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 第1部分:基本要求》_第1页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 第1部分:基本要求》_第2页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 第1部分:基本要求》_第3页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 第1部分:基本要求》_第4页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 第1部分:基本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第1部分:基本要求本文件规定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组织、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安全准入、安全检查、实验场所、安全设施和环境、基础安全、应急管理、设备和物料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高校实验室。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626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811头部防护安全帽GB2890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3609.1职业眼面部防护焊接防护第1部分:焊接防护具GB/T3609.2职业眼面部防护焊接防护第2部分:自动变光焊接滤光镜GB3836.14爆炸性环境第14部分:场所分类爆炸性气体环境GB6220呼吸防护长管呼吸器GB/T7144气瓶颜色标志GB7231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8965.1防护服装阻燃服GB8965.2防护服装焊接服GB12014防护服装防静电服GB/T12624手部防护通用测试方法GB13495.1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GB13690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4866眼面防护具通用技术规范GB15603危险化学品仓库储存通则GB15258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63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T1648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T16556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GB/T17622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GB/T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21148足部防护安全鞋GB/T22845防静电手套GB/T27476.1-2014检测实验室安全第1部分:总则2GB/T27476.2检测实验室安全第2部分:电气因素GB/T27476.3检测实验室安全第3部分:机械因素GB/T27476.5检测实验室安全第5部分:化学因素GB39800.1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第1部分:总则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JY/T0616高等学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27476.1-201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高校实验室laboratory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高校开展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等活动的实验场所以及配套的附属场所。不包括中试性质和工业化放大性质的实验室和试验场所。3.2安全safety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来源:GB/T27476.1-2014,3.1]3.3重要危险源majorhazard有毒有害(剧毒、易制爆、易制毒、爆炸品等)化学品;危险(易燃、易爆、有毒、窒息、高压等)气体;动物及病原微生物;辐射源及射线装置、同位素及核材料;危险性机械加工装置;强电强磁与激光设备;特种设备等。3.4二级单位secondaryunit高等学校下属职能部门和教学、科研、服务单位。[来源:JY/T0616-2023,3.4]4组织4.1学校4.1.1领导机构与责任人学校应设立负有实验室安全管理职责的校级领导机构,统筹全校实验室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定部门组成和工作职责,分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校领导为该机构负责人。校级领导职责如下:a)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3分管实验室安全b)工作的校领导是重要领导责任人,协助第一责任人负责实验室安全工作;c)其他校领导在分管工作范围内对实验室安全工作负有支持、监督和指导职责;d)现任学校领导与院系负责人签订安全责任书。4.1.2实验室安全管理职能部门设立实验室安全管理职能部门,牵头职能部门负责实验室安全工作(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规划、制度建设、日常管理和培训考核等),相关职能部门配合落实工作。4.1.3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有重要危险源的学校,应在校级管理机构依据工作量配备足够的专职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4.1.4实验室安全检查队伍4.1.4.1应有校级实验室安全检查队伍,由教师、实验技术人员或有相关专业能力的社会力量组成。4.1.4.2应有文件证明学校设立了检查队伍,并有工作记录。4.2院系4.2.1院系安全工作队伍由党政负责人、分管实验室安全领导、院系实验室安全助理或安全主管、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安全员等共同组成。4.2.2有重要危险源的院系应依据工作量配备专职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文、管、艺术类、数学及信息等相关院系配备兼职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4.2.3院系签订责任书到实验房间安全责任人。4.3实验室实验室各级负责人由实验室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安全员、相关实验人员等共同组成,职责如下:——实验室负责人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应严格落实实验室安全准入、隐患整改、个人防护等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实验室安全;——项目负责人(含教学课程任课教师)是项目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须对项目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并制定防范措施及现场处置方案;——实验室负责人应指定安全员,负责本实验室日常安全管理;——实验室负责人与相关实验人员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书。5制度5.1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高校和院系(单位)应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并不限于以下内容:a)上位法依据;b)实验室范围;c)安全管理原则;d)组织架构;e)责任体系;f)奖惩;4g)事故处理;h)责任与追究;i)安全文化。5.2实验室安全管理细则实验室安全管理细则包括并不限于以下内容:a)实验室分类分级(依据危险源);b)岗位安全责任;c)学生安全守则;d)安全培训;e)准入管理;f)安全检查;g)应急管理;h)个体防护装备;i)消防器材的配备和使用;j)其他安全二级管理细则。5.3实验室安全应急制度学校、院系和实验室应建立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制度,包括并不限于以下内容:——定期开展应急知识学习、应急处置培训和应急演练;——保障应急人员、物资、装备和经费;——保证应急功能完备、人员到位、装备齐全、响应及时;——保证实验防护用品与装备、应急物资的有效性。5.4实验室安全奖惩机制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中应有明确的奖惩管理办法,奖惩机制落实到岗位或个人。记录执行情况,例如: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检查事故调查执行情况;奖励或激励执行情况。5.5经费保障5.5.1学校经费保障5.5.1.1学校每年有实验室安全常规经费预算和专项经费投入实验室安全工作。5.5.1.2学校职能部门有预算审批凭据和支出凭据证明有专款用于实验室安全工作。5.5.2院系经费保障院系有自筹经费和支出凭据证明有专款用于实验室安全工作。5.6信息管理5.6.1学校应采用信息化管理实验室安全,建设信息管理等系统用于实验室安全管理。5.6.2建立实验室安全工作档案,包括责任体系、队伍建设、安全制度、奖惩、教育培训、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事故调查与处理、专业安全、其他相关的常规或阶段性工作等。5.7采购5实验室应识别所购买的供应品、试剂、消耗材料、设施和设备、服务的安全风险,采购文件应明确相关的安全要求。要求供应商提供与风险控制相关的数据、信息、作用指引或技术支持。设备维护清洁、保安等工作需签订服务协议,宜包含健康与安全条款。5.8举报制度建立实验室安全隐患举报制度,公布实验室安全隐患举报邮箱、电话、信箱等。5.9人员风险管控5.9.1教职工高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院系(或单位)负责人和实验室的负责安全管理人员应关注开展实验操作的教职工的心理健康及个人情绪情况,如出现不适合继续工作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建议暂时或调离现有工作岗位或收回进入实验室权限。5.9.2学生及其他实验人员实验室的负责安全管理人员应与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充分沟通,及时掌握进入实验室操作的学生及其他实验人员的心理健康及个人情绪情况,如出现不适合进入实验室的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建议暂停实验或收回进入实验室权限。5.10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应编制相应实验和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涉及危险工艺的实验操作规程;b)涉及易燃易爆性物质的实验操作规程;c)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操作规程;d)气瓶、气体管路安全操作规程;e)其他必要的安全操作规程。6安全教育培训6.1能力、资格和安全意识6.1.1各级主管实验室安全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到岗一年内须接受实验室安全培训。有培训记录(证书、电子文档、书面记录)等证明培训及合格情况。6.1.2高校有关职能部门、二级院系(或单位)和实验室的负责安全管理人员(以下统称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危险化学品管理专业知识和能力,接受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和考核,管理人员初次上岗培训应不少于32学时,初次上岗培训之后每年再培训应不少于12学时。6.1.3从事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6.1.4人员的健康状况应与岗位要求相适应。对于自身身体状况,可能不适合从事特定岗位工作的员工,宜主动报告监督人员。实验室应定期对员工开展健康检查,并保留员工的健康监督记录。6.1.5实验室应确保工作人员清楚所从事的工作可能遇到的危险,包括:a)危险源的种类和性质;b)工作时用到的材料和设备的危险特性;6c)可能导致的危害;d)应采取的防护措施;e)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6.2实验室安全课对于有重要危险源的院系和专业,要开设有学分的安全教育必修课或将安全教育课程纳入必修环节;鼓励其他专业开设安全选修课。6.3教育培训6.3.1学校和院系应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并记录归档,并对培训有效性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外来人员和研究生新生。6.3.2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内容应包括如下:a)相关法规知识;b)实验室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职业卫生等知识;c)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d)国内外先进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经验;e)实验室典型事故案例分析。6.3.3开展实验操作的教职工、学生和其他实验人员安全培训内容应包括如下:a)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b)有关危险物品和安全设备的使用和安全处理培训;c)应急程序的培训,包括现场紧急情况的自救、互救和疏散;d)实验室安全设备设施、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e)实验室有关事故案例。6.4应急演练结合学科特点和重要危险源,开展实验室事故应急演练。6.5知识考试应有考试系统或考试题库并及时更新,从事实验工作的学生、教职工及外来人员均须参加考试,通过者发放合格证书并保留记录。6.6安全文化6.6.1学校应有网页设立专栏开展安全宣传。6.6.2学校应编印实验室安全手册,将手册发放到每一位从事实验活动的师生。6.6.3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可采取以下方式加强安全宣传:——微信公众号、微博;——工作简报;——文化月;——专项整治活动;7——安全评估;——知识竞赛;——微电影;——其他方式。7安全准入7.1项目安全准入7.1.1项目负责人负责对实验项目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制定现场处置方案,指导有关人员做好安全防护。保证实验室满足开展项目活动的安全条件。7.1.2开展实验前应对研究选题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做好防控和应急准备,并通过审核。7.2人员安全准入实验人员须经过安全培训和考核,获得实验室安全准入资格,并严格遵守各项管理制度。8安全检查8.1危险源辨识8.1.1应系统识别实验室活动所有阶段可预见的危险源,应识别所有与各类任务相关的可预见的危险,如机械、电气、高低温、火灾爆炸、噪声、振动、呼吸危害、毒物、辐射、化学等危险;或与任务不直接相关的可预见的危险,如实验室突然停电、停水,地震、水灾、台风等特殊状态下的安全。8.1.2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宜根据实验室的专业、实验室设立、区域划分管理特点和运作惯例,可按照实验物品或项目以及按区域场所/管理类别识别评价单元,以方便识别危险源和评价风险。8.1.3危险源识别宜采用系统识别危险源的方法,宜从人员、设备、物品、实验方法及环境和设施等方面对评价单元进行危险源辩识。8.1.4学校、院系应建立危险源分布清单,清单内容应包括单位、房间、类别、数量、责任人等信息。8.1.5涉及危险源的实验场所,须有明确的警示标识,涉及重要危险源的场所,有显著的警示标识。8.1.6院系和实验室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方案,针对重要危险源的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8.2风险评价8.2.1应对实验室的所有工作、设施和场所进行风险评价,应考虑并不限于以下内容:a)工作时间和工作时间之外进行的活动;b)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的活动;c)人员因素,包括行为、能力、身体状况、可能影响工作的压力等;d)源自工作场所外的活动,对实验室内人员的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e)工作场所附近,相邻区域的实验室相关活动对其产生的风险;f)工作场所的设施、设备和材料;g)实验室功能、活动、材料、设备、环境、人员、相关要求等发生变化;8h)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改,涉及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i)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必要的控制措施实施相关的法定要求;j)实验室结构和布局、区域功能、设备安装、运行程序和组织结构,以及人员的适应性;k)本实验室或相关实验室已发生的安全事故。8.2.2发生以下情况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价:a)采用新的设备、材料、方法、环境、人员发生变化或改变实验室结构的功能时;b)包括物质存储或使用的实验室分区执行的任务发生改变之前;c)变更实验工作流程时;d)发生安全事故或事件后;e)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等发生改变。8.2.3控制措施宜采取的控制措施如下:a)消除实验室的危险源;b)采用替代物或替代方法减少风险;c)隔离危险源控制风险;d)应用工程控制抑制或减少接触,例如局部排风通风;e)采用安全工作行为最小化接触,包括改变工作方法;f)使用合适的个体防护装备。8.3安全检查8.3.1学校层面检查每年不少于4次,院系层面每月不少于1次,实验室应经常检查。安全检查及整改都应保存记录。8.3.2针对高危实验物品及实验过程开展专项检查,针对重要险源,开展定期专项检查。8.3.3安全检查人员应配备以下专业的防护和计量用具:——佩戴标识、配备照相器具;——进入涉及危化品、生物、辐射等实验室要穿戴必要的防护装具;——检查辐射场所要佩戴个人辐射剂量计;——配备必要的测量、计量用具(手持式VOC检测仪、声级计、风速仪、电笔、万用表等)。8.4安全隐患整改8.4.1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以正式通知到相关负责人,包括以下方式:——校网上公告;——实验室安全简报;——书面或电子的整改通知书等形式。8.4.2如存在重大隐患,实验室应立即停止实验活动,整改完成或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后方能恢复实验。8.5安全报告9学校应有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检查通报;院系应有安全检查及整改记录。9实验场所9.1场所环境9.1.1安全信息牌实验场所的每个房间门口应张贴安全信息牌,并及时更新。信息包括:——安全风险点的警示标识;——安全责任人;——涉及危险类别;——防护措施;——有效的应急联系电话等。9.1.2安全空间布局实验室安全空间布局,应满足以下条件:——超过200平方米的实验楼层具有至少两处安全出口,75平方米以上实验室要有两个出入口;——实验楼大走廊保证留有大于1.5米净宽的消防通道;——实验室操作区层高不低于2米;——理工农医类实验室内多人同时进行实验时,人均操作面积不小于2.5平方米。9.1.3消防安全要求实验室设计、建设和使用应符合以下要求:——公共场所不堆放仪器和物品,保持消防通道通畅;——实验操作台应选用合格的防火、耐腐蚀材料;——仪器设备安装符合建筑物承重荷载;——有可燃气体的实验室不设吊顶;——不用的配电箱、插座、水管水龙头、网线、气体管路等,应及时拆除或封闭;——实验室门上有观察窗,外开门不阻挡逃生路径。9.1.4减振、电磁屏蔽和降噪9.1.4.1容易产生振动的设备,须考虑采取合理的减振措施。9.1.4.2易对外产生磁场或易受磁场干扰的设备,须做好磁屏蔽。9.1.4.3实验室噪声一般不高于55分贝(机械设备不高于70分贝)。9.1.5水、电、气布局和施工9.1.5.1给水、排水系统布置合理,运行正常9.1.5.2水槽、地漏及下水道畅通,水龙头、上下水管无破损。9.1.5.3各类连接管无老化破损(特别是冷却冷凝系统的橡胶管接口处)。9.1.5.4各楼层及实验室的各级水管总阀须有明显的标识。9.1.5.5采用管道供气的实验室,输气管道及阀门无漏气现象,并有明确标识。供气管道有名称和气体流向标识,无破损。9.1.5.6高温、明火设备放置位置与气体管道有安全间隔距离。9.1.5.7实验室改造工程应经过审批后实施。9.2职业接触限值9.2.1员工在工作场所接触的化学有害因素,包括化学物质、粉尘和生物因素,其在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浓度应不超过GBZ2.1所规定的限值。9.2.2员工在工作场所接触的物理因素,包括:超高频辐射、高频电磁场、工频电场、激光辐射(包括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远红外线)、微波辐射、紫外辐射、高温作业、噪声和手传振动等,应不超过GBZ2.2所规定的限值。9.3日常管理9.3.1实验室所有房间均须配有应急备用钥匙,应急备用钥匙须集中存放、统一管理,应急时方便取9.3.2合理布局,有毒有害实验区与学习区明确分开,重点关注化学、生物、辐射、激光等类别实验室。如部分区域分区不明显,现场查看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须对工作环境无健康危害。9.3.3实验期间有记录。不在实验室睡觉,不存放和烧煮食物、饮食,禁止吸烟、不使用可燃性蚊香。10安全设施和环境10.1消防设施10.1.1实验室应配备合适的灭火设备(烟感报警器、灭火器、灭火毯、消防砂、消防喷淋等),应正常有效、方便取用。并定期开展使用训练。10.1.2灭火器种类配置正确,且在有效期内(压力指针位置正常等),保险销正常,瓶身无破损、腐蚀。10.1.3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按JY/T0616的规定执行。10.2应急喷淋和洗眼装置10.2.1存在燃烧、腐蚀等风险的实验区域,须配置应急喷淋和洗眼装置。应急喷淋和洗眼装置的区域有显著标识。10.2.2应急喷淋安装地点与工作区域之间畅通,距离不超过30米。应急喷淋安装位置合适,拉杆位置合适、方向正确。应急喷淋装置水管总阀为常开状,喷淋头下方410mm范围内无障碍物。10.2.3不能以普通淋浴装置代替应急喷淋装置。10.2.4洗眼装置接入生活用水管道,应至少以1.5L/min的流量供水,水压适中,水流畅通平稳。10.2.5经常对应急喷淋与洗眼装置进行维护,无锈水脏水,有检查记录。10.3通风系统10.3.1总则实验室的通风能力应符合GB50736对通风的要求。空气污染物的职业接触限值见GBZ2.1、GBZ2.2和GB/T18883。10.3.2防烟和排烟实验室中用于消防的防烟和排烟设施应符合GB50016的要求,其他用途的防烟和排烟设施应独立于消防用途的防烟和排烟设施。10.3.3制热和制冷当实验室内的高温能导致可识别的潜在危险时,应提供制冷。10.3.4通排风设施10.3.4.1实验室通风系统运行正常,柜口面风速0.35~0.75米/秒。10.3.4.2管道风机须防腐,使用可燃气体场所宜采用防爆风机。10.3.4.3屋顶风机固定无松动、无异常噪声。10.3.4.4宜考虑以下的危险源作为风险评价的一部分:a)存在易燃物和着火源;b)敏感仪器和电线布线的腐蚀;c)暴露在高温中的气罐或气瓶爆炸的可能性。10.3.5通风柜10.3.5.1实验室排出的有害物质浓度超过国家标准规定时,须采取净化措施,做到达标排放。10.3.5.2任何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而导致个人曝露、或产生可燃、可爆炸气体或蒸汽而导致积聚的实验,都须在通风柜内进行。10.3.5.3通风柜到排风口的整个系统都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应制定维护计划,维护和检测的结果应予以保存。测试和维护应由具备资格的人员实施。10.3.5.4在通风柜进行实验时,应注意以下事项:——通风柜可调玻璃视窗开至离台面10~15厘米,保持通风效果,并保护操作人员胸部以上部位;——实验人员在通风柜进行实验时,避免将头伸入调节门内;——不可将一次性手套或较轻的塑料袋等留在通风柜内,以免堵塞排风口;——通风柜内放置的物品应距离调节门内侧15厘米以上,以免掉落;——不得将通风柜作为化学试剂存放场所;——玻璃视窗材料应是钢化玻璃。10.4电气安装实验室电气安全的详细信息、临时线路的安装和电气系统的保护要求见GB/T27476.2。10.5防雷10.5.1实验室的建筑物应符合GB50057的要求。实验室的设备应实现等电位连接和接地保护。10.5.2实验室应每年至少一次检查防雷系统,包括系统的腐蚀情况检查,并测量接地电阻。10.6门禁监控10.6.1重点场所须安装门禁和监控设施,并有专人管理。关注重点场所,如剧毒品、病原微生物、放射源存放点、核材料等危险源的管理。10.6.2门禁和监控系统运转正常,与实验室准入制度相匹配。监控不留死角,图像清晰,人员出入记录可查,视频记录存储时间不少于30天。10.6.3停电时,电子门禁系统应是开启状态或者有备用机械钥匙。10.7防爆10.7.1火灾监控和防爆10.7.1.1有火灾或爆炸风险的实验室应安装消防设备和自动火灾报警设备。10.7.1.2对于使用可能导致火灾或爆炸危险的物质的实验室,应根据GB3836.14来划分危险区域,并选择合适的电气安装。10.7.1.3易燃液体储存间宜配置自动监测报警装置、自动灭火系统,必要时还应有防爆装置。10.7.1.4消防设施、火灾监测和报警设施应定期检查,按时维护和保养。10.7.2紧急报警系统可能存在紧急情况下人员需要撤离的实验室,宜考虑安装独立的对讲系统。10.7.3防爆实验室要求10.7.3.1安装有防爆开关、防爆灯等,安装必要的气体报警系统、监控系统、应急系统等。10.7.3.2可燃气体管道,应科学选用和安装阻火器。10.7.3.3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少出现危险爆炸性环境,避免出现任何潜在的有效点燃源。10.7.4妥善防护具有爆炸危险性的仪器设备,可使用适合的安全罩防护。10.8安全标志10.8.1一般要求10.8.1.1应依据实验室类型设置安全标志,包括:通用安全标志、消防标志、化学品作业场所安全警示标志、工业管道标志、气瓶标志、设备标志等。紧急通道和出入口应设置醒目标志。实验室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标志和警告。10.8.1.2安全标志按GB2894规定设置。10.8.1.3消防安全标志按GB13495.1和GB15630规定设置。10.8.1.4气瓶标志按GB/T7144规定设置。10.8.1.5工业管道标志按GB7231规定设置。10.8.2安全告示牌应在工作区放置适当的安全告示牌。工作区的安全告示牌应强调所有的特殊危险,列出应急方法。11基础安全11.1.1危险性实验(如高温、高压、高速运转等)时必须有两人在场。11.1.2实验时不能脱岗,通宵实验须两人在场并有事先审批制度。11.1.3实验台面整洁、实验记录规范。11.2水电安全11.2.1实验室配电容量、插头插座与用电设备功率须匹配,不得私自改装。11.2.2电源插座须有效固定。11.2.3电气设备应配备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11.2.4不私自乱拉乱接电线电缆,禁止多个接线板串接供电,接线板不宜直接置于地面。11.2.5禁止使用老化的线缆、花线、木质配电板、有破损的接线板,电线接头绝缘可靠,无裸露连接线,穿越通道的线缆应有盖板或护套,不使用老国标接线板、插座。11.2.6大功率仪器(包括空调等)使用专用插座。11.2.7电器长期不用时,应切断电源。11.2.8配电箱前不应有物品遮挡并便于操作,周围不应放置烘箱、电炉、易燃易爆气瓶、易燃易爆化学试剂、废液桶等;配电箱的金属箱体应与箱内保护零线或保护地线可靠连接。11.3人员防护11.3.1各类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应有培训及定期检查维护记录。11.3.2实验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注意事项如下:——进入实验室人员须穿着质地合适的实验服或防护服;——按需要佩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安全帽、防护帽、呼吸器或面罩(呼吸器或面罩在有效期内,不用时须密封放置)等;——进行化学、生物安全和高温实验时,谨慎佩戴隐形眼镜;——操作机床等旋转设备时,不得穿戴长围巾、丝巾、领带等,长发须盘在工作帽内;——穿着化学、生物类实验服或戴实验手套,不得随意进入非实验区;——在紧急情况须使用的个人防护器具应分散存放在安全场所,以便于取用。12应急管理12.1应急预案12.1.1高校应编制实验室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至少应包括如下:a)潜在的事件和紧急情况的识别;b)外部的应急服务机构和人员;c)如果可行且不会对员工有危害,限制火势或其他危险源,以便为疏散赢取时间和限制毁坏扩d)寻求必需的其他帮助;e)如有必要,撤离建筑物,对伤员提供救治。应急预案应确保实验室所有参观者和员工安全疏散。在疏散过程中,人员宜疏散到远离建筑物并不阻挡救援路线的指定集合区域。注:如突发暴力冲突,供电设备故障、化学品大量溢出,火灾和有毒12.1.2宜建立实验室设备的应急关机程序。12.1.3应急预案宜粘贴在每个实验室并提供以下电话号码:消防队、急救车、安全官员、医院、公安局等。宜提供清单,包括当地医院、毒物信息中心和其他应急服务机构名称、地址和电话号码。12.1.4实验室应定期评审应急预案,当发生紧急情况后,应重新评价应急预案,必要时修订。12.2应急演练12.2.1高校或二级学院(或单位)每年应至少组织有关教师和学生进行一次实验室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并做好演练记录。12.2.2实验室每半年应至少组织一次与危险化学品事故相关的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并做好记录。12.2.3实验室应配备充足的应急设备,例如:报警系统、应急照明和动力、逃生工具、消防设备、急救设备、通讯设备、应急的隔离阀、开关和断流器等。12.2.4宜与应急服务机构保持定期联络,并告之实验室内危险源的性质以及应急要求。宜鼓励外部应急服务机构及相关方参与应急演练。12.3应急响应实验室内发生火灾、爆炸、化学品泄漏、辐射、触电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作出响应。应组织适合实验室需求的急救准备。撤离时,安全监督人员宜注意其区域内员工和参观者的位置及移动方向。13设备13.1安全设备13.1.1配置原则如下:a)应制定安全设备采购,验收等文件,确保符合要求;b)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并确保人员能及时获得;c)灭火器按照GB50140的规定配置;d)溢出处理桶按照GB/T27476.5的规定配置;e)充足的急救设施和物品。13.1.2使用原则如下:a)安全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必要时更换;b)应规定和执行实验室服装、饰品、发型和鞋的要求;c)人员应经过培训合格后,使用安全设备;d)应提前告知维护人员安全措施。13.1.3安全站在主实验室或综合实验室的入口通道处宜有一个安全站,包含的安全设备如:a)眼护具;b)安全帽;c)一次性衣物;d)灭火器(适用于电和化学类火灾);e)化学泄漏物的吸收材料;f)防护手套,如隔热、耐化学腐蚀;g)适用实验室类型(危险区域)的手电简;h)护听器;i)自给式呼吸器。13.2个体防护装备13.2.1总则13.2.1.1实验室内必须穿着实验服和封闭性的鞋子,必要时,佩戴护目镜。13.2.1.2实验室应识别个体防护装备的需求,并配备充分的个体防护装备。应定期检查个体防护装备,确保其状态完好,按GB39800.1的规定配备,避免使用过期和失效的个体防护装备。13.2.1.3使用个体防护装备前,应对所有使用者进行充分的培训。13.2.2服装防护服的选择可参照标准GB12014、GB8965.1和GB8965.2。建议穿长袖棉质或棉质/聚酯的工作服,外披型长褂或其他实验服。13.2.3眼面部防护根据不同危险源,应按照GB/T3609.1、GB/T3609.2和GB14866的规定,选用不同的眼面部防护用具。当存在对眼睛产生损害的风险时,应佩戴专业化的眼护具(如封闭型眼罩或护目镜)。下述情况宜使用面部防护装备(如面罩):a)玻璃器皿放气、充气或加压;b)倾倒腐蚀性物质;c)使用超低温液体;d)进行燃烧操作;e)存在爆炸或内爆的风险;f)使用可能对皮肤造成直接损伤的化学品;g)使用能通过诸如皮肤、眼睛或鼻子等任何渠道迅速被人体吸收的化学品。13.2.4护听器按GB/T23466的规定选择并佩戴护听器。13.2.5手套根据不同危险源,按GB/T12624、GB/T17622、GB/T22845的规定选择手套。13.2.6安全鞋根据不同危险源,按GB21148的规定选择安全鞋。13.2.7呼吸防护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