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2023)_第1页
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2023)_第2页
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2023)_第3页
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2023)_第4页
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202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指导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编制单位:中华商标协会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2023)指导委员会主任:卢鹏起副主任:雷筱云马夫徐俊峰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2023)编写组成员:潘菲许嘉元李胡蓉王驰赵梦纯程周芳菲王雅岳王名钰张裕恩王子涵钟瑞玲张辰萌 5 6 8 附件2023年全球品牌价值综合百强榜(PRC-Brand榜) 5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做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指示,多次强调要“强化品牌意识”“做强做大民族品牌”“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和综合效益”。2023年4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致中国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五十周年纪念暨宣传周主场活动的贺信中指出,中国始终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商标品牌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商标是品牌的法律载体和主要表现形式,是加强品牌法律保护、实现品牌市场价值、发挥品牌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保障。中央高度重视商标品牌工作,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提出“推进商标品牌建设”“加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专项部署实施“商标品牌建设工程”;2022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进一步强调“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培育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等要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赋予了商标品牌建设新的使命。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商标品牌建设工作的战略规划和重大部署,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2023年,制定印发《“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与工业和信息化部6等部门联合印发《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专项行动(2023-2025年)》,并在《商标法》修改草案中建议增加商标品牌建设相关内容,从法律和政策层面为全国商标品牌建设完善顶层设计。为客观评价全国商标品牌发展综合水平,加强商标品牌建设工作政策指引和数据参考,2020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连续四年指导中华商标协会编制发布“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 (TrademarkandBrandDevelopmentIndex,简称TBDI),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商标品牌发展综合水平进行指数测评。作为国内首个量化测评区域商标品牌整体发展水平和建设成效的指数化工具,“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坚持采用公开、可测的客观数据构建优化指标体系,经过四年的探索改进,已初步具备量化表征各地乃至全国商标品牌发展质量效益的功能。今年指数测评基本延续上一年度指标体系,进一步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助力“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等工作有序开展,为各级政府提供政策制定和绩效评价的辅助工具,为各类主体开展商标品牌建设提供参考,为促进提升企业和区域商标品牌价值、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中国商标品牌的建设与发展涉及多系统多要素,各系统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彼此动态联系、相互依赖。为了能够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商标品牌发展水平进行客观、真实、有效的评价,编写组遵循政策导向性、科学规范性、系统层次性、客观可测性4项原则以及客观性、普适性、延续性3个标准对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及测评体系进行修订。7“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2023)”继续应用PS-BCP 共环境结构-商标品牌行为-商标品牌绩效)框架模型来展开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包括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共计42个指标(如表1所示)。为了保证指标权重的一致性,“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2023)”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延续去年的计算方法,主要通过综合运用专家意见法和层次分析法来实现。表1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2023)指标体系A1.商标品牌运用推进提升Q2.1地理标志品牌开发Q2.1.1地理标志商标培育度Q2.1.2地理标志产品培育度Q2.2区域品牌培育Q2.2.1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度Q2.2.2公用商标品牌培育度Q2.3优质商标品牌培育Q2.3.2知名商标品牌培育度Q2.3.3商标品牌价值转化度P3.商标品牌潜力开发P3.1商标品牌价值转化潜力P3.1.1发明创新集约度P3.1.2商标品牌价值转化增速P3.2商标品牌市场开发潜力P3.2.1市场主体发展规模P3.2.2创新型市场主体规模P3.2.3上市公司品牌运营投入水平优化E4.1商标品牌社会化服务环境E4.1.1商标品牌公共服务便利度E4.1.2商标品牌代理服务供给度E4.1.3商标品牌保护服务满意度E4.2商标品牌社会化服务效能E4.2.1商标品牌监管保护效能E4.2.2商标品牌政策供给效能实现B5.1商标品牌社会效益B5.1.1消费者商标品牌满意度B5.1.2上市公司就业吸纳度B5.2商标品牌经济效益8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2023)测评结果(如表2、表3所示)显示,我国商标品牌整体发展状况良好,但区域间差异显著。具体而言,过去一年我国商标品牌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表2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2023)测评结果与变动幅度贵州江西陕西广西云南山西9排名品牌运用提升品牌潜力广东北京山东江苏四川安徽辽宁一是过去一年我国商标品牌总体发展稳中向好。今年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2023)全国总体指数为1.025,相比去年(TBDI-2022)增长0.10%,表明我国商标品牌建设稳中有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稳步提升。2022年是新冠疫情冲击平复后,中国经济归于常态化的第一年,各部门各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经济恢复回稳。虽然面对疫情散发多发、极端高温天气等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反复冲击,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但是2022年全国GDP依然实现了3%的增长,经济虽有减速但并未失速,助力商标品牌发展底盘的进一步夯实,反映高质量发展的商标品牌建设水平相比前一年实现稳中有升。二是超五成省份商标品牌建设有所提升。与去年得分相比,61.29%的省份商标品牌建设水平稳中有升,其中9个省份的增幅超过4‰。TBDI-2023得分排在头部的省份主要来自我国东部地区,位于排名中段的大部分为中部地区省份。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广东、浙江、北京、山东、江苏,排名位于中后段的贵州、西藏、宁夏等省份的指数得分则有幅度较为明显的改善。相比TBDI-2022测算结果,大部分南方省份,包括广东、浙江、福建等省份的位次与往年基本持平,而位于中后段的黑龙江、辽宁、贵州、四川等省份的排名位次则出现较为明显的提升,监测结果表明上述省份在国际榜单上榜品牌数量与价值、商标品牌质押规模等方面均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三是经济领先省份商标品牌发展的顺向效应继续显现。从商标品牌发展指数排名与各省GDP相比,54.84%的省份具有顺向效应(指数得分排名领先于或与GDP排名保持一致),其中,北京、天津、上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顺向效应较为突出,指数得分排名均超过其GDP排名5个位次,天津、北京的顺向效应依旧保持高达10个位次以上。上述地区在商标品牌效益实现方面继续表现良好,在持续保持消费者商标品牌满意度等方面优势的基础上,上述省份在商标品牌经济收入贡献等方面表现亮眼。这表明商标品牌是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基础性保障,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需要大力发展商标品牌经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从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四是国内市场商标品牌运用还需进一步扩大。今年我国商标品牌运用分项指数为1.056,相比前一年下降了2.58个百分点,其原因主要在于国内市场商标品牌运用水平有所调整。通过监测我国新兴行业中的商标运用活动与上市企业的商标运用行为可以发现,新兴行业中的商标注册规模相比往年下降51.59%,而上市企业的商标注册量则下降19.63%。从指标排名看,广东、浙江、北京在2023年继续延续往年在这一指标上的优势,分别以89.24分、87.63分、87.36分位居全国前三,但与去年相比得分均有下降。上述三省份在商标品牌国内运用扩大方面相对表现较好,尤其体现在新兴行业商标注册、上市企业商标注册等细分指标上。与去年排名相比,大部分经济发达的省份在该指标上的位次保持不变,辽宁、河北、黑龙江、天津等北方省份进步明显,辽宁、吉林排名提升较多,达到3个位次。五是我国优质商标品牌培育稳步提高。今年我国商标品牌质量提升分项指数为1.221,测算结果与去年持平,进一步从构成这一分项指数的具体指标来看,全国在优质商标品牌培育方面有所进步,尤其是在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数量方面。从各省份的监测结果来看,7个省份在该分项指数上的得分增幅超过5%。从指标排名看,浙江、广东、山东三省在2023年继续延续在这一指标上的优势,分别以87.31分、86.46分、85.70分位居全国前三。上述三省在优质商标品牌方面表现突出,尤其是知名商标品牌培育与商标品牌价值转化在全国位居前列,另外,山东还在地理标志商标培育、公用商标品牌培育、产业集群品牌培育等方面在全国领先。与去年排名位次相比,吉林、黑龙江、广西、贵州、四川、海南等省份均有进步,其中黑龙江的提升达到8个位次,主要是在地理标志品牌开发方面改观较为明显,其他省份则是在国际榜单品牌价值PRC值、知名商标品牌培育度等反映优质商标品牌建设的指标上有所改善。六是我国商标品牌创新潜力继续凸显。今年我国商标品牌潜力开发分项指数为0.832,相比前一年的增幅为1.59%,主要源自于创新型市场主体规模有所提升。通过监测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可以发现,两项数据相比往年均出现较大增长。从各省份的监测结果来看,全国各省在商标品牌潜力开发分项指数得分上的增幅均超过5%。就该分项指数的排名而言,广东、北京、江苏分别以82.62分、81.68分、80.68分位居全国前三,均超过往年得分,尤其是在创新型市场主体规模、上市公司品牌运营投入水平等细分指标上,上述省份表现良好。与去年排名相比,黑龙江、云南、海南、重庆、广西等省份在商标品牌潜力开发方面表现出进步,黑龙江的提升达到6个位次,主体现在商标品牌价值转化增速方面的改善较为明显。七是我国商标品牌公共服务不断优化。今年我国商标品牌环境优化分项指数为1.297,相比前一年的增幅达到2.05%,是商标品牌发展指数五个一级指标中进步最明显的分项。进一步分析其指标构成,可以发现这一分项指数的提升主要源于商标品牌公共服务便利程度的改善。以我国商标品牌指导站建设情况为例,这一数据相比往年大幅增加,数量已达到3495家。从各省份的监测结果来看,全国三分之二的省份在这一分项指数上的得分均有增加,其中17个省份的得分增幅超过5%。从分项指数得分排名看,山东、浙江、安徽三省排名领先,其中,山东以87.80分排名第一,浙江和安徽分别以87.69分和87.46分位居第二和第三,三个省份的得分与往年相比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尤其是在商标品牌社会化服务环境与社会化服务效能方面表现相对较好。与去年排名相比,四川、贵州、湖北等省份在商标品牌环境优化方面表现优秀,排名至少提升7个位次,尤其是在商标品牌公共服务便利度方面,上述省份的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商标受理窗口的累计数量与商标品牌指导站数量均有所增长。八是我国商标品牌社会效益逐渐凸显。今年我国商标品牌效益实现分项指数为0.758,相比前一年的增幅为1.88%,提升的原因主要在于上市公司就业吸纳度的向好。分析我国城镇就业人口数量与上市公司就业人员数量可以发现,城镇就业人口规模相比往年增加了12.55%,上市公司就业人员数量也提高了4.80%。从各省份的监测结果来看,19个省份在商标品牌效益实现方面有所改善,其中15个省份在这一分项指数得分上的增幅超过5%。具体来看,北京以85.32分排名第一,广东紧随其后,得分为77.44分,上海以77.21分位居全国第三。相应细分指标的测评结果表明,上述三省份在商标品牌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方面均表现突出,北京还在上市公司就业吸纳度、商标品牌价值创造、商标品牌经济收入贡献等方面位居全国榜首。与去年排名相比,江西、海南、河南、山东、湖北等省份在上市公司就业吸纳度与商标品牌价值创造贡献方面亦有所改善。“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2023)”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色:一是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内在逻辑性和可操作性。“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2023)”指标体系的修订延续了“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2022)”对PS-BCP模型的运用,构建了以商标品牌政策为引导,以商标品牌效益为指向,对商标品牌发展指数进行评估的多层次指标体系,能够较为全面的量化衡量我国各省份商标品牌发展规模、发展质量与发展潜力,得出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结论和建议。此外,根据品牌发展新要求和时代发展新特点对部分指标进行修各层级指标之间具有更强的相互关联性,“指数”内在指标结构具有更好的连续性和逻辑性,构建了具有较强内在逻辑性和可操作性的科学、客观、完整的测评结果的解释性框架。二是指标导向具有创新示范性和数据集成性。“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2023)”不仅是国内首个用于衡量我国各地区具有生产或服务行为的商标品牌整体发展水平的工具,也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成员国范围内首创性地提出从商标品牌视角评估知识产权发展成效、揭示各地区商标品牌建设效率的重要指数化成果。指数测算所依据的各项指标含义明确、客观而且可量化,指标名称能够更为全面、充分地反映“指数”各维度内涵。同时,指标体系的设计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并把这一理念与商标品牌发展评价工作紧密结合,例如不是简单考察各省份有关商标品牌的政策数量,而是从政策发布层面发掘各省份对商标品牌发展工作的重视投入水平,从而使得指标能够更加客观准确反映我国各省份品牌发展的实际情况,促进各省份有针对性地加强商标品牌建设。另外,指标数据集成了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智库机构等发布的公开数据以及公共互联网上可抓取的各类数据,数据类型丰富、来源多样且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能够有效保障“指数”测量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完整性。三是指标框架对国家政策具有响应性和支持性。“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2023)”的各级指标内容注重体现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取向,通过多个关键性指标来反映政策实施的多个方面以及各地区商标品牌的发展现状和建设特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商标品牌发展方案新的要素。此外,指标体系可以根据时间的推移和国家政策的变化进行更新和调整,这种时效性使得指标体系能够及时反映国家政策的变化和新的政策需求。另外,指标体系中的指标筛选符合商标品牌的高质量发展要求,能够很好地反映新时代的品牌发展特点,并充分响应国家实现商标品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为挖掘商标品牌价值、讲好中国品牌故事提供了重要支撑和方向指引。当然,指数化评估工具还需要在长期实践检验以及对实践反馈及时吸收和动态优化的基础上进行完善。目前,“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2023)”的指标内容、指标权重已趋于稳定。在下一阶段,“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2023)”将在助力全国商标品牌培育及发展等方面进行持续改进:编写组将在及时总结已有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商标品牌价值提升等运用成效,不断扩大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测评工作在商标品牌培育和建设方面的促进作用,为各地区进一步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推进品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附件2023年全球品牌价值综合百强榜(PRC-Brand榜)一、榜单基本情况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加强品牌建设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品牌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对供需结构升级的推动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各级政府对商标品牌发展的重视和投入日益加大,商标品牌价值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持续突显,很多国际知名机构编制并发布了商标品牌价值榜单。当前,国际公认的权威商标品牌价值榜单主要是英国和美国商业单一榜单算法重心的差异导致结果侧重不尽相同,例如BrandZ更注重消费者意见,Interbrand更偏向全球化品牌。鉴于此,中华商标协会和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根据2014年至2022年的Brand牌价值榜单数据,继续采用PRC算法联合研究编制了相对更加客观的2022年全球品牌价值综合百强榜(PRC-Brand榜),并对中国商标品牌价值结构开展国际比较。在此基础上,编写组依据PRC-Brand榜中各地区上榜品牌数据,加权测算得出各地区国际榜单品牌价值PRC值,纳入“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2023)”指标体系,从价值视角衡量我国商标品牌发展在世界所处的位置。表12022年全球品牌价值综合百强榜(PRC-Brand榜)排名国家(亿美元)排名国家(亿美元)美国美国美国德国美国中国美国美国韩国中国美国本田美国国家电网中国美国德国美国中国美国德国法国德国美国德国中国美国美国美国美国中国印度美国韩国美国意大利美国美国宝马德国美国美国美国微信中国美国美国美国英国美国中国银行中国美国宜家瑞典星巴克美国欧莱雅法国美国劳氏美国家得宝美国美国德国领英美国茅台中国美国沙特阿美沙特阿拉伯雀巢瑞士德国美国美国德国美国美国阿里巴巴中国英国法国西班牙美国美国抖音中国美国美国三菱集团日本美国美国甲骨文公司美国美国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美国爱马仕法国中国建筑中国德国大通银行美国美国美国美国美国华为中国日本美国淘宝中国美国五粮液中国二、基于全球品牌价值综合百强榜(PRC-Brand榜)对中国商标品牌价值的特征分析2022年全球品牌价值综合百强榜(PRC-Brand榜)排名前十的品牌分别为苹果、谷歌、亚马逊、微软、三星、麦当劳、Facebook、特斯拉、可口可乐和耐克,除三星外其余9个全部为美国商标品牌。比较2014年至2022年各年间的排名结果可以发现,入榜中国商标品牌数量大体上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但始终未能进入PRC-Brand榜单排名前十,大多分布在榜单的中后段。2014年至2022年全球品牌价值综合百强榜(PRC-Brand榜)中国商标品牌价值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具体而言,中国商标品牌价值发展呈现出表22014-2022年全球品牌价值综合百强榜(PRC-Brand榜)中国商标品牌上榜分析PRC-Brand中国商标品牌平均排名18168.0619993.8521361.0222945.5626409.82257首先,中国商标品牌价值创造规模稳步提升。2014年至2022年间,PRC-Brand榜单上中国商标品牌上榜数量逐年增加,我国商标品牌价值创造规模得到了实质性提升。在2014年至2017年之间,PRC-Brand榜单上中国商标品牌数量规模保持相对稳定,而在进入2018年之后这一数据再次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商标品牌价值创造规模在2019年出现爆发性增长,2020年至2022年中国上榜商标品牌数量略有小幅波动,基本维持在2019年的水平。其次,中国商标品牌价值创造质量持续增强。PRC-Brand榜单上中国商标品牌价值排名在2014年至2022年期间持续波动上升。2014年PRC-Brand榜单中国商标品牌价值平均排名仅为第76名,而2020年上榜中国商标品牌价值平均排名已上升至第55名,整体名次提升了21个名次,近两年也都维持在第55-57名之间。2014年PRC-Brand榜单中国商标品牌平均价值仅为76.84亿美元,而2022年这一数值提升至270.55亿美元,是2014年的3.5倍。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尽管从发展历程的纵向比较来看,我国商标品牌价值创造整体取得了长足进步,竞争力和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但是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仍有差距,新格局下我国品牌建设仍然面临较大的突破空间。最后,中国商标品牌价值创造结构有效改善(见表3)。从上榜品牌的行业结构来看,PRC-Brand榜单中国商标品牌的行业分布逐年多样化,各行业品牌价值上升态势明显。2014年至2022年间,PRC-Brand榜单上中国科技业商标品牌上榜数量与商标品牌价值为所有行业中增长最快。尤其是2019年相较2018年呈现大幅提升,这印证了我国所实行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给商标品牌建设带来了显著的成效。当前,科技业和区域银行业已成为中国商标品牌价值创造格局中的第一梯队,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零售业、酒品业的商标品牌地位也较为稳固,能源业、保险业等行业商标品牌在价值创造方面的表现相对稳定。表32014-2022年全球品牌价值综合百强榜(PRC-Brand榜)中国品牌价值创造结构电信服务业1211111区域银行业544444544科技业223236354能源业2222232保险业1111零售业2222酒品业2建筑业1中国商标品牌价值创造结构中的上述特点或许可以表明:(1)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创新”这一要素在我国商标品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愈发突显,传统要素投入型的发展方式变得越来越难以为继,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转变成为优先的现实选择;(2)科技互联网领域的行业头部企业和一些大型央企对于商标品牌的关注正在对中国商标品牌价值创造的业态与结构带来深远影响;(3)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互联网企业与大型央企正在充分利用并发挥数据要素的价值,并将其转化为商标品牌价值。三、基于全球品牌价值综合百强榜(PRC-Brand榜)的中国商标品牌价值国际比较通过将PRC-Brand榜单中国商标品牌价值放置于与国际商标品牌的对比之中,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我国商标品牌价值创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与未来方向。表42014-2022年全球品牌价值综合百强榜(PRC-Brand榜)各国上榜商标品牌数量及各国平均商标品牌价值(单位:亿美元)数量数量数量均值平价数量均值平价数量数量均值平份数量数量数量美国中国德国99法国7554日本7555英国3352韩国2222首先,中国商标品牌价值创造规模持续增长但质量方面还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2014至2022年间PRC-Brand榜单上我国上榜品牌数量保持增长趋势(见表4),2022年PRC-Brand榜单中国商标品牌上榜数量为16个,平均商标品牌价值为263亿美元。而从2014年至2022年美国商标品牌PRC-Brand榜单上榜商标品牌数量始终保持在50个左右,2022年美国平均商标品牌价值达到638.80亿美元,是中国的2.4倍。尽管过去9年间我国商标品牌价值创造规模的增长速度非常快,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标品牌价值创造规模相较世界一流水平还有距离,相比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要求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其次,中国商标品牌价值创造密度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明显。商标品牌价值创造密度由每万美元GDP创造的全球百强商标品牌价值来体现。近年来我国商标品牌价值整体上提升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相去甚远,特别是在PRC-Brand榜单平均商标品牌价值方面,我国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提升我国商标品牌价值密度依然任重道远。通过上述国际化的比较和分析,不难发现中国商标品牌价值提升所面临的挑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中国商标品牌价值创造过程所需要破解的关键难点及其背后的薄弱环节。当前,品牌逐渐成为加快经济发展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的关键,品牌建设也将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商标品牌价值创造活动显现出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问题:首先,中国商标品牌在国际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依然有待提升。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体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有力名片。随着我国“走出去”和共建“一带一路”在亚洲和全球范围内不断取得进展,我国商标品牌应不断加速品牌国际化进程,以国际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中国品牌的故事,增进世界对我国品牌的认同。中国商标品牌国际化还应有系统的思考和布局,针对各国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差异,坚持求同存异、相互尊重的原则,建立品牌海外差异化发展机制。此外,企业可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加强与国际品牌企业合作,开展海外品牌建设推广,提高品牌国际化运营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在国际上打响知名度,更是我国挖掘内需潜力、开拓国际贸易的新契机和新舞台。其次,中国商标品牌价值仍需努力打造和提升,各地产品质量和企业诚信意识也依然需要持续巩固。品牌依托于品质,高品质的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