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路径探析_第1页
小学语文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路径探析_第2页
小学语文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路径探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革命文化类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现难以感知、体会、接受的情形,需要教师认真梳理革命文化类课文特点,通过“寻找革命文化类课文的学习阶梯,强化革命文化类课文的语言实践,设计革命文化类课文的探究专题”等一系列有效路径,让学生抓住语言运用特点体悟革命文化中蕴含的精神与品质,实现共同发展。[关键词]小学语文;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路径小学语文革命文化类课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教学时教师要从文本特点出发,认真梳理革命文化类课文学习内核,及时为学生提供多层面的帮助,引导学生在关注人物与角色变化中,重视揣摩语言、勾连对比、有效归纳,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能够突破知识盲点、学习难点,获得思维发展,在语言能力与精神品质上实现共同提升。一、寻找革命文化类课文的学习阶梯受年龄特点和知识体系的限制,革命文化类课文与小学生之间的联系不容易打通,这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重视发力的关键所在。1.在知识的盲点上做补充革命文化类课文中往往存在知识盲点。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引入相关资料进行补充,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涵。如教学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一课,诗歌中表现延安人当时生活的词语如“土炕”“茅屋”“窑洞”等,还有地名如“延河”“枣园”等,学生即使不清楚具体内容,但也基本有大致的理解,不影响对诗歌的阅读,不属于知识盲点;而涉及延安精神表述的词语如“南泥湾开荒”“杨家岭讲话”等,就属于知识盲点,教师如果不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或拓展阅读进行了解,学生就搞不清楚词语的内涵,相应的诗句也就理解不了。当学生弄明白“南泥湾开荒”是当时延安开展的大生产运动,“杨家岭讲话”就是毛泽东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革命文学与文艺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与方向,它们是延安精神的代表。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延安精神放到新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理解,从而获得不一样的体悟。2.在学习的难点上下功夫革命文化类课文学习中的难点,通常体现在作者对革命文化的独特表达上。教师可以采用分析、比较、想象等策略,引导学生通过深入学习来形成对难点的有效突破。比如,在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诗歌中最突出的“冷”与“暖”的表达,引导学生借助影视资料片段深入体会:“冷”所在的诗句写的是泸定桥空荡荡的铁链横架在湍急的大渡河上,令人心惊胆寒,但红军战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夺下了泸定桥;“暖”所在的诗句写的是红军巧渡金沙江,没有经过大规模战斗就顺利完成渡江任务。教师在教学中抓住难点进行攻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二、强化革命文化类课文的语言实践革命文化类课文或讲述故事,或塑造人物,都是以语言为载体进行表达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抓住语言学习实践这个“牛鼻子”,以助力学生体会文本中表达的革命情感与革命精神。1.在关注角色变化中体会形象革命文化类课文中,革命者的形象是课文表达的重点所在,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都会以高尚品质与情操影响、教育学生。对于这样的革命者,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先入为主地贴上标签,而应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语言,研读人物在事件中的变化情况,感悟人物形象。比如,在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人之常情”进行品读与体会:首先,着重关注毛主席的表现,“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让学生思考,毛主席是无话可说吗?不停地抽烟说明了什么呢?其次,联系下文进行资料补充,毛主席是革命领袖,也是一位儿子的父亲,在失去至爱(儿子牺牲)时,陷入了悲痛欲绝中,无法排解内心的痛楚只好借助抽烟,在内心一遍又一遍地表达自己的思念与哀悼之情。这样,学生就从毛主席身上的普通人情怀中体悟到伟人的高尚情操。2.在揣摩语言重复中领悟表达革命文化类课文在语言上往往有着独特的表达,有的深沉激昂,有的热烈奔放,作者总是选择恰如其分的语言来表达内容与情感。教学时,教师要引導学生抓住这些独特的语言,领悟表达上的奥妙所在。以六年级上册《桥》为例,教师让学生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吼道,并进行揣摩、探究:课文中老支书对儿子的两次“吼道”是一样的吗?如果不同,区别在什么地方?学生深入研读文本后发现:第一次“吼道”,强调的是在纪律面前老支书的铁面无私;第二次“吼道”,是老支书命令儿子离开危险的洪水,希望儿子能够活下去,体现的是父爱。因为所“吼”的事不同,所以包含在“吼”中的内涵、情感也完全不同,正是这种不同,才充分体现出老支书大公无私的崇高品质。三、设计革命文化类课文的探究专题教师在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中,可以适当采用学习专题的形式,让学生开展探究学习。1.从学生兴趣出发设计探究专题革命文化类课文,无论是写人物还是写事件,都不是孤立的。教师应根据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内容(人物或事件)设计专题,以此开展任务群学习。如教学六年级上册《金色的鱼钩》,学生对长征故事感兴趣,教师可以设计“长征故事我来讲”专题学习活动,围绕《金色的鱼钩》,重组《马背上的小红军》《艰苦的岁月》《草地夜行》等文章形成群文阅读,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与探究,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长征故事,在小组、班级内进行讲述展示。通过讲述长征英雄故事,学生获得对长征精神的深入领悟。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领悟写成读后感进行交流,使长征精神在心中扎根。2.从文本特点出发设计探究专题文本特点可以从多个方面来体现,如文本内容、文本题材、文本表达、文本主题等。在教学《黄继光》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学生观看的抗美援朝战争影视剧,围绕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的英雄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