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4211-2022大蒜叶枯病和紫斑病防治技术规程_第1页
DB32T4211-2022大蒜叶枯病和紫斑病防治技术规程_第2页
DB32T4211-2022大蒜叶枯病和紫斑病防治技术规程_第3页
DB32T4211-2022大蒜叶枯病和紫斑病防治技术规程_第4页
DB32T4211-2022大蒜叶枯病和紫斑病防治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01

CCSB15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4211—2022

大蒜叶枯病和紫斑病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controlofgarlicleafblightandpurpleblotch

2022-01-28发布2022-02-28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T4211—2022

大蒜叶枯病和紫斑病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蒜叶枯病和紫斑病的防治原则、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本文件适用于大蒜叶枯病和紫斑病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3029大蒜良好农业操作规程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防治原则

根据江苏省大蒜产区大蒜叶枯病和紫斑病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采用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协调生物

防治和化学防治,以科学用药和精准用药为核心,实现大蒜叶枯病和紫斑病的综合防控,保证大蒜的健

康安全生产。

5农业防治

5.1品种选择

按NY/T3029相关规定执行。宜选用优质、丰产、抗逆性强的抗(耐)病品种或脱毒蒜种。

5.2蒜种选择

按NY/T3029相关规定,选择无病、无霉变、无锈斑、无机械损伤或虫蛀、蒜瓣整齐的蒜头。

5.3清洁田园

及时清除田间大蒜病株及其他作物病残体,进行无害化处理。

5.4合理轮作

避免重茬种植。宜选用大豆、玉米等非百合科作物进行轮作;有条件的地区可与水稻进行水旱轮作。

2

DB32/T4211—2022

5.5播种密度

按NY/T3029相关规定,平畦栽培,行距(160~200)mm,株距(80~140)mm;高畦高垄栽培,

行距(120~140)mm,株距(80~100)mm。

6生物防治

在病害发病前,宜施用芽胞杆菌类生防菌剂,按推荐剂量进行叶面喷雾,间隔(7~10)天施药(2~

3)次。

7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应符合GB/T8321和NY/T1276有关要求,宜采用在大蒜上有农药登记号的化学农药防

治病害。

7.1蒜种处理

将整理好的蒜种装入网袋中,浸入含有广谱性杀菌剂的浸种液中(4~12)小时,捞出沥干播种;

或在大蒜栽植前,采取种子包衣方式,与广谱性杀菌剂拌种剂按照药种比称好后均匀摇动,直至种子包

衣均匀,阴干后播种。

7.2药剂防治

根据大蒜田块叶枯病和紫斑病调查结果,当秋苗期病株率10%、春季病株率20%时须药剂防治。利

用唑醚·代森联、苯醚甲环唑、咪鲜胺等低毒高效药剂进行叶枯病和紫斑病的防治,使用剂量按照农药

登记要求使用。如可使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防治大蒜叶枯病,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按照制剂用

量(30~60)克/亩兑水喷雾,间隔(7~10)天施药(1~2)次。使用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防治

大蒜叶枯病,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按照制剂用量(60~100)克/亩兑水喷雾,间隔(7~10)天施药(2~

3)次。使用25%咪鲜胺乳油防治大蒜叶枯病,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按照制剂用量(100~120)克/亩兑

水喷雾,间隔(7~10)天施药(2~3)次。

8档案管理

记录生产全过程及防治流程和用药情况,档案资料保存至少2年。

3

DB32/T4211—2022

附录A

(资料性)

大蒜叶枯病、大蒜紫斑病的基本信息

A.1大蒜叶枯病症状

大蒜叶枯病病原为匍柄霉Stemphyliumsolani,主要危害大蒜叶片和蒜薹。叶片上的症状主要有两

种:一是秋季苗期蒜苗中、下部叶片先发病,叶尖发白逐渐形成尖枯,翌年2、3月气温回升至8~10℃

时,病斑沿叶脉向下扩展,并逐渐枯死;二是春季病菌直接从叶片其他部位侵染,病斑初呈花白色圆形

斑点,扩大后呈不规则形或椭圆形,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中央灰白色或淡紫色病斑,在高湿生长条件

下和大蒜生长后期病斑上有黑色霉状物产生,并由灰白色转变为灰褐色。蒜薹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在薹

梢和蒜薹上出现黄白色斑点,不易贮藏,从而失去食用价值和商业价值。

图A.1大蒜叶枯病典型症状

A.2大蒜紫斑病症状

大蒜紫斑病病原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alternata。主要危害大蒜叶片和花梗,贮藏期为害鳞茎。多

开始于叶尖或花梗中部,初呈稍凹陷白色小斑点,中央微紫色,扩大后病斑呈纺锤形或椭圆形,黄褐色

甚至紫色,病斑多具有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部长出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

重时病斑逐渐扩大,致全叶枯黄。

图A.2大蒜紫斑病典型症状

4

DB32/T4211—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晓宇、周冬梅、季英华、邓晟、冯辉、李晶晶、魏利辉、陈长军。

I

DB32/T4211—2022

大蒜叶枯病和紫斑病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蒜叶枯病和紫斑病的防治原则、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本文件适用于大蒜叶枯病和紫斑病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3029大蒜良好农业操作规程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防治原则

根据江苏省大蒜产区大蒜叶枯病和紫斑病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采用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协调生物

防治和化学防治,以科学用药和精准用药为核心,实现大蒜叶枯病和紫斑病的综合防控,保证大蒜的健

康安全生产。

5农业防治

5.1品种选择

按NY/T3029相关规定执行。宜选用优质、丰产、抗逆性强的抗(耐)病品种或脱毒蒜种。

5.2蒜种选择

按NY/T3029相关规定,选择无病、无霉变、无锈斑、无机械损伤或虫蛀、蒜瓣整齐的蒜头。

5.3清洁田园

及时清除田间大蒜病株及其他作物病残体,进行无害化处理。

5.4合理轮作

避免重茬种植。宜选用大豆、玉米等非百合科作物进行轮作;有条件的地区可与水稻进行水旱轮作。

2

DB32/T4211—2022

5.5播种密度

按NY/T3029相关规定,平畦栽培,行距(160~200)mm,株距(80~140)mm;高畦高垄栽培,

行距(120~140)mm,株距(80~100)mm。

6生物防治

在病害发病前,宜施用芽胞杆菌类生防菌剂,按推荐剂量进行叶面喷雾,间隔(7~10)天施药(2~

3)次。

7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应符合GB/T8321和NY/T1276有关要求,宜采用在大蒜上有农药登记号的化学农药防

治病害。

7.1蒜种处理

将整理好的蒜种装入网袋中,浸入含有广谱性杀菌剂的浸种液中(4~12)小时,捞出沥干播种;

或在大蒜栽植前,采取种子包衣方式,与广谱性杀菌剂拌种剂按照药种比称好后均匀摇动,直至种子包

衣均匀,阴干后播种。

7.2药剂防治

根据大蒜田块叶枯病和紫斑病调查结果,当秋苗期病株率10%、春季病株率20%时须药剂防治。利

用唑醚·代森联、苯醚甲环唑、咪鲜胺等低毒高效药剂进行叶枯病和紫斑病的防治,使用剂量按照农药

登记要求使用。如可使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防治大蒜叶枯病,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按照制剂用

量(30~60)克/亩兑水喷雾,间隔(7~10)天施药(1~2)次。使用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防治

大蒜叶枯病,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按照制剂用量(60~100)克/亩兑水喷雾,间隔(7~10)天施药(2~

3)次。使用25%咪鲜胺乳油防治大蒜叶枯病,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按照制剂用量(100~120)克/亩兑

水喷雾,间隔(7~10)天施药(2~3)次。

8档案管理

记录生产全过程及防治流程和用药情况,档案资料保存至少2年。

3

DB32/T4211—2022

附录A

(资料性)

大蒜叶枯病、大蒜紫斑病的基本信息

A.1大蒜叶枯病症状

大蒜叶枯病病原为匍柄霉Stemphyliumsolani,主要危害大蒜叶片和蒜薹。叶片上的症状主要有两

种:一是秋季苗期蒜苗中、下部叶片先发病,叶尖发白逐渐形成尖枯,翌年2、3月气温回升至8~10℃

时,病斑沿叶脉向下扩展,并逐渐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