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复习提纲_第1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复习提纲_第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复习提纲_第3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复习提纲_第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复习提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复习提纲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大一历史期末复习提纲一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沙俄掠夺我国大片领土。1:鸦片战争,1840年,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中英南京条约》,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3:沙俄掠夺我国大片领土,1858年签订《瑷珲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1881年《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共侵占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为什么?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2:为什么,社会性质和革命本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①社会性质: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革命本质: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三中国近代的两个基本矛盾及其关系。1:两个基本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关系:两大矛盾相互交织,以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为最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勾结、扶持封建势力(中国政府当局、各地官僚、军阀)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①当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②当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结成同盟时,阶级矛盾一般就上升为主要矛盾。③当国内战争发展到从根本上威胁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时,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则完全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四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1:在进行反封建的同时,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2:领导人向外国学习,寻求救国道路。①洪秀全根据基督教思想创立拜上帝教②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完整方案。五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评价1:主要内容①兴办近代企业②建立新式海陆军③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2:评价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和思想,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改变了社会风气,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六早期维新思想家;中日甲午海战。1:早期维新思想家:冯桂芬,王韬,郑观应,薛福成。2:甲午海战:1894年,北洋水师在与日本联合舰队,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面中方主要军舰:定远号、镇远号、致远号。日方主要军舰吉野号、高千穗号、秋津洲号。甲午海战中殉国的将领: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管带邓世昌、林永生、刘步蟾等。七三民主义;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及评价。1: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①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结束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及其媚外政策。即民族革命。②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即政治革命。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全民共享。国家还可按原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即社会革命。三民主义评价: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2:武昌起义,时间:1911年10月10日背景:清政府预备立宪实质却是加强了皇族的权力导火索:保路运动前期准备:文学社和共进会两个革命团体在湖北新军中开展革命宣传工作,在新军中发展革命力量,积极准备起义影响: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3: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①革命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经济: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物质基础;阶级力量: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成长起来,为量进一步壮大;思想: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革命逐渐成为社会主要思潮;组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同盟会的成立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政党统一领导的新阶段;政治上:三民主义的提出使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共同的奋斗纲领,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②革命形势的日益高涨。清廷立宪失败后进一步孤立衰落,革命势力在收回利权的斗争和武装起义中人断壮大。③革命时机成熟。保路运动调动湖北新军,清廷在湖北统治空虚,为武昌起义的爆发提供了有利时机。辛亥革命评价: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对中国近代的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它没有也不可能完成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伟大任务。八五四运动的原因及口号;中共一大、二大、三大的内容;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1:五四运动①原因:⑴新的社会力量的壮大。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的壮大。⑵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影响了年轻一代的知识界⑶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导火索: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②口号:“还我青岛”、“收回山东主权”、“取消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2: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以无产阶级革命军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等。党的基本任务是从事工人运动的各项活动,加强对工会和工人运动的研究与领导;党的组织方面的规定为,在全党建立统一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地方组织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和指导等。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以陈独秀为书记。中共二大: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即最低革命纲领。在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革命性质和革命动力后,规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国三大:就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作出了正式的决定。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3: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从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到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共产党领导、组织、推动了中国第一个工人运动高潮。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密切了党同工人群众的联系,扩大了中共在全国的政治影响力。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同其他革命力量的合作、掀起全国规模的大革命准备了一定的条件。九简述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中国党内屡次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的表现及原因。1:表现①第一次,1927年到1928年,盲目“创造总暴动”;。②第二次,1930年,李立山要求盲目夺取中心城市;③第三次,1931年到1935年,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教条主义的主要错误是:放弃统一战线,攻打中心城市,打击富农,消极防御,在党内“残酷斗争,无情打击”。2:原因“左”倾错误的原因是:指导思想没有得到清理;理论准备不足,实践经验缺乏;共产国际的干预及其对王明路线的支持。十中国共产党关于土地方针的政策1.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2.抗战时期1937-1945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3.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地主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4.建国初期1945-1953政策: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与以往不同:保护富农经济)5.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的改造)1953-1956政策:采取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6.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政策:小社并大社(片面追求一大二公)7.改革开放时期1978-至今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什么是长征精神?长征胜利的意义?1: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2: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一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十二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什么?其基本经验是什么?1: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2:基本经验①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③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④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绝不惧怕战争。⑤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十三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基本经验。1:原因①在政治上,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领导国统区人民掀起人民民主运动,形成反蒋的第二战线,与民主党派并肩作战。民主党派与蒋介石集团决裂。②在军事上,制定了一系列正确方针政策。初期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第二、第三年又及时提出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的伟大决策,将革命进行到底。北平和谈失败后,迅速渡江作战,推翻国民党的统治。③经济上,在解放区开展土改运动,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2:经验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③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④组建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⑤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⑥要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十四中国共产党党史上三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内容1:八七会议:1927年。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把领导农民进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任务。2:遵义会议:1934年。改组了党中央领导机构,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指定张闻天起草决议。中共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朱德、周恩来指挥军事,周恩来是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会后不久,决定毛泽东为周恩来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张闻天接替博古在党内负总责。随后,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团(又称军事指挥小组),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周恩来任团长。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