鉴定Testpositivenegativebiotype1biotype2reagentIndole红色环不变色+-Kovacs’MR红色不变色++甲基红V-P玫瑰红色环不变色--V-P甲、乙液Citrate生长不生长---第45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IMViC试验:细菌的生化反应用于鉴别细菌,尤其对形态、革兰染色反应和培养特性相同或相似的细菌更为重要。

吲哚(I)、甲基红(M)、VP(V)、枸橼酸盐利用(C)四种试验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合称为IMViC试验。第46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某些细菌有色氨酸酶,能分解色氨酸形成吲哚;将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加入细菌蛋白胨水培养液中,吲哚与试剂中的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结合,呈红色反应,形成

玫瑰吲哚,为吲哚试验阳性。不出现红色则为阴性。

吲哚试验:第47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产气肠杆菌使丙酮酸脱羧后形成中性产物,培养液PH>5.4,甲基红指示剂呈橘黄色,为甲基红试验阴性,大肠埃希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培养液呈酸性

PH<5.4,指示剂甲基红呈红色,称甲基红试验阳性。甲基红试验:第48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大肠埃希菌与产气肠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为区分两菌可采用V-P试验及甲基红试验。产气肠杆菌能使丙酮酸脱羧,氧化(在碱性溶液中)生成二乙酰,后者可与含胍基的化合物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称V-P试验阳性;大肠埃希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V-P试验阴性。

V-P试验:第49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能利用枸橼酸盐作为唯一碳源的细菌如产气肠杆菌,分解枸橼酸盐生成碳酸盐,同时分解培养基的铵盐生成氨,使培养基呈碱性,使指示剂溴麝香草酚蓝(BTB)由淡绿转为深蓝,此为枸橼酸盐利用试验阳性。枸橼酸盐利用试验:第50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IMViC生化试验第51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III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

)是分布极广的海洋细菌,为引起食物中毒重要的病原细菌之一,尤其是在夏秋季节的沿海地区,经常发生由于食用带有大量副溶血性弧菌的海产食品,引起爆发性食物中毒。

历史: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于1950年在日本首发,副溶血性弧菌(V.parahemolyticus)于我国大陆沿海地区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原菌。

第52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菌体形态学特征本菌为G-弯曲的球杆菌,或呈弧菌,可两端浓染,多形态,无芽孢,单端单鞭毛,有嗜盐特性,在30-37℃最适温度时增长较快,一般冬季不易检出。多形态:弧状、逗点状球状、丝状、杆状、棒状等。第53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4

培养特性

嗜盐:VP在含氯化钠5–(20-30-最适)g/L的培养基上生长,无盐和110g/L以上不生长。生长温度:最适为37℃,4℃不生长

pH:

最适pH为7.4-8.0

需氧性:需氧性很强,厌氧条件下生长缓慢第54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5

培养特性在液体培养基中,呈现浑浊,表面形成菌膜,R型菌发生沉淀。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通常为隆起,圆形,稍浑浊,不透明,表面光滑湿润,传代之后常出现不圆整、粗糙型菌落,或灰白色半透明或不透明的菌落。

S.S平板:菌落中等大小,1-2mm圆形,扁平,无色透明的黏性菌落,不易被接种环挑起。氯化钠蔗糖琼脂:菌落l-2mm,稍隆起,浑浊、无黏性、湿润、中心绿色的菌落,具有扩散性菌落是本菌的一个生长特点。伊红美兰琼脂:某些菌株在麦康凯上生长,生长的菌落呈圆形,平坦、半透明或浑浊,略带红色。3.5%食盐琼脂平板:37℃24h培养多呈蔓延状生长,菌落的边缘不整齐,圆形,隆起,稍浑浊、不透明、表面光滑湿润。如培养基中含有胆酸盐则能对细菌的蔓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形成色素。

第55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生化特性副溶血性弧菌能分解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淀粉和阿拉伯胶糖,产酸,不产气。不能发酵乳糖、蔗糖、纤维二糖、木糖、卫矛醇、肌醇、水杨苷。产生靛基质,液化明胶,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过氧化氢酶和卵磷脂酶为阳性,尿素酶为阴性,V-P试验为阴性,不产生硫化氢,能分解淀粉和酪蛋白,甲基红试验阳性,对弧菌抑制剂三氨基二异丙基喋啶敏感。第56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7

抵抗力

敏感:淡水等无盐环境不耐热对酸敏感,在2%冰醋酸或食醋中立即死亡,对氯、碳酸、来苏水等一般化学消毒剂敏感:对磺胺噻唑、氯霉素、合霉素敏感。耐受:耐高浓度NaCl-海水,盐渍酱菜中存活时间较长;耐低温的抵抗力较强耐青霉素、磺胺嘧啶。第57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中毒原因:食入了含有106cfu/g以上的致病性活菌和一定量溶血毒素的食品。烹调时未烧熟、煮、透,或熟制品污染后未再彻底加热。

中毒食品: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多发生在海产品大量上市时。中毒食品主要是海产品,

其次为咸菜、熟肉类、禽肉、禽蛋类,

约有半数为腌制品。

第58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毒的机理:活菌进入肠道侵入黏膜引起肠黏膜的炎症反应,同时产生Vp-TDH,作用于小肠壁的上皮细胞,导致消化道症状,毒素进一步由肠黏膜受损部位侵入体内,与心肌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该菌食物中毒是致病菌对肠道的侵入和溶血毒素协同作用所致,是一种混合型食物中毒。中毒症状:潜伏期一般11-18h。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主要病变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部。一般病后3-5d痊愈,死亡率很低。少数重症者出现严重腹泻脱水而虚脱,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而休克,如抢救不及时可死亡。第59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污染途径海水、海产品、海盐、带菌者是污染源。预防中毒措施防止食品被污染最好不食用生或半熟的海产品食前彻底加热杀菌控制细菌繁殖第60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1检验程序:副溶血性弧菌的检验多采用国标法(GB/T4789.7)

25g样品+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TCBS平板36±1℃18h

1、镜检3、三糖铁试验2、氧化酶试验4、嗜盐试验

报告结果定性检测36±1℃

24h

36±1℃

24h

36±1℃6h

科玛嘉弧菌平板

生化实验

API20E第61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2培养基和试剂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

增菌用,高盐

TCBS琼脂:科玛嘉琼脂:

分离培养用第62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3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副溶血性弧菌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动物性水产干制品、腌醉制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即食藻类食品、鱼糜制品等水产食品和水产调味品以及食物中毒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验。第63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4TCBS上的副溶血弧菌菌科玛嘉上的副溶血弧菌菌落第64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5初步鉴定

3.5%氯化钠三糖铁琼脂:底层变黄,斜面不变色,有动力,不产生硫化氢.镜检形态:本菌为G-,可两端浓染,多形态,无芽孢。氧化酶试验:VP为氧化酶阳性。嗜盐性试验:0%不生长

7%旺盛生长

10%不生长第65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6ONPG试验:甘露醇试验:赖氨酸试验:MR-VP试验:生化试验第66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7结果

样品经过增菌培养、分离培养后,根据形态观察、生化试验的结果判断是否发现副溶血性弧菌并报告。

第67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IV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是国际上引起重视的人、畜共患病原菌之一,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新的食源性病原菌。本菌在0~4℃仍能继续繁殖,并产生毒素,如在4℃下能存活18个月。因此,冰箱内存放的污染食品对人仍具有感染性。耶尔森氏菌属包括11个种,其中对人有致病性的有三种: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假结核菌和鼠疫菌。只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和假结核菌已确定是食源性病原体.一般说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即是指典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第68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短小、卵圆形或杆状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在陈旧培养物呈多形性,普通碱性染料易着色,美蓝染色可显示两极浓染。形态及染色特性第69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本菌为需氧和兼性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25~30℃。最适生长pH为7.2~7.4。在普通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对胆盐、煌绿、结晶紫、孔雀绿及氯化钠均有一定耐受性。普通琼脂:菌落呈圆形,光滑,稍隆起,透明或半透明普通肉汤:呈均匀浑浊,偶有薄膜或少量沉淀物麦康凯琼脂:菌落呈圆形,光滑,透明或半透明,略扁平,淡粉色,S.S琼脂:菌落呈圆形,光滑,稍突起,略呈浅橘红色,或淡粉色生长要求与培养特性第70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生化特性不稳定,培养在25℃和37℃的反应结果有差异,能发酵葡萄糖、甘露醇、蔗糖、山梨醇。尿素酶阳性,鸟氨酸脱羧酶阳性,β-半乳糖苷酶阳性、MR试验阳性,V-P试验(22℃)阳性,V-P试验(37℃)阴性,不分解乳糖、鼠李糖。苯丙氨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H2S阴性,不利用柠檬酸盐。生化特性第71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本菌对热敏感,60℃30min,65℃1min即可杀死。牛乳中的耶氏菌通过巴氏灭菌不能完全被杀死。对低温有较强的耐受性,在4℃下可活存18个月,在-20~-18℃冷藏肉的保藏过程中,菌数明显减少。本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定,但对青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氨苄青霉素不敏感。辐射对本菌有一定的杀灭作用。抵抗力第72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该菌可寄生于所有恒温动物,引起出血性败血症;该菌有侵犯中胚层性细胞的倾向,一般表现为淋巴腺鼠疫和肺鼠疫的发生。肠毒素:该菌能产生耐热性肠毒素,但肠毒素的产生仅限于22~25℃;侵袭性:Hela细胞感染阳性株多是人类致病常见血清型;自凝性:菌接种于10%小牛血清的组织培养液内,22℃培养,菌液浑浊,而37℃培养,细菌凝结,上层液体透明,即为有毒力的菌株,称为自凝阳性。VW抗原:在25℃生长时不需要钙的菌株即含VW抗原。毒性质粒:耶氏菌病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带有41~48Mu的质粒有关。致病因素第73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主要原因是食入了具有侵袭力的活菌及其肠毒素食品,尤其是冷藏食品食用前未彻底加热杀菌,引起中毒。潜伏期3~5d主要症状是胃肠炎,以小肠、结肠炎为多见,腹痛,腹泻多为黏液或水样便,头痛,体温38~39.5℃。此外,引起腹膜炎、结节性红斑、反应性关节炎、肠系膜淋巴结炎和败血症等。中毒的原因与症状主要通过污染食物(猪肉、牛肉、牛奶等)和水源引起感染。主要存在于乳与乳制品、蛋制品、肉与肉制品、豆腐及其制品、海产品和蔬菜等。据检测,猪比其他动物,如牛、羊、鸡、鸭、鹅等带菌率高,猪是此菌的主要宿主。引起中毒的食品及传播途径第74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防止食品被污染食前加热杀菌。加强卫生宣传。检验方法国标法参看: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验(GB/T4789.8)。检验方法预防中毒措施第75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V志贺氏菌志贺氏菌属(Shigella)是人类及灵长类动物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最为常见的病原菌,俗称痢疾杆菌(dysenterybacterium)。形态及染色特征:

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无芽孢,无荚膜,有菌毛第76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志贺氏菌---生长要求及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对营养要求不高普通琼脂:菌落呈圆形、微凸、光滑湿润、无色半透明、边缘整齐;宋内志贺氏菌菌落一般较大,不很透明。S.S琼脂:菌落形态和沙门氏菌相似,为无色、半透明、中等大或较小的菌落,边缘整齐、光滑、稍隆起。由于志贺氏菌不产生硫化氢,故在S.S琼脂培养基上的菌落中心不形成黑色。普通肉汤:呈均匀浑浊生长,无菌膜第77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志贺氏菌---生化特性本菌属都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均不分解乳糖宋内志贺氏菌个别菌株迟缓发酵乳糖甲基红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不分解尿素,不产生H2S,对甘露醇的分解和产生靛基质的能力因菌种而异第78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志贺氏菌---抵抗力志贺氏菌属对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抵抗力不完全一样。以宋内志贺氏菌最强,福氏志贺氏菌次之,痢疾志贺氏菌最弱;志贺氏菌属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弱,志贺氏菌属对酸敏感;引起水源型或食物型的暴发流行;志贺氏菌对各种消毒剂敏感;一般50℃、15min,60℃、10min及阳光照射30min均能杀死志贺氏菌。第79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志贺氏菌---致病因素菌毛的作用使菌黏附于回肠末端和大肠黏膜的上皮细胞,继而在侵袭蛋白作用下穿人上皮细胞内;内毒素:志贺氏菌属中各菌株都有强烈的内毒素。内毒素作用于肠壁外毒素:该毒素具有3种生物活性:①神经毒性,②细胞毒性,③肠毒性。第80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传染源:食物、病人、粪便和苍蝇等。中毒的机理与症状:菌随食物进入胃肠后侵入肠黏膜组织,生长繁殖。当菌体破坏后,释放内毒素,作用于肠壁、肠黏膜和肠壁植物性神经,引起一系列症状。第81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引起中毒的食品和传播途径:主要是水果、蔬菜、沙拉、凉拌菜、肉类、乳类及其熟食品。预防中毒措施:与小肠结肠炎耶森氏菌食物中毒相同。主要措施包括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严格执行卫生制度,加强食品从业人员的肠道带菌检查。第82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志贺氏菌---检验方法目前志贺氏菌检验多采用国标法(GB/T4789.5)。第83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VI金黄色葡萄球菌——概述根据《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按葡萄球菌的生理化学组成,将葡萄球菌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和腐生葡萄球菌(S.saprophyticus),其中金葡多为致病性菌,表葡偶尔致病。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性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性感染,如疖、痈、皮下脓肿、外科切口及烧伤创面的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肾盂肾炎、心包炎等多系统的化脓性感染;还可引起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性感染。葡萄球菌的致病力强弱主要取决于其产生的毒素和侵袭性酶。

第84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学特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球形,直径0.8μm左右,排列成葡萄串状,无芽孢,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但衰老、死亡或被白细胞吞噬的菌体,常呈革兰氏阴性。第85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特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肉汤中呈浑浊生长,在胰酪胨大豆肉汤内有时液体澄清,菌量多时呈浑浊生长。血平板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呈金黄色,有时也为白色,大而突起、圆形、不透明、表面光滑,周围有溶血圈。Baird-Parker平板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圆形突起、光滑、湿润,颜色呈灰色到黑色,边缘淡色,周围为一浑浊带,在其外层有一透明圈。用接种针接触菌落似有奶油树胶的硬度。第86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适用性MPN法:适用于检测带有大量竞争菌的食品及其原料和未经处理的含少量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食品。直接平板计数法:适用于检查金黄色葡萄球菌数不小于10/g(ml)的食品增菌培养法:适用于检查含有受损伤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加工食品。定量方法定性方法第87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直接平板计数法

检样(50g+450mL稀释液)适当十倍稀释样品选择2~3个连续适宜稀释度

吸取1ml菌液按照0.3mL、0.3mL、0.4mL分别涂布于

3块90mmBaird-Parker平板上(做平行试验)

35℃,45~48h

确证试验报告或涂布于1块140mm平板上第88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FDABAM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MPN法

检样(50g+450mL稀释液)适当十倍稀释样品选择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稀释液,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10%NaClTSB肉汤,每管接种1mL35℃,48±2h

从生长的管中接种1环划线于Baird-Parker平板上

35℃,48h

确证试验报告含1%丙酮酸钠第89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FDABAM金黄色葡萄球菌确证试验1.凝固酶试验方法:从平板上至少挑取1个可疑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移种到TSB/BHI肉汤中,置35℃培养18-24h。取肉汤培养物0.3mL同0.5mL凝固酶试验兔血浆充分混合,置35℃培养,定时观察是否有凝块形成,至少观察6h。

试验中需同时做已知阳性和阴性对照。结果判定:以内容物完全凝固,使试管倒置或倾斜时不流动为阳性。部分凝固(2+和3+)的必须进行生化鉴定加以证实。第90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FDABAM金黄色葡萄球菌确证试验2.革兰氏染色对所有的可疑培养物都要进行革兰氏染色。3.生化鉴定过氧化氢酶试验葡萄糖厌氧利用试验甘露醇厌氧利用试验金葡溶菌酶敏感性试验耐热核酸酶试验(辅助)Staphylococcus

aureusonDNaseAgar第91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FDABAM

2种葡萄球菌和微球菌的典型特性特性S.aureusS.epidermidisMicrococci过氧化氢酶+++凝固酶+--耐热核酸酶+--溶菌酶++-厌氧利用葡萄糖++-甘露醇+--第92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ISO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MPN法

检样(xg+9xmL稀释液)适当十倍稀释样品选择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稀释液,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modifiedGiolittiandCantonibroth,

37℃,24~48h

从变黑或出现黑色沉淀的管中接种1环培养物于Baird-Parker平板上

37℃,48h

确证试验报告接种10mL于10mL双料肉汤,接种1mL于9mL单料肉汤。小心的于接种管中培养基顶部倾注一定量的水琼脂,使其凝固形成密封塞。第93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ISO金黄色葡萄球菌确证试验凝固酶试验结果判定:

-1+2+3+4+negativepositive第94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VII肉毒梭菌

肉毒梭菌(Clostridiumbotulinum)是厌氧芽孢杆菌属成员,为严格厌氧菌,是一种腐物寄生菌。它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遍布于土壤、江、河、湖、海、沉积物等中,水果、蔬菜、畜、禽、鱼制品中亦可发现,偶尔见于动物粪便中。一般认为土壤是肉毒梭菌的主要来源。厌氧性的杆状菌,形成芽孢,芽孢比繁殖体宽,呈梭状,新鲜培养基的革兰氏染色为阳性,产生剧烈细菌外毒素,即肉毒毒素。第95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生长要求:

肉毒梭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5~35℃,培养基的最适pH为6.0~8.2。一般认为土壤是肉毒梭菌的主要来源。污染食品主要存在于密闭比较好的包装食品中,在厌氧条件下,产生极其强烈的肉毒毒素(botulinusneurotoxins,BNTs),其毒性作用是目前已知化学毒物和生物毒素中的最为强烈的一种.第96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固体培养基:形成不正圆形、大约3mm的菌落。菌落半透明,表面呈颗粒状,边缘不整齐,向外扩散,呈绒毛网状肉毒梭菌--培养特性血平板:出现与菌落几乎等大或者较大的溶血环。乳糖卵黄牛奶平板:菌落下培养基为乳浊,菌落表面及周围形成彩虹薄层,不分解乳糖。分解蛋白的菌株,菌落周围出现透明环。第97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肉毒梭菌—抵抗力、生化特性抵抗力:

肉毒梭菌的抵抗力一般,所有菌株在45℃以上都受到抑制,加热80℃20~30min或100℃10min可将其杀死。芽孢可耐煮沸1~6h,于180℃干热5~15min,或121℃高压蒸汽10~20min,或100℃5h才能杀死芽孢,10%盐酸须经1h才能破坏,在酒精中能存活2个月,正常胃液和消化酶于24h不能将其破坏,可被胃肠道吸收而中毒。蛋白分解性肉毒梭菌芽孢比非蛋白分解性肉毒梭菌芽孢对热具有更强的抵抗力。生化特性:一般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果糖,产酸,产气。对明胶、凝固蛋白均有分解作用,并引起液化。不形成靛基质,能产生硫化氢。第98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肉毒梭菌—致病因素主要是其产生的肉毒毒素引起;肉毒梭菌在机体内不能生长繁殖,即使进入人和动物消化道,亦随粪便排出;肉毒毒素是迄今已知毒物中最毒的一种,极微量即可引起人的死亡。据估计,人的最小口服致死量为5×l0-9~5×10-6mg/kg(对人的最小致死量为0.1μg)。第99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肉毒素的毒性机制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通过淋巴管和胸管进入血液循环,选择性地作用于运动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主要作用点为神经末梢和神经肌肉交接处,抑制神经传导介质---乙酰胆碱的释放,因而使肌肉发生弛缓性瘫痪。肉毒神经毒素是一种锌肽链内切酶,它的作用底物为神经末梢突触膜小泡的内膜蛋白Synaptobrevin-2。此蛋白主要负责运输神经介质,经内切酶(即毒素)作用后,即毒素作用于胆碱能神经末梢的突触,通过毒素的重链与突触前膜毒素受体—神经节苷脂的结合,肽链被切断,不能识别神经介质,失去了运输神经介质的能力,从而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妨碍神经冲动的传导而引起肌肉松弛性麻痹和神经功能不全。第100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毒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食入了含有肉毒毒素的食品,多数食物中毒发生原因是食用了家庭自制的低盐厌氧的发酵食品、厌氧加工的罐头食品、真空包装食品、厌氧保存的肉类制品。中毒的症状:

初期出现恶心、头痛、眩晕、全身乏力等一般症状,主要表现是眼部症状,出现视力减退、视物不清;出现上眼睑下垂、复视、斜视、瞳孔扩大及对光反应迟钝等。后期有软腭肌、舌肌、咽部肌肉麻痹,还可有面肌麻痹。由于肌肉运动神经麻痹,出现无力、头下垂、肢体软瘫。由于分泌功能障碍,患者的泪腺、汗腺及唾液腺分泌减少。病情发展到后期,因膈肌神经麻痹,自觉胸闷,然后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最后因呼吸肌麻痹并发呼吸衰竭合并感染而死亡。病死率为25%~44%。第101页,共1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我国91.48%由植物性食品引起,8.52%由动物性食品引起。以家庭自制的豆酱、臭豆腐、豆豉、豆瓣酱、面酱等发酵食品最多,因肉类制品(腊肉、熟肉)或罐头食品引起中毒最少,主要为越冬密封保存的肉制品。日本以家庭自制鱼类罐头引起中毒者居多,美国多见于家庭自制的罐头(蘑菇、蔬菜、水果)、乳制品、肉制品(肝酱、鹿肉干),欧洲各国多见于腊肠、火腿和保藏的肉类。此外,婴儿摄人含有芽孢的糖浆和蜂蜜,在芽孢到达肠道中萌发时产生毒素。1岁以上儿童肠道内已建立了正常微生态菌群,不利于芽孢发芽,因而不易中毒。肉毒梭菌—引起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