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反馈3篇_第1页
教学设计反馈3篇_第2页
教学设计反馈3篇_第3页
教学设计反馈3篇_第4页
教学设计反馈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反馈3篇教学设计反馈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琥珀的特点与价值,认识它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

一组有关琥珀的图片和装饰品图片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一、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解释课题

1、读课题之后,请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前收集到的有关琥珀的资料。

2、老师补充介绍琥珀的资料。

3、出示课件,请学生欣赏一组不同样子的琥珀图片。

思考: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特点?(它们都是透明、光滑的,而且里面都有物体;不同的是里面物体不一样。)

在学生交流之后,老师过渡到新课:我们今天文中介绍的是哪一块琥珀呢?(学生找准图片后,再一起欣赏文中琥珀的样子。)谁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它是什么样子?(指多名学生进行描述,建议能够抓住物体的特点来说,老师及时给予点评)那文中具体写样子的是哪个自然段?

二、理解课文内容

1、打开课本,请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到描写样子的段落自由朗读,并做上记号。(最后一个自然段)

2、请学生一起读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这里除了写琥珀的样子还有其它描写吗?(价值)

老师过渡语:琥珀有这么大的价值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大家再自由朗读课文,具体描写它形成过程有哪些段落。(2到12自然段)

3、分析琥珀形成过程

(1)琥珀形成必须经历哪两个阶段?(松脂球与化石的形成)

(2)仔细读课文,松脂球的形成应有哪些条件?化石形成又要哪些条件?

(3)比较琥珀与黄河象化石的形成有哪些不同?

(4)假想是什么依据?还有其他的故事发生吗?(启发学生大胆的想象,说出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

4、学习琥珀的发现:学生朗读相关段落(13到17自然段),思考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找出文中所描写的动词。

三回顾全文,引导学生学习的写作方法

1、对照板书,引导学生梳理的写作思路;再一次熟悉课文内容。

2、我们这一单元学习了有关化石的两篇说明文,想一想它们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倒叙、顺叙)

3、优美句段的品读(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并简要的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四拓展:

1、欣赏由琥珀做成的各种装饰品,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建议学生在课外多读这类型的书籍,去了解认识大自然的另一面。

五板书设计

琥珀

松脂球

形成:

化石

发现:卷—踩—挖—识别

特点与价值:透明光滑内有物;装饰品药用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空间,假想琥珀其它可能形成的过程。但在实际引导中没有原设计的流畅,当我的问题抛出以后学生们的思维不很活跃,连平时爱发言的陈洁、汪芯羽等都久久不见举手。大约十分钟之后,邓淞说:蜘蛛与苍蝇的巧遇有可能是苍蝇遇难在先,蜘蛛误会在后。紧接着张鑫说:也有可能是蜘蛛去营救啊。黄昊说:也许是在打架……这下可热闹了,有许多同学都假想了它们的巧遇。此时此刻我赶紧抓住学生们的思维,引导认真分析能成立的是哪些环节。然后通过再次对琥珀样子的朗读,学生们恍然大悟,假想不是空想。原来自己的假想没有建立在最原始的基础之上。文中的假想才是科学的.,合乎情理之中的。

教学设计反馈篇2

渐暖的空气,破冰的流水,渐绿的柳枝,吐芽的苞蕾,金黄的菜花,这些春的使者,驱散了料峭的寒风,送来了温暖的气息!四月,一个万物复苏的月份,一个勃勃生机月份。四月,也是我们学校的远程资源教研月,这几天正如火如荼的举行“远程教育资源运用”比赛,全校老师必须运用多媒体上一节课,昨天,这个令人害怕又激动的时刻到了……..

在这次活动中,我选择的是西师版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

读课文《空城计》。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不惊,设下计谋,终于使司马翻引兵退去,突出表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为了使以后的教学再上新台阶,发扬优点,弥补不足,结合本课的教学环节,谈谈自己教学本课后的一些感受。

(一)教学资源运用的时机与效果的关系

为了对课文内容及人物性格特征的理解,我下载了一个关于《空城计》司马懿退兵的视频,意在让学生能通过直观的形象情境,让学生进入课文意境和角色之中,理解课文内容。如在理解司马懿的性格特征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诸葛亮在笑容中施计,在笑声中取胜,但诸葛亮的取胜还取决于一个人,他是谁啊?马上学生回答说司马懿,为什么说取决于司马懿呢?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因为他没有

直接攻打进去,她反而中计啦!哦!是这么回事,我听出来了,假如此时领兵的是你,当眼前看到西城这样一幅景象时,你是选择进还是选择退呢?别忙着告诉我,你们先和同桌讨论讨论,于是学生开始热烈的'讨论起来。在汇报时,有的选择了进,也有选择了退兵,还有的选择先去探个虚实在攻打进去…….都得到了我的肯定。借此机会,我说司马懿究竟怎么想的呢,我们一起来看段录像(播放录像)。此时有的学生边看边笑了起来,我趁机问,你们笑什么啊?(因为司马懿中计了)是啊,不光我们在笑他,连诸葛亮也在抚掌而笑啊。紧接着介绍司马懿的有关资料,最后请同学们想想司马懿退兵是草率之举还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司马懿退兵的理由?就这样让学生来感受司马懿谨慎多疑,刚愎自用的性格特点,用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调动积极性与参与意识的关系

由于我上课的时间在上午的最后一节课,学生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好,这是课前让我最苦恼的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想到了,我的课以分析诸葛亮的笑为切入点,为什么我不以笑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这样不是一举两得了吗??于是在课前几分钟,我先和同学们开起了玩笑:“同学们,你们可知道,周老师一般在上午最后一节课一般是不会上新课的,因为我怕,我怕我的精神状态不好,也怕你们的精神状态不好,影响上课的质量,今天没有办法,周老师抽到了这以签,那就不得不打破这个惯例呢?不过今天周老师特别有精神,因为我知道我要上这节课,

早上我吃了两个大埋头另加一瓶牛奶,你们看我多有精神,你们呢?“有”。好的,还有几分钟,才上课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老师出示词语,你们表演,好吗?学生精神抖擞的说“好“。课件出示“会心一笑、捧腹大笑、抚掌而笑、哭笑不得、回眸一笑”最后我说:“总之,笑比哭好,你们要记住在生活中,如果你笑世界陪你笑,如果你哭那就自己一个去哭吧!所以你是愿意笑对每一天还是哭对每一天呢?好,上课!”整节课,学生精神饱满,主动性高!!!

(三)朗读与感悟的关系

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的生动逼真。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中心思想,把握人物形象,要引导学生尽量模拟人物语气;反复的.读,充分得读,有效地读。有效地读,就是进一步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加深的文章中心的理解。我让学生在课前熟读了课文,当堂也安排了不同方式的读,如默读、个别读、分角色读,齐读等方式,个别读的也很精彩,感悟的也很深刻,但我感觉堂课上只是读出了声,读的不够到位,没有模拟人物的表情,没有达到把“话”读成“画”的要求。

(四)有待改进的地方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尽管我非常投入地走进课堂,也得到了同事们的好评,但是细细回味课堂中的每一环节,许多疏漏和处理不当的地方便呈现出来。

1、普通话还是有待加强,板书够工整(这也是我的强项,但总感觉上这种课时间要紧,没有达到我理想的境界)过渡型语言不简洁明了,课堂情况应具备随时调整教学环节的能力,以后在这方面还需加强锤炼。

2.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机智。如课上有个同学说了一句不礼貌的话,(司马懿说:诸葛亮,你有种就过来单挑)我当时只是评价了一句“说话要有礼貌哦同学”。当时就没有想到追问一句:“孩子,你想想司马懿他也是魏之名将,久经沙场,他会这样说吗?你这句话他会怎样说呢?”我相信效果大不一样的!总之,教师的评价语言不仅是一种智慧,一项技能,更是一门艺术,多思、多学、多练就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愈来愈精彩。

3、说实话,我自认为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课堂上还没有真正的走进文本,走进,走进学生,我相信这也许是教师的最高境界吧!!

最后我想对自己说:“变则通,通则变,要永葆青春,用新的

教学理念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教育服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教学设计反馈篇3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成语的意思。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泗水河畔浓浓的春意,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所蕴含的道理。

3.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

4.指导学习“论水”、“言志”的内容,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话语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泗水河畔的春景及孔子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通过想象,仿写练说

教学难点:

理解孔子说的那段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了解孔子

1.出示孔子带弟子游春的语言,感受孔子的课堂。

(1)同学们,了解孔子吗?(找2~3个同学说说,可以说说对孔子的认识,也可以诵读孔子的名句——《练习7》中与孔子有关的名言、成语)

(2)我这儿有句孔子弟子曾皙的话,大家读一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出示:“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yú),咏而归。”(“冠”,读ɡuàn,古代男子20岁要举行表示成年的加冠礼仪。“童子”就是男孩子。“浴”,在河里洗澡。“沂”,就是河的名字,沂河,发源于山东。“雩”,古代求雨时舞蹈动作。)

先让学生根据解释,说一说:到了暮春时节,穿上春天的衣服了,孔子和弟子在春光中漫步,风吹动衣服就像跳舞一样,大声吟咏回家。

这就是孔子带弟子们出去春游活动的记录,今天我们就随着孔子及弟子们,一起去泗水河畔去赏春畅

2.板书课题。提醒学生注意行款、疏密有间。

二、初读课文,感受孔子

11.出示初读要求,组织学生自学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关注那些不能确定的字音和生字词、成语等,把有关词语和成语画出来。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顺为止。

(2)课文写了孔子及弟子的哪些事情?试着用简洁的话说一说。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

3.组织学生小组交流:同学们的学习习惯很好,一遍读书,一遍圈画出有关词语,还标出了文章的自然段。我想同学们在自读课文中,一定解决了不好问题,这篇课文很长,当然也会有拿不准的字音或不理解的词语。小组交流一下。

4.组织全班交流。

(1)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我们接下来交流一下,为了便于同学们,我提供了几种句式供大家参考。

我会读这个字的字音,这个读音要注意??我会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我是这样理解的??我还有这个字音读不准,谁愿意帮助我?我还有这个词语不理解,谁愿意帮助我?

(2)按照字音、词语、困难三个板块进行交流,教师注意点拨。(3)这篇课文四字词语(成语)特别多,刚才同学们读得很不错,理解得也很不错。老师做了一个整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桃红柳绿草色青青绿草如茵

波澜起伏不知疲倦奔流不息荡涤污垢善施教化司空见惯意味深长有福同享温文尔雅深思熟虑从容不迫侧耳倾听情不自禁手舞足蹈

读完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4)读这三组词语,在我们眼前浮现了三个画面:泗水河畔的春色、奔腾不息的泗水、情深谊长的师生。那么,课文主要写了孔子及弟子的哪几件事情?

这样,我们就把文章读成了几句话,这是很了不起的本领。

第一段(1~2节):春天到了,孔子带着弟子到风光迷人的泗水河畔游赏。第二段(3~9节):孔子凝望泗水的绿波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弟子们听了很惊讶。

第三段(10~19节):孔子和弟子们边弹琴歌唱,边各言其志。谁能连起来说一说,注意前后要连接自然。

如果我们把三句话再读成三个词语,那就更不得了,谁能试一试?让学生充分地说,尽量给予肯定。然后可以提炼为“赏春”“论水”“言志”。教师相机板书。

三、品读课文,走近孔子

1.同学们,读了课文,你觉得这三件事情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你对孔子带弟子们去春游一事有怎样的看法?找出依据,说出理由。

2.让学生围绕这个任务再默读课文,进行深入思考。3.组织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有关语段:

“赏春”: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着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

“论水”: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深思。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

“言志”:孔子说:“可以说说你们的志向吗?”

让学生说一说,要求不要太高,教师在学生表达的基础上,相机进行提升:孔子是一位充满智慧的老师,他寓教于乐,带着弟子到大自然中去学习;他借景抒情,希望弟子做一位像泗水一样的君子;他循循善诱,通过谈志向看看子弟们是不是明白了他的教化。

4.“赏春”,品味诗一般的语言。

(1)我们一起先来欣赏一下泗水河畔的春景,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喜欢哪些句子,读一读,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出示: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盛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他甜蜜的絮语??

(2)让学生说一说:一是用词优美,如“桃红柳绿”“草色青青”等,非常好地表达出充满生命的春天;二是想象丰富,如把“习习的春风”想象为“优美的琴声”,把“大自然”想象为“伟大的母亲”,把“广袤的大地”想象为“宽广的胸怀”等;三是修辞恰当,形象的的比喻、整齐的排比,让句子富有节奏美。

(3)想象表达:同学们发现了吗?这段最后有个省略号,文章写了大地、森林、太阳、轻风,那么,这美好的春天里还会有什么呢?请同学们在书上再写一句。

如:

薄薄的雾霭是她神秘的面纱。滚滚的春雷是她前进的脚步声。巍峨的山峰是她挺直的脊梁。清澈的泉水是她甘甜的乳汁。

3??

(4)配乐朗读:让我们伴着音乐,一起读一读

4.“论水”,品味水一般的君子。

(1)孔子见景生情,他从奔腾不息的泗水中悟出了君子的品质。我们来读一读。

(2)出示: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他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读读这段话,联系生活思考:孔子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3)在小组里说说你的理解。(4)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水是真君子,因为水的特点和君子的'特点是一致的。你看,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学生围绕这四个特点说一说,能结合生活说最好。

(5)拓展说话:同学们发现了吗?这里又有一个省略号,想一想:真君子除了这些品质之外,还有哪些呢?你能联系水的特点,把句子补充完整吗?

出示:水,它好像。(6)同学们,你们在读这段话的时候,想到了“真君子”与孔子之间的关系了吗?说说你的看法。5.“言志”,品味君子的志向。

(1)孔子借水喻人,希望弟子们做一个像水一样的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