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课件_第1页
第四节 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课件_第2页
第四节 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课件_第3页
第四节 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课件_第4页
第四节 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传染病概述一、传染病的概念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二、传染病的特征

1.都有病原体

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2.有传染性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有关。

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寄生虫等3.有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

4.有免疫性

病愈后,人体对同种传染病病原体产生免疫。不同传染病不同,有的患病一次后可终身免疫,有的还可感染。

第一节传染病的概念第四节-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三、传染病传播的环节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能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⑴传染病患者⑵病原携带者⑶受感染的动物⑴空气传播⑵饮食传播⑶接触传播⑷虫媒传播⑸医源性传播⑹母婴传播流感、水痘、猩红热等菌痢、甲型肝炎、伤寒等沙眼、脚癣、疥疮等疟疾、鼠疫、乙型脑炎等乙型肝炎、艾滋病等乙型肝炎、艾滋病等儿童、老人、体弱者等(特殊传染病)第四节-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第二节传染病病程发展的规律病原体完全或基本消灭,免疫力提高,病变修复,临床症状陆续消失的时间。多为痊愈而终局,少数疾病可留有后遗症。潜伏期末至发病期前,出现某些临床表现的短暂时间,一般1至2天,呈现乏力、头痛、微热、皮疹等表现。多数传染病无前驱期指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首发症状时间。一、病程发展的一般规律(几小时—几年)1.潜伏期4.恢复期2.前驱期3.发病期(症状明显期)二、特殊临床表现1.发热2.皮疹3.中毒症状如猩红热、麻疹、水痘、斑疹伤寒、伤寒等发热为传染病的共同表现,不同传染病其热度与热型不同。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第四节-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第三节传染病的预防病原体:能引起传染病的生物(微生物、寄生虫等)传染病病原体传染病病原体传染病病原体水痘水痘病毒病毒性肝炎肝炎病毒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病毒麻疹麻疹病毒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病毒风疹风疹病毒普通感冒腺病毒等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结核病结核杆菌细菌性痢疾痢疾杆菌百日咳百日咳杆菌白喉白喉杆菌狂犬病狂犬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伤寒伤寒杆菌蛔虫病人蛔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炎球菌第四节-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一、管理传染源1.及早发现患儿、及时汇报多数传染病在早期传染性最强⑴看⑵摸⑶问皮肤、五官、精神状态等额头——测体温生活情况(饮食、睡眠、二便、是否有不适)2.及早隔离病人3.对接触者进行密切观察二、切断传播途径1.经常性预防2.传染病发生后的措施环境、空气、饮食卫生、个人卫生习惯等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环境彻底消毒病人用过的餐具、物品等3.保护易感人群⑴常规预防⑵预防接种锻炼、营养、卫生习惯、合理作息第四节-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⑵预防接种

指根据对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儿童人群免疫状况的分析,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儿童群体的免疫能力,达到控制以至最后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计划免疫

人们运用免疫学的原理,将相应的生物制品(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接种于易感者机体,使其发生免疫反应,从而产生对疾病的特异抵抗力,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预防相应传染病的发生的目的。预防接种方法:①皮上划痕;②注射,包括皮下、皮内、肌肉注射;③口服;④喷雾吸入等。第四节-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计划免疫接种程序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出生24h内、1月初种2个月1次3个月1次1次4个月1次15~6月1次12次8个月12;11岁1岁半111;12岁1;113岁14岁1次6~7岁11113岁第四节-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第四节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一、麻疹麻疹病毒,不耐热,对日光和消毒剂均敏感,但在低温中能长期保存。

患者是惟一传染源,患儿从接触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病毒经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均发病。⑵前驱期一般3~4天。主要表为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①发热(多中度以上);②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多泪、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③Koplik斑。

1.病原体2.传播途径3.症状Koplik斑,在发疹前1~2天出现,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晕,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粘膜上,但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至唇部粘膜,粘膜疹在皮疹出现后即逐渐消失。⑴潜伏期一般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可有低烧。第四节-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出疹期其他症状:全身有淋巴结肿大,腹痛腹泻和呕吐。疾病极期特别是高热时常有谵妄、激惹及嗜睡状态,多为一过性,热退后消失。⑶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至40~40.5℃,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h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4.并发症部分病人常继发鼻窦炎、中耳炎和支气管肺炎⑴喉、气管、支气管炎:由于<3岁的小儿喉腔狭小,如继发感染,可造成呼吸道阻塞、呼吸困难,严重者可窒息死亡。⑵肺炎:常在出疹及体温下降后消退。⑶神经系统①麻疹脑炎:病死率达10%~25%;部分存活者有运动、智力或精神上的后遗症。②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病人大多在诊断后l~3年死亡。第四节-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⑸营养不良与维生素A缺乏症:麻疹过程中,患儿营养状况变差、消瘦;常见维生素A缺乏,角膜呈混浊、软化,且发展极迅速,最后导致失明。

⑷结核病情恶化:麻疹患儿的免疫反应受到暂时抑制,使原有潜伏结核病灶变为活动甚至播散而致粟粒型肺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5.护理卧床休息,房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有畏光症状时房内光线要柔和;给予容易消化的富有营养的食物,补充足量水分;保持皮肤、粘膜清洁。麻疹患儿对维生素A需要量大,麻疹患儿应补充维生素A。第四节-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6.预防⑴对病人应严密隔离,一般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检疫观察3周。⑶保护易感人群:①自动免疫:麻疹活疫苗的应用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根本办法。②被动免疫:有密切接触史的体弱、患病、年幼的易感儿应采用被动免疫。肌注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⑵病室注意通风换气,充分利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护理人员离开病室后应洗手更换外衣方可接触易感者。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流行季节,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场所。第四节-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二、水痘(附:带状疱疹)1.病原体2.传播途径3.症状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初次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VZV生活能力较弱,不耐高温,不能在痂皮中存活,易被消毒剂灭活。但能在疱疹液中-65℃下存活8年。

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出疹前1-2天至出疹后5天都有传染性。儿童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亦可发生水痘。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也可接触污染物而间接传染。

传染性强⑶出疹期:丘疹、水疱、结痂同时存在,绿豆大小,周围有红晕,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粘膜可发疹。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微痒。一般不留疤痕,可引起神经皮肤再感染,表现为带状疱疹。⑴潜伏期:2周左右。⑵前驱期:发热等不适,1~2日内出皮疹。第四节-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4.并发症呼吸道隔离,卧床休息,常洗手洗脸,勤换衣;衣物和用具消毒;防止庖疹破溃感染。多喝水,供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忌辛辣鱼虾等食物;预防受凉感冒;居室经常通风。如出现持续高烧、症状加重的患儿,需送医院治疗。

隔离患者至全部皮疹结痂或出疹后7天。其污染物、用具可用煮沸或暴晒法消毒。接触水痘的易感者应留检3周,也可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或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可明显降低水痘的发病率。水痘疫苗,对正常易感儿童预防有效。

水痘患儿的病情一般比较缓和,多很少有并发症,无须特殊治疗,常可在7-10天内自然痊愈。但要精心护理,以防止感染。

5.护理6.预防第四节-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三、流行性腮腺炎1.病原体2.传播途径3.症状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渐退,约2周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厌食等全身症状。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空气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第四节-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4.并发症⑴脑膜炎:为儿童期最常见的并发症,男性较女性多3-5倍。腮腺炎并发脑膜炎一般预后良好;不及时治疗,可留有永久后遗症甚至死亡。⑵睾丸炎:是男孩最常见的合并症,30%~40%的患者受累睾丸发生萎缩,10%左右的患者生育力受损。⑶卵巢炎:7%的青春期女性患者可并发卵巢炎,但不影响日后生育功能。⑷胰腺炎⑸其他:乳腺炎、甲状腺炎、关节炎、泪腺炎、角膜炎等,一般在20天内恢复。腮腺炎本身并不很严重,对机体严重危害的是它的并发症第四节-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5.护理立即隔离至腮腺消肿。居室要通风换气。卧床休息,忌刺激性食物,宜流质和半流质。多饮水;患儿食具要单用,煮沸消毒。病儿衣被等要经常曝晒,脸盆、毛巾等每天煮烫。定时给孩子测量体温,必要时,可采取降温措施。保持孩子口腔卫生:经常用温盐水漱口。局部热敷可以减轻患处的疼痛。6.预防腮腺炎患儿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才上学,以免传染给其他小儿。若发现患儿,应加强晨检工作,对可疑患儿有接触的小朋友,应观察21天,同时预防性口服板蓝根冲剂。一般连续3-5天。第四节-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四、猩红热1.传染源2.传播途径3.症状

是由β(乙)型A群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可引起扁桃体炎,丹毒,风湿热,心内膜炎及局部感染。临床以发热咽痛、杨梅舌、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皮肤脱屑为特征。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冬春之季尤多。多见于小儿。患者和带菌者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通过被污染的物品、食物等传播。

潜伏期一般2~4天,最短1天,最长7天。

猩红热是常见病,多发病,应严密观察,注意并发症的早期表现,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第四节-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猩红热的症状起病急,发热,体温一般38~39℃,重者可达40℃以上,婴幼儿起病时可能产生惊厥。患者全身不适,咽喉疼痛,食欲不良。舌头红,称杨梅舌。皮疹于24h左右迅速出现,最初见于腋下、颈部与腹股沟,1日内迅速蔓延至全身。典型皮疹为弥漫着针尖大小的猩红色小丘疹,触之如粗砂纸样、鸡皮样疹。面部潮红无皮疹,有口周苍白圈。皮肤皱折处皮疹密集,有深红色针尖大小出血点。可见口腔黏膜疹、充血或出血点。病程第1周末开始脱屑,面部脱屑,躯干和手足大片脱皮。一般2~4周脱净,不留色素沉着。普通型第四节-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猩红热症状的其他类型

1.轻型全部病程中缺乏特征性症状,常至出现典型的皮肤脱屑时,才取得诊断。患者可有低热或不发热,皮疹隐约可见,出疹期很短,无杨梅舌。发病后1~3周皮肤脱屑或脱皮。

2.中毒型起病急,高烧可至40.5℃以上。头痛、惊厥、呕吐为常见症状。严重咽扁桃体炎。有明显红斑疹。如合并脓毒症状,甚至发生休克,危险性很高。

3.外科型链球菌经皮肤或黏膜伤口感染时,可有局部急性化脓性,皮疹从创口开始,再发展到其他部位皮肤。无咽炎和杨梅舌。

第四节-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4.并发症儿童猩红热容易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故应引起特别的重视。⑴化脓性并发症咽喉部组织发炎。如化脓性淋巴结炎、化脓性中耳炎。⑵中毒性心肌炎病人可出现高热、寒颤、面色难看等毒血症状。⑶①急性肾小球肾炎。

②风湿热。临床表现为发热、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心脏炎,以心内膜受累为主,皮下小结、环形红斑、舞蹈病。

5.护理急性期患儿应卧床休息,可用温淡盐水含漱。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宜。皮肤保持清洁,可予炉甘石洗剂止痒。

第四节-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6.预防

病人及带菌者隔离6~7天。发现病人后,应予检疫至最后一个病人发病满1周为止。咽试子培养持续阳性者应延长隔离期。

流行期间,小儿应避免到公共场所,居室注意通风。对可疑猩红热、咽峡炎患者及带菌者,都应给予隔离治疗。第四节-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五、流行性感冒1.病原体流感病毒2.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一般冬春季高发,南方夏秋也可初夏流行。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

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直接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高热,畏寒、全身酸痛、头痛、乏力、食欲不振、有的会咳嗽等,严重时会引起肺炎及其他并发症,甚至可以致命。

流感患者及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动物可传播流感。3.症状潜伏期数小时~4天,一般为1~2天第四节-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型流感之间、甲型流感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

甲型流感:常引起爆发流行,甚至是世界大流行,约2~3年发生小流行1次,一般10~15年发生一次大流行。

4.并发症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心肌炎等⑴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⑵流行期间避免集会或集体娱乐活动,老幼病残易感者少去公共场所,注意通风,必要时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⑶护理人员戴口罩、洗手、防交叉感染⑷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⑸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时间每年10-11月中旬,每年接种1次。5.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第四节-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而且病毒都是经由空气传播的。普通感冒由腺病毒引起,患病期间通常鼻黏膜发炎,出现打喷嚏、流涕、鼻塞、喉咙痛、咳嗽、甚至发烧等病症,所以又称“鼻感冒”。普通感冒对人体的影响通常只限于呼吸系统。一般数天后便可痊愈。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致。流感症状影响全身,包括发热发冷、出汗、全身酸痛、头痛、骨痛、肌肉痛、疲倦乏力、食欲不振、有的有咳嗽、鼻塞等症状,严重时会引起肺炎及其他并发症,可以致命。流感病毒的特性是有不种类型,每十年左右便会出现新的病毒株型。第四节-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艾滋病1.病原体2.传播途径

指获得性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后,并伴有严重的临床表现的疾病,可发生许多特异机会性感染及器官系统病理损害和肿瘤发生。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

HIV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T4淋巴细胞,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这种病毒终生传染。主要通过输血、不洁性行为、静脉注射和母婴遗传四种途径传播

HIV病毒主要存在于精液、血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脑脊液和有神经症状者的脑组织中。其他体液,如眼泪、唾液和汗液,存在的数量很少,一般不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蚊虫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浅吻及一般性的接触不会被传染。

第四节-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3.症状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但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因失去抵抗能力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各种复合感染而死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