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市某区各行业VOCs排放现状探究10000字(论文)】_第1页
【S市某区各行业VOCs排放现状探究10000字(论文)】_第2页
【S市某区各行业VOCs排放现状探究10000字(论文)】_第3页
【S市某区各行业VOCs排放现状探究10000字(论文)】_第4页
【S市某区各行业VOCs排放现状探究10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我国O3污染问题日益突出,VOCs是现阶段重点区域O3产生的主要控制因素。城市O3是一种二次污染物,主要由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等前体在太阳紫外线的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与微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治理相比,VOCs治理基础薄弱,是大气环境治理的劣势。石油化工、化工、工业涂料、包装印刷、油品储运和销售是我国VOCs排放的主要来源。为打赢蓝天保卫战,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全面加强核心行业VOCs管理刻不容缓。根据S环境状况公报显示,近年来,S传统大气污染物SO2和NO2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颗粒物浓度逐年上升,大气污染呈现跨区域多污染的复合型污染特征。S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综合交通枢纽,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在生态文明和健康中国建设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城市空气质量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依据S市生态环境局2021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得知全市PM2.5年均浓度为45μg/m3,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35μg/m3)0.29倍。全市NO2年均浓度为44μg/m3,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40μg/m3)0.10倍。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一方面造成的生态环境压力和风险不断增大,另一方面市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研究就是基于上述背景,探究S市某区各行业的环境空气质量问题特别是突出的臭氧污染问题,分析各行业重点控制污染物及VOCs排放特征,为改善S市的生态环境建言献策,为蓝天保卫战的精准施策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本研究通过对各行业现状的分析,督促重点污染企业重视经济生产中VOCs排放的防控,积极向绿色转型。也增加了人们对生产材料环保的兴趣,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VOCs来源分析研究现状目前针对城市大气环境中VOCs来源及成分相关的研究不多,部分研究方法及研究结论见表1.1。表1.1城市大气环境中VOCs来源及成分相关的研究汇总作者及参考文献研究方法研究区域或对象主要结论张靳杰[2]GC-MS方法武汉市汽油机动车和柴油机动车VOCs的排放特征武汉市在用汽油机动车和柴油机动车总VOCs平均排放浓度分别为5.885±2.365mg/m3和6.755±2.966mg/m3。统计分析发现,汽油机动车排放VOCs中芳香烃类的占比大于柴油机动杨宜昌[3]在线观测,比值计算及模型模拟武汉某城区四季臭氧污染特征臭氧浓度超标主要集中在春夏季的5-8月,各季平均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一天中最值出现的时间段分别为8:00和16:00左右;武汉市臭氧浓度变化主要受VOCs控制。段佳鹏等[4]GC-MS在线监测系统武汉某城区秋季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部分物种来源武汉城区秋季大气中VOCs体积分数峰值分别出现在6:00-8:00和19:00-23:00,其中占比由高到底依次为烷烃、烯烃、芳香烃等。ZhanshanWang[5]GC-FID系统河北省暖季多站点观测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特征在2019年的暖季,VOCs的月平均浓度先升高后下降,最高浓度出现在7月和8月。VOCs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第一个峰值发生在07:00-09:00之间,第二个峰值发生在23:00-0:00之间。可知大多数研究者表明O3浓度最大值出现在春夏季节,而VOCs是冬季的浓度最高,且浓度最高点主要集中在交通早晚高峰时间段。然而,正矩阵分解(PMF)模型主要用于国内外学者目前在城市和工业领域进行的VOCs来源分析研究,例如:南京江北工业区[6]、宝鸡市区和工业区[7]、台湾梅辽工业区[8]、土耳其阿利亚加工业区[9]和美国休斯顿石化基地[10]等,但在精细化工园区的源解析研究仍然较少。现阶段,基于精细化工园区高分辨率源排放清单的建立技术还不够成熟,PMF模型不依赖详细的源排放清单,较适用于在VOCs排放情况复杂的精细化工园区开展源排放特征研究。大气中气态污染物的水平扩散受风向和风速的影响较大,但PMF模型忽略了气象因素对大气污染物扩散过程的影响,导致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使用条件双变量概率函数(CBPF)分析源贡献与风场因子之间关系的模型,Carslaw等[11]、Bari等[12]、Zheng等[13]对伦敦希思罗机场、卡尔加里市和长江石化综合体的污染源均已成功识别,但PMF模型和CBPF结合用于精细化工综合体的污染源分析很少。PMF和CBPF的结合可以直观地分析风向、风速和源贡献之间的关系[14]。1.2.2VOCs污染控制研究现状2013年,国务院公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重点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以细粉尘为重点,提出了当前和今后的工作方向。《大气十条》实施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思想统一、态度果断、行动有力,坚定推进各项政策、措施。提前建立联席治理治理结构,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不断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治理,加强环境法制保护,大气环境治理能力稳步提升加强。《大气十条》45项重点任务确定,全部如期完成[15]。2018年6月,国务院正式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空气质量目标。经过三年努力,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显着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调整,PM2.5浓度进一步降低,空气污染显着降低,天数将显着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和大大提高了人们的蓝天幸福感。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2015年下降15%以上,县级以上不达标城市PM2.5浓度下降18%以上。与2015年相比,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重度污染天数比例比2015年下降25%以上[16]。1.3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选择S市某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区域现状:依据S市环境状况报告、统计年鉴及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数据库以及现场调研等形式,了解研究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经济发展现状、环境管理现状、各行业主要污染源的产排特征;(2)根据文献回顾和区域研究验证,识别存在的重点环境问题和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需要改进的环节,明确VOC排放的组织性和非系统性环节以及研究排放的成因;(3)管理措施研究:根据(1)(2)的研究结果,对S市特定区域的主要行业或企业VOCs污染排放整治方面存在不足的区域。从政策和法律制度、技术和政策等方面讨论了具体的补救措施,分析了工业VOCs污染防治行动和可行性。

第2章研究区域调研结果及分析2.1研究区域概况研究区域为S市路南区,是S市中心城区之一,属于东部季风暖温带滨海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1℃,最低气温-23℃,最高气温39.7℃;年均无霜期6~7个月,年均降雨量为646mm,雨水多集中于夏季。现以形成了以煤炭、钢铁、电力、建材、机械、化工、陶瓷、纺织、造纸、食品为主的十大支柱产业。并逐步引进思科、神州数码、东软软件等IT企业,服务业、劳务业在全区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也越来越高。2.2研究区域主要环境问题本研究获取研究区主要测点2017-2021年大气监测数据,具体见表2.1。表2.1近年研究区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达标率变化PM10SO2NO2O3COPM2.5201778.2%100%87.9%80.2%100%84.2%201886.5%100%89.2%85.3%100%87.1%201990.2%100%90.6%85.6%100%88.4%2020100%100%100%88.2%100%89.6%2021100%100%92.5%79.1%100%81.4%可知,污染物PM2.5、PM10以及SO2均呈现逐年递减趋势,SO2和CO的浓度近年来达标率均为100%,且SO2浓度在逐年缓慢下降,CO浓度在缓慢上升。而O3浓度处于上升趋势,且在2019年升高至峰值,即O3浓度由101μg/m3上升至189μg/m3(超过年均二级标准浓度限值,超标倍数为0.18倍)。表2.22021年本区域监测点各污染物指标在S市的质量排序PM10SO2NO2O3COPM2.5二级标准浓度(μg/m3)706040160400035续表2.22021年本区域监测点各污染物指标在S市的质量排序PM10SO2NO2O3COPM2.5本区域监控点浓度691041189150044是否超标否否是是否是质量浓度在10个站点中的排序45(并列)282(并列)4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21年研究区国控点超标的指标是NO2、O3、PM2.5;从2021年度S市主要控点各污染物指标排序看,研究区监控点的O3、SO2、PM10、PM2.5依次排在第8(倒数第2)、5(倒数第6)、4、4名,可见臭氧是首要需要控制的污染物。第3章VOCs排放监测结果与分析3.1研究区域VOCs监测的数据分析3.1.1100%检出率的VOCs成分在符合要求的天气条件下共采集了40个样品,100%检出率的VOCs成分结果总结如表3.1,主要成分为35种,其中按照烷烃类、烯烃类等分类,烷烃类别最多达到15种、其次是芳香烃12种。表3.1采样点c100%检出率的VOCs成分类别目标组分平均值/(μg·m-3)检出限相对误差/%烷烃类丙烷4.380.120.63异丁烷1.340.150.85正丁烷2.200.14-0.84异戊烷2.770.19-3.11正戊烷1.220.23-1.12二氯甲烷7.340.2616.72正己烷2.010.1510.62三氯甲烷2.850.2016.82环己烷2.030.1411.221,2-二氯乙烷1.710.2316.97庚烷0.670.239.071,2-二氯丙烷1.400.198.65癸烷0.710.45-3.27十一烷1.020.29-7.01十二烷3.700.166.48烯烃类乙烯2.130.094.68丙烯0.600.141.16四氯乙烯1.120.2710.83炔烃乙炔1.600.07-10.93芳香烃苯2.530.1814.52甲苯3.160.3210.43续表3.1采样点c100%检出率的VOCs成分类别目标组分平均值/(μg·m-3)检出限相对误差/%芳香烃乙基苯1.760.259.12对/间-二甲苯5.740.1310.23邻二甲苯1.860.268.043-乙基甲苯(间甲乙苯)0.570.334.354-甲乙苯0.690.435.191,3,5-三甲苯0.630.455.591,2,4-三甲基苯1.410.463.761,2,3-三甲基苯0.470.281.931,2,4-三氯苯1.410.18-17.88芳香烃萘4.920.10-5.01含氧组分甲基叔丁基醚0.730.3216.86其他氟利昂111.900.4618.73二硫化碳1.690.253.35四氯化碳5.240.2810.17TVOC75.513.1.2VOCs主要成分占比及时间分布特点研究区环境监控站采样点c处监测采样结果如下图3.1所示。图3.1采样点c处的VOCs主要成分类别质量分数占比由图3.1可知,采样点采样VOCs主要成分为烷烃类占比47.37%,其次为芳香烃占比28.88%。其他组分占比11.23%。烯烃类占比7.96%。其中占比最多的烷烃主要成分为二氯甲烷、丙烷、乙烷。3.1.3特征比值分析(1)B/T(苯/甲苯)比值分析有关研究表明:空气中甲苯及其他物质主要来自机动车不完全燃烧后排放的废气,而苯和甲苯特征浓度比B/T则广泛用来指示空气芳香烃来源。当B/T约为0.5时,交通源是城市环境空气芳香烃主要来源,B/T越高表明可能受到石油化工,化石燃料燃烧等因素影响;B/T越小表明除了交通源之外还存在涂料使用,溶剂挥发使芳香烃物质向环境空气迁移等问题。采样点B/T比值为0.8位于0.5附近,故采样点芳香烃主要来源为交通源。(2)机动车尾气特征因子分析乙炔、乙烯和1,3丁二烯的主要来源为机动车尾气排放,i-戊烷、甲苯和异戊二烯同时也受到汽油蒸发、溶剂和油漆使用影响。国控点采样点c中甲苯/乙烯为1.48,说明主要受采样期间交通源的影响。异戊二烯/1,3丁二烯的比值为0.525接近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异戊二烯/1,3丁二烯比值(0.3~0.5),表明机动车尾气为采样点主要的VOCs排放源。3.2代表行业与企业产生VOCs的主要工艺环节本研究选取的是S市某区医药制造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印业的代表企业进行监测分析。3.2.1代表区域的确定及概况分别在医药制造业以及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印业中选择一家代表性企业,其中油墨印刷企业a位于路南区友谊街道,制药企业b位于路南区学警路,实地调研后整理得到下表数据。表3.2代表企业相关数据统计表序号内容结果油墨印刷企业a制药企业b1工业生产总值(千元):162100411492.52有/无锅炉:有无3有/无工业炉窑:无无4是否有液体罐装/装载:无有续表3.2代表企业相关数据统计表序号内容结果油墨印刷企业a制药企业b5含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料使用情况:有有6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辅材料名称:溶剂型油墨溶剂型除油剂乙醇7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辅材料使用量(吨/年):2775208挥发性有机物处理工艺及效率:70%55%9是否有相关负责人或技术人员:有有10VOCs制度完善性较为完善较为完善选取的油墨印刷企业a、制药企业b年均分别使用含挥发性原辅材料277吨、520吨。均拥有挥发性有机物处理设施,经过计算,效率分别为70%、55%。3.2.2代表企业产生VOCs的主要工艺(1)某油墨印刷企业a印刷生产一般包括印前、印刷、印后加工三个工艺过程。印刷工业企业使用的主要原辅材料包括纸张、纸板、塑料薄膜、铝箔、纺织物、金属板材、各类容器、显影液、定影液等含VOCs的材料。印刷废气污染物包括VOCs及颗粒物等,颗粒物主要产生于平版印刷的喷粉和装订裁切工序。(2)某制药企业b根据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编制的《制药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使用手册》可知,某制药企业a的VOCs排放环节图如下图3.2所示。图3.2化学合成制药生产工艺与VOCs排放环节图3.3代表行业与企业监测点位的VOCs监测结果分析3.3.1油墨印刷行业代表企业(1)100%检出率的VOCs成分在采样点a所采集的10个样品中,100%检出率的VOCs成分结果总结如表3.3,检出率达到100%的有39种成分,其中烷烃类别成分最多达到21种、其次是芳香烃和烯烃各7种。表3.3采样点a100%检出率的VOCs成分类别目标组分平均值/(μg·m-3)检出限相对误差/%烷烃类乙烷3.850.08-0.70%丙烷5.740.164.28%异丁烷1.810.150.32%正丁烷2.230.19-1.58%环戊烷2.240.24-1.54%2,2-二甲基丁烷15.500.14-7.35%2-甲基戊烷6.000.34-18.19%正己烷32.000.22-2.48%1,1-二氯乙烷0.140.09-3.27%2,4-二甲基戊烷4.250.12-2.20%三氯甲烷6.090.21-2.30%2-甲基已烷(异庚烷)5.510.12-3.64%2,3-二甲基戊烷9.100.23-2.19%环己烷3.520.25-1.89%续表3.3采样点a100%检出率的VOCs成分类别目标组分平均值/(μg·m-3)检出限相对误差/%烷烃类3-甲基已烷3.670.16-5.30%1,2-二氯乙烷2.210.11-3.39%庚烷1.310.23-4.43%十一烷1.760.20-10.74%邻二氯苯0.970.32-0.95%1,2,4-三氯苯5.770.69-21.56%二氯甲烷0%烯烃类乙烯2.430.04-1.86%丙烯6.270.15-1.48%反-2-丁烯0.740.19-2.49%1-丁烯0.930.20-1.62%顺-2-丁烯5.020.08-1.95%异戊二烯0.550.110.73%六氯-1,3-丁二烯1.980.340.70%芳香烃苯4.240.16-0.95%乙基苯2.480.15-1.38%对/间-二甲苯7.010.34-1.68%邻二甲苯2.460.15-1.97%苯乙烯1.150.16-3.23%萘11.200.27-5.05%甲苯48.243.16-0.59%炔烃类乙炔1.460.07-4.79%其他二硫化碳2.040.13-0.59%乙酸乙酯31.000.13-2.58%四氯化碳6.630.46-3.82%TVOC268.75(2)VOCs主要成分占比在采样点a采样的VOCs的主要成分是烷烃,占49.46%,芳烃占28.57%。其他成分占14.76%。烯烃占6.67%。其中占比最多的烷烃主要成分为正己烷、二氯甲烷、2,2-二甲基丁烷其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32μg/m3、19.25μg/m3、15.50μg/m3。芳香烃中主要成分为甲苯、萘、对/间-二甲苯,其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48.24μg/m3、11.2μg/m3、7.01μg/m3。而烯烃中浓度最高的为丙烯其浓度为5.02μg/m3。图3.3采样点a处的VOCs主要成分类别质量分数占比3.3.2制药行业代表企业(1)100%检出率的VOCs成分在所有取样中,100%检出率的VOCs成分结果总结如表3.4,检出率达到100%的有42种成分,其中烷烃类别成分最多达到19种、其次是芳香烃11种。表3.4采样点b100%检出率的VOCs成分类别目标组分平均值/(μg·m-3)检出限相对误差/%烷烃类乙烷4.220.08-0.70%丙烷4.670.164.28%异丁烷1.500.150.32%正丁烷1.840.19-1.58%环戊烷2.170.24-1.54%氯甲烷0.910.08-15.94%2,2-二甲基丁烷22.300.14-7.35%二氯甲烷0%2-甲基戊烷12.000.34-18.19%正己烷21.000.22-2.48%2,4-二甲基戊烷9.800.12-2.20%三氯甲烷5.030.21-2.30%2-甲基已烷(异庚烷)15.000.12-3.64%2,3-二甲基戊烷5.000.23-2.19%续表3.4采样点b100%检出率的VOCs成分类别目标组分平均值/(μg·m-3)检出限相对误差/%烷烃类环己烷4.000.25-1.89%3-甲基已烷9.220.16-5.30%1,2-二氯乙烷2.100.11-3.39%庚烷1.480.23-4.43%十一烷1.200.20-10.74%烯烃类乙烯3.270.04-1.86%丙烯4.850.15-1.48%反-2-丁烯0.780.19-2.49%1-丁烯0.940.20-1.62%顺-2-丁烯6.860.08-1.95%六氯-1,3-丁二烯1.000.340.70%芳香烃苯2.450.16-0.95%对/间-二甲苯2.780.34-1.68%邻二甲苯1.010.15-1.97%1,4-二氯苯0.810.30-1.13%1,2,3-三甲基苯0.300.20-3.42%1,3-二乙基苯0.350.27-3.32%1,4-二乙基苯0.540.23-4.15%邻二氯苯0.550.32-0.95%1,2,4-三氯苯3.890.69-21.56%萘8.890.27-5.05%甲苯25.473.16-0.59%含氧组分四氢呋喃1.740.16-13.91%丙酮47.120.1811.26%炔烃类乙炔1.200.07-4.79%其他类氟利昂111.630.134.02%乙酸乙酯32.210.13-2.58%四氯化碳1.090.46-3.82%TVOC293.77(2)VOCs主要成分占比图3.4采样点b处的VOCs主要成分类别质量分数占比可知,在采样点b采样的VOCs中,烷烃占48.52%,其次是含氧成分,占16.63%。芳烃占16.01%。其他类占比11.89%。图3.5采样点bVOCs各组分质量浓度可知,占比最多的烷烃主要成分为2,2-二甲基丁烷、正己烷、二氯甲烷其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22.30μg/m3、21.00μg/m3、19.11μg/m3。芳香烃中主要成分为甲苯、萘、1,2,4-三氯苯,其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25.47μg/m3、8.89μg/m3、3.89μg/m3。而烯烃中浓度最高的为顺-2-丁烯其浓度为6.86μg/m3。采样点b占比最多的成分为丙酮,其平均浓度为47.12μg/m3。

第4章主要污染防控措施4.1完善相应的控制法规政策我国VOCs控制工作的政策体系已初步形成,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是在政策层面还需进一步完善。表4.1总结了现行相关政策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依据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表4.1现行相关政策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现行主要政策体系(国家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措施建议1.《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国发〔2018〕22号)2.《关于加强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工作的通知》(环办监测函[2018]123号)3.《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4.《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145.《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环大气〔2019〕53号6.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7823—20197.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7824—20191.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协同机制还不健全。2.技术政策、标准体系还不健全,很多重污染行业有关VOCs控制的原料及产品质量标准、技术政策及排放标准还是空白;各地方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以及涉及VOCs排放污染源的废气收集规范和评价技术规范等。3.很多政策没有形成长效机制。4.相关行业的VOCs排放系数不全,缺乏精准的VOCs源排放清单。5.部分政策法规操作性不强,实施和监督起来比较困难。1.建立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2.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典型行业VOCs排放成分谱研究,甄别VOCs活性物种及相关重点行业,建立VOCs成分谱采样/分析标准和指南;建立和发布市场主流的VOCs治理技术的验收和评价技术规范;3.建立长效控制机制文件,依据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进行动态调整。4.完善相关行业的VOCs排放系数,鼓励建立分物种的VOCs源排放清单。5.做好顶层设计,制定“一市一策”。加强实地调研,因地制宜制定更加灵活的地方和行业政策。4.2控制移动源排放措施建议针对移动源是S市某区域VOCs的主要来源以及臭氧污染防控的重点污染源,依据相关政策,在实地调研与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如下措施建议。表4.2移动源污染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存在的主要问题措施建议机动车保有量增速过大(1)建议制定限牌摇号政策,控制市区的机动车保有量增速,鼓励夜间加油。(2)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淘汰老旧汽车和摩托车,加强续表4.2移动源污染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存在的主要问题措施建议机动车保有量增速过大监督管理。(3)改进发动机燃烧技术,提高三元催化转化效率,积极推进燃油油品升级工作。加油操作不当,很多加油站存在油枪自动关停后凑整现象,部分存在油气回收设施破损、泄露或者设备安装不到位,监管不到位。(1)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对加油站和储油库的油气回收设施运行情况开展监督性抽测,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臭氧超标现象较为突出区域加大抽测力度。对抽测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督促企业限期整改。(2)出台鼓励夜间加油的奖助措施,对夜间加油的司机赠送汽车用品的鼓励措施,并对夜间加油业绩好的加油站给与奖励。(3)督促辖区年销售汽油量大于5000吨的加油站安装油气回收在线监控设施。(4)加强监督管理,组织开展汽修、露天喷涂、油罐车、加油站集气罩等进行巡查,严格机动车排放检验制度,建立机动车排放检验、维修信息共享和核查机制。推广利用固定式及移动式遥感监测设备。(5)建立LDAR管理平台,定期调度LDAR实施情况。防控意识不强:臭氧污染及VOCs的危害性不了解、相关政策不熟悉。(1)制作手册,将臭氧及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知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手册、挥发性有机物现场检查指南以及相关法规、标准、政策汇编成册,为推进治理工作提供服务。(2)开展培训工作,加强技术指导,组织开展相关排放标准解读、“四张清单”填报和管理能力培训。4.3重点行业源头预防及工艺过程管理通过对研究区域代表企业的现场实际调研,发现部分企业VOCs治理设施形同虚设;台账缺失或者记录不全;废气收集系统不规范,收集效率达不到要求,主要表现为电机功率小、线路太长、集气罩太小或者过高、管道设备泄露等;VOCs治理设备套用现象严重,针对性弱,治理效果不满足要求等,依据相关政策,以制药与油墨印刷行业为代表,总结如下重点行业源头预防及工艺过程管理措施。4.3.1制药行业(1)源头控制措施生产工艺:使用非卤代烃和非芳香烃类溶剂,:生产水基、乳液、颗粒产品。采用生物酶法合成技术。使用低(无)VOCs含量或低反应活性的溶剂。生产设备:常压带温反应釜上配备冷凝或深冷回流装置回收,减少反应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料的损耗,不凝性废气有效收集至VOCs废气处理系统。(2)污染源控制措施储存:依据储存物料的真实蒸气压选择适宜的储罐罐型。含有VOCs物质的容器或包装袋存放在室内或有雨棚、遮阳篷或防入侵设施的特殊场所,不使用时应保持密封、密封。VOCs废弃物(炉渣、液体)、VOCs材料废弃物等危险废弃物密封存放在密闭的危险废物储藏室。运输:液态VOCs物质必须采用密闭管道运输,非管道运输液态VOCs物质时必须使用密闭容器和罐车。粉状、颗粒状VOCs物料必须采用气力输送设备、管状皮带输送机、螺旋输送机等密闭输送方式,或采用密闭包装袋、容器或罐车等方式输送。供应:VOCs废气处理系统采用固体粉体自动加料系统、螺旋推进加料系统等密闭加料装置反应器,有效捕集VOCs易发生固体物料。取样:采用密闭取样器取样,避免敞口取样。废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兽用药品原料药制造和医药中间体生产(重点地区增加生物药品制品制造和药物研发机构)的废水应采用密闭管道输送;如采用沟渠输送应加盖密闭。相应的废水储存和处理设施,在曝气池及其之前应加盖密闭,或采取其他等效措施。4.3.2油墨印刷行业(1)源头控制措施推广使用VOCs含量低的绿色原辅材料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加强无组织废气的收集,优化干燥工艺,建立最终处理措施,实现全过程;包装印刷行业的VOCs控制。对于塑料软包装、纸制品包装等,提倡使用柔版印刷等低(无)VOCs印刷工艺。塑料软包装领域推动无溶剂、水性粘合剂等环保复合技术的应用。(2)污染源控制措施强化废气的收集和治理。对于油墨,胶粘剂及其他有机原辅材料的调配与使用等方面,应通过车间环境负压改造及加装高效集气装置的方式,使有机废气收集率在一定范围内。在转运和贮存等方面应采取密闭措施以减少无组织排放。对于干燥过程应采用循环风干燥技术以降低废气排放。对于收集到的尾气,应当修建吸附回收和吸附燃烧高效处理设施,保证达标排放。

结束语本文在S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基础上,选择S市某区的污染特点及应对措施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环境状况公报及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数据及现场调研等方式分析研究区域存在的主要空气环境质量问题;通过对各源(工业源、移动源、生活源等)、各街道、各行业、各企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数据处理,得出VOCs的排放源清单,在此基础上,进行现场采样。最后结合现有政策体系,提出改善研究区域的主要空气质量问题的措施和建议,主要从健全法规政策及完善源清单、推行一厂一策、提高环保意识及技术能力、强化监督监测执法、加强工艺过程管理及控制、严格考核问责、推广清洁生产及源头预防技术等方面,对重点源及主要污染物实施优先及精准控制的具体措施。S市政府及区政府应高度重视臭氧污染问题,近几年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管控力度逐年加大,很多加油站在限期整改,很多突击检查行动在全市铺开,相信S的天空会更蓝。参考文献[1]黄亮.我国臭氧污染特征及现状分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4,34(5):64.[2]张靳杰.武汉市机动车尾气VOCs和颗粒物排放特征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9.[3]杨宜昌.2016-2017武汉市四季臭氧污染特征及其与前驱污染物的相关关系[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4]段佳鹏,梁胜文,李蒲,郁佳,陈安雄.武汉城区秋季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部分物种来源的初步分析[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7,29(4):23-27.[5]WangZS,WangHY,ZhangL,etal.Characteristicsof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s)basedonmultisiteobservationsinHebeiprovinceinthewarmseasonin2019[J].AtmosphericEnvironment,2021,256:118435.[6]胡崑,王鸣,郑军,等.基于PMF量化工业排放对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影响:以南京市江北工业区为例[J].环境科学,2018,39(02):493-501.[7]XueYG,HoSSH,HuangYY,etal.SourceapportionmentofVOCsandtheirimpactsonsurfaceozoneinanindustrycityofBaoji,northwesternChina[J].ScientificReports.2017,7:9979.[8]HsuCY,ChiangHC,ShieRH,etal.AmbientVOCsinresidentialareasnearalarge-scalepetrochemicalcomplex:Spatiotemporalvariation,sourceapportionmentandhealthrisk[J].EnvironmentalPollution,2018,240:95-104.[9]DumanogluY,Karam,AltiokH,etal.Spatialandseasonalvariationandsourceapportionmentofvolatileorgani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