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幼苗盼呵护点滴关爱助成长_第1页
青青幼苗盼呵护点滴关爱助成长_第2页
青青幼苗盼呵护点滴关爱助成长_第3页
青青幼苗盼呵护点滴关爱助成长_第4页
青青幼苗盼呵护点滴关爱助成长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学校教育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多动症学生”。他们因缺乏安全感,会出现冲动行为。老师通过“培沃土”创造成长环境、“施重肥”帮助建立自信、“洒阳光”体现个体价值、“勤浇灌”构建家校桥梁等教学策略,对“多动症学生”施行“育苗式”教育,以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其逐步融入正常班级生活。[关键词]多动症学生;安全感;策略研究一、问题剖析:直击现实,深度分析在学校教育中,常常会遇到“多动症学生”,他们由于自身的病理因素,导致其在学校的各项表现都不佳,从而产生被遗弃感,容易出现冲动行为。(一)缘起:“多动症学生”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小A在三年级时,无法适应学校正常的学习生活,经医生诊断为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课堂上,他抢夺同学的文具,将粉笔扔到同学身上,挡着黑板不让老师写字;考试时或是大喊大叫,或是直接趴着睡觉;下课时扯同学红领巾,朝同学吐口水。注意力涣散且不集中,这是“多动症学生”最核心的症状。课堂上,为了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他总是会做出一些违反课堂纪律的事,一旦没有得到关注,就会变本加厉,导致课堂难以正常教学。多动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较差,不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当与同伴意见不一致时,经常采用暴力手段,并且他们不太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易躁易怒,因此,难以与其他同学友好相处。(二)剖析:“多动症学生”安全感缺乏现象成因1.教师兼顾整体,力不从心现阶段的学校教育中,每个班平均都有四五十位同学,“多动症学生”得到的关注度不够。对于“多动症学生”的特殊性,教师需要耗费大量精力,但常常仍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2.同伴沟通困难,自我孤立多动症学生的特殊行为容易导致他们无法与其他同学正常交往。多动症学生容易感受到自己与其他同学的距离感,于是开始排斥他人的接近,使其更加缺乏安全感。3.家长忽视问题,暴力管教多动症学生的家长往往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对孩子过分失望,索性放任不管;二是因孩子行为表现不佳,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容易加重孩子的心理阴影,导致多动行为愈发严重。二、实践探索:用爱浇灌,静待花开(一)培“沃土”——创造成长环境与普通学生相比,随班就读的“多动症学生”需要他人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在班级中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培育一块“沃土”,让这株脆弱的幼苗能够在一个温暖的班集体里成长。1.教师关爱培“土地”,帮助“幼苗”解心锁教师是教育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矫正多动症学生的特殊行为、使其重获安全感的重要力量。(1)眼神关注,关爱“幼苗”老师关注的眼神能够让多动症学生感受到自己不是孤单的,并能满足他需要关注的需求,帮助他建立安全感。同时,眼神的持续关注对他的行为也起到监督和提醒的作用,帮助他规范自己的行为,以更好地融入班级。课堂上,我常常与小A进行目光交流;在他端坐听讲时,对他点点头;在他响亮地朗读时,对他微笑;在他走神时,用目光提醒他。(2)语言关爱,呵护“幼苗”平时,我总会对小A嘘寒问暖:天冷了,提醒他多穿衣服;头发长了,提醒他赶紧修剪。一次音乐课上,小A忘记带葫芦丝,不愿意进音乐教室,在我耐心地引导与鼓励下,他勇敢地走进音乐教室。“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情绪,特别是多动症学生,语言的力量可以化解他们内心的不安与焦躁。2.伙伴接纳勤“松土”,协助“幼苗”铸品行与同学的和谐交往对多动症学生的安全感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儿童群体是促进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核心因素,群体生活能使“多动症学生”获得很大的满足,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1)一视同仁,不“边缘化”为了更好地帮助小A,我在班级里开展了互助小组,将小A和其他三位同学编为一组,班长也在其中。互助小组的第一次活动就是商讨中队公约,小A的意见也被小组采纳。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老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同时还要教育班里的其他学生也要一视同仁,要用一种包容、接纳的态度对待多动症学生。(2)公平处理,不“特殊化”当小A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时,我会公平处理,让他知道,在老师和同学们心目中,他和大家都是一样的。在我的引导下,班里的其他同学愿意和他接近了。渐渐地,我发现他不再孤独,也变得乐于助人。(二)施“重肥”——建立自我信心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当人在尊重需要(成就、地位、认可、赞赏等)得到满足时,就会生出自信心,从而更进一步地去追求理想及抱负的实现。多动症学生也有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渴望获得老师、家长和同伴的肯定,但由于自己某一方面存在缺陷,他们往往容易得到消极评价,进而会渐渐否定自己,并产生自卑情緒,从而失去安全感。我们可以通过“施重肥”,帮助多动症学生建立自信心。1.坚持相同要求,不让“孤苗”落单随班就读的多动症学生,接受能力较弱,学习表现往往比较糟糕。因此,很多老师都对他们要求很低,甚至没有要求。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变这一现状。(1)课堂常规同要求对于随班就读的多动症学生,班主任对他的课堂常规要求应和班里的其他同学相同,这样他们才不会觉得自己“特殊”。(2)集体活动共参与学校科技节上,班级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制作一个小开关。小A和同组人员也积极参与其中,他和组员们一起成功地完成了任务。让多动症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的每一项集体活动中,有利于其和同学和谐相处,可以帮助他摆脱孤独感。2.降低评价的标准,绝不“拔苗助长”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学生的差异性决定了对于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1)同一内容,不同问题课堂中,教师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在语文课堂上,我常常会设计难度层次不同的问题。对于小A,我会设计适合他的问题,以激发他的学习兴趣。(2)统一作业,不同要求平时,如果对听写的要求是100分,小A只要达到80分,我就会表扬他;他勤换洗衣服了,我会表扬他变得讲卫生了;他上课能够专心听讲10分钟,我也会表扬他。虽然他没有达到我对其他同学的要求,但这些及时评价有效地激起了小A的自信心,他的脸上时常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三)洒“阳光”——体现自身价值随班就读的多动症学生内心渴望被尊重,教师可以通过播洒“阳光”来帮助他树立信心。1.任小干部,相信“幼苗”可成长(1)细心观察,发现特点小A上课进入状态总是特别慢,但是每次只要是老师交代给他的小任务,他总是能够认真对待。老师通过平时学习生活的观察,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更好地加以利用,制订适合该学生的计划。(2)利用特点,委以重任我特地任命小A为我们班级的课前准备监督员。每节课的预备铃一响,他就在同学们的座位之间巡视,并将检查情况反馈在班级的及时评价栏中。一次次的肯定与表扬让小A找到了自身价值所在。2.发展特长,自信“幼苗”能参天(1)抓住机会,适当点拨我从学生那里了解到,小A虽然文化课成绩不行,但是在体育方面有特长。因此,我联系了小A的体育老师,希望他上课时能够多关注小A,发展他的体育强项。(2)鼓励参与,绽放光芒在四年级的运动会上,我鼓励小A作为运动员代表班级出战,最终他获得了男子50米跑的银牌。在学校足球联赛上,作为守门员,他一次又一次的精彩表现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喝彩。四年级下学期,他因此获得了学校“健康YOYO”的称号。(四)勤“浇灌”——构建家校桥梁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从中协调,通过勤“浇灌”,让家校之间形成相对轻松的教育氛围,为随班就读的多动症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1.换位思考,充分理解很多时候,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多动症学生的家长更是束手无策,心力交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应该理解家长,及时了解情况。(1)提前了解,心中有数四年级开学前,我了解到小A来自单亲家庭,母亲忙于生计,平时没有多余的时间照顾孩子。小A犯错时,总是以暴力教育为主。(2)给予理解,宽容以待每一个“特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特殊的家庭,教师应该了解其家庭情况,换位思考,不可盲目行动。在这样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小A一定是缺乏关爱和安全感的,这样的家长一定也是无助的,他们都需要老师的帮助。老师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并对他们多加包容。2.明确要求,形成合力在对多动症学生进行教育时,教师要学会从家长处借力。(1)多方关注,无间交流开学第一个月,我每天都要和小A妈妈通电话,汇报他当天在学校里的表现,小A妈妈也会在家校本上反映他在家做作业的情况。我建议家長在家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多和孩子畅聊学校生活,并且及时记录,在孩子进步时给予肯定和表扬。(2)耐心沟通,即时评价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会发现,学生在学校时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和活动,但是一回到家,就完全变了。这是因为在校老师要求严格,而父母往往任其发展,没有明确的要求。如果想要真正改掉多动症学生身上的毛病,家校要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并及时给予评价。经过一年多的教育实践,小A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课堂上,他已经能够坐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