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专题-《长安三万里》素材_第1页
高考作文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专题-《长安三万里》素材_第2页
高考作文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专题-《长安三万里》素材_第3页
高考作文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专题-《长安三万里》素材_第4页
高考作文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专题-《长安三万里》素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作文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专题——《长安三万里》素材高考作文素材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专题

热点作文素材:《长安三万里》

【经典诗句】

1、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李白《上李邕》

适用主题:后生可畏

2、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适用主题:施展抱负,实现理想

3、青春已复过,白日忽相催。——李白《寄远十二首·其四》

适用主题:珍惜时光,时光流逝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适用主题:励志

5、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李白《侠客行》

适用主题:超越名利,追求内心自由的境界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适用主题:乐观面对挫折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适用主题:爬山登顶的时候用得最多

也可以形容人生追求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适用主题:雪景

9、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

适用主题:历史、美食

10、只要诗在,长安就会在。

适用主题:文化,诗词

11、人生譬如朝露,转瞬即逝。

适用主题:短暂,珍惜时间

12、你我生当如此盛世,当为大鹏。

适用主题:青年与时代,不负盛世

1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适用主题:知己

14、你心中的一团锦绣,终有脱口而出的一日。

适用主题:才华,舞台

【人民日报评论】

以动画讲文化,《长安三万里》描摹“中国式浪漫"李娜

168分钟的片长、半个多世纪的叙事跨度。最近,正在热映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引发关注。一边是总票房突破8亿的“叫座”,一边是在网上掀起唐诗热的“叫好”,甚至还带动了相关唐诗书籍的销售。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部电影。《长安三万里》以诗人高适的回忆为线索,带着观众一起梦回大唐,呈现了李白、杜甫、王维等数十位大唐“顶流”诗人的群像。观众在“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中感受繁华都市,也在“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穿行大漠边塞;一起在江城五月的黄鹤楼共赏玉笛飞声,也在烟花三月一同徜徉锦绣扬州。有网友评价说:“这是只有中国人才懂的浪漫。"

这种浪漫,包含中国式的视觉表达和审美理念。电影里,李白吟诵《将进酒》的片段被许多观众津津乐道。倏然间出现飘逸的白鹤、激荡的江浪、璀璨的银河,上天入海、自由驰骋,诗仙的想象力通过先进的光影技术展现出来,带来视觉的享受,也蕴含辽阔的诗心。除此之外,电影中还以古画、水墨、炭笔等不同方式展开故事情节,传递出了独特的东方意境和美学观念。将最新的动画技术和中国美学相结合,呈现出唐代诗词中恢宏自信的气度和内涵,能让更多人体验到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这种浪漫,离不开古典诗词的魅力和意蕴。据统计,《长安三万里》中出现了48首诗词,有小朋友们能跟着背诵的《静夜思》《春晓》,也有《燕歌行》《蜀道难》等流传千古的名篇。但真正让很多人潸然泪下的,是当流放的船舶行至古白帝城,接到特赦令的李白大喊出的一句“轻舟已过万重山”。“小时候背的诗,是长大后才懂的人生"。儿时课本上一知半解的“全文背诵”,或许只有体会过人生百种况味,才真正读懂此中真意。短短几行文字,能穿越千年时光,让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动容,其间蕴含的追寻理想、不畏艰险、积极乐观等精神气质力透纸背、历久弥新,这正是中国诗歌文化的魅力所在。

这种浪漫,源于中华文明独一无二的连续性。长安是一个地名,也是浓缩着许多人人生追求和家国情怀的文化符号。影片中,我们随着高适三次进入长安,领略了长安城的繁华,也见证了长安城在战乱中被毁于一旦,油然而生“国破山河在"的悲情。可是,长安真的在战火中消失了吗?当电影片尾各地方言诵读“长安”相关诗歌的声音响起,我们就已经知道了答案:长安从未远去。千年之后,我们已不复得见物理上的唐代长安城,但仍然可以毫无阻碍地感受李白、高适在诗句中的澎湃情感,使用和他们一样的语言和文字沟通、创作,正如电影中所说:“诗在,书在,长安就在"。

文化自信,既存在于余韵悠长的深厚积淀中,也活跃在紧跟时代的创新表达里。无论是《长安三万里》还是《大圣归来》《大鱼海棠》,无论是《唐宫夜宴》还是《只此青绿》,火爆秘诀无他,唯有用走心换得真心、以创新迎来热潮。用电影、舞蹈等多种形式承继好、表达好这种中国式浪漫,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种有益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资源宝库,只要用心探索、呈现,必能打动人心。恰如高适的那句诗所云:“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正是:

光影婆娑梦回长安,诗句连绵千年浪漫。

人民论坛网评|《长安三万里》的诗意之美与叙事之巧

近日,国风动漫电影《长安三万里》在年轻群体中走红,观众在水墨意境与最新光影技术的完美融合里,感受辉煌壮丽的中华诗歌艺术。在那个诗的国度里,既有诗酒趁年华的文人墨客,也有仕隐间挣扎的仁人志士,既有“百年歌自苦"的惆怅,也有报国却无门的辛酸。《长安三万里》通过以小见大、咫尺天涯的叙事方式,精彩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表现手法之妙令人赞叹。

用几个人反映社会生活的广阔性。电影是一面镜子,观众既可以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生活,也可以看到别人的生活。《长安三万里》是一部采用回忆叙事的电影,在高适的娓娓道来中,李白、杜甫、王维、王昌龄、贺知章、岑参、张旭等一众唐朝诗人、书法家从历史中走来。从李白高适的不打不相识开始,到人生难得的几回相聚,上下几十年,纵横三万里。宏伟的战场,复杂的斗争,秀丽的风光,细微的生活,各色的人物,都逐一展现。譬如,李白高适勇救郭子仪,既为郭子仪替李白求情埋下伏笔,也为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千里伏线。

用几番话抒发思想感情的深刻性。好的电影不仅能给我们带来感官上的享受,情感宣泄的愉快,还能使我们的内心情感得到升华,精神得到启发。“你心中的一团锦绣,终有脱口而出的一日”,诉说着李白对高适的期许;“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展现了高适不负所望的才华。所以高适才会感慨至深地说,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也正是因为“高家枪,不为舞蹈,只为杀敌”,才错过了玉真公主的赏识,却赢得了哥舒翰的青睐,高适命运的跌宕起伏恰恰证明了坚守信仰的力量。

用几首诗创造审美意象的自由性。长安三万里,既是大唐将士纵横往来的三万里,也是仁人志士追梦前行的三万里,更是众多诗人诗意昂扬的三万里。一首《黄鹤楼》不仅诠释了崔颢横绝千古的才华,也让一鹤飞天的黄鹤形象由此烙印进了李白的血脉。一首《将进酒》演绎了驾鹤遨游的诗仙李白那放荡不羁的灵魂和对自由的渴望。一首《早发白帝城》流露了一生渴望自由的诗人李白突然间获得人身自由的狂喜。那个坚信“你我身当如此盛世,当为大鹏"的李白,终其一生保持了放荡不羁爱自由的本色,活成了浩瀚历史天空中闪亮的一颗星。

用一张脸表现内心世界的丰富性。李白有着一张洒脱不羁的脸,细看却写满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这张脸上,既写着抵抗,又写着隐忍。他可以因为干谒时吃了闭门羹而当街拔剑狂舞宣泄不满,又能因为好朋友高适的关心而眨眼间就云淡风轻地揽臂同行相约吃酒。这张脸上写有期盼,却又写

信的事情;写着关爱,同时又存在怨恨,潇洒的他曾孤身前往高适家乡探望老友,却在身陷囹圄时看不到老友的援助之手。

《长安三万里》画面精美,意境深远,磅礴大气,不仅讲述了理想之城长安和诗人的现实相距三万里的人生困境,也讲述了李白和高适、杜甫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置身其中的唐朝的广阔社会生活。从诗意之美与叙事之巧来看,该片不失为近年来国漫崛起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佳作。

《长安三万里》出圈:讲好中国故事最佳案例

《长安三万里》不仅是一部电影,也不仅是一堂文学史课,更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典型例证。

01大唐文人群像——基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的“英雄"人物

将近三个小时的故事里,不光将“诗仙”李白从年少时的意气风发到年长后的壮志难酬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让人看到了唐朝的兴衰变迁,杜甫、王维、王昌龄、岑参等等一众文人墨客在生逢乱世里的辛酸无奈都相当戳心。

无论是李白还是高适,电影中对其形象的塑造是多元化的,并未将他们禁锢在一个观众们既有的“认知基模"中。例如在影片中:李白的自由不羁、洒脱恣意是真,但嗜酒如命、幼稚糊涂也是真;高适的沉稳谨慎、脚踏实地是真,但严肃冷峻、执拗固执也是真。尽管电影中将这些文人形象塑造地并不那么完美,但我们都可以从其故事经历中,窥见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典人物形象身上带有的“英雄”气质。

李白、杜甫、王维等一众诗人尽管不能上战场杀敌,然而从其诗句和人生经历中,不难看出他们一直心系国家安危和前途命运,渴望得到朝廷重用从而报国立功;而影片的主人公高适虽年少资质平庸,但他始终未曾放弃,直到晚年终于开始在仕途上展现自己的风采。

正是因为影片在塑造这些中国传统经典人物形象时,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注入新的时代精神,从而打破了传统英雄“脸谱化"的书写方式。因此,观众可以在少年、中年李白身上,既看到普通人的性格缺点与情感诉求,又感受到他崇尚理想、勇于拼搏的精神。而高适在李白的对比之下,更像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在时代变革下,从年轻时的踌躇满志到中年时的失落愤闷,以及对于朋友李白这种出世之人的时而尊敬仰望、时而恨其不争的复杂情绪,十分非常真实。从他身上,能体会到一种平凡人也能拥有的“不服命中注定,要做自己英雄”的气概。

或许这些“成长型"英雄并不完美,但他们身上依然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淀下来的品质与精神,他们将青春与激情融入对理想的表达中,构筑起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02诠释中华美学——用新技术创造新“意象”展现东方意境

除了人物的塑造之外,《长安三万里》值得一看的重要原因还在于其精良的画面效果。无论是李白月下醉酒舞剑的身影,还是写出《将进酒》时,他乘着仙鹤扶摇直上所看到的如梦似幻的景象,这些曾经在课本上出现的颇具浪漫主义的瑰丽想象被直观地呈现于荧幕之上,激荡得观众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影片致力于呈现大唐气象万千的风貌,让观众们多角度、沉浸式地同时体验到大唐的壮美盛景和鲜活细节。三维动画是影片的主要呈现形式,将人物和场景刻画得更加立体、生动鲜活。在此基础上,电影还别具匠心地将二维水墨场景穿插全片,在恢弘盛景之间,更能体现中华传统美学轻柔写意又不失色彩的韵味。多种形式结合,一个个细节拼合成大唐的全景长卷,时代磅礴史诗感扑面而来。

影片制作方“追光动画"不仅在电影中里用诗歌传诵“中国式浪漫”,在现实中也用独特的视觉效果传递“中国技术的创新"。从《白蛇:缘起》《新神榜:杨戬》到《长安三万里》等多部动画作品,追光在制作上一直以来坚持的特效场面宏大、画面细节精细的特点,并充分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新技术对画面进行渲染,力求画面精美。当传统文化链接上新技术、新创意后,爆发出了惊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使得新国漫相比于《葫芦兄弟》等早期动画电影而言,在艺术“意象”的创造上拥有更大空间。

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极大提升了动画电影的制作效率;另一方面,更加成熟的特效制作技术,为动画艺术的“意象"表达开辟了新的途径,使得新国漫在视觉特效和场景营造方面有了更多的表现方式。

与此同时,新国漫动画电影在艺术创造通常立足于东方美学,利用新技术让动画场景呈现出很多新意象、新意境,从而表现出中华美学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感。中国现代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曾言:“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

一直以来,新国漫电影在艺术意象上不断追求新的突破,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到《白蛇2:青蛇劫起》《长安三万里》,其电影的艺术手段更丰富,意韵也更丰满,呈现了极具东方神韵的审美意境,开拓了国产动画电影想象力的边界。它们不仅在内容与形式上成为讲好中国故事、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在美学追求和审美情感的表达上,同样注重对中华美学精神的探索与突破。新国漫动画电影突出“意象”,深化“形象”,进而一步步改变了中国观众对国产动画电影的刻板“印象”。

立足东方美学,运用新技术表现意象,这部历史细节考究的《长安三万里》将唐诗的诗意与视觉美学完美结合,将古诗词的浪漫情怀,用光影声画的方式展现到了极致。

从水清若空的江夏到大道连狭斜的长安,从笙歌迭奏的扬州到白日黄云的西塞,那些藏在记忆里的历史文字,刻印在历史里的诗情画意,以动漫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不仅给人以绝美的视觉冲击,而且让人内心漾起层层涟漪,仿佛穿越到大唐年代,拨开历史文化的烟云,沉浸在纵横交错的时光漫游里,聆听“盛世中华何以中国"的文明回响。

03传承文化自信——以深刻精神内核支撑讲好中国故事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今天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这句话不仅浸润进了国人的内心,也能从文化市场反馈上得到印证。越来越多的文化工作者,在用优质作品展现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唤起观众对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尊敬、自豪和信任,主动肩负起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守正创新、返本开新。

新国漫电影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艺术形式,近年来发展势头猛进,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利用新国漫电影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是相关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中国新国漫动画电影正在一步步崛起,《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济公之降龙降世》《俑之城》等影片都受到了观众和业界人员的一致好评。这些影片的成功之处和最动人之处,究其根本,都在于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心”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传递出“真善美"的中华美学精神。

《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哪吒大声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俑之城》里的兵俑蒙远“用脚步丈量勇气的极限";《济公之降龙降世》里的少年济公李修缘则是“英雄无相,心念所致,做则必成”。而《长安三万里》中的唐代文人群像皆是满怀家国情怀,用诗句抒写、记录大唐长安的兴衰。这些动画电影中的人物角色为我们诠释了中华文化中的智慧、仁爱、勇敢、爱国、拼搏等美好品质,它们共同构成内涵丰富的中华美学精神。

而《长安三万里》更为出彩的一点是,不仅聚焦人物及其精神品质,而且用诗词歌赋和唐朝盛景将刻在每个国人DNA中的中华文化基因彻底唤醒。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正如《长安三万里》的导演谢君伟和邹靖所言:大唐的诗人和他们的诗词所能达到的精神和艺术高度,特别能代表中华文明的高度。共计四十八首唐诗穿插在电影中,结合情节观众更能直观地去体会这些诗词文化所带来的感染力,配合画面的呈现,真的忍不住泪流满面。

一部好的国产动画电影,就是一堂生动的美育大课。一定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内涵丰富的审美意象传递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时代精神,带给观众深刻审美体验的同时,能够“化人养心”,使青年一代的情感得以净化,心灵得到升华。从这一标准来看,《长安三万里》是用“心"传递中华美学精神的佳作。

有观众看完电影后给出的评价十分贴切:《长安三万里》是创作者写给大唐的一曲颂歌,影片中的诗人们和他们创作的流传千古的诗篇,也能钩沉出绵延千年的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它不仅是一部电影,也不仅是一堂文学史课,更是一记来自历史深处的回响,与千百年后的我们心灵交汇。

04长安三万里,不止长安

著名剧作家、导演赖声川在自己的著作《赖声川的创意学》中谈过,艺术作品是分为三个层次的,即“生活—艺术—哲学”,一个打动人的作品,除了反映生活,给人以美的享受之外,还要给人一种心灵的启迪。学者刘文慧也认为:艺术作品的层次分为艺术语言、艺术形象以及艺术意蕴。其中艺术意蕴是艺术层次的最高境界,是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所特有的特质。

动画电影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同样也要追求作品的最高艺术层次,除了讲述故事、娱乐大众,承担教化等基本功能之外,还应该致力于主题意蕴、艺术内涵的营造和升华,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动画作品,释放出长久的生命力。

《长安三万里》的“出圈"是传统文化拥抱大众的一个缩影,中国式浪漫”风行背后,可以说是文艺领域践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探索。一批深具东方美学的爆款文艺作品已经给我们启发,比如:《如果国宝会说话》在严肃中玩梗,拉近千年文物与年轻观众的心理距离;《上新了故宫》将建筑艺术与沉睡数百年的传奇文物带到大家面前;西安大唐不夜城互动游戏“盛唐密盒"有梗有趣,寓教于乐;《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节目技惊全网……

中华文化底蕴深厚,余韵悠长。传统文化并非曲高和寡,只要找到时代化的表达,让观众与中华文明共情,它们同样可以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大众所喜闻乐见。

《长安三万里》打破时空的“唐代诗友会”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带着醉意的李白举杯吟出《将进酒》,带着围坐的高适、岑夫子、丹丘生等人,一齐驾着仙鹤飞越银河之上,这是电影《长安三万里》中,颇具浪漫主义和瑰丽想象的一幕。《长安三万里》将纪实与想象交融,开启了一场打破时空的“唐代诗友会”。

以细腻笔触、细节设置,还原唐代的美。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从水草丰美的江夏到美轮美奂的长安,从歌舞翩跹的江南到金戈铁马的边塞,万里山河画卷都是唐代的模样。电影里男子腰带下褪、女子玉颊樱唇、骏马粗脖肥臀,灵感源自于唐俑雕塑和画作;人们打招呼的“叉手礼”,和《韩熙载夜宴图》里的一模一样;胡姬酒肆、曲项琵琶,也都是符合唐代现实的细节……四海朝归九州腾的壮美盛景、诗人纵情诗酒的豪情壮志,都融于电影各处细节之中。

以真情感、大跨度,刻画人物群像。电影从暮年高适的视角出发,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爆发后数年,李白三次来到黄鹤楼、高适三次去到长安城,见证了他们各自的人生转折,也侧面烘托出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高李二人若干次相遇和分别,展示了一对好友的两种人生。不仅是这二人,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唐代诗人都在电影里“出现”:已具盛名的崔颢、孟浩然,和李白同饮同乐的贺知章、王昌龄,清新俊朗的王维、年龄尚小的杜甫,还有因唐诗“出圈"的哥舒翰、汪伦……正是有了他们和他们的故事,才能共同组成一幅丰富多彩、充满史诗感的大唐群像画卷。毕竟,大唐之所以迷人,不仅在于疆域辽阔、雕梁画栋,更在于人才辈出、气度恢弘。

本片还带给我们书本之外的思考。看电影前,观众难免对杜甫、高适、李白等人有诗圣、边塞诗人、谪仙人等刻板印象。而《长安三万里》恰恰展示了教科书之外的多面性:杜甫幼年时期活泼可爱、青年时期朝气蓬勃;高适除了提笔能写诗,也凭着高家剑法驰骋沙场;而李白,除了鲜衣怒马、仗剑天涯,也有入世的曲折、出世的无奈和暮年的颓唐。我们喜欢唐代,也喜欢李白,但我们了解、喜爱的不能仅仅是片面、扁形的朝代和人物,更要了解一个有血有肉、立体生动的全貌。

当然,电影本身也存在一些争议,168分钟超长片长叙事不够紧凑、内容没有完全遵照历史而是加入很多合理想象、一些诗歌沦为“彩蛋”而非还原真实创作背景等。其实,《长安三万里》也好,之前大火的《大圣归来》《白蛇:缘起》《新神榜:杨戬》等也罢,都面临类似问题。能否在叙事上多加打磨,在表意和抒情之间把握好分寸,这些考验着国产动画创作者的智慧。

“只要黄鹤楼的诗还在,黄鹤楼就在"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电影的最后,高适回答书僮的话,隽永动人。“中国式浪漫"里蕴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要我们用心关注、承袭、流传,这份文化魅力和文化自信就会绵延永续。

《长安三万里》上映——写给中华文明的一曲颂歌

在创作了“新传说”系列和“新神话"系列之后,追光动画着手于创作一个新的系列——“新文化”。“新文化"系列聚焦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题材,通过对这些题材的挖掘,表现历史中闪光的人物和故事。

创作方向确定之后,创作团队必须确定的是最能代表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气质的历史时期。他们首先想到了自信、包容、恢宏的唐朝,而想到唐朝,自然而然便想到了唐诗和诗人。于是,就有了这个系列的第一部作品——《长安三万里》。

“大唐的诗人和他们的诗词所能达到的精神和艺术高度,特别能代表中华文明的高度,于是我们就想创作一个关于大唐、关于诗词,关于诗人们的理想和追求的故事。”《长安三万里》导演谢君伟和邹靖说。

有观众看完电影后评价,《长安三万里》是创作者写给大唐的一曲颂歌,影片中的诗人们和他们创作的流传千古的诗篇,钩沉出绵延千年的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它不仅是一部电影,也不仅是一堂文学史课,更是一记来自历史深处的回响,与千百年后的我们心灵交汇。

追求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平衡

李白是《长安三万里》里最具光芒的人物,但故事并没有直接从李白的视角切入,而是从他的好友高适的视角徐徐展开。

“高适对于我们来说是相对陌生的,除了‘天下谁人不识君’,可能大多数人对他就没有更深的了解了。但当我们深入了解这个人之后,就发现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高适的性格跟李白完全是一个对立面。李白是才华四溢、性格很外放的一个人,高适的性格特征则主要体现为耿直、坚韧、脚踏实地、默默追求自己的理想。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认为高适和李白是有戏剧冲突的两个人物。相比之下,我们觉得高适的性格更能贴近普通中国人的精神特质,因此用安史之乱后的老年高适去回溯两个人的一生,通过高适的视角去看天才的李白,观众的代入感会更强一些。"谢君伟说。

拍摄这样一部文学性相当高的历史题材动画电影,创作团队在着手创作前做了许多功课。“这个电影涉及的历史知识量很大,我们对当时的民俗文化以及诗词和美学都做了大量的研究。我们找到了来自中国历史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专家,他们的意见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邹靖说。

举例来说,影片中李白为好友吴指南祭祀的片段,原本的设计是按照现代人的想象做的,也就是李白在坟前抚琴,但剧组请了专业的礼仪指导,这位礼仪指导给了创作团队一些民俗方面的建议,大家才知道原来那个时代的习俗是在稻草上浇上美酒寄托哀思,这也是观众在电影中看到的呈现方式。

为了最好地实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平衡,创作团队的原则是,电影中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人物记录都要有所遵循,但历史中有一部分的记录是空白或者中立的,这部分内容就为创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比如我们表现李白的青年状态,作为剑客,他的造型就是散发。而对于杜甫,人们一般对他的既定印象是忧国忧民,在电影里我们则把他作为孩童做了比较顽皮的处理。"邹靖说。

此外,据了解,创作团队用到的参考书籍就多达上百本。“我们看了很多书,但并没有完全按照某本书提供的信息来创作。事实上,每本书对当时的描述都可能是不一样的,但一些来自历史上的评价对我们有比较大的帮助。比如《旧唐书》对高适的评价,‘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这不是现代人写的,而是当时的评价,是没有争议的。”邹靖说。

“让更多人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

《长安三万里》用到了48首唐诗。“我们选取这些唐诗有两大原则,一是它必须是观众耳熟能详的,让观众一听到就能引发记忆;二是它必须有助于塑造人物和推动故事的发展,符合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故事情境的走向。”谢君伟说,影片中出现的一些诗,是希望告诉观众这些诗是诗人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写出的,比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就会让观众看到原来这就是李白在这样的景色中追随孟浩然的船只时创作的,影片的华彩部分《将进酒》的段落,则清晰地呈现出李白、高适人到中年,有很多困苦在眼前,但无所畏惧的状态,通过诗中的意境去展现诗人不断追求理想的精神。

《长安三万里》塑造了大唐诗人的群像,在李白、高适、杜甫之外,还有贺知章、王维、王昌龄、郭子仪、岑参、张旭、哥舒翰……诗人们的集体登场,宛如历史天空中的群星闪耀在观众眼前。电影在展现他们的文学才华的同时,也展现了他们的政治抱负和天下情怀。

谢君伟表示,这样的表现方式主要是希望展现以李白、高适为代表的唐代诗人不惧艰难、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这不仅是影片的主题,同时也连接着当下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呈现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不少观众在看过影片后说,看《长安三万里》,就像上了一堂充满历史浪漫主义的唐代文学史课。谢君伟的孩子也是这样的观众之一。“我在做这部影片的时候,有时候是把工作拿回家做的。我的孩子上二年级,电影里的诗他都背过,当他看到我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他会问我这些人物是谁,我会告诉他这是高适、这是李白、这是王维……这些人物在他脑子里有了具体的形象,他就会对这些人和那段历史产生特别的兴趣,我相信电影上映的时候,也会让更多人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

“他们的精神通过这些诗篇传递给了今天的中国人"

在《长安三万里》中,李白既是一位浪漫不羁的诗人,也是一位擅长相扑之术、召唤群鸣之术的“奇人”。为了塑造一个立体丰满的李白,创作团队煞费功夫,突破了人们对李白的刻板印象,力求还原历史中相对真实的李白形象。“我们对李白这个人物进行了很多研究,他是一个很复杂的人。他是诗人、诗仙,实际上他还能文能武。李白的一生一直在两种状态中游走,一方面是‘出世’,他是艺术天才,很向往道家成仙,另一方面是‘入世’,他渴望报效国家、成就功名,因此他的一生都很矛盾。这种矛盾塑造了这个人物很复杂的状态。"邹靖说,“我们在大的历史框架下进行了合理的推测和想象,比如为了体现他年轻时肆意潇洒的状态,为他设计了散发的造型。而对他的老年状态,我们则呈现了他做出的一些我们看起来不太能理解的行为,这一切都源自他在‘出世’和‘入世’之间的挣扎。他是一个天真的人,虽然他做过一些错误的选择,但这种天真让他创作了伟大的诗篇,这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也借由他身上的矛盾和天真塑造了一个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

影片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也从侧面呈现了安史之乱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谢君伟说,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诗人们才对生活有那么丰富的体悟,也才能在盛唐时期写出那样豪情万丈的诗篇。“是历史造就了这些诗人,这些诗人把他们对生活的体悟孕育在诗中,他们的精神通过这些诗篇传递给了今天的中国人。"

大胆追溯诗人们的情感状态和精神世界

创作一部史诗性的动画电影,必然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邹靖认为,创作这部电影最大的困难不在于技术方面,而在于对这个电影所表达出来的文化和精神状态的探索。“历史中的人们所做出的选择是基于他们当时的心理状态的,比如他们如何去行卷,如何拿着剑和书就游走天涯,去追求自己的理想,那时候他们所做出的选择是今天的人不太会去做的。我觉得对那种状态和情怀的理解和诠释,是创作中最困难的。一旦当我们想明白他们的精神和情感状态,大胆地进行表达就好了。”

同时他也指出,在一部如此少见的具有传记性质的动画作品里把大量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凝聚成一个整体,也是一项对创作的挑战。“因为影片中穿插的人物事件、历史变化非常多,而我们要让观众始终感觉到故事是一个整体,为此我们用了很多方法,比如使用关联性,观众可以看到当年玩耍的大象和被火燃烧的大象,可以看到相扑运动如何贯穿了人物生命的不同时期,可以看到美好的扬州和只存在于回忆中的扬州……大量的关联性,让这个电影合成了一个整体。"

谢君伟则表示,在看完这个剧本后,心态上经历了兴奋、忐忑到紧张的过程。“我能把大唐诗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呈现出来吗?我能把这些诗篇里蕴含的意义阐述出来吗?这些问号在项目运作的过程中持续存在。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做了大量的研究,从而逐渐了解到李白是什么样的,高适是什么样的,其他诗人是什么样的。然而越研究就越发现未知的东西太多了。直到项目进入三分之二之后的时间才慢慢想明白了,在创作和研究的过程中我不太能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对这些诗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那段历史产生了更多的兴趣,充实了自己,并且把我的这些收获传递给了观众,对于我来说,想明白这件事是一段很重要的旅程。”

传递永不放弃的乐观精神和民族自信

谢君伟表示,华彩片段《将进酒》之后中年高适与中年李白相扑的那场戏令他难以释怀。从那个片段中可以看到,两个人的身体虽然都已经相对衰弱了,但他们的精神仍然跟年轻时一样强大,最后高适把李白摔倒后,李白冲着高适说,“‘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这就是我20年前为你写的诗,高适。"两个人的情谊通过这一个小小的片段喷薄而出。“这一个小片段代表了我们对理想的追求。”

邹靖则表示,整个电影中他非常喜欢的一个场景是高适和李白两人在阳光下策马奔腾,“它体现了一种自信,人的自信,大唐的自信,民族的自信。我们要追寻自己的理想,要传递永不放弃的乐观精神,这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黄鹤楼是影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谢君伟说,黄鹤楼寄托了诗人们的理想,“虽然物理上的黄鹤楼倒了,但这些诗歌中所蕴含的精神绵延千古,精神上的黄鹤楼因此一直屹立在那里。就像电影中高适说的那样,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

“在影片里展现更多的东方意境"

以动画的形式来讲述一段盛大的史实,不仅给塑造人物和讲述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