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的采收加工与贮藏_第1页
药用植物的采收加工与贮藏_第2页
药用植物的采收加工与贮藏_第3页
药用植物的采收加工与贮藏_第4页
药用植物的采收加工与贮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用植物的采收加工与贮藏第一节采收木槿第2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药用植物采收的含义采收指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入药部位或器官已经符合药用要求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从田间将其收集运回的过程。中药材—桑葚第3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采收期的确定1.影响采收期的因素(1)不同植物种类的适宜采收期不同;(2)不同生育期对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3)不同生长年限对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4)不同采收期对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5)采收期因栽培地的生境条件而异。第4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确定适宜采收期的原则(1)当产量与有效成分含量同步达到高峰期时,二者高峰期即为适宜采收期。(2)当产量增长先稳定时,以有效成分的高峰期为适宜采收期;反之亦然。(3)当产量与有效成分含量高峰不一致时,可通过计算有效成分总含量确定采收期。第5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有效成分总含量计算方法有效成分总含量

=单位产量×有效成分含量(%)当有效成分总含量达最高时,即为最佳采收期。第6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采收时期及采收方法1.根和根茎类一般在秋后地上部停止生长或已枯萎、或翌年早春萌芽前采收。个别在夏季或初冬采收。毛山药当归第7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根和根茎类的采收方法采用掘土挖取法采收。可用人工或机械挖取。宜选土壤松软时挖取,力求药用部位完整,避免受伤破损。三七第8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茎木类乔木大部分全年都可采收;木质藤本在全株枯萎后或秋冬至早春前采收;草质藤本在开花前或果熟期之后采收。

采用砍割法采收。苏木第9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皮类①树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时节采收

。用剥取法采收。有全环状剥皮、半环状剥皮和条状剥皮等。杜仲皮桂通第10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②根皮类宜在春秋时节采收。先用挖取法采收根部,然后用环剥法剥取根皮。地骨皮第11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全草类地上全草类宜在现蕾期或初花期采收,用割取法采收;全株全草类一般在初花期或果熟期采收,用挖取法采收;低等植物石苇等四季均可采收。地上全草穿心莲板蓝根第12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叶类一般在叶片生长旺盛、叶色浓绿、花蕾开放前或初花期采收。少数品种需经霜后来收。采用摘取法或割取后干燥脱叶法采收。桑叶第13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花类以花蕾入药:一般在花蕾期采收;以花朵入药:一般在初花期采收;以花序、柱头、花粉入药:宜在盛花期采收。个别品种根据色泽变化来采收。采用人工采摘或收集法采收。第14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采收过早采收适宜采收过晚金银花第15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7.果实、种子类一般在自然成熟后采收。有些果实须在成熟经霜后采收。果实类多用人工采摘法采收;种子类采收有人工摘取法和割取法。

决明种子薏苡果实和种子八角果实第16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加工与贮藏八角果实正面第17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加工八角果实背面第18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产地加工的概念、目的与任务1.产地加工的概念产地加工:

——凡是在产地对药材进行的初步处理与干燥统称为产地加工,也叫生药加工或加工。中药材:

——新鲜产品经产地加工后称为中药材或药材或生药。第19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炮制:

——药房、药店、制药厂或病人对中药材的再处理,如切片、炒、炙等称之。饮片:

——炮制后的、直接供病人服用的药材称之。第20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产地加工的目的、意义与任务(1)清除非药用部位、杂质、泥沙等,保证药材纯净度;

(2)趁鲜切制,便于临床用药和炮制加工;

(3)干燥处理,保持药效,防止霉变,利于贮运;

第21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4)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性、刺激性或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5)包装成件,便于贮藏和运输。

第22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产地加工方法1.净选:挑选、筛选、风选、水选。2.洗涤:将药材表面的泥沙、污垢和部分粗皮、毛须等清除。3.去皮:对皮类植物除去外皮。4.修整:用刀、剪等工具去除非药用部位或不利于包装的枝杈,使之整齐,便于包扎和包装。第23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蒸、煮、烫6.浸漂7.切制8.熏硫8.发汗—普通发汗、加温发汗9.揉搓10.干燥中药材-白芍第24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0.干燥(1)干燥的目的:

及时除去鲜药材中的大量水分。

(2)干燥的方法。(3)干燥的标准:贮藏期间不发生变质霉变为准。第25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干燥方法

晒干(1)自然干燥法阴干晾干炕干(2)人工加温干燥法烘干红外干燥第26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中药材

产地加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加工场地。水制污染。

2.防止污染熏制污染。

第27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包装与贮藏第28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中药材的包装1.目的与作用(1)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中药材。

(2)方便运输、便于贮藏。

八角茴香油第29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中药材包装的基本要求①安全性。

②可降解性。③可重复利用性。

④稳定性。

⑤合法性。

茯苓中药材第30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中药材的包装方法(1)袋装。

(2)筐装或篓装。(3)箱装。(4)桶装。

(5)打包。

白芍中药材第31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中药材的贮藏地骨皮茯苓第32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植物类药材的变质现象(1)发霉(2)虫蛀(3)变色(4)泛油(5)变味白芍中药材第33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药材安全贮藏的要求贮藏药材应根据不同种类采取不同的措施,以保证干燥、冷晾,防止霉烂、虫蛀、变色、泛油、变味等现象,避免虫、鼠危害及中药材变质。贮藏环境必须洁净卫生,不能对中药材造成污染。第34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影响贮藏质量的因素(1)外界因素指空气、温度、湿度、日光、微生物、昆虫、鼠害等。贮藏期间一般以室温15~18℃、保持相对湿度20~50%为宜。(2)内在因素指中药材所含化学成分的性质。第35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植物类药材的贮藏保管(1)含淀粉类药材:密封法;去湿防潮法;冷藏法。(2)含糖类药材:贮藏前充分干燥,然后用密封法和冷藏法贮藏。(3)含脂肪类药材:密封法;冷藏法。此外,常用方法还有干砂贮藏法、气调贮藏法等。第36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根茎类药材的贮藏干燥后需放置于通风、阴晾、低温、干燥的场所贮藏。不宜堆积过高,最好用容器盛装。夏季注意翻晒,预防虫蛀。三七头子第37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根类药材的贮藏一般存放在冷晾低温的场所。于雨季到来之前进行晾晒后装入容器内保持干燥。巴戟天药材第38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种子、果实类药材的贮藏应注意防鼠、防虫。雨季要防止霉变和渗油酸败。三七药材第39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皮类、叶类药材的贮藏干燥后加工后应打捆或用筐篓盛装,放置在通风冷晾处。对于较贵重的品种如桂皮等,应装入内衬铝皮的木箱,并在箱内放进硅胶等干燥剂,密封贮藏。第40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花类药材的贮藏以保持色鲜味正为原则,一般不宜用木箱包装,并与外界空气隔绝。夏季放进冷藏库效果良好。菊花第41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近年来,使用现代化的空调设备加工贮藏药材日渐普及,化学干燥剂的应用也逐步得到推广,药材的干燥加工和贮藏方法将会得到不断的改善和提高。第42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炮制药材山豆根第43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