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进一步增强党的忧患意识_第1页
浅论进一步增强党的忧患意识_第2页
浅论进一步增强党的忧患意识_第3页
浅论进一步增强党的忧患意识_第4页
浅论进一步增强党的忧患意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论进一步增强党的忧患意识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在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深忧患中诞生的,忧患意识贯穿了其成长中的每一步。新世纪新阶段,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征途中,我们党必须进一步增强党执政的忧患意识。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执政忧患意识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1l520XX年新年第一天,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全党要继续牢牢抓住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始终戒骄戒躁,继续艰苦奋斗,不断开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也强调,越是形势好的时候,我们越要有忧患意识,越要居安思危。在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今天,进一步强调增强党的忧患意识,显然具有深刻含义和重大意识。

党的忧患意识,是指各级党组织及广大党员以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为己任的高度社会责任感,是为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和阶段纲领不懈奋斗的历史使命感相统一的自觉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强烈的忧患意识更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宝贵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领导人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毛泽东认为党中央进驻北平就是“进京赶考”,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渐次地把忧患意识和他们的全部思想行为融为一体。在解放初期,毛泽东坚决清除党内腐败现象,决不允许党员干部居功自傲、滋生腐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思想文化、国家主权、安全和祖国统一等问题上全方位、多方面、多层次地提出了忧患意识。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恢复我们党在全国各族人民中、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非常重要的问题。”江泽民受命于危难之际,接任于多事之秋,对党的忧患意识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际形势变幻莫测的大气候而不断深化的,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中国特色。他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如何使我们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

强烈的忧患意识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自觉意识。20XX年12月,胡锦涛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提出:“我们的古人早就讲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这些警世名言,今天对于我们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5320XX年7月1日,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胡锦涛引用《孟子·梁惠王下》里的名言告诫党内同志,只有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百姓也才会以他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此后,胡锦涛又多次重申这一意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在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牢记“两个务必”,自觉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牢固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做到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20XX年3月的两会期间,温家宝也多次郑重提出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在《政府工作报告》起草之初,温家宝明确要求,报告要增强国人的忧患意识,“一定要将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的问题也表达出来”。在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温家宝总理强调了这一意识。在大会结束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的开场话语这样说道:“大会顺利结束了,但是我们面前的道路是不平坦的,要保持头脑的清醒,形势稍好,尤须谨慎。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我们这个民族在历史上灾难太深重了,这就培育了我们的忧患意识、生存意识和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这里温家宝总理进一步强调了忧患意识。

可见,增强党的忧患意识,这是党中央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不断探索和深化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立足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赋予党的历史使命,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向全党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共产党执政5O多年来,始终以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和清醒的认识,并以其强烈的忧患意识,励精图治,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是由我们党的性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所决定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决定了我们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骄不躁,奋发进取,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因此,不断增强党的忧患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I.增强忧患意识是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所迫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世界很不安宁。和平与发展虽然仍是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恐怖主义危害在上升,一些地区的冲突和争端时起时伏,此起彼伏。各国发展的机遇也不均等,发展的问题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2.进一步增强党的忧患意识,要求我们始终保持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

开拓创新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鲜明特征的党性表现,也是改革开放时期对共产党员思想和行为提出的突出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始终强调全党要以开拓创新精神,投身改革开放事业中,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江河奔流,不舍昼夜,才能永远澎湃生命的活力。执政了的中国共产党,只有继续保持革命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夙夜在公,殚精竭虑,始终保持“拓荒者”精神,开拓创新,奋发进取,永不停步,才能看到国内外一些不利于我们发展的复杂因素,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性;才能吸取建国以来我们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时刻防止因骄而败的现象发生;才能看到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正负效应,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

3.进一步增强党的忧惠意识,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它是我们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有机统一,解决了社会主义要不要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不是孤立、片面的,不计代价、竭泽而渔、不能持续的发展,而是在科学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还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在坚持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和谐,在促进社会和谐中推动科学发展。

4.进一步增强党的忧患意识,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新世纪的中国,是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中国。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与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相统一进行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改革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形成更具活力的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尽快完成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和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型,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5.进一步增强党的忧患意识,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执政党始终面临权力腐蚀而走向“自朽”的可能性,这是现代政党制度下政党执政规律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这是我们党准确把握时代要求和世界大势、坚持与时

俱进、具有远见卓识的反映,是完善新时期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内在要求,也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必然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项改革创新的伟大事业,不仅需要加强党的领导,而且需要使党能够适应时代和实践的变化,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具有领导这一伟大事业的能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紧紧围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个根本要求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为重点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全党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确保党的各方面建设更好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6.进一步增强党的忧患意识,要求我们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诞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自觉以民族兴亡为已任的先进政党。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我们党在革命、改革和建设时期之所以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极高的威信,就是由于我们党能时刻遵循群众路线的原则,保持着群众的鱼水之情。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只有深刻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力,真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们党才能得到人民的充分信赖和拥护,才能无往而不胜。”]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推动者,是决定我国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就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和发扬深人群众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虚心向群众学习,倾听群众心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站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坚持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努力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如果失去忧患意识,就会失去奋斗精神、失去生机和活力,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越是形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