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2023-2024中国诗词大会》开场词、结束语、时评、练习(含答案)_第1页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2023-2024中国诗词大会》开场词、结束语、时评、练习(含答案)_第2页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2023-2024中国诗词大会》开场词、结束语、时评、练习(含答案)_第3页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2023-2024中国诗词大会》开场词、结束语、时评、练习(含答案)_第4页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2023-2024中国诗词大会》开场词、结束语、时评、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2023-2024中国诗词大会》开场词、结束语、时评、练习(含答案)在烟火里谋生在诗意里追梦

《2023中国诗词大会》开场词+结束语+时评+练习

开场词:

2月3日晚,2023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落下帷幕,民航“诗意机长"马保利夺冠。《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自2016年推出至今,已走到第8个年头。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1月25日,正月初四,《2023中国诗词大会》正式开播。节目围绕“欢喜、寻味、燃、寒暑、先生、本来、心动、天下、十年、远方"十个关键词,以“欢喜”为始,以“远方"为盼,回归诗意的共同落点,给人以穿越凛冬的温暖力量。

结束语:

郦波:“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诗词对我们中国人来讲,是一种抚慰心灵的力量、塑造精神的力量、滋养灵魂的力量,让我们可以从容的面对命运,温柔的面对你我,坚定地面对那些坎坷。

杨雨:新的一年,祝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都能够迎着风,向着光,飞跃千岩万壑,月中折桂,星河揽胜,愿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远方,都能够变成“无边光景一时新"的眼前。

龙洋:这一季我们从“欢喜”开始,这一夜我们带着欢喜奔赴远方,每一年的诗词大会都像滔滔江水送来的一座楼船,船内高朋满座,穿上灯火通明,我们以诗会友,以友辅仁,含英咀华,培根铸魂。今夜,楼船靠岸,骊歌渐响,但流水带不走我们珍贵的情谊,也带不走我们对诗词的热爱与深情。“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就让我们互道珍重,各自扬帆,相约“待到明年春草绿”“添酒回灯重开宴"。

【精彩时评】

人生出彩的机遇在诗外

秦玉龙

农民工与诗词达人,看起来丝毫不搭界的两个身份集于一身,让朱彦军一夜之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网红”人物。2月3日,来自平凉市静宁县红寺镇魏沟村的农民工朱彦军,获得《2023中国诗词大会》第八季总决赛亚军。媒体这样评价他:“每年诗词大会的舞台上,都会出现很多像朱彦军一样在烟火里谋生、在诗意里追梦的人。他们既能‘为五斗米折腰’,也能为梦中月、镜中花停留。人生的意义在于我们要努力赋予它意义。"

50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生已然定型,什么诗词歌赋,什么央视舞台,都是白日做梦,柴米油盐才是日常生活的主旋律。然而,凡是观看过朱彦军在诗词大会上惊艳表现的观众,都会被他丰富的诗词知识储备所折服,更为他不屈服于命运的勇气赞叹。

诗词给了他希望。纵观朱彦军的前半生,他的人生旅途走得很艰辛,初中毕业便开始外出打工,尝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到了养家糊口的不易。因为有诗词相伴,使得他的打工生涯不像其他农民工那样单调和苦涩。他在工棚里默默背诗,利用工休的碎片时间如饥似渴的读书。“在颠簸的绿皮火车上、在冰冷的工厂流水线边、在简陋的异乡出租屋里,他一遍遍咀嚼着李白、杜甫、陆游、白居易、苏东坡等著名诗词作者的璀璨诗文,在充满挫败感的生活中,找寻治愈的力量。”他,是一位生活的强者。

诗词给了他自信。腹有诗书气自华,即便是在央视这样万众瞩目的舞台上,他依然是一身朴素的蓝色工装,如此装扮可能是节目组的要求,也可能是他个人的本色出演,却表达出了他一贯的处世态度:不自怨自艾,不好高骛远,不忘乎所以,心中有诗意,脚下有远方。在逼仄的生活里开掘旷远诗境,诗词温润了他的生命,坚定了他前行的脚步。

诗词给了他勇气。由于是第一次登上央视这样的大舞台,加之普通话不标准,难免忐忑和紧张。然而比赛一开场,他就像换了一个人,答题沉着,泰然自若,朱彦军给很多观众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几十年里,他辗转了好多城市,干过好多工种,在家与工地之间如候鸟一般反复奔波,在漂泊不定的生活中,诗词书籍是他唯一不变的行李。面对日晒雨淋,承受生活重担,他仍能保持一份淡定和宁静,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是诗词给他带来的不凡和勇气。对于爱好诗歌的人来说,诗歌绝不仅仅是一种可以量化的知识或技能,更是一种生活、一种智慧,一种让人在纷繁中抬起头来体验、感受的不同境界,打开的也必然是更为开阔、更有厚度也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

古人说,“工夫在诗外”,意思是学习作诗,要关心诗外的天地。朱彦军“一夜成名”,看似得益于他几十年坚持不懈的读写背诵诗词换来的收获,实则“工夫在诗外"。他没有被社会浮躁功利的风气所熏染,而是专注于自己内心的热望和热爱,把别人打麻将、睡懒觉、耍手机的闲暇时光,用来读书读诗,从不在意别人“读书有啥用,唐诗宋词能当饭吃”的嘲讽。“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学习不掺杂功利心,爱好不在乎有用无用,恰恰是他付出的这些“无用功”,为他赢得了人生出彩的机遇和机会。

当然,人生出彩不限于诗词大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今社会,成功的标准不再唯一,多元择业不仅是一种自由,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什么行业,只要我们拥有一颗诗心、活出一份诗意,莫让眼前的苟且和琐屑遮挡了诗和远方,就有机会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并非每个人都能像朱彦军一样去参加诗词大会并获得亚军头衔。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像朱彦军一样,去读诗,去爱诗,去让诗词之美润物无声地滋养自己。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们希望涌现出更多的朱彦军,用诗词点亮心灵,增添前行的力量。在时代的舞台上,我们有机会、有能力、有条件实现自己的梦想、创造无限的可能。

《平凉日报》(2023年2月05日,有删改)

【精彩时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街

夏坚勇

老街坐落在镇江西北隅的云台山麓。镇江有名的是金山焦山北固山,云台山名气不大。但这不要紧,老街就那么不卑不亢地坦然于南山北水之间,有如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看的事多了,也就把一切看得很淡。“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前几年,一位很有点名气的文化人来这里走了一遭,说了这么两句话。他究竟说的是人看街,还是街看人呢?搞不大清楚,大概都有那么点意思吧,因为老街确实是很老了。

老街的名字叫西津渡街。西津渡自然是江边的渡口,又叫金陵津渡,和扬州的瓜洲渡隔江相望。这一说人们便不由得肃然起敬了,因为就在这隔江相望中,曾“望"出了不少传之千古的好诗。例如唐代诗人张祜的这一首《题金陵渡》: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张祜是很有才气的,这首《题金陵渡》写得凄清冷丽,几乎无可匹敌。当时他住在渡口一个叫小山楼的旅馆里,遥望江北,牵挂着明天能不能过江,或许还想到了其他一些不开心的事,不然又“愁”从何来呢?

张祜住过的小山楼现在已无可寻觅,但古渡口的石阶犹在,只是上面已不见水渍和苔痕。岁月早已把大江的风涛留在深深的淤泥下,留在唐诗宋词的幽怨和叹息中。沿着石阶一级级走上去,脚步的回声凝重而悠远,如同踩着一段依稀的残梦。好在上面还有一座待渡亭,那么就小憩片刻吧。

走进待渡亭,摩挲着清代画家周镐的汉白玉石刻《西津古渡图》,我突然有一种朦朦胧胧的亲切感,仿佛故地重游,一切都似曾相识。难道说,我上辈子曾来过这里,对这里早已熟门熟路?或者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其实都潜藏着一份“待渡情结"?

我想到了中国古典诗词和传统戏曲中的长亭,想到了朔风羌笛中的阳关和长安郊外的灞桥。但与之相比,这里的待渡亭似乎有着更为峻厉的生命体验和更为舒展的审美空间。因为前者只是单向的送别,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该说的话已经说过了,于是劝君更尽一杯酒,挥挥手飘然上路。而后者就不那么简单了,旅人面对的是滔滔大江。在那个时代,旅人能不能上路,什么时候上路都是不确定因素,因此便有了待渡的焦虑、期盼、惆怅和想象。这时候,天空中的一缕浮云,江面上的一片白帆,或何处飞来的几许笛声,都会触动他们敏感的诗心。心旌摇动,览物伤情,一出口便是好诗。相反,若一切都那么顺畅舒坦,没有了人与自然的对峙和望穿秋水的等待,生命体验难免浮泛,诗也随之走向平庸。当然,这时候的诗大抵不会有什么惊天豪语,却一句句都是从心灵深处流出来的。且看王昌龄的这一首《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写得何等真挚朴实。大概渡船已经泊在岸边,艄公正在解缆催促,只能这样叮嘱几句了。但就是这洗尽铅华的寥寥数句,却胜过了多少浮皮潦草的应景之作!

这是送行者的心情。

那么旅人呢?他上了船,却把心思留在岸边。风涛一路,青衫飘然,那沾衣欲湿的也不知是浪沫还是泪水。到了对岸,仍禁不住要回望江南。江南,却只有青山满目,那座他和友人盘桓待渡的小亭子已看不到了,放达中便有了几分惆怅:“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那种一步三回头的依恋可以想见。

西津古渡见惯了太多的送往迎来,也收拾了卷册琳琅的绝妙好词。渡口的石阶上熙来攘往,骆宾王、李白、刘禹锡、张祜、杜牧走过去了;王安石、苏东坡、米芾、陆游、辛弃疾走过去了……

公元13世纪末期,一个意大利人踏着这里的石阶走上来,他叫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已经在中国游历了不少地方,甚至还做过一段时间的地方官,算得上是中国通了。后来他在震惊世界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这样介绍镇江:“他们靠经营工商业谋生,广有财富……"

这位洋人来自地中海畔的水城威尼斯,那里是欧洲商业文化的摇篮,他是以一个商人的目光来审视镇江的,话也说得不错。当然,这中间似乎少了点历史的诗情。

走出待渡亭,踏着青石板向老街的深处走去,两旁多半是雕花窗棂的两层楼房,很有些古意。当年的那些茶楼酒肆、店铺馆栈犹依稀在目。这里地处交通要津,商旅繁荣带来了百业兴旺,这是历史上镇江经济的底气所在。街道两旁的里弄口,那吉瑞里、长安里、南星巷的名称就刻在古老的砖石上,也不知是哪朝哪代的遗物。里弄两边延伸着民宅,宁静而雅致。这里横可通四邻,竖可通街面,前可登云山,后可达长江边,一如镇江人的性格那般畅达平稳。多数里弄都有一方深井,几个老人坐在石井栏上,对着收音机听扬州评话,那种自足平和的生活情调实在令人心折。是的,镇江西邻南京,北望扬州,但它既没有南京那样的金陵王气、六朝金粉,也没有扬州那样歌吹入云的浮华和喧嚣。镇江是平朴而本分的,这里的人们长于经商,却又从不把金钱看得很重,每天有的是听书喝茶的时间。过年时,他们则成群结队地骑着毛驴上金山寺烧香,那与其说是对命运的祈盼,还不如说是一种休闲娱乐。当然,战争来了,他们也会义无反顾地走上城堞,弄出惊天动地的声响。至于平时爬上北固山,对着大江抒发忧国忧民感慨的,大都是些外地的游客。

但老街终于终结了,终结于那座东印度式的建筑群,那是当年的英国领事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镇江为商埠,老街一带沦为英租界,遂建领事馆于云台山麓。如果说,西津古渡是一部自足而滋润的镇江史话,那么,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则最后终结了这部史话。

走下英国领事馆的台阶,我突然想起元代诗人萨都剌在这里写的两句诗:

客去客来天地老,潮生潮落古今愁。

萨都剌属于雄浑一派,诗的气象很大。西津渡街确实是“老”了,但诗人“愁"什么呢?我一时说不清楚。起风了,远处的江涛声隐约可闻。老街在涛声中坦然静谧着,有如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借老街这一载体,横贯古今,引经据典,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迷恋。

B.文中的“待渡情结”是指包含了期盼、焦虑、惆怅等复杂情感的生命体验。

C.作者认为老街的待渡亭跟古诗词中的长亭和灞桥比,似乎有着更为峻厉的生命体验和更为舒展的审美空间。

D.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老街一带沦为英租界。作者为此而感慨万千。

2.下列关于本文的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老街的时代变迁。

B.作者的游踪为:渡口石阶—待渡亭—老街深处—当年的英国领事馆。

C.文章用金陵和扬州来对比镇江,从而突出镇江是平朴而本分的。

D.文章引经据典,感情奔放激烈,引发读者对老街历史的深思。

3.本文文采斐然,主要归功于引用大量古典诗句。请结合文本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4.文中“老街"的“老”有哪些丰富的意蕴?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A.“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迷恋"错误。由原文“老街在涛声中坦然静谧着,有如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可知,作者将老街比作历尽沧桑的老人,想要表达的是对传统文化消失的感伤。

2.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表现手法的把握能力。

D.“感情奔放激烈"错误。本文感情表达含蓄深沉的。

3.①丰富了文章内容,记录古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审美情趣,②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将西津渡老街的古老和人们的“待渡情结”表现得具体、鲜活;③增加文采,增加了典雅厚重的文化韵味;④表达含蓄蕴藉,寄寓思古之幽情,感慨岁月之沧桑。

4.①“老"指的是老街历史悠久/年代久远。②“老”还可以理解为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文化底蕴丰富。③“老"具有一种经历岁月洗礼后的平和坦然/畅达平稳的气度。④“老”指的是对老街的岁月沧桑变化/岁月变迁的感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故乡的烟火

冯积岐

我两年没有回故乡岐山了,有发小问我是怎么回事。我只能搪塞:远,不方便。其实,坐车才两个多小时,况且,有高速公路,有高铁。地理上的距离可以用数字来计算,可以用遥远来形容,心的距离是无法计算、难以形容的。坦诚地说,我和故乡心远了。

我必须承认,我习惯了城市的浮躁和喧嚣,不习惯故乡的恬静和安闲;我习惯了城市的雾霾和暧昧,不习惯故乡的清爽和纯粹;我习惯了城市的忙乱和繁复,不习惯故乡的从容和简单。城市生活的习惯,一刀一刀地削砍着我对故乡积累的情感。人的习惯太可怕了。就像波浪冲刷堤岸,一天天,一年年,连石头也会咬碎的,何况人?

暮春初夏时节,我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岐山县陵头村。陵头这个村名,曾经给我留下了诸多想象的空间,也给我们村老实纯朴的农民们带来了虚空的自傲和毫无实际意义的荣耀。只有埋葬皇族的地方叫陵,而平民百姓,即使埋葬在一块宝地,也只能叫坟墓。我们村的人,住在什么人的陵头上?答案是,我们村就在西周皇族的陵地附近。由此,我们村里的人断定,陵头村是一块风水宝地。

历史,不过是一种叙述而已。站在故乡的土地上,我感受到的是当下,我呼吸着故乡清新的空气,让故乡的气息充盈我的血脉。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故乡是由气息、色彩和声音构成的,即使挂在墙上的一根鞭子、立在院子里的一把镢头上,也洇漫着故乡特有的气息,这种气息,难以命名,却十分饱满,它是故乡的内涵。

小麦正在扬花,油菜结了荚。放眼望去,田野上浓郁的绿色,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得天空是绿的,空气也是澄明的绿。庄稼、青草、树木默默地伫立,故乡是一片静态。这个时候的故乡,只能聆听,只有听懂故乡,才能把心和故乡接通。

行走在故乡的田间土路上,双脚被路两边的青草淹没了,咬住了。我不由得产生了一种渴望,挥动镰刀,割它几捆子,背回家。在我生活的年代,一把青草也很难在路边寻觅到,青草还没长到一拃高,就被人割走了。现在,任凭青草疯长,不要说没有人割它,村里人恐怕想也不会想到,它可以喂猪喂牛;不要说家家户户不养猪不养牛,村里人恐怕连割青草的镰刀、捆青草的绳子也没有了;不要说没有收留镰刀和绳子,连常用的铁锨、镢头、锄头、木叉、簸箕、竹筛子等农具也看不到了,他们有的是电视、电脑、电冰箱和空调。我能掂量到,故乡变轻了,变简单了,变现代了。

在我的记忆里,故乡的傍晚是一幅神秘而慵懒的图画,画卷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庄稼人把犁杖从潮湿的泥土地中拔出来,吆着牛,走上了回村子的土路;站在村街上的婶婶们,呼儿唤女的声音,和牛的叫声相呼应。随之,街道上便有了柴草燃烧的清香味儿,放下农具的女人们开始做晚饭,一缕一缕的白烟,从家家户户的烟囱里伸上去,又弯下来,飘出村庄,和田野上的氤氲之气相融合,在麦田上空舒缓地游走,给傍晚的气息中增添了朦胧、增添了神秘——故乡似乎平添了几分难以解读的美好。

现在,我行走在故乡的傍晚,村街上的沉寂和城市里华灯初上的热闹形成强有力的反差。街道上空无一人,坚硬的水泥街道,显得空旷而沉闷。故乡仿佛商场里的橱窗中的模特儿身上的时装,看起来也美,但却不在活物身上,但这也是我的故乡。当我丢掉历史的参照之后,我会习惯改变了面貌的故乡的,既然,我能习惯童年少年时的故乡,将来肯定也能习惯如今的故乡。

(选自《文化艺术报》)

文本二:

在作家们的笔下,乡愁这种抽象的情愫往往通过具体的情感载体得以表现。于是,故乡情结被物态化了,在散文中便成为一幅幅气韵生动、赏心悦目的图画,其色彩听凭作家们的情绪点染,或舒卷飘逸,或凝重沉郁,或清新爽目,或幽隐朦胧。作家周同宾当学生时常嫌家乡人憨地薄,而当他从城市中返回故乡时,却深深陶醉于故乡的幽静美好之中,作家在一种“微醺"的情绪中展开了对故乡的描写。

对故乡沦肌浃髓的感受与深情必然产生浓郁的诗意,而诗意的流淌又必然借助高度情化的物象,诗情画意的境界由此而形成,这便是故乡情结在审美意义上的意义。故乡散文在取材上或讲述既往岁月,或描述童年生活的乐趣,或赞美故乡的风土人情,先天就具有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

黄河浪在《故乡的榕树》写道:“站在桥头的两棵老榕树,一棵直立,枝叶茂盛;另一棵却长成奇异的S形,苍虬多筋的树干斜伸向溪中,我们都称它为‘驼背’。”这棵“驼背"榕树给作家的印象最为深刻,儿时的游乐便由此而展开。作家对这棵榕树的分外有感情的回忆,难道不正是对故乡的苦苦追念吗?在故乡散文中,作家们对自己童年生活的亲切回顾,自然会撩拨我们的童心,让我们以此为参照去重温那彩虹般的岁月,并由此获得情感的释放和精神慰藉。

(选自王开志《泛论中国现当代散文中的故乡情结》)

5.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借口“远"而难得回故乡,主要原因是“我”已习惯了城市的生活,从而消解了那份积累起来的故乡情感。

B.文章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我"现在的故乡比作“商场里的橱窗中的模特儿身上的时装”,是为了突出故乡的美好。

C.“我"回到故乡,看到了美好的景色,但故乡一片沉寂,需要用心去聆听,只有听懂故乡,才能把心和故乡接通。

D.以前,故乡路边青草难觅,现在青草疯长,农家连铁锨、锄头等农具都看不到了,表现出当下故乡生活的巨大变化。

6.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故乡的地名曾给“我”留下了诸多想象空间,又说“历史,不过是一种叙述而已”,这句话意在突出“我”并不像村里人那样以故乡为傲。

B.“我"始终在历史的参照之中感受着自己的故乡,对故乡的情感经历了一个由热爱、自豪到忽视、疏远再到习惯的过程。

C.周同宾在童年时嫌家乡人憨地薄,成年后却深深陶醉于故乡的幽静美好之中,表现了他对乡村的喜爱与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D.故乡题材的散文蕴含着对故乡独特的审美情趣,黄河浪散文中对“驼背”榕树的描绘,就体现了对故乡追念的审美情感。

7.文本一中叙写故乡过往的生活有什么作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丰富了文章内容,展现故乡在“我"记忆中的美好。

B.体现“我”的故乡情结,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

C.与现在故乡的变化形成对照,体现“我"的故乡情结的心理变化历程。

D.今昔对比,表现出对故乡逐渐“现代化”的失望。

8.文本二说“乡愁这种抽象的情愫往往通过具体的情感载体得以表现"。以下结合文本进行的简要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对故乡地理位置及风水的叙述,故乡就在西周皇族的陵地附近,被村里人断定是一块风水宝地,故乡人感受到骄傲与荣耀。

B.故乡是由气息、色彩和声音构成的,文章通过对童年美好生活和美好环境的回忆,体现了对故乡的热爱。

C.现在的故乡虽然富裕起来了,然而街道沉寂、空旷,以前不同,失去了过去的那种烟火味,这是令人痛彻心扉的。

D.故乡的幽静美好体现在优美的田园风光、童年生活的乐趣,以及故乡的风土人情,这些饱满的乡土气息形成了“我”的审美情趣,也加深了我对故乡的热爱。

【答案】

5.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是为了突出故乡的美好"错,根据“看起来也美,但却不在活物身上,但这也是我的故乡”可知,是为了突出现在故乡的沉闷,没有了以前的那种烟火气息,那种生气。

6.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A.“这句话意在突出‘我’并不像村里人那样以故乡为傲"错,“历史,不过是一种叙述而已”所体现的是对其深沉的思考,并非意在突出不以故乡为傲的情感。

B.“始终在历史的参照之中"错,以前对故乡的热爱,自豪不是在历史的参照中感受的;“再到习惯”不恰当,由“我能习惯童年少年时的故乡,将来肯定也能习惯如今的故乡"可知,应该是坚信将来会习惯。

C.“对城市生活的厌倦”错,过度解读。原文只是说“我必须承认,我习惯了城市的浮躁和喧嚣,不习惯故乡的恬静和安闲;我习惯了城市的雾霾和暧昧,不习惯故乡的清爽和纯粹;我习惯了城市的忙乱和繁复,不习惯故乡的从容和简单”,不能说就是厌倦。

7.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D.“失望”错,不合文意。回忆的内容与现在的故乡形成对比,是为下文写“当我丢掉历史的参照之后,我会习惯改变了面貌的故乡的,既然,我能习惯童年少年时的故乡,将来肯定也能习惯如今的故乡"做铺垫,而不是表现对故乡逐渐“现代化”的失望。

8.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理解情感主旨的能力。

C.“令人痛彻心扉的"错。今日的故乡与往昔不同,街道宽阔,生活富裕,但是“这也是我的故乡。当我丢掉历史的参照之后,我会习惯改变了面貌的故乡的”,表达了故乡就是故乡,不可更改,最终会习惯的情感。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莽昆仑

田洪波

凌厉的风裹挟着雪花,纵横肆虐,北国天地一片苍茫。在浩渺的大兴凯湖和小兴凯湖之间,雄阔的浑然一体的雪幕中,缓缓移动着几个小黑点。

他们没按既定的两个大小湖之间的湖岗路行进,而是从兴凯湖泄洪闸出发,蜿蜒斜插于小兴凯湖的冰封湖面。他们的目的地是距此近20公里的地处蜂蜜山脚下的知青农场三连队部。为驱寒气,他们刻意选择在午饭后出发,尽管天地依然混沌无序,根本见不到阳光。

他们是兴凯湖农场总部的十一名知青,大多是文艺宣传员。全会召开,他们连夜写好了大红喜报,编排了节目,要在短时间内把盛会召开的喜悦分享给战友。

一夜狂飙,冰上积雪已半尺盈余。此刻,大颗的雪粒依然在天地间飞舞,他们尽管几乎武装到了牙齿,都穿着厚重的棉军大衣,戴着狗皮帽子、耳包及棉手闷子,穿着军用大头皮鞋或棉乌拉,但依然抵御不住刺骨的寒冷,蜷缩着身躯艰难前行。

孙红梅向天空喊出一声高八度。她是宣传队的顶梁柱,此刻只有她有这样的底气。向面而来的雪花与呼出的热气相遇形成冷霜,几乎把她的眼睛凝住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有人抬头向天吟诵伟人的诗句。孙红梅的笑声刺破天宇:“接着来!”

于是有人呼应:“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孙红梅挥展两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紧接着响起众人的朗诵声:“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澎湃和激昂的情绪浸染了他们,他们脚步轻巧了,刚刚还肆意妄为的雪粒,此刻似乎也一下缩减了纷扬的频率,变小了。他们继续前行,开始讨论还有多少公里,感叹幸亏穿插走小兴凯湖,如若走湖岗路,指不定何时才能到达呢。有人提醒说还不是孙红梅的主意,大家起哄乱嚷,北京妞儿就是不一般!

距离在不觉间缩短,似乎明天的太阳就要在前方升起,引得众人忘了寒冷,倍添活力。不知谁起头,又高声吟出:“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这回不待引领,早有人接上:“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孙红梅笑吟:“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犹如亲人间的默契,大家又一起吟诵:“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大家把“环球同此凉热”一声高过一声吟诵了好几遍,然后齐刷刷看向远方的蜂蜜山。此时的蜂蜜山白雪皑皑,与正在阔大冰面上行走的他们形成强烈反差。在他们眼里,它不就是莽莽昆仑山一样,令人难以企及吗?在它面前,人是渺小的,可若较起真儿来,他们并不惧怕它的高度和遥远。

“等一下!"孙红梅突然声音颤抖着喊了一声。

大家定睛看孙红梅。孙红梅摩挲着戴着棉手闷子的两只手,脸上的表情僵硬,嘴角微微抽搐。有人问她怎么了,孙红梅示意别出声,然后,他们似乎共同听到,脚下的冰面传出一声清脆的断裂声。这声音让他们头皮发麻,他们四肢无力地杵在原地,呆若木鸡。

“不会吧?”孙红梅颤着声音像在问众人,又似自语。没人回应她。奇怪的是,那断裂之声再未出现,这让他们迷茫,莫不是出现了幻听?再次辨识,确认刚才听到的就是冰层的断裂声,这让他们又躁动起来。

孙红梅让大家静下来,她似乎已思考出对策。她让大家拉开前后距离,减慢行进速度。特别是不要扎堆走在一起,要散开。交代到最后,她说出自己的判断:现在是12月底,冰面应已冻实,只要不垂直重压,应该没问题。

大家点头称是,脚下依然令人胆战,他们不敢再用力走,似乎每踩一步,都会把冰面压裂一层,从而加速冰面的坍塌。

没人敢掉以轻心,小湖与大湖迥然不同,大湖水底平坦丝滑,游至百米才齐腰深,小湖湖底则水草丛生,且多为沼泽地,一旦陷进去,将无能为力。

孙红梅停下脚步,提议帮她把身上背的黄书包解下来:“喜报在包里装着呢,宁肯我掉下去,也不能毁了喜报。若真要是掉下去了,你们就把我理在蜂蜜山下吧,让我看着你们改天换地。另外告诉我爸妈,让我妹妹也来下乡,算是实现我的理想吧。"

有人带着哭腔说,别胡说,我们还指望你演节目呢。在孙红梅心事重重的笑声中,大家蹒跚着,默默前行。笑声不再,也没人再诵读诗句,他们形成的小黑点,像印在大地上的惊叹号,直指蜂蜜山。

不知何时,风力似乎小了,抬头间,蜂蜜山已遥可相望。

走出小兴凯湖冰面那一刻,孙红梅瘫在了雪地上,几个女孩子抱在一起痛哭。不久,蜂蜜山下的三连队部响起欢呼声,惊得雪花一时间满天飞扬,乱了分寸。

(有删改)

注:文中知青们吟诵的两首诗词分别为毛泽东《沁园春·雪》《念奴娇·昆仑》。

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听到全会召开的消息后,知青们连夜写喜报,编排节目,冒着大雪赶路,直接说明了这次会议的重要性。

B.知青们此行遇险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改变了既定的路线,这说明知青们缺乏生活经验,对危险预估不足。

C.孙红梅听到冰面的断裂声能很快镇定下来,是因为她知道12月底的冰面已经冻实,不会发生危险。

D.文章的结尾运用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