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蒲柳人家》课件(共50张)+素材+导学案(无答案)_第1页
第8课《蒲柳人家》课件(共50张)+素材+导学案(无答案)_第2页
第8课《蒲柳人家》课件(共50张)+素材+导学案(无答案)_第3页
第8课《蒲柳人家》课件(共50张)+素材+导学案(无答案)_第4页
第8课《蒲柳人家》课件(共50张)+素材+导学案(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蒲柳人家》课件(共50张)+素材+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8课蒲柳人家

刘绍棠

新课导入

有这样一位作家,13岁开始发表作品;16岁发表成名作《青枝绿叶》,次年该作品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而当时他正在读高中;18岁入北大中文系;19岁加入中国作协……他就是“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创立者、“荷花淀派”代表作家刘绍棠。我们今天走进他的《蒲柳人家》,欣赏那运河边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刘绍棠及乡土文学的相关知识。

2.了解小说的写作背景,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

3.通过赏读人物精彩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把握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鲜明的个性特征。

4.欣赏这篇小说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地域特色。

01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刘绍棠(1936—1997),通县(今北京通州区)人,作家。“荷花淀派"代表之一。“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创立者。其作品多以京东运河(北运河)一带农村生活为题材,格调清新淳朴,乡土色彩浓郁。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蛾眉》,中篇小说《蒲柳人家》《运河的桨声》,长篇小说《京门脸子》等。

写作背景

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全篇小说共分12节,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表现了他们的多情重义、锄奸助良、扶危济困的美德。本文选自前两节。

知识链接

乡土文学

乡土文学,源于鲁迅的《故乡》,20世纪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具体指描写故乡农村的人与事,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怀乡情调的文学作品。

文学特点: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有着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总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的追求。

代表作有孙犁《荷花淀》、韩少功《马桥词典》、许钦文《疯妇》、沈从文《边城》等。

预习检查

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烟囱()痱子()臊()栖()

擀面杖()梆()纤夫()跶()

腌臜()捯气()驾驭()剜肉()

拗不过()筵席()隐匿()檎()

戏谑()荣膺()揖()掂量(___)

cōnɡ

fèi

sào

ɡǎn

bānɡ

qiàn

āzɑ

dáo

niù

yán

xuè

yīnɡ

wān

qín

diānliɑnɡ

呱呱坠地()

两肋插刀()

咬文嚼字()

断壁残垣()

如坐针毡()

一气呵成()

ɡū

lèi

jiáo

yuán

zhān

预习检查

多音字

()怀揣

()挣揣

chuāi

chuài

()揣摩

chuǎi

()塞外

()塞车

sài

sāi

()阻塞

()捎色

()捎信

shào

shāo

()执拗

()拗断

()拗口

niù

ǎo

ào

预习检查

形近字

镖()飞镖

缥()缥缈

剽()剽窃

biāo

piāo

piāo

戳()戳穿

戮()杀戮

chuō

sào

害臊

zào

干燥

zào

急躁

预习检查

理解并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一气呵成:形容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也形容文章的气势首位贯通。

勃然大怒:人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不依不饶:不容忍,不饶恕。指不肯宽容作罢,纠缠不休。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腰缠万贯:腰里缠着万贯铜钱,形容人极富有。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威风凛凛:形容气概威严,令人敬畏。

如坐针毡:像坐在有针的毡子上一样,形容心神不宁。

芒刺在背: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坐立不安。

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

望眼欲穿:快把眼睛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预习检查

词如坐针毡芒刺在背

同两个词语都可以用来形容心神不宁。异“如坐针毡”程度上要更深一些。例①孩子生病住院了,家长如坐针毡,一刻也不能平静。②这件事成了他的心结,十年过去了,回想起当年的责难,他仍然如芒刺在背。

近义词辨析

词义的轻重不同。

整体感知

蒲柳,指水杨,一种入秋就凋零的树木。这里以蒲柳人家代指普通贫苦农家。

蒲柳人家(节选)

题目用借代手法,点明文章的写作内容和写作对象。

整体感知

点我放课文朗读

听读课文,找出串联全文的一句话,并思考作者是如何围绕这句话展开情节的?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并概括各部分大意。

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拴贼扣儿。

第一部分(第1—14段)以何满子为线索,引出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等传奇人物,写出了一丈青大娘对孙子的疼爱。

第二部分(第15—35段)塑造何大学问这一人物形象,并通过何大学问之口,略提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

1、文中刻画了哪些人物?谁是线索人物?谁是主要人物?

合作探究

何满子

一丈青大娘

(何满子的奶奶)

何大学问

(何满子的爷爷)

线索人物就是这个人贯穿整个故事始终,由他(她)引出故事或者主要人物。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主要人物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或几个在作品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

何满子是线索人物,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是主要人物。

合作探究

2、品析文中的传奇人物

找出描写何满子外貌的句子。

何满子

何满子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

合作探究

找出文中体现何满子性格特征的句子。

何满子整天在运河滩上野跑(第4段)

何满子不穿花红兜肚(第5段)

何满子却隐匿在柳棵子地里,深藏到芦苇丛中,潜伏在青纱帐内的豆棵下,跟奶奶捉迷藏,暗暗发笑。(第12段)

何满子也真是聪慧灵秀,脑瓜儿记性好,爱听故事,过耳不忘;好问个字儿,过目不忘。(第22段)

贪玩

倔强

聪慧灵秀

顽皮、可爱

念着书,一听见篱笆外柳树梢上莺啼燕啭,就想嘬着嘴唇学鸟叫,念书跑了调儿;一听见门外过往行船的纤歌声,心里就七上八下,想跑出去看一看,念书走了神儿。何大学问一走,何满子就像野马摘了笼头;天不亮,头顶着星星,脚蹚着露水,从家里溜出去,逃开了学。(第23—24段)

原来爷爷坐了牢,还险些扔了命,何满子心疼起爷爷来了。

贪玩、淘气

孝顺

合作探究

好动顽劣,聪慧灵秀;好学好问,伶俐可爱;疼爱爷爷,有爱憎立场,有男子汉气概。

鉴赏

品读

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

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眼珠乌黑

年龄:

六岁

外貌:

故事:

整天在河滩上野跑

不穿大红兜

上学不安分

藏在芦苇中跟奶奶捉迷藏

心疼爷爷,想哄爷爷开心

被拴在葡萄架立柱上,觉得失去了自由,委屈又憋闷

合作探究

小说是怎样刻画一丈青大娘的?

提示:从文中找出描写该人物的语句,朗读、旁批,小组评说人物特点及使用的手法(修辞、描写)。

①(第6段中)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不够她打一锅的。

外貌描写,女中豪杰的形象。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丈青大娘骂人水平高,力气大,能打架,刻画出一丈青大娘身强体壮、泼辣胆大、性格豪爽的性格。

合作探究

小说是怎样刻画一丈青大娘的?

提示:从文中找出描写该人物的语句,朗读、旁批,小组评说人物特点及使用的手法(修辞、描写)。

②第7段在描写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时的情节:

“站住!"都给我穿上裤子!”“不能叫你们腌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

语言描写,写出了一丈青大娘泼辣大胆、爱打抱不平的性格。

合作探究

小说是怎样刻画一丈青大娘的?

提示:从文中找出描写该人物的语句,朗读、旁批,小组评说人物特点及使用的手法(修辞、描写)。

③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挽了挽袖口……一阵风冲下河坡……手戳着他们的鼻子……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挥舞起来……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饶,站在河边大骂不住声……

动作描写,一系列的动作,写出了一丈青大娘风风火火,干净利落,英姿飒爽的性格。

合作探究

小说是怎样刻画一丈青大娘的?

提示:从文中找出描写该人物的语句,朗读、旁批,小组评说人物特点及使用的手法(修辞、描写)。

④(第8段中)一丈青大娘有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种地、撑船、打鱼都是行家。她还会扎针、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红伤。这个小村大人小孩有个头疼脑热,都来找她妙手回春;全村三十岁以下的人,都是她那一双粗大的手给接来了人间。

表现了一丈青大娘勤劳能干、善良热情的性格特点

合作探究

小说是怎样刻画一丈青大娘的?

提示:从文中找出描写该人物的语句,朗读、旁批,小组评说人物特点及使用的手法(修辞、描写)。

⑤(第10段中)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比喻、排比,运用简洁活泼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写出了何满子在奶奶心中的地位,突出了一位爱孙如命的奶奶的形象,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

合作探究

小说是怎样刻画一丈青大娘的?

提示:从文中找出描写该人物的语句,朗读、旁批,小组评说人物特点及使用的手法(修辞、描写)。

⑥(第12段中)何满子在奶奶身边长大,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奶奶八样不放心,怕让狗咬了,怕让鹰抓了,怕掉在土井子里,怕给拍花子的拐走。老人家提心吊胆,就像丢了魂儿,出来进去团团转,扯着一条亮堂嗓门儿,村前村后,河滩野地,喊哑了嗓子……等到天黑回家去,奶奶抄起顶门杠子,要敲碎何满子的光葫芦头;何满子一动不动,眼皮眨也不眨,奶奶只得把顶门杠子一扔,叫了声:“小祖宗儿!”回到屋里给孙子做好吃的去了。不是煮鸡蛋,就是烙白面饼。

心理、动作、语言描写,生动、形象、有趣,表现了一丈青大娘对孙子的疼爱。

合作探究

小说是怎样刻画一丈青大娘的?

总结:1、你现在认为“一丈青大娘"是个什么样的人?

溺爱孙儿、口苦心甜、胆大泼辣、刚直不阿、热情豪爽、淳厚朴实

2、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你知道“一丈青”出自何处吗?她们在性格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是《水浒传》中扈三娘的外号。共同点:她们都泼辣、能干、厉害,有正义感。

02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刘绍棠在《蒲柳人家》二三事中写道:“乡亲父老兄弟姐妹们扶危济困,多情多义,我才大难不死,而有今天。感恩戴德,我怎能不以我的小说创作,报恩于我的乡亲和乡土?土生土长所形成的土性,也就是我的经历和教养决定了我是一个土命人,是个土著作家,只能写土气的作品。土气的作品,我称之为乡土文学。乡土文学在我心中,就是要坚持现实主义传统,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学的民族风格,保持和发扬强烈的中国气派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描写农民的历史的和时代的命运。"那,这一节课我们就围绕“土”字,去体会《蒲柳人家》语言的中国气派。

合作探究

小说又是怎样刻画何大学问这一人物形象的?

提示:从文中找出描写该人物的语句,朗读、旁批,小组评说人物特点及使用的手法(修辞、描写)。

①(第17段中)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外貌描写,突出了何大学问的高大强壮

②他这个人好说大话,……他又好喝酒,脾气大,爱打抱不平,为朋友敢两肋插刀,所以在哪一个地主家都待不长。

爱面子、爱摆架子,不在意钱财

合作探究

小说又是怎样刻画何大学问这一人物形象的?

提示:从文中找出描写该人物的语句,朗读、旁批,小组评说人物特点及使用的手法(修辞、描写)。

③(第18段中)他这个人,不知道钱是好的,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点数儿;所以出一趟口外挣来的脚钱,到不了家就花个精光。

侠肝义胆、仗义疏财、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

④(第19段中)遇上生字儿,不耻下问,而且舍得掏学费;谁教他一字一句,他能请这位白吃一顿酒饭。

何大学问在学习上的认真劲儿和不耻下问的态度

合作探究

小说又是怎样刻画何大学问这一人物形象的?

提示:从文中找出描写该人物的语句,朗读、旁批,小组评说人物特点及使用的手法(修辞、描写)。

⑤(第19段中)既然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于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咬文嚼字。人们看见,在长城内外崇山峻岭的古驿道上,这位身穿长衫的何大学问,骑一匹光背儿马,左肩挂一只书囊,右肩扛一杆一丈八尺的大鞭……路遇文庙,他都要下马,作个大揖,上一股高香。

外貌描写好戴高帽,讲排场,摆阔气,扮斯文

合作探究

小说又是怎样刻画何大学问这一人物形象的?

提示:从文中找出描写该人物的语句,朗读、旁批,小组评说人物特点及使用的手法(修辞、描写)。

⑥(第22段中)何大学问脑瓜子一热,就礼聘这位老秀才到他家教专馆,讲定教一个字给一个铜板。

慷慨大方、疼爱孙子、对孙子期望高

⑦(第27段中)但是,这一趟回来,何大学问好像苍老了几岁,愁眉苦脸,垂头丧气,眉头子挽成个鸡蛋大的疙瘩。

神态描写,写出了一个朴实的农民的爱国情感

合作探究

小说又是怎样刻画何大学问这一人物形象的?

提示:从文中找出描写该人物的语句,朗读、旁批,小组评说人物特点及使用的手法(修辞、描写)。

⑧(第31段中)“日本鬼子把咱们中国大卸八块啦!先在东三省立了个小宣统的满洲国,又在口外立了个德王的蒙疆政府,往后没有殷汝耕的公文护照,不许出口一步。这一趟,蒙疆军把我跟掌柜的扣住,硬说我们是共产党,……才把我放了。"

语言描写,揭露了当时的政府鱼肉百姓、搜刮百姓的恶行,点明时代背景:日军入侵、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同时也表现了何大学问的爱国热情。

合作探究

小说又是怎样刻画何大学问这一人物形象的?

提示:从文中找出描写该人物的语句,朗读、旁批,小组评说人物特点及使用的手法(修辞、描写)。

总结:1、你现在认为“何大学问”是个什么样的人?

侠胆义肝,仗义疏财,慷慨豁达,但是他也好说大话,喜戴高帽子,爱讲排场,摆阔气。

2、文章给我们刻画了两个鲜明、传奇的人物形象,那文章用怎么样的描写方式体现人物的性格呢

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等描写方法来体现人物性格的。

合作探究

3.一丈青大娘与何大学问这两个人物形象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说说他们身上有什么共同点吗?

(1)两个人都好面子。比如一丈青大娘不愿与儿子儿媳分家;何大学问宁愿跟牲口贩子借一笔驴打滚儿,也不愿意回到家丢了面子。

(2)两个人都淳朴率真、侠义豪放。如,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爱打抱不平,为朋友敢两肋插刀”,连偷马贼都“躲他远远的”。这些都表现了他们的豪情。

(3)两个人都热情善良、乐于助人。如,一丈青大娘经常给村里人接生治病;何大学问更是仗义疏财,“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点数儿"。他们的这种精神让人敬佩。

合作探究

仔细品味下面几段文字,体会这篇小说的语言特色(如词语和句式的选用、修辞方法和语言风格等),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语段加以体会。

品味语言

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比喻、夸张

请自选角度,赏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生动形象地写出一丈青大娘骂人时用语丰富、有张有弛、语气连贯的情景,突出其大胆泼辣的特点。

白描

生动活泼、干脆利落的短句,把一个泼辣爽朗、豪放率直的农村妇女的形象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

合作探究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圈,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语言风格:这句话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增加了小说的文采和趣味性。

请品味这句话的妙处。

怒气盛、力气大

力气大

人物形象:威风凛凛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纤夫们被打后的状态,以此来突出一丈青大娘的有力、勇猛和爱打抱不平的泼辣性格。

合作探究

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运用了民间口语与俗语,用词活泼简洁,凝练、生动、传神,充满乡土气息。

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凸显了何满子在奶奶心中的地位,刻画出一位爱孙如命的奶奶形象。

合作探究

本来,孔夫子门前早已冷落,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埋没于蓬蒿荆棘之中,成为鸟兽栖聚之地;他这一作揖,一烧香,只吓得麻雀满天飞叫,野兔望影而逃。

①将文庙的无人问津、破败荒凉和何大学问的作揖烧香进行对比,突出了何大学问对知识的虔诚和求学的认真;

②突出了何大学问“集斯文先生与江湖侠士于一身”的滑稽相;

③将孔庙的寂静与何大学问惊起动物对比,一静一动,增添了小说的趣味性。

请简要分析这一句的作用。

合作探究

比较朗读,感受语言特点

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谩驰宝马当前,霜刃如风,要把官兵斩馘guó。粉面尘飞,征袍汗湿,杀气腾胸腋。战士消魂,敌人丧胆,女将中间奇特。

一丈青大娘

一丈青扈三娘

小结:

断句多,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颇有快板评书的味道,让读者对一丈青大娘如见其人。

合作探究

比较朗读,感受语言特点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雾鬓云鬟娇女将,凤头鞋宝镫斜踏。黄金竖甲衬红纱,狮蛮带柳腰端跨。霜刀把雄兵乱砍,玉纤手将猛将生拿。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当先出马。

一丈青大娘

一丈青扈三娘

小结:继承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

合作探究

比较朗读,感受语言特点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美髯公关云长

爷爷何大学问

小结:

白描手法,四六短句,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

语言特点摘录赏析

大量使用口语、农村风俗

大量使用俗语谚语和歇后语

究压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

“好攀高枝儿"砸碎了骨头也榨不出几两油来”“鼓着肚子充胖"光葫芦头木梳背儿、大红肚兜、长命锁、洗三、百家衣

梆”指“用棍子等敲打”,是京东北运河一带原汁原味的口语,“梆”字一出,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写出了一丈青大娘面对孙子的顽皮,想打他却又心疼的无奈

个顶个窝着一肚子饿火。

“饿火"指“饿得难受”,心中憋着一股随时可能爆发的怒火。纤夫因长时间的饥饿而疲惫乏力,却又得不到休息,早已憋了满肚子的怒火怨气,随时可能爆发。这里化用俗语,把纤夫的满腹怨气写得通俗形象、具体可感

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作者受传统小说的影响,多在叙事中穿插诗词韵语,如“雨打芭蕉"是化用王维“雨打芭蕉叶带愁”的诗句,写出了一丈青大娘噼里啪啦骂人的急促感。语言精练,追求简约美,文章以短句为主,如“长短句"四六体”“;长、短句错落有致,节奏鲜明,恰好与人物干脆利落的骂人方式相呼应

品析特色语言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蒲柳人家》是刘绍棠独具风格的乡土文学的代表作。你认为它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体现在哪些方面?

体现在对农家环境的描写中

葡萄架、篱笆、河柳、芦苇丛等,故事发生于乡土环境里

体现在对农家劳动的描写中

放鸭子、赶马、捻麻绳等是乡间特有的劳动

体现在对乡土风俗的描写中

何满子的木梳背儿、大红兜肚、长命锁、洗三、百家衣等充满乡土气息

体现在人物身份的设置中

摆渡船、钉掌、木匠等行业都是乡下常见的

体现在口语、俗语的运用中

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鸡吵鹅斗等词语

文章主旨

小说通过塑造充满稚气、聪慧伶俐的何满子,豪爽泼辣、热心肠的一丈青大娘和爱面子、仗义轻财、疾恶如仇的何大学问等人的形象,向人们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京东地区北运河一带农村的风景习俗、世态人情,赞颂了淳厚朴实、善良热情的劳动人民。

课堂检测

本文开篇运用倒叙手法,写何满子大热天被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却没有交代原因。这样就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且使小说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请你也运用这一叙述手法,写一段作文的开头片段。(150字左右)

倒叙手法

随文写作

写作指导:

运用倒叙手法,需要注意两点:①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把某个部分提前,其余仍是顺叙;②交代清楚事件时间的起点,在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

课堂检测

写作示范:

今天早晨,在水东街上,一位初中生正急匆匆地赶往学校,后面,一位老大爷紧紧跟随。转眼间,这位初中生迅速地闪进了学校,径直朝班级走去,老大爷也急忙跟了进去。老大爷为什么要跟踪这位初中生呢?事情还得从上个星期天下午说起。

运用倒叙手法,先写事情结果,再叙述起因,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被拴葡萄架、拒穿花红兜肚、与奶奶捉迷藏、厌烦同老秀才学字、向周檎学认字

何满子

蒲柳人家(节选)

聪明伶俐、顽皮好动、活泼可爱

运河滩教训无礼纤夫、溺爱孙儿、与儿媳妇闹矛盾、气走老秀才

一丈青大娘

勤劳能干、侠肝义胆、正直泼辣、溺爱孙儿

赶马为生,外号由来

礼聘老秀才教孙儿认字

被蒙疆军扣押,死里逃生

何大学问

崇尚知识、侠肝义胆、仗义疏财、慷慨豁达

民族精神淳朴民风

板书设计

谢谢聆听

谢谢观赏

谢谢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help/help_extract.php

第8课蒲柳人家(节选)(第1课时)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1.了解小说的写作背景,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身上的侠义精神和传统美德。

查阅资料,了解《水浒传》中一丈青扈三娘的性格特点。

一、自主学习

1.走近作者。

刘绍棠(1936—1997),通县(今北京通州区)人,作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之一。中学时期开始发表小说,深受孙犁的熏染,擅长乡土文学的创作,自称作品是“为粗手大脚的爹娘画像”。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青枝绿叶》《蛾眉》等,中篇小说《蒲柳人家》《运河的桨声》《瓜棚柳巷》等,长篇小说《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地火》等。

2.知识链接。

《蒲柳人家》透过几户普通农家的故事,表现了京东北运河边农民的独特风貌,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

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

3.默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和解释词语。

擀()_剜()

腌赞()捯气()

咔吧()呱呱坠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