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移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1页
人口迁移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2页
人口迁移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3页
人口迁移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4页
人口迁移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第二册人口迁移运用实例或资料,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说明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带来的影响。运用世界、国家或地区等图文资料,说明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利用资料或图表,认识人口迁移的类型,说明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学习目标我从哪里来祖籍河北省祖先在战乱时期迁到粤北在广州上大学工作地①:佛山市工作地②:中山市工作地③:长沙市工作地④:韶关市工作地⑤:阿拉尔市1.概念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一、什么是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条件(2)跨越行政区域界线(1)居住地变更(3)长期或永久性(一年以上)前提条件时间限度空间移动其中任一条件不足都称之为人口流动1、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2、游牧民族的季节性迁徙;3、因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4、长期居住在德国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5、到中国来工作10年的外国人;6、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工的农工。7、国家有计划的抽调人员支援西部建设。判断下列现象是否属于人口迁移:2.分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①按迁移空间范围划分②按迁移方向划分农村→城市农村→农村城市→农村城市→城市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又称人口净迁移率。人口机械增长率=年内迁入人口数-年内迁出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100%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0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0人口净迁入人口净迁出3.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人口机械增长率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人口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为14.11亿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其中,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进入负增长区间。活动探究认识人口迁移的影响

迁移者迁出地迁出地迁出地迁入地迁入地迁入地迁入地有利影响Positiveimpact迁出地Areaoforigin减轻迁出地的资源环境压力有助于不同地方之间的文化交流迁入地Immigrantareas缓解迁入地劳动力短缺的状况迁移者获得更多工作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4、人口迁移的影响

不利影响Negativeeffect迁出地Areaoforigin可能导致迁出地人才外流年轻人的迁出致使迁出地劳动力减少迁入地Immigrantareas给迁入地带来就业压力可能影响迁入地的社会治理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人口推拉理论+++___迁出地迁入地+_推力因素拉力因素迁移障碍人口迁移的推力和拉力示意__++_++__

二、影响人口迁移因素推力和拉力各有哪些因素?你还能列出更多的影响人口迁移的推力和拉力因素吗?任何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促使人口迁出的推力因素和某些吸引人口迁入的拉力因素。然而不同的人作出迁移决策时,考虑因素不同。人口迁移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探究光绪六年(1880年),朝廷以放荒、免税、补助奖励移垦东北。自此,历史上著名的“闯关东”开始了。山东、直隶、河南、山西乃至云贵、江南、湖北都有移民迁往东北,其中以鲁、直、豫为主要构成,仅鲁人就占了移民整体的80%。进入民国,关内人口压力不断增加、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军阀混战、社会动荡,因此东北的人口输入和增长依然持续。从1911-1930年,总人口上涨将近1100万,达到约3000万的总数。除去自然增长的一小部分外,主要都是移民输入。根据材料,近代史上闯关东区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地理位置(距离)、政策、自然灾害、战争“闯关东”建国后至改革开放之前,东北自发的和计划迁移都很活跃。“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在东北的投资比重高达37.3%,50年代初,20多家企业迁入黑龙江,在企业搬迁过程中,大量职工和家属随迁,“二五”期间,开发北大荒,大庆油田的开发、四大煤矿的建设,东北吸引大量外来人口。之后大规模的集体迁入主要包括:知识青年下乡,干部下放,企业搬迁和集体搬迁等形式。根据材料,建国后至改革开放之前,影响东北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探究矿产资源开发、政策、家庭改革开放以后,东北地区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经济发展速度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使得东北地区由人口净迁入地转变为净迁出地。近十几年来,每年春节前后,全球大规模的迁徙活动中最为耀眼的线路:东北——海南。在三亚近80万的常住人口中,东北三省的人口大约在20-30万人。在这些人口中,60岁以上占到80%。东北“候鸟”人群已成为近年来海南流动人口中不可忽视的群体。根据材料,改革开放以后,影响东北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气候)探究因素影响举例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归纳:结合探究分析及教材总结: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气候矿产资源水资源自然灾害土壤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舒适度分布及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影响人类生活生产用水重大自然灾害迫使人们“背井离乡”中国、美国老年人口绿洲地区的人口移动农业社会寻找新土地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爱尔兰”土豆饥荒“经济水平交通文化教育婚姻家庭、战争、宗教政策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减小迁移困难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政策的实施、引导求学、“科技移民”巴西迁都巴西利亚深圳经济快速发展军人家属的从军、叙利亚难民、印巴分治时期活动P12美国本土人口迁移非常频繁,曾出现几次迁移的高潮(图1.16)。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造成人口大规模西移;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20世纪20-60年代,由于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等原因,南部人口大量迁往北部;20世纪60年代末,东北部老工业区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油气资源丰富、新兴工业兴起的“阳光地带”。图1.1619世纪中期以来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阶段流向南北战争时期1.结合背景资料,归纳美国不同阶段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农村城市东西南部北部东北部南、西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活动P12美国本土人口迁移非常频繁,曾出现几次迁移的高潮(图1.16)。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造成人口大规模西移;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20世纪20-60年代,由于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等原因,南部人口大量迁往北部;20世纪60年代末,东北部老工业区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油气资源丰富、新兴工业兴起的“阳光地带”。阶段流向因素南北战争时期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农村城市东西南部北部东北部南、西部2.任选一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战

争经济发展农业危机、自然灾害自然资源、气候、环境民族大熔炉是如何炼成的?北美大陆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但现在的美国是一个多人种国家,有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等,这是为什么呢?这些肤色不同的人以及他们的祖先来自哪里,是怎么来到美国的呢?国际人口迁移(一)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以前

总特点:

迁移方向:原因: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欧洲殖民主义扩张、黑奴贸易图1.1815-19世纪人口向新大陆迁移示意图入入入出出集团性、大规模旧大陆到新大陆欧洲到美洲、大洋洲非洲到美洲三、人口迁移的时空地点(一)国际人口迁移2.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

总特点:

迁移方向:原因:经济的快速发展欧洲人口净迁出欧洲到美洲、大洋洲(一)国际人口迁移观察并思考:右图中哪些地区是人口迁出区?哪些地区是人口迁入区?结合教材分析此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二战以后沙特阿拉伯外籍人口占比三成沙特阿拉伯盛产石油被誉为石油王国,探明储量居全球之冠,占世界总储量的1/5。盛产石油的沙特阿拉伯经济发展较快,而且生活富足,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人前来打工谋生。沙特阿拉伯政府也希望通过吸引外来人口解决国内劳动力短缺问题。目前,在沙特阿拉伯约有1000万名外籍劳工。据统计,沙特阿拉伯人口数为3170万,其中外籍人口约1000万占总人口30%以上。案例3.二战以后方向:原因:特点:

①外籍工人成为主要形式

②欧洲:吸引移民,变为人口净迁入区;

③拉丁美洲:

变为人口净迁出区,流向北美和欧洲;

④西亚、北非:20世纪70年代成为人口净迁入区---近年来由于战乱导致大量难民前往欧洲入出出入入入入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二)国内人口迁移闯关东垦荒走西口安史之乱造成人口大量南迁战乱灾害1.历史时期:曾多次发生大规模的国内人口迁移。“闯关东”是指从清朝同治年间到中华民国这个历史时期内,关内百姓去关东谋生的历史。我们通常所说的“闯关东”是狭义的。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二)国内人口迁移2.1949年至改革开放(1978年)总特点:主要流向:

东部迁往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原因: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

管理制度,开发内地,建设边疆。有计划、有组织延安知青雕像20世纪80年代以前,受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的影响,我国的人口流动受到严格控制,人口的意愿性迁移一直比较少。改革开放前以行政调动为主(二)国内人口迁移2.改革开放(1978年)之后总特点:主要流向:

经济落后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

(农村向城镇、内陆向沿海)原因:

工业化和城镇化;

改革开放政策,沿海经济发展快务工经商、自发迁移、数量大三、人口迁移的时空地点国内人口迁移时间主要流向原因特点历史时期东北、西北、西南、南方地区垦荒、灾害、战乱大批难民1949年至改革开放东部人口稠密区向东北、西北地区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改革开放后经济落后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自发迁移,以务工、经商为主工业化之前工业化之后人口迁移什么是人口迁移分类人口迁移影响自然因素国际人口迁移人口机械增长影响人口迁移因素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人文因素国内人口迁移国内、国际人口迁移正面影响负面影响气候、资源、环境经济、政治、军事“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返回原居住地。近年来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1.影响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主要因素是(

)A.生态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返回原居住地。近年来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2.以下关于大量外来人口对“阳光花城”兴起的社会经济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缓解劳动力不足

②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③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

④优化当地人口结构⑤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⑥带动当地消费,促进经济发展A.②③⑥B.②⑤⑥

C.①③⑤D.①④⑥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务工人员,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3.“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