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噪声控制技术概述课件_第1页
第六章 噪声控制技术概述课件_第2页
第六章 噪声控制技术概述课件_第3页
第六章 噪声控制技术概述课件_第4页
第六章 噪声控制技术概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环境噪声控制技术概述第六章噪声控制技术概述6.1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与原则6.2噪声源分析6.3城市环境噪声控制第六章噪声控制技术概述6.1

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与原则6.1.1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6.1.2噪声控制的基本原则6.1.3噪声控制的基本程序第六章噪声控制技术概述6.1.1噪声控制基本原理声源传播途径接收器抑制噪声源控制传播途径保护接收器第六章噪声控制技术概述

1.抑制噪声源合理选择材料和改进机械设计改进工艺和操作方法降低噪声提高运动零部件间的接触性能降低激发力来降低噪声减小系统各环节对激发力的响应第六章噪声控制技术概述

2.

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闹静分开利用地形地物降噪利用声源的指向性降低噪声绿化降低噪声采取声学控制手段降低噪声(如吸声、消声、隔声、阻尼减振等措施)第六章噪声控制技术概述

常用噪声控制措施的原理与应用范围措施种类降噪原理应用范围减噪效果吸声利用吸声材料或结构,降低厂房、室内反射声,如悬挂吸声体等。车间内噪声设备多且分散4-10分贝隔声利用隔声结构,将噪声源和接受点隔开,常用的有隔声罩、隔声间和隔声屏车间工人多,噪声设备少,用隔声罩,反之,用隔声间,二者都不行,用隔声屏10-40分贝消声器利用阻性、抗性、小孔喷注和多孔扩散等原理,削减气流噪声气动设备的空气动力性噪声,各类放空排气15-40分贝隔振减振将具有振动的设备,原与地板刚性接触改为弹性接触,隔绝固体声传播;利用内摩擦、耗能大的材料,减少振动设备振动厉害,固体声传播远,干扰居民,机械设备外壳、管道振动噪声严重5-25分贝第六章噪声控制技术概述3.保护接收器对人的防护:听觉和头部:耳塞、耳罩、防声头盔和防声棉;对人的胸部进行防护:防护衣对于机器的防护:隔声间、隔振台第六章噪声控制技术概述6.1.2噪声控制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在正确分析发声机理和声源特性的基础上,确定针对性的相应噪声控制措施控制技术的先进性在技术可行的基础上,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来控制噪声经济性噪声控制必须考虑当时经济上的承受能力,做到经济合理第六章噪声控制技术概述6.1.3噪声控制的工作程序调查测定噪声现场(包括噪声源的测量和分析、传播途径调查和分析、受影响区域情况调查),确定降噪量,制定控制方案,设计施工,最后对噪声控制工程进行评价。第六章噪声控制技术概述调查测定噪声现场设备正常运行条件确定噪声控制方案确定降噪量噪声控制标准噪声测试仪器调查噪声污染对象实施噪声控制方案加工、安装、调试

技术指标测定

技术鉴定与评价生产工艺和技术操作要求投资核算补加新措施查找原因未达到预期指标第六章噪声控制技术概述1.调查、测定噪声现场污染情况⑴噪声源的测量和分析;主要内容为:声源的分布及声级大小、频率特性、时间特性⑵传播途径的调查和分析;主要内容为:空气声、固体声⑶受影响区域调查。主要内容:危害状态、本底噪声、允许标准第六章噪声控制技术概述2.确定降噪量总降噪量声源降噪量传播途径降噪量3.确定噪声控制方案声源控制方案传播途径控制方案接收器控制方案第六章噪声控制技术概述4.降噪结果的鉴定与评价声环境质量评价工程适应性评价工程经济性评价第六章噪声控制技术概述6.2噪声源分析1、噪声源的分类:按发声机理来分: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和电磁噪声。按噪声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特性来分:稳态噪声、周期状态噪声、冲击状态噪声。按噪声频率特性来分:高频噪声、中低频噪声第六章噪声控制技术概述噪声源按发声机理分类发声机理特性治理方法机械噪声机械设备运转时,不同部件间摩擦力、撞击力或非平衡力,使部件和壳体产生振动而辐射噪声与激发力特性、物体表面振动速度、边界条件、固有振动模式有关1.提高制造精度;2.改善机器传动系统,减少部件间的撞击、摩擦;3.正确校准中心、调好平衡;4.提高机壳阻尼空气动力性噪声气体流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或气流和固体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气流压力、流速有关1.降低流速;2.适当增加导流片,减少气流出口处的速度梯度;3.调解风扇叶片的角度形状;4.改进管道连接处的密封性。电磁噪声电磁场交替变化而引起的机械部件或空间容积振动而产生与交变电磁场特性、被迫振动部件、空间的大小、容积有关1.改进电机结构设计2.可选用隔声罩第六章噪声控制技术概述6.3城市环境噪声控制6.3.1城市噪声源的分类1.工业生产噪声2.交通噪声3.建筑施工噪声4.社会生活噪声第六章噪声控制技术概述1.工业生产噪声常见工业设备声级范围(dB)设备名称声级范围设备名称声级范围设备名称声级范围设备名称声级范围织布机96-106锻机89-110风铲91-110卷扬机80-90鼓风机80-126冲床74-98剪板机91-95退火炉91-100引风机75-118车床75-95粉碎机91-105拉伸机91-95空压机73-116砂轮91-105磨粉机91-95细纱机91-95破碎机85-114冲压机91-95冷冻机91-95整理机70-75球磨机87-128轧机91-110抛光机96-105木工圆锯93-101振动筛93-130发电机71-106锉锯机96-100木工带锯95-105蒸汽机86-113电动机75-107挤压机96-100飞机发动机107-160第六章噪声控制技术概述2.交通运输噪声特点:声源流动性大,影响面广。影响范围最广的:道路交通噪声。第六章噪声控制技术概述3.建筑施工噪声建筑施工机械噪声(dB)机械名称距声源10m距离距声源30m距离范围平均范围平均打桩机93-11210584-10293混凝土搅拌80-968772-8779地螺钻68-827557-7063铆抡85-989174-8680压缩机82-988873-8678破土机80-928574-8076第六章噪声控制技术概述4.社会生活噪声家用电器噪声(dB)名称声级范围名称声级范围洗衣机50-80窗式空调50-65除尘器60-80缝纫机45-70钢琴60-95吹风机45-75电视55-80高压锅58-65电风扇40-60脱排油烟机55-60电冰箱40-50食品搅拌机65-75第六章噪声控制技术概述6.3.2城市环境噪声的控制途径1.合理的城市规划2.加强城市的噪声管理3.城市绿地降噪第六章噪声控制技术概述1.合理的城市规划(2)道路交通噪声控制(1)居住区规划中的噪声控制a.道路网的规划b.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布局c.人口控制规划第六章噪声控制技术概述a.道路网的规划:◆对道路的功能与性质进行明确分类、分级,分清交通性干道和生活性道路。●交通性干道主要承担城市对外交通和货运交通,应避免从城市中心和居住区穿过,可规划成环形道等形式从城市边缘或城市中心区边缘绕过。必须从居住区穿过,可选择下列措施:

①将干道转入地下;

②将干道设计成半地下式;

③沿干道两侧设置声屏障;

④在干道两侧设置一定宽度的防噪绿带第六章噪声控制技术概述生活性道路①只允许公共交通车辆、轻型车辆和少量为生活服务的货运车辆通行,必要时对货运车通行进行限制,严禁拖拉机行驶。②两侧可布置公共建筑或居住建筑,但必须仔细考虑防噪布局。第六章噪声控制技术概述b.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布局

①工业区远离居住区;

②有噪声干扰的工业区须用防护地带与居住区分开,布置时还要考虑主导风向;

③现有居住区内的高噪声声级的工厂应迁出居住区或改变生产性质;

④将等效声级低于55dB的工厂布置在居住区内靠近道路处。第六章噪声控制技术概述c.人口控制规划城市噪声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而增大。Ldn=10lgρ+22Ldn

——昼夜等效声级,dBρ——人口密度,人/km2第六章噪声控制技术概述(2)道路交通噪声控制a.采用低噪声车辆b.改进道路设计c.合理的城市规划措施d.实施必要的标准和法规第六章噪声控制技术概述b.道路设计道路布局声屏障设计路面质量第六章噪声控制技术概述c.合理的规划措施:

规划措施实用效果

居住区远离交通干线降噪4-5dB

噪声功能区合理规划降噪5-10dB

道路两侧采用声屏障降噪5-15dB

减少车流量流量减一倍,降噪3dB

减少车流量中重型车比例每减少10%,降噪1-2dB

增加临街建筑的窗户隔声效果降噪5-20dB

临街建筑的房间的合理布局降噪10-15dB

禁止汽车使用喇叭降噪2-5dB第六章噪声控制技术概述2.加强城市的噪声管理(1)依据:◆一系列噪声标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六章噪声控制技术概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