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1课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1页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1课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2页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1课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3页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1课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4页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1课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北平原的小麦收获湖北省万亩水稻插秧内蒙古草原畜牧业舟山渔场大兴安岭林场农副业生产图片都属于什么生产活动?这种活动的对象是什么?有哪些类型?这种活动具有什么特点?

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学习目标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或其他地理工具,收集和呈现人口、城镇、产业活动等人文地理数据、图表和地图。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能够描述人文地理事物的空间现象及其变化,解释不同地方的人们对产业活动进行区位选择的依据。人地协调观:能够形成判断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问题关系的初步意识。阅读课本54思考:1.什么是农业生产活动?2.农业可以分为哪些类型?3.农业生产有何特点?针对农业生产的特点,人们们从事农业活动时应遵循什么规律?一、认识农业土地饲养动物栽培植物生产生活用品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1)概念广义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狭义农业:仅指种植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副业按生产对象(2)分类:粗放农业把一定量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分散投入较多的土地上,采用粗放简作的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通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来增加农产品产量的农业集约农业按投入多少广种薄收自给农业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以满足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消费需要,以自给性生产为主要目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为满足市场对各类农产品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以商品性农产品生产为目的的农业商品农业按产品用途(3)特点生于淮北则为枳橘生淮南则为橘南稻北麦地域性因地制宜(3)特点“立夏种稻小满插秧芒种拔节夏至抽穗待到秋季金黄满地”说明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季节性“四季轮回颗粒归仓”说明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周期性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人误地一时

地误人一年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枣发芽,种棉花”地域性周期性季节性”。农业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哪里为什么在这里区位位置条件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决策者对农业土地合理利用的选择假设你是农民,你会在家乡种哪些农作物?你会考虑哪些因素?我这片地交给你啦!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茶叶土豆大葱荔枝科学技术、资金、地租、化肥、农药、机械化、种植历史(经验)、文化、饮食偏好、良种、冷藏保鲜技术等。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光照热量降水昼夜

温差影响农作物的类型熟制生长周期产品品质和产量影响影响影响主要农业类型和耕作方式(旱地、水田)(1)自然因素:①气候(热量、降水量、光照、气温日较差、气象灾害)农业区位因素热量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思考1:我国东部地区农作物的熟制存在显著差异,糖料作物的分布也呈现出了“南蔗北甜”的格局,主要受哪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决定农作物种类、耕作制度、栽培方法、生长周期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一年三熟一年两熟到三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一熟一年一熟水稻,热带经济作物水稻、油菜、茶叶冬小麦、玉米、甘薯春小麦、玉米、大豆春小麦、马铃薯积温:某一段时间内逐日平均气温累加之和气候角度生长期:热量充足地区,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的时间长,生长期长;农作物角度生长期:叫生长周期,如果农作物从种植到成熟的时间短,生长期周短。(影响作物品质)思考2:南疆优质长绒棉、瓜果特别甜与该地哪种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关?光照新疆瓜果比较甜光照强,利于农作物光合作用;气温日较差较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光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地区分布、质量和产量光照弱,不利于谷物的生长,其农业以乳畜业为主欧洲西部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光照时间长,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热量不足我国东北平原农业发达气温日较差概念区分:光照主要指太阳辐射,热量主要指温度。影响因素差异:

光照条件主要与太阳辐射时间长短和强度有关,同时受云量、海拔等因素的影响

热量条件主要与气温(积温)有关,受纬度、海拔等因素的影响(一般纬度越低,热量越充足;同一纬度,海拔每上升1000m,气温约下降6℃)一般情况下,光照充足地区,热量也充足。但也有热量充足光照却缺乏的地区,比如四川盆地;也有光照充足热量却缺乏的地区,比如青藏高原。光照与热量降水主要影响农业的类型和分布。湿润半湿润地区——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地区——畜牧业思考3:造成我国东耕西牧、南稻北麦农业布局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⑤气象灾害:洪涝、干旱、春秋季节的低温冻害、寒潮都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光照热量降水昼夜

温差影响农作物的类型熟制生长周期产品品质和产量影响影响影响主要农业类型和耕作方式(旱地、水田)(1)自然因素:①气候(热量、降水量、光照、气温日较差、气象灾害)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水源临近河湖,或有地下水源、高山冰雪融水,便于修渠打井进行灌溉的地方,农作物收成较有保证限制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是水源思考:水源与降水如何区分?降水是水源中的一种,但水源还包括河湖水,高山冰川融雪,积雪融水,地下水。宁夏平原的年降水量不到300毫米左右,粮食产量却很高,有30多万公顷良田。与内蒙古河套平原并称“塞上江南”。仅靠天然降水往往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因此种植农作物需要灌溉水源(如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新疆绿洲农业)①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原因: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②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或畜牧业(原因:地表起伏大,耕作不便;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1.自然因素---地形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生产规模和机械化水平。盆地、平原适宜种植业丘陵缓坡可开梯田山地宜发展林业高原宜发展牧业用材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经济林和毛竹(幼林地可间种人工牧草)果园或人工草地农田鱼塘思考4:为什么江西泰和县千烟洲要采取这样的农业布局模式呢?陡坡坡度大,容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林业和人工草场;缓坡坡度小,土层较厚,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耕作业;沟谷地势低洼,容易积水,适宜发展渔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差异,使农作物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立体农业

基塘农业是根据当地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形特点,将低洼处挖成池塘,挖出的塘泥筑成基,塘中养鱼,基上种植农作物,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珠三角基塘农业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茶叶喜欢酸性土壤紫甘蓝喜欢碱性土壤1.自然因素---土壤:影响农作物种类和产量。探究据图,说出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该因素的哪些方面影响农业生产?大豆喜欢东北黑土地①土壤肥力,肥沃的土壤如水稻土、川盆的紫色土、东北黑土

②土壤酸碱性:江南丘陵的红壤,呈酸性,适合种植茶树;碱性土壤,适合种枸杞③土壤的透气性,如沙质土壤透气性好,适合种植棉花、花生、红薯等;

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气候光照光照的强弱影响农产品的品质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热量积温直接影响作物的品种和耕作制度降水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分配影响土地的利用状况、生产能力等地形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和机械化水平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林牧业;低洼易涝地适合发展渔业土壤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土壤的肥沃程度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状况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适宜生长的农作物,如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水源干旱地区,水源成为发展种植业的关键在年降水量少于250mm的地区,种植业要布局在灌溉水源丰富的地区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西藏日喀则地区的西瓜在海拔3900米以上地区露地栽培不能完全成熟,只有在海拔3900米以下地区,并采用“西瓜吊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