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训2.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_第1页
专训2.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_第2页
专训2.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_第3页
专训2.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_第4页
专训2.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训2.凸透镜成像规

律的探究习题课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应在光具座上依次放上蜡烛、凸透镜和

光屏,并调节三者中心处于同一高度上,这样做是为

了使凸透镜成的像处于光屏中心。(2)实验中用烛焰作为成像物体,是因为烛焰是光源,可

在光屏上成明亮的像。(3)实验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这样便于观察烛焰的像。2.当物体距凸透镜无限远时,可以认为从物体射来的光

是平行光,经凸透镜后会聚在焦点处。利用太阳光粗

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运用的就是这个原理。1训练角度基本探究型实验【来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屏上会在距凸透镜15cm处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2)调节好实验装置后,当蜡烛距凸透镜20cm时,屏上能成倒立、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例115放大实(3)当把蜡烛移至某位置时,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通过观察总结可得出此类成像条件是________,应用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_(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放大镜u<f(1)因焦距指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此时成最小、

最亮的光斑处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f=15cm;(2)由题意知,凸透镜的焦距f=15cm,当u=20cm

时,则2f>u>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在光

屏上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从图可知,此时物距小于焦距,即u<f,并且此

时所成的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根据此规

律可以制成放大镜。【点拨】【广安】如图所示,这是小浩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前,小浩需要点燃蜡烛,并调整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使蜡烛火焰与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同类变式】1.同一高度(2)老师告诉他,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移动光屏,结果在凸透镜右侧大约63cm处获得了清晰的像。人们运用这条成像规律制造出了________(填“照相机”

“投影仪”或“放大镜”);(3)小浩好动且思维颇有创意,他突发奇想,要是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结果会怎样呢?他立即一试,哇!太神奇了,光屏上的像依旧十分清晰,只是原来缩小的像变成了放大的像!你能解释一下所成像依旧清晰的原因吗?___________(填“反射光路可逆”“折射光路可逆”或“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照相机折射光路可逆【阜新】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________高度上。2.同一(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3)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与像都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缩小照相机变大(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5)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________。(填符号)B上2训练角度综合探究实像与物距的关系【丹东】如图“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例2(1)将蜡烛放在A点,光屏放在B点,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2)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

像,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在第1至3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的、________的实像;第5次像距应是______cm,此次像比第4次的像______(填“大”或“小”)。左实验次数物距/cm像距/cm14013.52301532516.742020515缩小30大(3)将蜡烛放在C点,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烛焰的像,此实验现象可说明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4)实验中,蜡烛燃烧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放大镜上(1)将蜡烛放在A点,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则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光屏在B位置上,因此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左移动;(2)①在第1~3次实验中,物距分别为:40cm、30cm、25cm,都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点拨】②第5次实验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第5次的像比第4次的像大。根据光的折射时的可逆性可知,第5次实验时的像距正好是第2次实验时的物距,则第5次像距应是30cm;(3)将蜡烛放在C点,此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烛焰的像,放大镜利用了此原理;(4)由于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所以蜡烛变短,像将向上移动。【东营】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如图甲所示:(1)要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

央,应将光屏向______(填“上”或“下”)调整。(2)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15cm处,调节另一侧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倒立、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______(填“实”或“虚”)像。【同类变式】1.下放大实(3)某小组实验时对图甲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LED灯、光屏换成带有方格的光屏,如图乙所示。①蜡烛换成LED灯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光屏换成带有方格光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成像稳定、形状直观、亮度高、减少污染等便于比较像的大小【无锡】利用光具座以及蜡烛、凸透镜、光屏等器材,可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实验时,首先在光具座上放置实验器材,若光具座A处放置蜡烛(如图所示),则C处应放置________(填“凸透镜”或“光屏”)。器材正确放置后,还应对其进行调整,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上。2.光屏主光轴(2)实验后,可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根据成像规律判断下列说法,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则烛焰距离凸透镜30cm时,可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B.实验过程中,蜡烛因燃烧而变短,则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下移C.若烛焰朝着凸透镜方向前后不断晃动,则光屏上仍能观察到清晰的烛焰像D.若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则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D(3)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得到了如下数据:实验序号物距u/cm焦距f/cm像的性质像距v/cm11210倒立、放大、实像6021410倒立、放大、实像3531510倒立、放大、实像3043010倒立、缩小、实像1553012倒立、缩小、实像2063015倒立、等大、实像30下列对表中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________。A.当凸透镜的焦距相同,物距不同时,所成的像有可能相同B.当物距相同,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时,像距越大C.当物距相同,凸透镜的焦距不同时,所成像的性质有可能相同D.当凸透镜的焦距相同,且成放大实像时,像距与物距之和随物距的增大而减小A(4)将蜡烛置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处,结果在光屏上仍能观察到烛焰放大的像,这是为什么?因为蜡烛有一定的体积,把它放到焦点时,它有一部分会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能看到放大的像。【广东】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________(填“较亮”或“较暗”)一些,此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也将逐渐向________移动。(2)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将所缺的实验数据和像的性质补充完整。3.较暗上请根据实验序号4的成像规律,写出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________。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1301522020倒立、等大的实像315倒立、放大的实像46无正立、放大的虚像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大镜(3)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小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__________________(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4)晓红在早上9:00利用太阳光进行观察凸透镜焦点的活动,她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她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你认为她这种活动过程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放置【镇江】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1)实验时,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____;(2)如图甲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的是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________方;4.同一高度倒立上(3)在保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4)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乙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________L(填“>”“<”或“=”)。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________(用L0、L表示)。缩小<L0-2L3训练角度实验方案的改进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发光体“F”、凸透镜(焦距为f)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实验前应将光屏向________调整,使发光体“F”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例3下(2)保持图中发光体“F”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3)将发光体“F”从图示位置向右移至A点,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__移动。(4)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保持发光体“F”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取一个与原实验中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你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缩小照相机右像比原来暗(1)由图知,使发光体“F”、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实验前应将光屏向下调整;(2)如图,发光体“F”在二倍焦距之外,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3)将发光体“F”从图示位置向右移至A点,靠近凸透镜,像要远离,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右移动;(4)用另一个与原实验中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经凸透镜的光线变少,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比原来暗。【点拨】【泉州改编】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在如图甲所示的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她看到的像是________(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