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附答案)高中地理基础题型易错题集锦_第1页
(文末附答案)高中地理基础题型易错题集锦_第2页
(文末附答案)高中地理基础题型易错题集锦_第3页
(文末附答案)高中地理基础题型易错题集锦_第4页
(文末附答案)高中地理基础题型易错题集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1、近年来,福州城市建设进入了大开发、大发展的历史时期。长乐撤市设区后,城市建成区面积已从1978年的近34km²拓展到2018年的292km²。与此同时,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形势变化快,中心城市空间拓展倍受制约,布局相对局促,与其他省会城市相比,福州城市首位度(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镇体系中的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2018年,福州将长乐撤市设区的主要原因是()A.扩大市区规模B.促进人口流动C.改善交通条件D.增加绿化面积(2)解决福州市中心城市空间拓展倍受制约的关键在于()A.合理疏解人口B.增加土地面积

C.调整城市内部结构D.推动产业转移

(3)与其他内陆省会城市相比,提高福州城市首位度亟须()A.增加城市职能B.拓展港口腹地空间

C.调整产业结构D.优化人才就业环境

2、目前全球40个主要城市群的经济产出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七成左右。在中国,三大城市群以5%左右的国土面积贡献了GDP总量的四成。下图为2013年我国三大城市群中主要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比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可知,与其他两个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城市群()A.资源能源短缺明显B.内部经济差异更大

C.环境污染问题较轻D.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2)为解决京津冀城市群大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最主要的措施是()A.加速产业转型,振兴传统工业B.扩大核心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C.建设城市新区,产业转型升级D.发展城市群内一体化交通网络3、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城市夜间灯光图像,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建立夜间灯光与地表温度的变化序列,分析城市夜间灯光对地表温度的响应。研究表明,我国某城市群发展早期,夜间灯光对地表温度的响应存在滞后性。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夜间灯光对地表温度的响应逐步超前,即夜间灯光的扩展超过了城区地表温度的增长。据此完成(1)~(2)题。(1)夜间灯光能直观反映出城市的()A.人口年龄构成B.交通流量C.人口作息规律D.城区规模(2)该城市群发展早期,夜间灯光对地表温度的响应存在滞后性,主要是因为()A.城市扩张缓慢B.热岛效应较弱

C.基础设施不完善D.电力供应充足

4、不透水面是指人类作用于自然地表形成的诸如停车场、房屋和道路等人工地表,除道路外多呈斑块状。城市空间扩展使得大量不透水面取代了以植被为主的自然地表景观,尤其是在规模较大的城市,其高比例的不透水面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生态质量。下图示意上海和纽约不透水面比例的时空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造成上海和纽约不透水面比例时空变化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A.处在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B.功能区的空间分布差异很大C.人口和用地规模差异很大D.气候、地形和水文因素不同(2)针对不透水面斑块,上海今后提高城市生态质量的合理措施是()A.提高其聚集度B.提高其连通度C.减少其数量D.缩小其面积5、2019年8月,亚马孙地区的热带雨林遭受严重火灾,整个亚马孙雨林烟雾浓重,远在千里之外的圣保罗甚至出现了白昼如夜的景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热带雨林生态的脆弱性表现在()A.植物生长速度快B.生物残体分解快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D.群落以高大密集的乔木为主(2)亚马孙雨林地区的这场大火可能导致当地在近期()A.土壤肥力增加B.河流含沙量减小

C.地表径流减少D.生物多样性增加

(3)想快速及时地掌握森林火灾的受灾面积和根据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A.遥感、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数字地球D.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6、特色小镇是指依托某一特色产业或特色环境因素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小镇。江苏省是特色小镇培育强省,特色小镇已成为“聚力创新、聚焦富民”的重要载体。下图示意江苏省特色小镇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江苏省特色小镇整体分布特征体现了区域的()A.地质条件和灾害频率B.地形特征和气候优势

C.交通状况和主导政策D.经济水平和人口密度

(2)地域文化塑造着区域人文环境,历史经典小镇体现的主要地域文化是()A.吴越文化B.楚汉文化C.齐鲁文化D.岭南文化7、阴山山脉是一座横亘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山脉,阴山南坡沟谷较多,在沟谷出山口位置发育了众多“叠瓦状”河流洪积扇(下层洪积扇体面积大于上层洪积扇体面积)。下图示意阴山山脉河流与洪积扇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阴山南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阴山南坡()A.坡度和缓B.岩石裸露C.河谷众多D.降水集中(2)阴山南麓“叠瓦状”河流洪积扇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为()A.间歇性下降B.间歇性抬升C.连续性下降D.连续性抬升8、图中地貌的形成与风力作用有关的是()A.B.

C.D.

9、下图为一洪积扇地形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洪积扇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泥石流堆积形成的扇形地貌B.土体整体下滑形成的扇形地貌C.暂时性水流出山口堆积形成的扇形地貌D.山地河流流量大且流速快(2)与河口三角洲相比,组成该地貌的物质一般()A.颗粒粗大B.颗粒细小C.以黏土为主D.层理明显(3)该地貌常见于()A.湿润地区B.干旱、半干旱地区

C.湿润、半湿润地区D.半湿润地区

10、观察下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①、②、③三处断面,回答下列小题。

(1)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①—a,②—b,③—cB.①—b,②—a,③—c

C.①—c,②—b,③—aD.①—c,②—a,③—b

(2)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A.侵蚀、搬运、堆积B.侵蚀、堆积、搬运

C.堆积、搬运、侵蚀D.搬运、堆积、侵蚀

11、丹娘沙丘位于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河谷中夏季云雾缭绕,冬季风力强劲,且水位季节变化大。美丽的沙丘与碧蓝的雅鲁藏布江水、远方的雪山、近处的峻岭、蓝天白云组合成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下面左图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线示意图”,右图为“丹娘沙丘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丹娘沙丘的成因主要是()A.风力堆积B.流水堆积C.冰川堆积D.海浪堆积(2)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是()A.印度洋海滩B.青藏高原疏松的土壤

C.附近沙洲和河漫滩D.塔克拉玛干沙漠

(3)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2、读河岸线示意图,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自然状态下不同时期的河岸,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该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较早B.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无关C.该河段以侵蚀作用为主D.该类河段一般发育于河流的上游(2)沿L₁—L₂所作河流剖面最有可能与右图剖面相一致的是()A.①B.②C.③D.④13、下图为元旦这天日出时绘制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新月形沙丘素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图示地区盛行风向是()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东北风(2)沿图中箭头方向该沙丘颗粒物大小变化特点表述正确的是()A.颗粒物由大到小逐渐变化B.颗粒物由小到大逐渐变化C.颗粒物先变小后变大D.颗粒物先变大后变小14、下图为我国区域划分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天府之国”位于()A.①区域B.②区域C.③区域D.④区域(2)四区域中多绿洲分布的是()A.①区域B.②区域C.③区域D.④区域(3)四区域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A.①区域B.②区域C.③区域D.④区域15、随着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的发展,受入学制度等因素影响,出生且生长在城市的二代流动未成年人口数量日益增多。下图示意我国某年不同年龄二代流动未成年人回流农村的比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二代流动未成年人回流农村的比例总体较低,主要是由于()

①户籍制度严格②生活条件较稳定③回流成本较高④城乡生活方式差异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②(2)与1~4岁二代流动未成年人相比,13~16岁二代流动未成年人回流农村更多考虑()A.收入水平B.受教育机会C.人居环境D.医疗保障16、从我国土地生产力的角度看,下列地区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A.青藏高原B.宁夏平原C.内蒙古高原D.珠江三角洲17、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以就近迁移为主。下表示意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省区市人口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省际人口流向中,流动人口数量最大的是()A.江西→北京B.陕西→广东C.安徽→江苏D.内蒙古→上海(2)山东省()A.人口迁入总量小于西藏B.流动人口数量少

C.人口迁出总量大于河南D.人口机械增长慢

18、人口变化能够反映城市的发展趋势。在一线城市上海市,人口的增减也体现了多级的特点,总体的趋势是市中心人口减少,城市边缘人口增加,偏远城镇人口减少。下图示意上海市区及郊县人口密度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上海市中心人口减少,反映出城市中心区()A.产业萎缩,环境质量差B.人去楼空,趋于空心化C.房价昂贵,基础设施落后陈旧D.商务用地扩大,住宅用地减少(2)上海市偏远城镇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其()A.生活状况差B.经济发展缓慢C.交通闭塞D.基础教育落后19、农村户籍人口是指在公安户籍管理部门登记了乡村户口的人,农村常住人口是指全年经常在乡村或在乡村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农村人口外流率=(农村户籍人口/农村常住人口)×100%,用来反映农村人口的外流状况。图2示意1978~2017年中国农村人口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1978~2017年,农村人口外流率最高的年份是()A.1995年B.2007年C.2014年D.2017年(2)1996年以来,农村户籍人口下降速度明显慢于农村常住人口下降速度,反映出()

①城乡发展差距扩大②城市户籍政策收紧③农村人户分离现象相对普遍④农业水利设施得到改善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0、“胡焕庸线”是我国主要的人口分界线(下图),也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令人惊奇的是,在历经几十年的城镇化和各种人口迁移之后,这条斜线的人口分布含义仍然未变。中国科学院的地理学家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进行测算发现,这条线东南部人口仍占全国总人口的94.1%,西北部人口占5.9%。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11月参观国家博物馆时发出了怎么破解“胡焕庸线”之问:“……我们要研究如何打破这个规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让中西部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分享现代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胡焕庸线”几十年来较稳定的主要因素是()A.社会经济B.自然灾害C.国家政策D.自然环境(2)下列措施中,对破解“胡焕庸线”作用不大的是()A.加快西部地区优势资源开发B.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C.全面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D.推进西部地区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21、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者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下图为西宁地区示意图,表为“青海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数据”。读图和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青海省内西宁市环境人口容量较高的原因是()

①省会城市,城市级别高

②河谷地带,气候条件优越

③沿湟水分布,水源充足

④经济和科技水平较为发达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2)青海省人口变化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正确的是()A.人口出生率降低,减少资源消耗B.老龄化严重,利于养老产业发展C.人口增长迅速,人地矛盾加剧D.劳动力数量增加,利于经济发展22、2014年的“掉深”事故中,中国海军372号艇的官兵,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坚韧的毅力,在3分钟内执行500多个动作,成功处置事故,创造了潜艇史上成功摆脱“掉深”先例。“掉深”即“海中断崖”,是由于海水性质发生跃变,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使潜艇犹如人“从山顶跳下悬崖”一样,引发潜艇的破损并导致沉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关于造成“掉深”现象的海水性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水盐度由上至下急剧增加B.海水密度由上至下急剧减小C.海水温度由上至下急剧降低D.水下滑坡引起海啸(2)海水的密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影响表层海水密度最明显的因素是()A.盐度B.深度C.径流D.温度(3)暖流的流动方向大致是()A.由北向南B.由南向北C.由较高温度海域向较低温度海域D.由较低温度海域向较高温度海域(4)下图甲海区曾是世界著名渔场,历史上产量非常丰富,甚至“供养了欧洲”。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鱼群大量减少,延续了500年的捕鱼业逐渐衰落。导致该渔场鱼群大量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A.全球气候变暖B.人类过度捕捞C.寒暖流减弱D.地表径流减少23、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地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不等和历时不同的干旱。图示为澜沧江—湄公河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8月份湄公河口附近海域的盐度为一年中最低,其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大于蒸发量B.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C.附近有寒流流经D.附近有暖流流经

(2)严重的干旱可能对湄公河河口三角洲地区产生的影响是()A.改变气候类型,影响农业布局B.河流水位降低,三角洲面积扩大C.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加重D.海岸线倒退,缓解雨季洪涝影响24、中科院专家通过对南疆地区山麓水文、地质状况的考察,设计出“拦蓄洪水—地下水库储备”水利工程。地下水库是指在地下砂砾孔隙、岩石裂隙或溶洞区域通过建造地下截水墙,截蓄地下水或潜流而形成的天然蓄水地。下图示意我国新疆干旱地区某内流河流域的地质剖面。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建坝前相比,建坝后的拦水坝以上区域()A.降水量增加B.地表水下渗增加

C.蒸发量减少D.地下径流量减少

(2)拦水坝建成后,冲积平原地区()A.地下水位下降B.气温日较差减小

C.水土流失加剧D.水体更新速度加快

(3)与普通水库相比,地下水库建设()A.占用耕地多B.移民搬迁少C.水分损耗大D.生态破坏大25、分明的“河口锋”。下图示意长江6月份“河口锋”的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河口锋”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密度B.温度C.深度D.盐度长江河口携带大量泥沙的河水与较为清澈的海水相遇,并伴有水色差异,形成泾渭(2)长江河口处“河口锋”()A.锋面垂直于洋面B.锋线附近盐度差异小

C.涨潮时色差最大D.锋线位置季节变化大

26、近年来,北京市在一些人行道改造过程中,采用透水砖代替釉面砖、水泥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可呼吸地面”。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4)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A.a增加B.b增加C.c减少D.d减少(15)铺设“可呼吸地面”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是()①有利于大气降水下渗,形成地下水②防止路面结冰影响通行③美化环境,减弱噪声④增加城市地面和空气的湿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7、如图为我国长江入海口附近海域夏季的表层海水盐度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水盐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2)图示区域海水盐度特征说明长江入海径流()A.搬运泥沙堆积在河口形成三角洲B.使入海口附近海水盐度整体降低C.携带大量盐类入海提高海水盐度D.使入海口附近盐度高于大洋平均28、天津桥园公园通过改造地形,利用深浅不一的坑塘洼地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形成一套人工湿地系统;并根据当地盐碱土壤的特性,配置适应性的乡土植物,最终将一块废弃的打靶场变为一座低人工养护且植物群落丰富的城市公园。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从水循环角度看,天津桥园公园通过湖泊湿地可()A.增加地表径流B.减少植物蒸腾C.减少地下径流D.增加下渗(2)天津桥园公园的环境效益表现为()

①显著增加城市供水

②利于区域蓄洪防旱

③改变当地气候类型

④减轻城市热岛效应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天津桥园公园在植物配置上选择了多种水生、耐碱的乡土植物,而没有选择国内外名贵的观赏植物,主要目的是()A.降低成本,缓解资金紧张B.减少生物多样性,利于统一管理C.美化园林,增加旅游收入D.因地制宜,利于改良土壤和水质29、海绵城市,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目的是()A.减轻城市水体污染B.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C.增强城市抗旱能力D.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

(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0、下图为某月世界局部区城海水等温线(单位:℃)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月份可能是()A.2月B.5月C.8月D.11月(2)图示区域东南部海域海水等温线向东北方向延伸,是由于()A.盛行风造成下层冷水上泛B.受洋流影响,暖海水向北流C.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D.海水深度较大,水温较高填空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31、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a图中甲为____(昼、夜)半球,乙为____(昼、夜)半球,线AOB为____(晨、昏)线。b形成原因c交替周期①周期:1个太阳日=_____小时。(2)时差a地方时b规律c国际日界线:原则上以____经线为分界线。(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a产生b规律:在北半球向____偏;在南半球向____偏;在赤道上不偏转。c下图中表示物体偏转后的方向是虚线还是实线?_____。32、四大渔场中,由单一寒流(上升流)影响形成的是______。33、地区人口、经济、社会战略世界①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_______的规模之内;②要建立公平的国际秩序,保证人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_________的平等权利各国、各地区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尊重________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_________战略,既保持好_________,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34、产业结构影响因素:____;技术条件;分工深化35、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图中FD两地的相对高度为____米,D点温度为31℃,C点气温为____。(2)量得C、D之间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C、D之间的实地距离是____千米。陡崖的相对高度为____米。(3)图中小溪的流向大致是____。(4)该地的地形属于____(类型),如果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最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____。(5)从E点爬到山顶A和从C点爬到山顶A,比较省力但费时的是从____点爬到山顶A,原因是____。36、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分布在干湿交替、________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________边缘等地区。37、【海洋地理】读“我国近海2月和8月表层水温分布图”回答问题。(1)据图分析,我国近海海域中水温分布受大陆影响最显著的是海,其原因是(2)我国近海表层2月水温的分布规律是,其原因是(3)简述我国南海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意义。38、我国煤炭资源现状(1)煤炭资源丰富,在________上足以满足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需求。(2)与煤炭相关的能源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供需空间明显________导致的运输安全风险,以及煤炭生产、________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对煤炭开发利用的限制。39、世界城镇化进程(1)地区差异发达国家:起步早,城镇化水平高,出现了与城镇化过程____的人口流动现象。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城镇化水平低,发展速度____。(2)城镇化进程的一般规律代号阶段城镇化特点水平发展速度分布Ⅰ____阶段较____较____发展中国家Ⅱ____阶段较____推进____Ⅲ____阶段________甚至____发达国家(3)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人口从大城市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这是城市衰败的表现吗?40、思考:据世界人口分布图分析,推断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纬度?南半球同纬度地区为什么人口较少?综合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41、据下图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材料1:分洪区是利用湖泊、洼地修建堤圩或利用原有圩垸在河湖洪水超过某一标准时,用以有计划的分泄超额洪水的工程。荆江分洪区是长江中游最大的分洪区,区内面积920平方公里,耕地54万亩。1954年后一直没有分洪,区内人口剧增,经济发展快。(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江与莱茵河的主要水文特征差异及形成原因(2)据图1,写出A省的简称为,图中省会城市是。(3)三峡水利枢纽控制着荆江上游的来水和来沙,三峡工程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读材料1和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三峡水利枢纽在长江中游洪涝灾害防灾减灾中的具体表现。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海效应降雪是指冷空气流经暖海面后产生的降雪。在冬季,海水的温度高于气温,当北方来的寒冷空气经过温暖的海面时,海气之间会形成显著的温差。海效应降雪强度既与冷空气有关,也与海气温差有关。我国学者依据1971~2008年的山东半岛的气象资料,对渤海海效应降雪进行了研究。相关气象数据见下列图表。山东半岛逐月海效应降雪情况表(1971-2008)月份降雪日数(天)百分比(%)暴雪日数(天)百分比(%)降雪量(mm)百分比(%)140430.848.718.412.9223217.70074.93846.40042.81118414.02043.44632.11240831.12247.967.747.3(1)描述山东半岛冬季海效应降雪量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形成这种格局的原因。(2)指出山东半岛海效应降雪强度最大的月份,说明判断的理由,并推测可能的原因。(3)山东半岛冬季暴雪严重影响当地居民出行,据此提出应对措施。4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乡村人口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下图示意我国H省2011年和2035年乡村人口分年龄段的数量(含预测)。预计2035年我国城镇化将步入成熟期。(1)概括H省2011年至2035年乡村人口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2)评价图示人口变化过程对H省乡村发展的影响。(3)专家预测2035年后H省乡村劳动力人口比重将会上升。请为专家的预测提供理由。44、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新闻网报道,2033年前后,中国总人口的总量高峰将保持在15亿左右;在较长一段时期,保持人口总生育率在1.8%左右。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那么中国人均土地、水资源、森林、能源等都要比现在的人均拥有量降低20%以上。材料二、据《北京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70.7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794.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6.6%。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万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6年的11.8万元提高到12.9万元。(1)“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而目前我国的总人口是13亿多,形成该增长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____政策。(2)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某地大力治理环境污染,会使环境人口容量____(变大或变小)。(3)根据资料一分析,北京市吸引大量外来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是____因素。大量人口迁入对北京市带来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_等。4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率先在全国提出实施公共服务人口迁移策略,即促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欠发达地区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迁移,以减轻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负担,从而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下表是广东省等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大省及其人口流出地排序表。(1)指出《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的实施带来的影响。(2)我国人口大规模跨省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简述我国人口大规模跨省(市、区)流动对人口迁出地区的影响。46、读图,回答问题。震后,90%的受灾者都是在最初的24小时内得救的,故有“黄金24小时”之称。(1)与洪涝灾害相比,地震的特殊性主要是其具有________(选择填空)。①不可预知性②突发性③可预测性④渐发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简述图中所示自救与互救时应注意的问题。47、下图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读图回答问题。(1)说出滨湖地区洪涝灾害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2)简析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4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越南是世界重要的粮食生产国,癔南境内酒公河流崁水稻产量约占全国的一半。2020年4月公河上游普降暴雨,导致越南洪水泛滥,给当地水稻生长带来一定的影响。下图为越南湄公河局部及周边地区示意图。(1)分析此次越南下游三角洲发生洪灾的主要原因。(2)在这场洪灾中,胡志明市的抗洪任务艰巨,简述其原因。(3)若要分析此次受灾情况,所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____,推测此次洪水对越南可能造成的危害____,并提出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____。4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市辖区属县级行政区,受地级市或直辖市管辖,是城市市区的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发展,政府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来增设市辖区。据研究表明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市辖区空间结构的演化具有一定规律性。有学者将我国城市市辖区的空间结构划分为图层式、组合式、并排式和独立式等几种基本模式(如下图)。(1)根据学者提出的几种基本模式,推测城市市辖区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2)简述我国东部地区城市较西部更易增设市辖区的原因。(3)某城市增设新的市辖区后,可能会出现“虚假城镇化”,说明出现“虚假城镇化”的表现。5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近年来,浙江省致力于培育特色小镇,即“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特色小镇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下图为浙江省特色小镇分布示意图。特色小镇一般选在城郊结合部,钱塘智造小镇位于杭州东部,是以智能工厂为主体的特色小镇。(1)分析杭州市附近特色小镇密集的原因。(2)简述特色小镇的建设对杭州市主城区的影响。(3)如果你是钱塘智造小镇的“镇长”,你打算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促进钱塘智造小镇的进一步发展?51、下图是某同学家乡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请你用所学知识帮他规划家乡的美好未来。(1)若在甲处建一化学工业园区,请说明它布局的合理性。(2)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在东北部和西南部建设新城的两种方案,你支持哪一种方案?请阐述你的理由。52、下图是某个城市的工业布局规划示意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计划在A处建印染厂,是否合理?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2)若从A、B、C、D、E五处中选建自来水厂、钢铁厂,则自来水厂最适合建在_______处,钢铁厂最适合建在_______处。(3)依据图所示,高级住宅区可能在城市的____部(东,南,西,北),简单说说高级住宅区在图中分布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末附答案)高中地理基础题型_01D参考答案1、答案:ACB【提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城市化进程和特点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略2、答案:BC【提示】城市化进程和特点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读图可知,与其他两个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城市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内部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京津冀城市群资源能源较丰富;工业区都有环境污染严重问题;京津冀城市群虽然内部差异大,但经济发展后劲足。

故选B。(2)解决京津冀城市群上述问题的最主要措施是合理规划,建设城市新区,产业转型升级;城市产业转型是发展新兴工业或第三产业;应合理控制核心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发展城市群内一体化交通网络是基础条件,不是最主要的措施。

故选C。3、答案:DC【提示】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城市化进程和特点解析:暂无解析【解答】DC4、答案:AD【提示】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城市化进程和特点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5、答案:CAA【提示】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3S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及其综合应用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3)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在热带雨林中,高温多雨的气候使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枯枝落叶的分解过程都非常迅速,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很少,养分主要储存于植物体内,导致了热带雨林生态脆弱。

故选C。(2)大火烧毁植被,产生大量的灰烬,增加土壤肥力,A对。

植被破坏,保持水土能力减弱,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表侵蚀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BC错。

植被破坏,生物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减少,导致生物多样减少,D错。

故选A。(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获取火灾分布和情况用RS遥感技术,根据获取的信息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IS地理信息系统。

故选A。6、答案:DA【提示】城乡区位分析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解答】(1)特色小镇是指依托某一特色产业或特色环境因素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小镇。由江苏省特色小镇空间分布图可知,特色小镇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较稠密、环境适宜的苏南地区。

故选D。(2)吴越古时候指江浙地区,吴越文化属于江浙地区的地域文化,该小镇位于江苏省,故该特色经典小镇体现的主要地域文化是吴越文化。

故选A。7、答案:CB【提示】流水地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流水地貌。(2)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解答】(1)由图文材料可知,阴山南坡沟谷较多,在沟谷出山口处形成“叠瓦状”河流洪积扇,因此阴山南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河谷众多。

故选C。(2)阴山南坡地处断裂带,间歇性抬升,河谷不断下切;夏季多暴雨,河流侵蚀能力强,含沙量大;河流出山口处泥沙间歇性沉积,洪积扇叠加发育,形成“叠瓦状”河流洪积扇。

故选B。8、答案:D【提示】风沙地貌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解答】读图可知,图A为冰川地貌,图B为海岸地貌,图C为喀斯特地貌,图D为风沙地貌,与风力作用有关的是风沙地貌,故D正确。

故选D。9、答案:CAB【提示】流水地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常见地形地貌的特征及分布解析:(1)本题考查了地表形态的塑造。(2)本题考查了河流地貌。(3)本题考查了常见地貌。【解答】(1)洪积扇是暂时性水流出山口堆积形成的扇形地貌。

故选C。(2)与河口三角洲相比,洪积扇携带的泥沙颗粒较大,层理不明显。

故选A。(3)根据洪积扇的成因,推断该地貌常见与干旱、半干旱地区。

故选B。10、答案:DA【提示】流水地貌解析:(1)本题考查流水地貌。(2)本题考查流水地貌。【解答】(1)a处于河流上游地区,地面坡度大,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形成“V”形河谷;b处于中游地区,以搬运作用为主;c处于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水流慢,泥沙沉积,河床浅而宽。

故选D。(2)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根据河谷的发育和形态,以及河流断面图分析,图中的a在上游,河谷呈“V”形;b在中游;c在下游,河谷较宽。所以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侵蚀,搬运,沉积。

故选A。11、答案:ACB【提示】风沙地貌解析:(1)考查风沙地貌。(2)考查丹娘沙丘的沙源。(3)考查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解答】(1)连绵的沙丘应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每年冬春季节该地区气候干旱,多大风,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挟带沙洲和河漫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

故选A。(2)该地冬季风力强劲,气流挟带附近沙洲和河漫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因此沙源为附近沙洲和河漫滩。

故选C。(3)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当该区域植被覆盖良好时,风力较小,沙丘增长速度也较慢;该区域夏季植被覆盖最好,风力最小,丹娘沙丘增长速度也最小。

故选B。12、答案:AB【提示】流水地貌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流水地貌。(2)本题主要考查流水地貌。【解答】(1)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所以实线所示河岸形成的时间较早,A正确。

河岸的变迁,大体上受地转偏向力和河水惯性的影响,北半球右岸冲刷严重,南半球左岸冲刷严重,河流转弯地区受河水惯性冲刷的影响较大,B错误。

该河段既有侵蚀,又有堆积,C错误。

该河段河道弯曲,泥沙淤积和冲刷改变河道,以侧蚀为主,一般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D错误。

故选A。(2)在河岸弯曲处,由于受水流的冲刷,凹岸河床较深,凸岸往往形成河漫滩,河床较浅;图中,L₁为凹岸,河床较深,L₂为凸岸,河床较浅,结合选项剖面图,②正确,故B项正确。

故选B。13、答案:DC【提示】风沙地貌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根据分析可知,元旦,日出为东南方,盛行风从新月形沙丘坡度较缓的一侧吹向坡度较陡的一侧,因此图中东北侧为缓坡,西南侧为陡坡,该地常年的主导风向是东北风。

故选D。(2)新月形沙丘是风力沉积地貌,迎风坡颗粒物逐渐变小,背风坡颗粒物逐渐变大。

故选C。14、答案:CAD【提示】中国的地形与地势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3)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府之国”指的是四川盆地,位于③区域。

故选C。(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部分区域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多绿洲分布。

故选A。(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人口分布少。

故选D。15、答案:CB【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抑制人口流动的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2)本题考查人口回流的成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答】(1)二代流动未成年人的父母来城市时间较长,生活条件相对稳定,②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二代流动未成年人出生且成长在城市,习惯了城市的生活方式,难以适应故乡的生活方式,也制约了回流,④正确。故C选项正确。

故选C。(2)与1~4岁相比,13~16岁二代流动未成年人回流人数更多(或回流率更高),主要因为他们处在学龄,受入学制度等因素影响,在迁入地可能无法获得较好的教育机会,只得选择回到老家接受教育。故B选项正确。

故选B。16、答案:D【提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从我国土地生产力的角度看,青藏高原地区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最低,A不符合题意。

宁夏平原和内蒙古高原大部分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水源不足,加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环境承载力较低,BC不符合题意。

珠江三角洲地处平原地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便于农耕,土地生产力高,环境承载力最大,D符合题意。

故选D。17、答案:CD【提示】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人口迁移的影响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由材料可知,我国流动人口以就近迁移为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徽距江苏较近。

故选C。(2)由材料可知,山东省净流入(估算)人口为14万人,人口机械增长慢。

故选D。18、答案:DB【提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增长模式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上海市中心人口减少的原因。(2)本题主要考查上海市偏远城镇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解答】(1)上海市中心人口减少的原因可能是传统工业的搬迁和老住宅区的拆迁,城市中心区发展高端服务业,商务用地扩大,住宅用地减少。

故选D。(2)上海市偏远城镇,因远离上海市区,受上海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小,经济发展缓慢,迫使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

故选B。19、答案:CA【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增长模式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20、答案:DC【提示】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胡焕庸线”东侧地形较为平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自然环境优越,农业基础好,经济条件好,交通发达,人口集中分布,适宜居住;西侧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降水较少,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小,经济落后,人口分布少。综上所述,影响“胡焕庸线”几十年来较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

故选D。(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面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应对的是人口老龄化问题,对破解“胡焕庸线”作用不大。

故选C。21、答案:AD【提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增长模式解析:(1)考查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2)考查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增长模式。【解答】(1)城市等级不是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①错误;由图可知,西宁位于湟水谷地,气候条件优越,灌溉水源充足,农业基础较好,故西宁环境人口容量较高,②③正确;西宁为青海省的省会,经济和科技水平较青海其他地区发达,故西宁环境人口容量较高,④正确。

故选A。(2)由表格知,青海省人口总数在增加,资源消耗应不断增多,A错误。青海省2010年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6.3%,老龄化不严重,B错误。青海省2010年0~14岁人口比重较2000年低,说明人口增长缓慢,C错误。青海省2010年15~64岁人口比重较2000年高,说明劳动力数量增加,有利于经济发展,D正确。

故选D。22、答案:BDCB【提示】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海水的运动及其影响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3)本题主要考查了海水的运动。(4)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掉深”即海中断崖,由于海水性质出现差异,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少,而浮力与密度有关,因此可推测“掉深”为海水密度由上至下急剧减少,B正确。

故选B。(2)影响表层海水密度最明显的应当是温度。温度高,蒸发旺盛,海水盐度相对较大、密度较大,D正确。

故选D。(3)暖流是指海水由水温相对较高的海区流向水温较低的海区,由于南北半球水温较高的海区方向存在差异,因此不能说是由北向南或由南向北流,C正确。

故选C。(4)图示为纽芬兰渔场,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鱼群大量减少,主要原因在于人类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匮乏,B正确。

故选B。23、答案:AC【提示】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2)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解答】(1)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的6~9月受西南季风的影响,为雨季,这时河流水量增多,河口附近的盐度较低。

故选A。(2)干旱对该区域的影响有:入海河水减少,河口受海浪侵蚀作用,造成三角洲后退;工、农业生产缺水,生活用水困难;海水倒灌,地下水位上升,盐碱化加重,生态环境恶化。

故选C。24、答案:BAB【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拦水坝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2)本题主要考查了拦水坝对下游地区的影响。(3)本题主要考查了建设地下水库的影响。【解答】(1)建坝后的拦水坝以上区域蓄水量增大,蒸发量增多,该地又以卵砾石、砂砾石为主,地表水易下渗,地表水下渗增加,地下径流量增多,拦水坝对降水的影响较小。B正确,ACD错误。

故选B。(2)冲积平原地区在拦水坝下游,拦水坝建成后截留地下水,到达下游的地下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A正确;

空气中水分含量减少,气温日较差增大,B错误;

径流量下降,水土流失减轻,水体更新速度变慢,CD错误。

故选A。(3)与普通水库相比,地下水库占地面积小,占用耕地少,移民搬迁少,蒸发弱,水分损耗小,生态破坏小。B正确,ACD错误。

故选B。25、答案:AD【提示】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分析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26、答案:BD【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解析: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境的影响。【解答】(14)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判断,a为地表径流、b为下渗、c为地下径流、d为蒸发和蒸腾。“可呼吸地面”使得下渗增强,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蒸发环节同样增多。故选B(15)采用了质量很好的透水砖替代釉面砖、水泥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地面有利于大气降水下渗形成地下水,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城市地面和空气湿度。所以本题选择①④选项。27、答案:DB【提示】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其他等值线图的判读及应用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解答】(1)读图可知,甲乙丙丁盐度大小为:丁>丙>甲>乙。D正确。

故选D。(2)夏季路地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入海淡水起着稀释作用,图中入海口处海水盐度较低说明长江入海径流使入海口附近海水盐度整体降低。

故选B。28、答案:DCD【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城市化的利弊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2)本题主要考查了湖泊湿地的环境效益。(3)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湖泊湿地可以涵养水源,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A错误,D正确;

湖泊湿地上生长着大量湿生与水生植物,且水汽较为充足,有利于增加植物蒸腾作用,B错误;

湖泊湿地能够增加下渗,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加地下径流,C错误;

故选D。(2)天津桥园公园湿地并不是为了向城市供水,①错误;

湖泊湿地是天然的蓄水池,有调节径流和涵养水源的能力,可以起到蓄洪防旱的作用,②正确;

湖泊湿地可以调节改善局部气候,减轻城市热岛效应,但不能改变当地气候类型,③错误,④正确;

故选C。(3)该地多坑塘洼地,易积水,且地处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较严重,所以因地制宜在植物配置上选择多种水生、耐碱植物,既有利于植物成活,也有利于改良土壤和水质。

故选D。29、答案:DB【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解析:(1)本题考查水循环。(2)本题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解答】(1)海绵城市具有吸水、蓄水、渗水、净水且在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的功能,可以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D正确;

海绵城市对减轻城市水体污染的作用有限,A错;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应当增加城市绿化面积,B错;

增加城市抗旱能力是海绵城市功能的一部分,而不是主要目的,C错。

故选D。(2)海绵城市下雨时吸水、渗水,能够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①和④正确;人类活动对水汽输送影响比较弱,②错;降水主要受大气环流影响,海绵城市不能影响降水量,③错。

故选B。30、答案:CB【提示】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解析:(1)读图可知,图示海域为渤海、黄海和东海,海水温度在25~30°℃之间,海水温度较高,应为夏季,故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

。故选C.(2)图示月份在夏季,夏季风不会使冷海水上泛,故A选项错误。图示东南部海域受自西南向东北方向流动的日本暖流影响,海水等

温线向东北方向延伸,故B选项正确。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图示月份近海地区海水温度应比远海地区高,故C选项错误

。表层海水的水温和海水深度关系不大,故D选项错误。故选B。【解答】(1)略(2)略31、答案:(1)

24(2)180°(3)

实线解析:略32、答案:秘鲁渔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渔场的成因。四大渔场中,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的成因都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只有秘鲁渔场是上升流形成的。所以本题答案为“秘鲁渔场”。33、答案:

合理

生活质量

人地协调

可持续发展

生态平衡解析:据课本“人口合理容量”一节中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的内容,即可完成本题。即: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②要建立公平的国际秩序,保证人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小提示:34、答案:资源禀赋解析:略35、答案:(1)

200--300

29.2℃(2)

3

200-400(3)自西北流向东南(4)

山地

水土流失(5)

C

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解析:本题以“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相对高度和比例尺计算、方向判定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图中等高距是100米,图示F的海拔高度是300400米,D点的海拔高度是100米,相对高度是两点的海拔差,所以FD两地的相对高度为200--300米。图示C点的海拔高度是400米,D点比C点低300米,由于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下降0.6℃,C点气温比D点低1.8°℃,所以C点的气温是31-1.8=29.2℃。(2)图中的比例尺是1:100000,即图示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千米,量得C、D之间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C、D之间的实地距离是3千米。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n-1)d≤△H<(n+1)d(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图中等高距为100,陡崖处重叠有3条等高线重叠,故陡崖的相对高度为200-400米。(3)由于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弯曲的方向相反,根据指向标可知,图中小溪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北流向东南。(4)图示等高线数值在500米以上,等高线稠密坡度陡,所以该地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坡陡谷深,如果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下降,最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5)图示AC连线的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所以从E点爬到山顶A和从C点爬到山顶A,比较省力但费时的是C。36、答案:

农牧

沙漠解析:略37、答案:(1)渤海渤海为最浅的近海;四大海域中面积最小;三面为陆地环绕,且与外海交换的通道狭窄(答出两点)(2)表层水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部水温变化小于北部,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气温北部低南部高,2月北方受冬季风影响更为显著。(3)南海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亚洲与大洋洲之间往来的“十字路口”:我国重要安全的屏障;南海是未来我国发展航天力量的关键区域。解析:(1)据图分析,渤海等温线最密集,受大陆影响最显著。这是因为渤海为最浅的近海;四大海域中面积最小,自我调节能力差;三面为陆地环绕,且与外海交换的通道狭窄,受陆地影响大。(2)我国近海表层2月水温的分布规律可从图中直接读取。其规律成因主要考虑两个因素:纬度位置、冬季风影响。(3)我国南海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意义要从南海的地理位置的战略性分析。南海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亚洲与大洋洲之间往来的“十字路口”:我国重要安全的屏障;南海是未来我国发展航天力量的关键区域。38、答案:(1)数量(2)

错位

运输解析:略39、答案:(1)

相反

快(2)

初期

中期

很快

后期

趋缓

停滞(3)不是解析:略40、答案:20°N~60°N。南半球同纬度地区海洋面积广阔,故人口较少。解析:略41、答案:(1)长江比莱茵河水量大,长江流域降水量大,流域面积大于莱茵河流域;长江河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莱茵河季节变化小,长江流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莱茵河流域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季节变化小;长江含沙量大于莱茵河,莱茵河流域森林覆盖第高,长江流域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2)鄂武汉(3)三峡工程防洪库容大,可拦蓄开游暴雨形成的洪水,使荆江段的防洪标准提高;缓解洪水时武汉等城市的压力;减轻洞庭湖淤积,使其调蓄洪峰功能增强;减少荆江分蓄洪水造成的巨大损失。解析:(1)河流水文特征一般从水量、水位季节变化、合沙量、结冰期等方面来回答,降水量影响河流流量大小、降水季节变化影响河流的汛期、最冷月气温影响结冰期、植被覆盖率影响河流合沙量。(2)图中A省是湖北省,简称00S,省会是武汉。(3)三峡水利枢纽防洪功能最主要原因是三峡工程库容大,可拦蓄荆江河段、洞庭湖、武汉等地区上游的来水和来沙,提高防洪标准、减少淤积。【小提示】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三峡防洪功能42、答案:(1)分布:自东北向西南地区急剧减少,降雪主要集中在由东北沿海地区。成因:莱山山脉以北地区是迎风地带,受地形抬升,降雪多;以南是背风地带,降雪少(2)12月理由:12月的降雪日数、暴雪日数和降雪量均最大,占比最高。原因:12月份的冷空气比较频繁、强度大,气温迅速下降,而渤海海温下降慢且滞后,此时海气温差达一年里的最大(3)措施:加强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及早做好相关预案;通过各种方式(如洒融雪剂、机器或人工铲雪)及时清理道路和轨道的冰雪;汽车轮胎安装防滑链,并降低行驶速度。(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降雪量空间分布特征应从分布总趋势及高值(低值)区等方面考虑。由图中等降雪量线可知,降雪量自东北向西南地区减少,降雪主要集中在由东北沿海地区。图中莱山山脉从西北向东南横亘半岛,山脉两侧降雪差异显著,因此降雪的分布主要受地形影响。海效应降雪是指冷空气流经暖海面后产生的降雪,冬季偏北风经过海面后增温增湿,被莱山山脉阻挡,以北地区为迎风坡,降雪多;以南是背风地带,降雪少。(2)依据1971~2008年的山东半岛的气象资料表格中的数据可判定,降雪日数、暴雪日数、降雪量和占比均是12月份最大。材料显示:“海效应降雪强度既与冷空气有关,也与海气温差有关”。12月份,冷空气比较频繁、强度大,气温迅速下降;渤海海温下降慢且滞后,此时海气温差达一年里的最大。(3)针对暴雪严重影响当地居民出行,首先应要求气象部门加强预报,及时发布暴雪预警,提前储备必须的生活和生产物资,减少出行,提醒民众注意出行安全;然后准备好各种清雪工具,以便及时清理道路积雪;出行车辆注意安装防滑链,并降低行驶速度。【小提示】水循环有三种类型,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水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是指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其环节主要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目前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径流。43、答案:(1)人口总数减少,因为乡村人口进入城市;青壮年(劳动力)占比降低(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因为迁出人口多为青壮年(劳动力)。(2)利:生态压力减轻(人均耕地增加),机槭化水平提高(经营规模扩大,生产效率提高),与城市联系加强。弊:土地撂荒(劳动力短缺),出现空巢老人(老龄化加重)。(3)我国城市化发展进入成熟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减少,部分青壮年农民返乡,(老龄化使得)老年人口死亡率上升。解析:本大题以我国H省2011年和2035年乡村人口分年龄段的数量(含预测)为主要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城市化进程及影响,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1)H省2011年至2035年乡村人口的变化应根据图中信息从总数、年龄结构等方面进行归纳。图中显示,2011年时当地乡村总人口约1400万,而2035年当地乡村总人口约650万,乡村人口总数减少;2011年当地乡村人口中劳动力比重约65%,老龄人口比重约16%,而2035年当地乡村人口中劳动力比重约45%,老龄人口比重约40%,乡村人口中劳动力占比降低,老年人口比重增加。H省2011年至2035年乡村人口的变化的原因应从人口迁移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信息表明,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城市化发展,当地大量乡村人口进入城市,使得乡村人口总数减少;城市化过程中,乡村迁移至城市的人口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因此乡村人口中劳动力占比降低,老年人口比重增加。(2)图示人口变化过程对H省乡村发展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说明。从有利方面来看,乡村大量人口迁出,当地生态压力减轻;乡村人口总数减少,则乡村中人均耕地增加,从而可能提高机械化水平,农户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劳动生产效率提高,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乡村与城市联系加强。从不利方面来看成,乡村大量劳动力进入城市,在短期内可能导致乡村劳动力短缺,造成土地撂荒现象加重,并出现空巢老人,老龄化加重的社会问题。(3)专家预测2035年后H省乡村劳动力人口比重将会上升,其预测的理由应从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特征进行分析。材料信息表明,预计2035年我国城镇化将步入成熟期。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差别减小,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务工的动力减弱,进城劳动力人口减少,甚至有部分青壮年农民返乡,从而使得乡村劳动力人口比重有可能上升,同时老龄化严重使得老年人口死亡率上升,间接导致劳动力人口比重将会上升。小提示:44、答案:

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变大

经济

交通拥挤;就业压力大

住房紧张;治安隐患;环境污染严重。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的影响的有关知识。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利:1、有利于迁入地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口的迁入带来了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经验,加快了生产方式的交流和发展,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外来人口如果来自于文化优势地区,则他们的迁入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3、人的流入和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外来人口的迁入使人口的流动成为常态,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弊:1、外来人口的迁入给当地的各种基础建设带来压力,人口密度的增大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来满足,如学校住房等。2、交通压力加大。3、人口增多给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挑战。4、人口的增多也会给当地治安带来巨大挑战。(1)我国目前总人口是13亿多,主要原因是我国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少生了近4亿人。(2)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某地大力治理环境污染,会使环境质量提高,环境人口容量变大。(3)北京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北京吸引大量外来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大量人口迁入对北京的不利影响为就业压力增大、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治安隐患等。45、答案:(1)促进劳动力向珠江三角洲的合理流动,有利于合理配置服务设施和缩减城乡、地区之间差距;加剧城市交通拥挤、居住紧张等问题。(2)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3)有利方面: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流出地经济收入,加强与外界的交流等。不利方面:造成劳动力与人才的大量流失,产生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教育与老年人赡养问题等。解析:本题以《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的部分内容及广东省等全国前五位人口流入大省及人口流出地排序表为材料,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人口迁移的影响,难度一般。(1)由材料可知,《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提出实施公共服务人口迁移策略,即促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欠发达地区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迁移,以减轻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负担,从而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大规模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在为城市提供劳动力的同时,会导致城市交通拥堵,居住紧张等问题。(2)由材料可知,流入省份多为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流出地多为湖南、四川、河南、江西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所以导致人口大规模跨省流动的原因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3)大规模跨省流动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对迁出地来讲,可以造成劳动力与人才流失,产生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从有利角度看,可以缓解迁出地的人口压力,缩小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经济收入等。46、答案:(1)A(2)救援人员要仔细确定被困人的位置,不要盲目乱挖、乱刨,以防意外伤亡;被困人员要注意保护支撑物,防止垮塌等。解析:本大题以地震救灾“黄金24小时”为材料,涉及自然灾害的特点、自救与互救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图文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1)与洪涝灾害相比,地震的特殊性是其具有突发性、不可预知性,①②符合,④不符合;地震灾害目前不能准确预测,③不符合;综上,A正确,BCD错误;故选A。(2)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共有两类人员:一是地震专业救援人员的互救,要注意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不要盲目乱挖、乱刨,以防意外伤亡,突出地震搜救的专业性;二是被困人员的自救,要注意保护支撑物,防止垮塌,以免造成更大伤害等。小提示:47、答案:(1)可能发生在6月—9月(夏秋季节)地势低洼,排水不畅;6月—9月为雨季,降水多且集中;河湖均处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湖水难于外泄,甚至河水倒灌入湖。(2)完善抗洪排涝系统;合理退田环湖;培育;推广耐涝作物;调整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减少灾损面积;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提高监测预警水平。(答三点即可)解析:该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滨湖地区洪涝灾害最可能发生的时间及其产生的自然原因;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1)从图中观察出:河流水位在6月至9月高于湖泊水位,易发生洪涝灾害。其自然原因主要有: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地势(滨湖地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水位高低(湖水和河水此时都处一年中的于高水位)等方面入手即可。(2)根据所学知识,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加强监测和预报、种植耐涝农作物、开展灾害教宣传育,提高民众减灾防灾意识、退田还湖,提高湖泊的调蓄能力、加强农田基础设施等。48、答案:(1)湄公河上游地区异常天气带来过多降水;湄公水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强而形成。(2)靠近河流入海口,地势低洼,大量来水汇聚,洪水量大;人口密集,经济活动集中,灾害损失大;排涝设施较为落后。(3)

地理信息系统(GIS)

危害: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水困难等。

措施:建立并完善洪涝灾害监测系统;兴建水库,修建堤坝、疏浚河道;提高防灾意识;建立统一的防洪、减灾管理体制和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等。解析:本题涉及洪灾的成因、危害、防灾(减灾)措施等知识点,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阐释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及地理实践能力的学科素养。(1)洪灾应是径流量大,排水不畅所致。湄公河三角洲属热带季风气候,径流主要来自大气降水;“2020年4月湄公河上游普降暴雨”,说明此次越南下游三角洲发生洪灾应和上游地区异常天气带来过多降水有关。湄公河下游地势低平、水流速度缓慢,排水不畅。(2)抗洪任务艰巨应与地面径流量量大、所造成的损失巨大以及当地排涝设施落后有关。读图可知,胡志明市在湄公河三角洲东北,靠近河流入海口,因而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材料显示,此次洪灾发生前,湄公河上游普降暴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